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唯識三十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講述

唯識三十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講述

第五講 異熟能變——第八識

[日期:2011-01-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五講    異熟能變——第八識

 

今日講三能變中的初能變、異熟能變識。古人講異熟能變,以「八段十義」科分。八段者以頌文標目,十義者以識體顯義,茲列表如下:

 

      ┌三相門┌阿賴耶識——————————————————自相門

      │    ├異熟————————————————————果相門

      │    └一切種———————————————————因相門

      │所緣行相門——不可知——執、受、處—————————所緣門

八段—┤                了———————————————行相門

十義  │心所相應門——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相應門

      │五受相應門——(相應)唯捨受————————————五受門

      │三性分別門——是無覆無記——————————————三性門

      │心所例同門——觸等亦如是

      │因果譬喻門——恆轉如瀑流——————————————因果門

      └伏斷位次門——阿羅漢位捨——————————————伏斷門

 

八段十義如上所示,現依八段次序詮釋如下。

 

一、三相門——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

 

以上二句頌文,是明此第八阿賴耶識的三種面相,即是自相、果相、因相。以「阿賴耶識」是此識的自相,「異熟」是此識的果相,「一切種」是此識的因相。

 

一、賴耶自相:賴耶自相,即「阿賴耶(Alaya)識」,阿賴耶是吭語音譯,義譯為藏識,藏有三義,曰能藏、所藏、執藏。能藏者,此識貯藏萬法種子,此識是能藏,種子是所藏;所藏者,種子起現行,受七轉識薰習,受熏的新種子再藏入此識,新種子是能藏,此識是所藏;執藏者,第七識妄執第八識見分為「我」,愛之不捨。就第七識執持此識來說,稱為我愛執藏。此三藏義,以我愛執藏為正義。

 

二、賴耶果相:賴耶的果相,是「異熟」識。異熟識舊譯果報識,成唯識論曰:「此是能引諸界、趣、生,善不善業異熟果故,說名異熟。」論文中界指欲、色、無色三界,趣指天、人、畜生、餓鬼、地獄五趣,生指胎、卵、濕、化四生。此識是善惡之業引生異熟果報,故稱異熟,此為賴耶果相。

 

三、賴耶因相:阿賴耶識的因相,是「一切種」。此識攝持諸法種子,又名一切種識,諸種子生起現行法,種子是現行之因,故稱「一切種」為此識因相。成唯識論曰:「此能執持諸法種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種。離此,餘法能遍執持諸法種子不可得故。」因相是此識的第三位相,而自相是因相果相的總和,識論曰:「此即顯示初能變識所有自相,攝持因果為自相故。」

 

作為總報體的真異熟——即阿賴耶識,必須具有業果、不斷、遍三界三義:

 

一、業果:就是酬善惡業因的「異熟無記果」。如總報的果體其性唯善,則所感的恆是樂果,就沒有作惡招苦果之義,就不會流轉苦道了;反之,假如果體唯惡,恆招苦果,就沒有為善招樂果之義,就不會有還滅覺悟的時候了。所以總報體必須是無記果,始有流轉與還滅。

 

二、不斷:不斷即是相續。如果總報體有斷絕而不相續,則欲界色界的有情,在總報體中斷時,豈不是有如死者?無色界有情本來沒有色身,如果總報體中斷,豈不是連心識也有了?所以作為三界有情的總報體,必須要相續不斷。

 

三、三界:這異熟總報的果體,必須遍通三界,如果不遍三界,豈不是某一界的有情,沒有果報體了?

 

以上三義,只有此第八阿賴耶識全具。前五識經常中斷,色界二禪以上無前五識,沒有遍三界義;第六識在五位無心時會中斷,缺了不斷義;第七識有不斷和遍三界義,而沒有業果義,所以都不能成為總報果體。

 

第八阿賴耶識,從凡夫位到証得究竟聖果,要經過染淨三種位次,其名稱亦因之而異。此三位,曰我愛執藏現行位,善惡業果位,相續執持位。現分述如下:

 

一、我愛執藏現行位:第七識妄執第八識見分為「實我」,而起我愛執著。於此,第七識是能執,第八識是所執,故第八識又名「我愛執藏」。由凡夫、二乘有學位、及七地以前菩薩,全為此位所攝。二乘修到無學位,菩薩修到八地,俱生我執斷時,纔捨去藏識之名,稱為異熟識。

 

二、善惡業果位:指為善惡的異熟業所支配招感的果位,阿賴耶識又名異熟識,因為它是善惡的異熟業所招感的異熟果,所以第八識有異熟識之名。由凡夫到二乘無學位聖者,大乘十地菩薩,全是此位所攝。必須到十地滿心,即金剛喻定現前,一剎那間,永斷世間二障種子,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此時捨去異熟之名,而稱為阿陀那識。

 

三、相續執持位:証得佛果的第八識,至無終盡期,都名阿陀那(Adana)識。這是無上轉依的清淨位,純粹是至善無漏的識體,故唯在佛果位纔有。由凡夫、二乘行人的有學位、大乘七地菩薩,阿賴耶、異熟、阿陀那三名具備;二乘無學位,八地以去菩薩,已捨去阿賴耶識名稱,只剩下異熟識及阿陀那識二名;到究竟佛果位,異熟一名也捨去,就只稱阿陀那識了。

