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唯識三十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講述

唯識三十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講述

第九講 正辨唯識與釋違理難

[日期:2011-01-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九講    正辨唯識與釋違理難

以前八講,由唯識學統,科判大綱,講到唯識學的基本概念,以至於三能變識,三十頌頌文已講完十六頌,今天講十七、十八、十九等三頌。這三頌在科判中是:七、 正辨唯識,八、 釋違理難。釋違理難又分為兩個子目,即心法生起緣由,及有情相續緣由,故分做三段來講。現在即依詮釋。

   正辨唯識——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正辨唯識的頌文,如標題所錄。這一首頌文,是上承首頌「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二句,以「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二句,來說明萬法唯識的道理;再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二句,總結之於唯識。

在三能變的頌文中,說明八識及各各心所,皆由自證分變現的見分和相分。但外人仍繼續追問:「如何能知道宇宙萬有,皆是識所變現,而無實我實法的存在呢?」唯識家為了解答這一問題,復說下頌曰:

[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成唯識論> 解釋此頌曰:

[是諸識者,謂前所說,三能變識,及彼心所,皆能變似見相二分,立轉變名。所變見分,說名分別,能取相故。所變相分,名所分別,見所取故。由此正理,彼實我法,離識所變,定非實有。離能所取,無別物故,非有實物,離二相故。是故一切,有為無為,若實若假,皆不離識。唯言,為遮離識實物,非不離識心所等法。]

諸識,自然是指三能變的八識 (含各各的心所) 。轉變,即是由體起用,由識體變現出能緣的見分、和所緣的相分。能緣的見分為能分別,所緣的相分為所分別,以能分別的見分,分別所緣的相分,即是 「分別所分別」。

這「是諸識轉變」的「轉變」二字,尚有下列三種意義:

一、 變現義:諸識的轉變,是因轉而變,因變而現。也就是由識體變現出見相二分,見分是能緣,即是見聞覺知,相分是所緣,即是根身器界,種種我相法相。

二、 變異義:變是生起,異是不同。由識體自證分生出見相二分,此見相二分,異於識體,故說是變異。再者,此見相二分,見分是能,相分是所,能所皆識體所變,而作用各異,故說是變異。

三、 改轉義:是說由識體改轉成見相二分,而有種種的我相或法相,由於具足這三種意義,所以說:「是諸識轉變」。

[由此彼皆無」 者,此指的是能緣所緣的見分相分,彼指的是根身器界,種種我相法相。而此種種我法,都是能緣之心所變現。而能緣之心,也只是識體的作用。因此,若去掉這個識,不但沒有外境的我相法相,也沒有內境的見分相分。所以說,我人所認為一切的實我實法,不過是因緣和合的假有——也就是能緣所緣的見相二分而已。離開見相二分,即沒有我法的存在;離開識,也沒有見相二分的存在。故最終的結論是: 「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心法生起緣由——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輾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唯識家解釋了上頌以後,外人復問難曰:「若唯有識,都無外緣,何緣而生種種之分別?」意思是說:「照你們唯識家所說,宇宙萬有,只是相見二分的分別所分別,除識以外,沒有實我實法的外境。既無外境,那麼,能分別的處別心究竟緣何而生?這豈不是成了分別無因嗎?]

為了解答這一問題,唯識家復說頌曰:

[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輾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以上頌文,前二句明因,第三句明緣,第四句明所生的分別心。一切種識,指第八阿賴耶識。種是種子,色心諸法的種子,潛藏於第八識中,種子是第八識能生起萬法的功能,以用從體,故曰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一句,變者,是潛隱的種子起現行,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成為新種子,新種子復起現行,所謂:「種子乍生現行,現行薰種子,三法輾轉,因果同時。」 這就是「如是如是變」,也就是分別心生起之因。

