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六波羅蜜講記 聖嚴法師著

六波羅蜜講記 聖嚴法師著

禪定波羅蜜

[日期:2010-07-24]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禪定波羅蜜
  
  《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那波羅蜜。」禪那波羅蜜,亦名靜慮度,或名禪度無極,能對治亂意,攝持內意。
  
  四類禪
  
  依據宗密的《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禪有五種層次: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以及最上乘的如來禪:外道禪是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凡夫禪四禪八定,從尋、伺、喜、樂而入定,再一層層捨下而求上,至最高無色定的非想非非想處為止。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小乘禪是從四禪四無色定,而修七方便的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煖頂、忍、世第一法,亦名七賢位,由此而入初果見道位。是為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
  
  大乘禪亦名三昧;有無量三昧,均可能納入大乘禪定。天臺宗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卷二將它們彙整成四種: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是為悟我法二空所顯之真理而修者。最上乘禪又名如來禪、祖師禪,即是中國禪宗的頓悟法門,臨濟宗用參話頭,曹洞宗用默照,都是屬於如來上上禪法。亦名一行三昧、真如三昧,頓悟自心本來清淨,此心即佛。
  
  四禪天
  
  「四禪天」是由修靜慮而生。以下介紹四種禪天的層次:初禪天於六識之中,無鼻、舌二識,語言寂滅。僅有眼、耳、身、意四識,有喜受、樂受,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天無鼻、舌、眼、耳、身等五識,僅有意識,怡悅之相粗大。喜受及捨受與意識相應,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光音)天。三禪天僅有意識,怡悅之相淨妙,喜心寂滅。樂受、捨受與意識相應,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
  
  四禪天僅有意識,出入息寂滅,唯捨受與之相應。捨此身後,生於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想天。
  
  四種禪定
  
  「四禪定」又名四靜慮,為內外道共修,超欲界,生色界,四禪是由十八種功德支持,總體稱為「四禪十八支」。
  
  初禪的前行有:粗住安住、端身、攝心,氣息調和,覺此心路,泯泯澄淨,怗怗穩穩,其心在緣居,然不馳散。細住由此粗住心後,怗怗勝前。欲界定由細住後一兩日或一兩月,豁爾心地做一分開明,我身如雲如影,爽爽空淨,雖空淨猶見身心之相,未有內定之功德。未到定從欲界定之心後,泯然一轉,不見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舖,猶如虛空,此時性障猶在,未入初禪。
  
  四種禪定特相
  
  四種禪定之特相如下:初禪特相由未到定,身心豁虛空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是或經一日乃至一月一年,定心不壞,則於此定中,即覺自心微微動搖,或感微癢。即發動色界之四大極微與欲界之四大極微轉換,而起八觸十功德。
  
  八觸者,即為動、癢、輕、重、冷、暖、濕、滑。欲得禪定時,色界極微入於欲界極微,而相替,地水火風狂亂而如此發動也,若不知此等法相之人,驟起驚怖,以為發病,馳迴不已,遂亂血道,真為狂氣矣,不可不知也。
  
  十功德者,八觸的每一觸,均具十功德,亦名十眷屬;即是與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等相應。
  
  《顯揚聖教論》卷十九云:初禪可對治貪、苦、憂、犯戒、散亂等五障,遠離欲愛,心能寂靜審慮,住於有尋、伺、喜、樂之情態。
  
  初禪具五支:覺(尋);觀(伺);喜(離欲界惡,心喜受);樂(經部為眼、耳、身之三識的樂受,有部不許定中有眼、耳、身之三識,僅有意識,故為輕安樂,非樂受也);一心(心一境,離欲界而生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云:五支中的尋及伺為對治支,喜及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二禪特相呵棄初禪之覺、觀(尋、伺),二禪、三禪、四禪無八觸十功德,已轉欲界為色界。二禪離尋、伺,住於信相明淨喜樂之情態,可對治初禪之貪、尋伺、苦、掉、定下劣性等五障。
  
  二禪具四支:內淨(《俱舍論》以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勝實之功也,淨為信相,故曰淨;屬心故內);喜;樂(意識功能,是輕安樂,非樂受);一心(定,此為色界的定生喜樂地)。在此四支中的內淨為對治支,喜與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三禪特相呵棄二禪之喜受而得。三禪離喜、樂,具正念、正知,住於自地之妙樂。可對治二禪之貪、喜、踴躍、定下劣性等四障。
  
  三禪具五支為:捨(行捨之心所而非捨受,捨前之輕安,住不苦不樂);念(三禪之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念,離邪念之心所);慧(三禪之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慧,離邪慧惡見之心所);樂(意識之樂,離二禪之喜樂,尚有自地之喜樂);一心(寂然在定,心一境性,此為色界的離喜妙樂地)。在此五支之中的捨、正念、正知(慧)三支為對治支,樂為利益支,一心為自性支。
  