 

二、所緣行相門——不可知執、受、處,了

 

阿賴耶識能緣的作用,稱之為其行相,能緣之識,必有其所緣之境,故三十頌中,將能緣、所緣二者並舉,即頌文中「不可知執、受、處、了」七個字。這其中,「執、受、處」三者,是阿賴耶識所緣之境,「了」是此識能緣的作用。了即了別,了別是此識自體的能緣作用,指的即是此識的「見分」。執、受、處三者,是見分所緣的境,也就是相分。執是執持萬法種子、及攝持根身,持令不壞;受是領根身為境,令生覺受;處是器界,即物質世界。因此,第八阿賴耶識所緣之境,有「兩類三法」。兩類是指「執受」和「處」,三法即種子、根身、器界。茲再分述如下:

 

一、種子:能生起萬法的種子,儲藏在第八阿賴耶識中,種子是所藏(所持),阿賴耶識是能藏。能藏,也就是「執持」萬法種子。

 

二、根身:由四大和合而成的「根身」—即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身,是第八識中的色法種子所變現的。此根身由第八阿賴耶識所「攝持」,持令不壞,感生覺受。阿賴耶識離開根身,命根即不存在,一期生命就告終了。

 

三、器界:器界即「處」,也就是物質世界。此亦為第八阿賴耶識色法種子所變現者。第八阿賴耶識何以能內變根身,外變器界?原來第八識所執持的種子,是一種潛在的功能(潛在的能量),此潛在能量能變現出四種功能,即堅實的功能,流潤的功能,炎熱的功能,飄動的功能。由這四種功能集體發生作用,使我感覺到有物的形體存在。由於四種功能集合的成分不同,而顯示出各種不同密度的物質。其實以上四種功能,也就是地、水、火、風四種物性主觀上的感覺,地大雖然有堅實(質礙性)的功能,但分析到最後只是能量,根本不是實質。

 

器界是有情共業所感,根身是有情別業所感。若詳細說,此中又有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不共中不共,不再往下細述。

 

三、心所相應門——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

 

心所相應門,指與第八識相應的心所。在八個識中,第八識的相應心所最少,只有五遍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遍行,遍乃周遍,所謂無處不至;行是心行,即能緣之心,遊履於所緣之境。合而言之,就是周遍起行的意思。心若生時,此五心所相應俱起。它通於一切識——八識心王;一切性——善、惡、無記;一切時——過去、未來、現在;一切地——三界九地,故有遍行之名。現在分述如下:

 

一、觸心所:觸是接觸,是根、境、識三者的接觸,故又稱三和。成唯識論三曰:「觸謂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謂根、境、識,更相隨順,故名三和。」論文的意思是,根、境交涉,識必俱起,根為識之所伏,境為識之所取,三者和合,可以使心、心所同緣一境,並由此繼續生些受、想、思的心理活動。

 

二、作意心所:作意即是注意,成唯識論曰:「作意,為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引心為業,謂此警覺,應起心種,引令趣境,故名作意。」故它的作用就是使心生起警覺,令緣其境,這就是生心動念之始。警心有二義,一者令心未起而起;二者心已起時,令引趣境。

 

三、受心所:受是領納、感受。成唯識論曰:「受謂領納順違境相為性,起愛為業,能起合、離、二非欲故」這是說,受之自性,即是領納,「順違俱非」者,即緣可愛之境謂之順益,緣不可愛之境謂之違損,其非可愛亦非不可愛者,謂之俱非,即是中容境。「起愛為業」,是心識緣順違之境,則起苦樂感受,於樂受之境,未得則生貪欲,欲其得之;已得亦生貪欲,不使離失。於苦受之境,未得則有幸而不得之欲;已得則有願即離失之欲。這種愛欲,恒由苦樂之受而起,故曰「起愛為業」。

 

四、想心所:想是心識構畫的名言概念,成唯識論曰:「謂於境取相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所謂取相,是於所緣種種境上,構畫名言。如緣樹時,計較此非花非草,而是樹;緣馬時,計較此非牛非羊,而是馬。這種於樹於馬的取相,就是未出口的名言。如果心中沒有取相作用,就沒有出口的名言了。

 

五、思心所:思是意志作用,成唯識論曰:「謂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故思的自性,只是造作,以其造作的力用與心相應,使心於種種善惡之境,作出種種善惡的業用,這即是身、口、意三業中的意業。心識之生,由作意而至於思,思以審慮思、決定思、動發勝思三思之後,則善惡之念已經形成,而付之於行動,已不能中止了。由此而至於別境,就是必作之心了。

 

四、五受相應門——(相應)唯捨受

 