[以輾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輾轉是相資的意思,蓋法不孤起,一法生起,須仗他法相資,種子起現行,也須要仗因托緣。蓋有為法的生起,必依因緣和合。有因有緣,必然生果。因此,唯識學上立有 「六因、四緣、五果。」之說。事實上,因和緣沒有什麼差別,概略的說,因即是眾緣之一,緣也是生果之因,不過在生起萬法的關係條件上,因是較重要的一個條件而已。因此,六因之說,只是四緣的另一種分類方式。於此介紹四緣,四緣是因緣、等無間緣、所緣、增上緣,分述如下:

一、 因緣: 因緣,是事物生起的眾多關係條件中,具有生果能力的條件。經上說,「謂有為法,親自辦果], 稱為因緣。但僅只有因仍不能生果,要因、緣具備才能生果。同時、在唯識學上的因緣,又不同於一般緣起的因緣。唯識學以 「萬法唯識」立論,萬法生起,皆是種子起現行的後果,因此,唯識學上的親因緣, 就是第八阿賴耶識中含藏的種子。以種子生現行,始有宇宙萬法。但「法不孤起」 ,種子生現行,須要下列三緣具備。

二、 等無間緣: 等無間緣舊譯次第緣,新譯等無間,意思是「密密遷移,等無間隙],這是指我們的心識生起,念念生滅,剎那不停,前念心為後念心開導,引令後念心生起,前念為後念的緣,後念亦為前念的緣,次第生起,故亦稱次第緣。

三、 所緣緣: 所緣緣舊譯緣緣,這是心識攀緣外境的時候,此能攀緣之心,對所攀緣之境而生起,即是以境為其所緣。所緣緣這兩個緣字,前一個緣是境,後一個緣是四緣之一的緣。語云:  [境由心生,心因境起。」心生之境是法境,屬於心法,引心生起之境是外境,屬於色法,二者全是心識攀緣的物件。

四、 增上緣: 增上是增加或加強的意思,對於一法的生起,有扶助之義,所以也稱助緣。增上緣有順益、違損兩方面,自順益方面說,能促成一法生起或成長者,稱[與力增上緣」 ,不妨礙一法生生起或成長者,稱「不障增上緣」; 自違損方面說,此一法對他一法有妨害障礙者,如雨露是花木的順益增上緣,而霜雹為花木的違損增上緣。

唯識學是以「萬法唯識」立論,以一切法(色法及心法)的生起,皆是種子起現行的果,因此,種子是一切法的親因緣,。再者,心法生起,要四緣具足; 色法生起,只須因緣與增上緣兩種緣。

  有情相續緣由——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具,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

唯識家解釋完了分別心生起的原因,外人仍不滿意,復問難曰:「雖有內識而無外緣,由何而有生死相續?]

有情生死相續,在三界六道中輪迴生死,是由於善惡業力所招感。而善惡之業,又是由於無貪等三善根、及貪瞋癡等諸煩惱所造作。前六識及其相應的心所,緣於外境的順違,而有造作的活動。外人問的意思是,如果只有內識,而無外境,則心識緣何境而能起惑造業,如果沒有惑業,又何能有生死相續?果然如此,豈不是乍生死無因了嗎?因有外人此問,唯識家復說下一頌以釋其疑:

[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具,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

本頌的重點,在說明生死相續起於內因,非關外緣。生死輪迴,起於造業,業就是行為的後果,行為有身、口、意三行,而以意行為主導。由於與意識相應的思心所的造作,而有種種或善、惡的業,這就是「諸業」。習氣,是當造業時其氣分回薰藏識,留下了類似於本業的功能,此功能亦名習氣,也就是種子的異名。合有漏的善、不善等種子,即稱

 

[諸業習氣」。業是來自與前六識相應的思心所的造作,思心所與善法相應,即造作下種種善業;思心所與惡法相應,即造作下種種惡業。由善惡業所薰習的種子,稱為業種子,業種子又名 「有支習氣」。