  四禪特相呵棄三襌之樂受而得。四禪脫離身心之樂,住於不苦不樂,名為極善清淨。可對治入出息以及三禪之貪、樂、樂作意、定下劣性等五障。
  
  四禪具四支為:非苦非樂(中受,非為五受中的捨受);行捨(捨第三禪之喜樂,非憂悔也,住平等心所,非苦非樂);念(念下地之過,自己之功德長養之,念清淨即為捨念極善清淨);一心(心一境性,猶如鐘,猶如清水,此為色界的捨念清淨地)。在此四支中的捨清淨及念清淨為對治支,不苦不樂受為利益支,一心為自性支。
  
  初、二、三禪為有動定,尚有尋、伺、苦、樂、憂、喜、入息、出息等八災患故;四禪為不動定,非為八災患所動故。
  
  世間四禪定亦為修出世禪的共道:(一)四禪定為四無量心之依地,喜無量心,為喜受攝,故依初;二靜慮;餘三慈悲捨的無量心,總依六地,離瞋害等四障。(二)四禪定為八解脫之依地,八解脫、八勝處、十一切處的三法,為遠離三界貪愛之出世間禪。八解脫的初二解脫,依初二靜慮及未至之中間;第三淨解脫,依第四靜慮;此外的五解脫依四無色定及滅受想定。(三)四禪定為八勝處之依地,初四勝處依初二靜慮,後四勝處依第四靜慮。
  
  八解脫為十一切處(十遍處)之依地,即是地、水、火、風、空、識之六大,青、黃、赤、白之四顯色;前八項為八解脫中的第三淨解脫,以無貪為體。依第四靜慮可緣欲界之假四大及四境之色;後二者順次以無色界之空無邊及識無邊為自性,以各別自地的四蘊為境。
  
  四空處定
  
  「四空定」又名四無色定。此四空處,於五蘊中無依報之色蘊國土,唯正報之受、想、行、識四蘊的假合而無色身,唯依不相應法的命根、眾同分之相續。下面說明四種無色界的四空處定:空無邊處定厭離第四禪的染法,捨色想而緣無邊之處空心,與空無邊相應。識無邊處定厭離空無邊處之染法,捨其虛空,緣內識,心識無邊,心與識無邊相應。無所有處定厭離其識,更觀心識無所有,心與無所有相應。非想非非想處定前之第二識處是有想,第三無所有處是無想。至此第四,捨前之有想故名非想,捨前之無想,故名非非想。又因其已無粗想故曰非想,非無細想故曰非非想。行者於此定中,如癡、如醉、如眠、如暗,無所愛樂,泯然寂絕,清淨無為。
  
  三等至
  
  世出世間共有「三等至」,亦名三禪定:味等至又名味定。與愛相應,愛與定相似,定者於所緣境流注相續,味著其境,故名味等至。乃是有漏的世間定。淨等至又名淨定。與無貪等之白淨法相應,起有漏世間之諸禪定。此善之有漏定、有垢、有濁、有毒、有刺﹔雖然有漏有過失,卻有少分之淨。此與煩惱相違,引發無漏之勝義、順於聖道,為無漏之眷屬故。無漏等至又名無漏定。是出世間定,不緣愛,無味著,是最高極妙的善定。得此定已,則心不動不散,能起無漏真正之智力。
  
  四禪四空為八等至。以此三等至配八等至,前七等至,皆可有此三等至,唯第八等至(非想非非想處)由於昧劣,不起無漏等至,僅有味等至、淨等至。
  
  三三摩地
  
  禪定又名「等持」,亦稱三摩地,有兩大類:(一)以尋伺相配而言:
  
  1.有尋有伺三摩地,初靜慮及未至定所攝。
  
  2.唯尋無伺三摩地,中間靜慮攝。
  
  3.無尋無伺三摩地,第二靜慮之近分定,以上諸定至非想非非想處定攝。(二)以等持相應具起之行相而言,即為三三摩地,亦名三解脫門:
  
  1.空三摩地,與四諦、十六行相(八忍八智)中之苦諦下的空行相及非我行相,相應之等持。以空行相,空我所見;以非我行相,空我見。對治有身見者。
  
  2.無相三摩地,與滅諦下之滅行相、靜行相、妙行相、離行相,相應之等持,即緣滅諦涅槃之法;涅槃者,無十相故。無十相即為無色、聲、香、味、觸之五境;無男、女之二相;無生、異、滅之三有相,故名無相。
  
  3.無願三摩地,與集諦下之因、集、生、緣之四行相,道諦下之道、如、行、出之四相,苦諦下之非常、苦之二相,相應之等持。
  
  禪定與七加行位
  
  禪定與「七加行位」之關係:三賢、四善根,合為七加行,又名七方便,修此而發無漏智。因定起智,以智斷惑,以無漏智證得聖果。但在到達聖果之前,必須有漏之方便道。修道之前,以智斷惑,以無漏智證得聖果。先要身器清淨:(一)身心遠離,身離惡友,心離不善尋伺。(二)喜足少欲,飲食、衣服、喜足、少欲、無貪。(三)住四聖諦,1.衣服喜足聖種;2.飲食喜足聖種;3.臥具喜足聖種;4.樂斷煩惱、樂修聖道聖種。前三項為助道之生具(止貪),第四項為助道之事業(滅貪)。
  