受有三受五受之分,三受是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的捨受。三受再加上憂受和喜受稱為五受。在五受中,與阿賴耶識相應的,唯有捨受。第八識何以不與餘受相應,一者此識行相極不明了,不能分別順違境相,微細一類相續而轉,故唯與捨受相應。二者此識是真異熟,與其相應的不能不是異熟受。三者此第八識為第七識緣之境,倘若和變異受(即苦樂憂喜之受)相應,那就不是常一我見之境了。

 

五、三性分別門——是無覆無記

 

三性,是指善、不善、無記三性。何謂善呢?簡單的說,在此世來世,於自於他順益者曰善;何謂不善呢?在此世來世,於自於他達損者謂不善;何謂無記呢?即既無順益、亦無違損,非善非不善的中容之法——無記性。在唯識學上,無記又分為兩種,即有覆無記和無覆無記。而阿賴耶識的性別,就是無覆無記。成唯識論曰:「於善不善損益中,不可記別,故名無記」俱舍論曰:「無記者,不可記為善不善性,故名無記。有說,不能成異熟果,故名無記。」

 

第七末那識是有覆無記,因為第七識有煩惱心所覆蓋,使之成為染污識。而第八識則是無覆無記——沒有煩惱心所覆蓋。第八識何以必須是無記性呢?因為「冰炭不同爐、薰蕕不同器。」善、惡相違而不能相容。第八識含藏萬法種子,如果第八識性善,則不能容納惡種子,如果性惡,則不能容納善種子。必須是平等的中庸無記,才能兼蓄並容,統納一切善惡種子。

 

六、心所例同門——觸等亦如是

 

心所例同門,是以心王的體性,援心王之例,來推知與其相應心所的體性。與第八識相應的,只有五遍行心所,故頌文說:「觸等亦如是」。

 

阿賴耶識,具有「心王十義」——即八段十義中之十義。而觸等五心所,以與此心王相應,例同心王,故在十義中與此心王相同的有六點。這六點是:

 

1、觸等五心所亦為前業所感,是真異熟。

 

2、觸等五心所,所緣行相,亦微細難知。

 

3、此五心所,其所緣境,亦為種子、根身、器界三種。

 

4、此五心所,它所相應的法也各有五種——即心王和此五心所共為六法,除去它各個的自體,而與餘法相應。

 

5、此五心所,其性亦是無覆無記。

 

6、此五心所,亦至阿羅漢位,方究竟捨。

 

此五心所,與心王十義中六義相同。但亦有不同者,如「自相」義,此五心所沒有執藏義,所以不例。「持種」義,此五心所也沒有,所以不例。「了別行相」是心王的功能,所以也不例。此五心所和「受」是不相應的,所以也沒有例「受俱」。在心王十義中,有果相、所緣、相應、三性、斷位、以及所緣行相(三種境)不可知六義例等心王,故頌文中說:「觸等亦如是」。

 

七、因果譬喻門——恆轉如瀑流

 

因果譬喻門,是指頌文中「恒轉如瀑流」一句。恒是相續而斷,轉是生滅變異。這是以瀑流譬喻第八識為生滅相續、非常非斷之法。

 

恒轉二字,恆示其非斷,轉示其非常。第八識雖然恆時一類相續,而非常住。假使是常住,則體性堅密,就不能受一切法的薰習了。此識是前滅後生,念念相續,前後轉變,所以能受一切法的熏習,這是轉的意思。但此識雖非常住,有生滅轉變,但也不能斷滅,倘若斷滅,則誰來攝持萬法種子使之不失不壞呢?所以此識無始以來,恆時一類相續,沒有間斷,而為三界四生六道的主體,能攝持萬法種子使令不失不壞,這是恆的意思。

 

「如瀑流」三字,是喻此識因果斷常之義。此識無始以來,剎那剎那,因減果生,果生因滅。因滅故不是常,果生故不是斷,這樣前因後果,非常非斷,有如千丈瀑布,亙古長流,前水始去,後水已至,前後相續,無有間斷。

 

八、伏斷位次門——阿羅漢位捨

 

伏斷位次門,是捨掉阿賴耶識的名稱,而不是捨掉第八識體。因為第八識體,盡未來際,沒有斷捨的時候,故所謂斷捨,只是捨去染污種子,轉染成淨,轉識成智而已。「阿羅漢位捨」者,阿羅漢有三義:

 

1、l殺賊:謂殺盡三界間一切煩惱賊,故曰殺賊。

 

2、應供:所有煩惱既斷,則功德圓滿,應受人天之供養。

 

3、不生:謂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生死。事實上,不僅是二乘無學果的阿羅漢位捨,大乘八地菩薩,也捨了阿賴耶識之名。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 唯識宗學統概述 第2頁:第二講 三十頌科判大綱
第3頁:第三講 唯識學上的幾個基本概念 第4頁:第四講 識變——八識三能變
第5頁:第五講 異熟能變——第八識 第6頁:第六講 思量能變——第七識
第7頁:第七講 了境能變——第六識 第8頁:第八講 前六識的王所相應至起滅分位
第9頁:第九講 正辨唯識與釋違理難 第10頁:第十講 釋違教難——三自性與三無性
第11頁:第十一講 明唯識性——真如 第12頁:第十二講 明唯識位——唯識五位修行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