[二取習氣俱」 ,二取、即能取與所取。能取即是見分,所取即是相分。取是取著,這二取,都是思想上的一種執著——執見分為實我,執相分為實法,時間長久了,就成為習氣。生死相續,由於習氣,習氣總結為三種,一是名言習氣,二是我執習氣,三是有支習氣。諸業習氣的薰習的業種子,與二取習氣薰習的二取種子,同時儲藏於第八識中。在業習氣與二取習氣同俱的情況下,而有 「異熟果」的生起。這其間,二取習氣是生起異熟果的親因,業習氣是生起異熟果的助緣。茲將三種習氣意義再加以詮釋:

一、 名言習氣:名言即名稱言說,有情世間,為了表達思想,構通意見,不免有名稱言說。薰習既久,就成為習氣。凡表示意義的語言文字,稱為表義名言;凡了別境界,用名言描述形容者,稱顯境後名言。這兩種各名言所薰成的種子,貯藏於第八識中,成為一種潛伏的勢力,此即為生起諸法的親因緣。

二、 我執習氣:這是一種執有實我的執著,我執有二種,一為俱生我執,是先天與生俱有的;一是分別我執,是後天卓分別生起者。這兩種習氣,六七兩識都有,起源於與四煩惱常俱的第七識,故第七識為我執習氣的根本。此我執習氣,也是生死之因。

三、 有支習氣:有支即十二有支,有支習氣即是業習氣,支者因義,為三有 (三界)之因,能招感三界異熟果,下文將詳述。

以上三種習氣,名言及我執習氣,屬於二取習氣,感的是等流果;有支習氣即諸業習氣,感的是異熟果。

頌文第三、四句,「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  由於業習氣與二取習氣,而招感異熟果 (即生死輪迴的阿賴耶識) 的生起,但當一期生命告終,由於業習氣與二取習氣薰成的種子,又招感來世的異熟果。如此輾展相生,就是有情生死相續的緣由。現在以十二有支的惑、業、苦,來說明有情生死相續的情形:

一、 無明支:無明即愚癡,即迷暗不明。此無明與第六識相應,就是能造作善惡業的愚癡無明。這是十二緣起的第一支,人生的一切痛苦煩惱,皆由此而生起。

二、 行支:行是造作的意思,是以無明而生起的蒙昧的意志活動,這種活動 (行) 的後果就是業。無明與行二支,亦可解釋為過去世之惑,是過去世所造的業。

三、 識支:識是認識作用,是精神作用的主體,也是業力寄託的所在,為生命輪迴的主體。此支在無所其明的蒙昧意志活動下,納識成胎,此即一期生命的開始。

四、 名色支:名色即是五蘊,是精神與物質 (心識與色身) 的合稱。色蘊即地、水、火、風四大,名即受、想、行、識四無色蘊,這是第八識「納識成胎」後,在母胎中由受精卵起、至六根未具以前的名稱 (在五七日以內) 。在此位中,未具人形,狀如息肉,故稱名色。

五、 六入支:入亦名處,即十二處中的內六處、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這是由名色支發育成胎兒,六根具備,到出生之前這一階段的名稱。處是生長門義,由根為識的所依,令識得生。第三支的識,指第八識; 六入中的識,指第六識。

六、 觸支:觸者接觸,內六根對外六境而生六識,曰觸,這是認識作用的開始。嬰兒初生,天真未鑿,愛憎分別之心尚不分明,根境相對,對境的感覺不曰識而曰觸。 <分別緣起經> 曰:「云何六觸身,眼觸、耳觸、乃至意觸。]

七、 受支:受者領納,即是感受,受有三種,苦受、樂受、捨受,若加憂、喜二受,稱為五受。幼兒年齡漸長,有了分別心,六識對六境,就有了苦樂愛憎的感受。

對苦受厭憎,對樂受貪著,結念不捨,而引起下支的愛。 <分別緣起經> 曰:  [受有三種,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八、 愛支:愛是貪的異名,也與欲字同義。兒童發育成人,生理成熟,「貪妙資具淫欲現行。」就是有了性欲的需要,同時,盲目的追求、佔有之欲也日益熾盛。 <大乘義章 > 曰:  [貪染名愛」。 <涅槃經> 曰:  [習近五欲,是名為愛。]