  三賢位為外凡,四善根為內凡。外凡位為散善,唯在欲界;內凡位為定善,必起色界之定。三惡趣無般若,欲界諸天不知厭苦,不屬外凡三賢位。無色定不為見道所依,故亦不順內凡四善根位。色界定之中,上三近分定,亦非見道所依,不順四善根。四根本定的四靜慮、未至定與中間定,合為六地,為四善根所依。無漏道的前方便,須以欲界身修,見道亦修欲界身。若無欲界身,不知厭苦(非生理心理之痛苦,乃不滿足現實的生存狀態),以有欲界身,厭苦心強烈,向上心亦強烈,故易為道器。
  
  三賢外凡位
  
  何謂「三賢外凡位」:(一)五停心是修止(奢摩地),有不淨觀,對治貪婪心;慈悲觀,對治瞋恚心;緣起觀又名十二因緣觀,對治愚癡心;界分別觀,觀身心為六大和合,對治我執之見;數息觀,對治散亂心。(二)四念住又名四念處,其有別相及總相,別相念住是修觀(毘婆舍那)。四念住以空慧為體,能以慧力使念住於所觀之處。順著四念住,對治四顛倒見之方法有: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又分有自相別觀及共相別觀的兩種:
  
  1.自相別觀者,觀身、受、心、法的各各自性。身之自性是四大種與四大所造色;受之自性是領納違、順、俱非之境的心所;心之自性是由六識心王集起者;法之自性是除了身、受、心之外,基於其他諸法所行之方法。
  
  2.共相別觀者,觀身、受、心、法之共相,其各各皆為觀非常、苦、空、非我之方法。觀身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皆是非常的;一切有漏法都是苦的;一切法同為空的,又是非我的。觀心、觀受、觀法,亦皆相同。(三)四念住的總相念住,也是修觀。以自相及共相觀之,又有雜緣及不雜緣之分。
  
  雜緣是「法」念住,須雜身等念住來觀。不雜緣是身、受、心之三念住,不須雜緣其他念住而觀。換言之,法念住是雜緣,身受心的三念住是不雜他緣即可觀的。總相念住,是從雜緣身、受、心、法,進一步,總緣此四境,是非常、苦、空、非我的觀位。乃為四諦觀之初門,僅修四行相,不過是觀苦諦之一境而已。
  
  四善根內凡位
  
  何謂「四善根內凡位」:(一)煖法:修了總相念住後所生之善根。有下中上的三品,皆具觀苦、集等四聖諦,修苦、空等十六行相「八忍八智」之位。入此位者,縱然退墮所得煖法,斷善造無間業,墮於惡道,流轉生死,不久之後,必到涅槃,已得聖火將生之前相故。(二)頂法:是煖法上品後念所生之善根。亦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譬如上到山頂,乃進退之中間,或進而上忍位,或退而下於煖位,位至忍法已上,便無退法。(三)忍法:生於頂法上品之後念。亦有下中上三品,忍可決定四聖諦,為最勝之位。1.下忍,具觀四諦行十六行相如前,則無畢竟墮於三惡道者;2.中忍,由是漸滅所緣之諦滅能緣之行相,謂之滅緣滅行,僅留欲界苦諦下之一行相;3.上忍,觀前所餘苦諦下苦之一行相,故此上忍位僅為一剎那間。(四)世第一法:生於上忍後念之善根,僅為一剎那間,故無下中上三品,與上忍位同,觀苦諦苦之一行相,世間有漏法中無超於此觀智者,故名世第一法。此位僅是一剎那的無間位,必生無漏智,入於見道位,離凡夫位而入聖位。
  
  見道位
  
  《俱舍論》是十六心相見道,《成唯識論》則是三心相見道:(一)觀生空而起斷粗大煩惱障之智。(二)觀法空而起斷所知障之智。(三)合觀二空而起合觀微細二障之智。
  
  六度中的禪波羅蜜,本為大乘禪法,本文為了探其淵源,故將凡夫禪及小乘禪,一併介紹如前。至於大乘禪及如來祖師禪,內容深廣,宜有專書討論,本文暫不涉略。
【書籍目錄】
第1頁:什麼叫做波羅蜜? 第2頁:布施波羅蜜
第3頁:持戒波羅蜜 第4頁:忍辱波羅蜜
第5頁:精進波羅蜜 第6頁:禪定波羅蜜
第7頁:般若波羅蜜 第8頁:結論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William 徐 发表于 2016-10-30 11:32:18
笑容是最佳的見面禮 多點讚許別人的善行 待人處事要寬宏大量 相隨心轉容貌自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