九、 取支:取者攫取,執持不捨。 <十地經> 稱「愛增名取」,是以貪為體,以愛為緣。由貪心熾盛,對於色、聲、香、味、觸五塵,財、色、名、食、睡五欲,周遍弛求,執著不捨。

十、 有支:有是生命的存在,是行為的後果,有也就是業。由感受而有愛憎 (受緣愛) ,由愛憎而有取捨 (愛緣取) ,而取就是攫取、執持、佔有,由而積集種種善惡之業,而業力能引生後有的苦果。

十一、 生支:有即是業,既有業因,必成業果 (異熟果) ,這業果就是生 (轉生) 。也就是第八阿賴耶識,受業力牽引,在三是五趣中輪迴。

十二、 老死支:業力是生之因,而老死就是生之果。 <佛說稻芊經> 曰:  [住世衰變故名為老,最後敗壞故名為死; 追感往事,言聲哀蹙,名為憂苦; 事來逼身,是名苦惱; 追思相續,故名為悲,煩惱纏縛,故名為惱。」唯死後業識不滅,無明仍在,在業力牽引下再去投胎受生,開始另一期生命的輪迴。

以上十二有支,在遠因近果、和已潤未潤的因果關係小上,諸支前後相望,在 <成唯識論> 中將其略攝為四支,即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

一、 能引支:能引支是無明和行二支,由於無明於諸諦理的迷暗無知,而有行的造作諸業,熏習第八阿賴耶識中,能引發識、名色、六入、觸、受等五果的種子,故名能引支。 <成唯識論> 曰:  [一能引支,謂無明行,能引識等五果種故。]

二、 所引支:無明與行二支是能引支,由之生起的識、名色、六入、觸、受等五支為所引支。 <成唯識論> 曰:  [二所引支,謂本識內親生當來異熟果攝識等五種,是前二所引故。]

三、 能生支:能生支是愛、取、有三支,能近生當來世生老死果,故名能生。 <成唯識論> 曰:  [三能生支,謂受取有,近生當來生老死故,。]

四、 所生支:在十二有支中,所生支是由愛等五支引生的生、老死二支。從中有到初生以後,至本有中隨其壽命長短的未衰變位,皆是生支。諸衰變位隨其一期壽命、色心俱衰總名為老。身壞命終,入滅相位,即名為死。 <成唯識論> 曰:  [四所生支,謂生老死,是愛取有近所生故,謂從中有,至本有中,未衰變來,皆生支攝。諸衰變位,說名為老。身壞命終,乃名為死。]

以上十二有支,前十支是因,後二支是果,這十因二果,必定不是同世。若約過去現在世來說,則十因是過去世,二果是現在世;若約現在未來世來說,則十因是現在世,二果是未來世,這稱作「二世一重因果」。小乘佛教以十二有支為「三世兩重因果」,即無明與行二支,是過去世的因,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是現在世的果,這是一重因果;愛、取、有三支,是現在世的因,生與老死二支是未來世的果,這又是一重因果。過去的無明 (惑) 、 行 (業) ,和現在的愛、取 (惑)、有 (業) ,同是惑業,為能感之因,現在侍的識等五支,和未來的生、老死二支,同是所感的苦果,這樣亦成為三世兩重因果,以此遮去斷常二見,故生死相續,輪迴無窮。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 唯識宗學統概述 第2頁:第二講 三十頌科判大綱
第3頁:第三講 唯識學上的幾個基本概念 第4頁:第四講 識變——八識三能變
第5頁:第五講 異熟能變——第八識 第6頁:第六講 思量能變——第七識
第7頁:第七講 了境能變——第六識 第8頁:第八講 前六識的王所相應至起滅分位
第9頁:第九講 正辨唯識與釋違理難 第10頁:第十講 釋違教難——三自性與三無性
第11頁:第十一講 明唯識性——真如 第12頁:第十二講 明唯識位——唯識五位修行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