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唯識三十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講述

唯識三十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講述

第十二講 明唯識位——唯識五位修行

[日期:2011-01-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十二講    明唯識位——唯識五位修行

<唯識三十頌> 的三十首頌文,前二十四頌在於明唯識相,第二十五頌在於明唯識性,最後五頌在於明唯識位。廣明前二十五頌的用意,無非是使我人明瞭世間萬法,唯是依他 (因緣) 而起,如幻如化;唯有證得圓成實的真理,始能轉識成智,得到大菩提與大涅槃的佛果。然而要證得佛果,須要經過三大阿僧祗劫,修無量福德智慧,斷得煩惱、所知二障,證得我、法二空,始能證得大菩提與大涅槃二種勝果。在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過程中,要經過五位、四十一階位的層次。

唯識修行五位,一者是資糧位,二者是加行位,三者是通達位,四者是修習位,五者是究竟位。 <成唯識論> 卷九曰:  [云何悟入唯識五位,一、 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二、 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抉擇分。三、 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四、 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五、 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正覺。]

又曰: 「云何漸次悟入唯識,謂諸菩薩,於識相性資糧位中,能深信解; 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 在通達位,如實通達; 修習位中,如所見理數數修習,伏斷餘障; 至究竟位,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復令悟入唯識相性。]

四十一階,是十住、十行、十行、十回向、妙覺菩薩。現依次分釋五位如下:

一、 資糧位——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資糧位,是唯識修行五位中的第一位,這是初步的準備階段,於此位中修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十心,以儲修道之資糧。

資糧位,在修道五位中只是方便道。稱資糧者,譬如有人遠行,必先籌集資財糧食,以備途中所需。修唯識行,亦要先積聚下相當的福德智慧。福德智慧如何積聚,即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修唯識行菩薩,以四種因緣力聞知唯識道理,但以定慧力量不夠,尚不能了達唯識性相,而仍執取外境名言差別,故其所修之行,非禪定、觀念等觀行,而是客觀的散心事相——六波羅蜜、三十七菩提分、四攝、四無量心等福智。三十頌於此位稱:

[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成唯識論> 解釋此頌曰:  [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抉擇識,求住唯識真勝義性,齊此皆是資糧位攝。」 又謂:  [於唯識義雖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故於二取所引隨眠,猶未有能伏滅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現行。]

頌文中未起識的識字,即未起順扶擇分的識。唯識性指圓成實性——真如。二取,是能取所取。隨眠,又名習氣,亦即煩惱障和所知障的種子。由於初修唯識行,其抉擇的智慧尚未生起,未能伏滅二取隨眠,故未能住於唯識實性中也。

二、 加行位——現前立小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致,非實住唯識。

加行位,是唯識修行五位中的第二位,意謂加倍努力以積聚修行功德。修唯識行者,在資糧位中,於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心終,將入見道,勤修四尋思觀、四如實智,而得暖、頂、忍、世第一法四善根,這是為入於見道位的方便加行。

此加行位,跡近見道,故稱「順抉擇分」,即隨順真如境界,生起抉擇的智慧。原來在資糧位時,修行者偏於修福,而於加行位,是重於修慧。所以在此位修四尋思觀,四如實智觀,以伏斷分別起的二障、和俱生起的現行二障。

此位菩薩,雖較資糧位行者觀智殊勝,但因尚未起無漏智,在唯識三性觀中,難免錯觀所變的相分為圓成實性。因此不能住於無相真如的唯識實性中。三十頌於此位稱:

[現前立小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致,非實住唯識。]

<成唯識論> 解釋此頌曰:  [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抉擇分,順趣真實抉擇分故; 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

又謂:  [菩薩此四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

在資糧位中,由於二取隨眠未能伏滅,故未能安住於唯識實性。在加行位,以修四觀四智故,印可二取皆空,似乎真如境界已現於前,但此時還有一點障礙,就是現前立有少物,謂此少物即是唯識實性。然唯識實性,非空非有,雖得而無所得。因此,以有所得之故,猶未能實住於唯識也。

[四尋思觀」,是唯識修行五位中、加行位所修的觀法。即是名尋思觀、義尋思觀、自性尋思觀、差別尋思觀。名是能詮的名言,義是所詮的義理,自性是名和義的體性,差別是體性上種類的差別。茲再分釋如下:

一、 名尋思觀: 名者一切事物的名稱,在事物名稱上去推求觀察,則知所謂名者不過是假名施設,即「謂於相上有所增語」,然名者實之賓,僧肇法師曰:  [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實; 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我人執名求實,徒生種種煩惱。由此推求名是假立,虛妄不實,此謂名尋思觀。

二、 義尋思觀: 義者,依名而詮諸法之體相,如山河大地,人牛馬羊,十二處、十八界等,這些色心諸法,皆是因緣和合、一時假有,亦即是唯識所變,虛幻不實,由此推求尋思,謂之義尋思觀。

三、 自性尋思觀: 自性者,諸法各自之體性。有為色心諸法,皆是仗因托緣,唯識所現,離識非有。由是尋思,悟知諸法名義,自性皆空,謂自性尋思觀。

四、 差別尋思觀: 差別者,名與義上的差別相。名之差別,如一言多言; 相之差別,如長短方圓,善惡美醜,一一法上,各有差別,而此差別,皆假有實無。由此尋思,悟知諸法名、義、自性云者,只是假有實空,曰差別尋思觀。

於加行位中,繼四尋思觀後的觀行,是四如實智。即以前之四尋思觀所推求的假有實無為因,再加以印可決定的觀法。由此可知,「所取」的名、義、自性、差別等,固然是離識非有,即是「能取」之識也是了不可得,如此空掉能取所取,即名「四如實智」:

一、 名尋思觀所引生的如實智。

二、 義尋思觀所引生的如實智。

三、 自性尋思觀所引生的如實智。

四、 差別尋思觀所引生的如實智。

修四尋思觀和四如實智觀,要歷經「四加行位」——暖、頂、忍、世第一四位,前二位修四尋思觀,觀所取空; 後二位修四如實智觀,觀能取、所取俱空。四加行位又名四善根位,是唯識宗修暖、頂、忍、世第一法四種加行的階位。

此四加行,暖是下品的尋思觀,頂是上品的尋思觀; 忍是下品的如實智觀,頂是上品的如實智觀。這四種觀,是由明得、明增、印順、無間等四種定而發出的。茲分述如下:

一、 暖位:<成唯識論> 曰:  [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暖位。」 明得定中的明,指的是無漏慧。在此位中,始觀名、義、自性、分別四法,都是有情心識所變,假名施設,非有自性,離識即不可得,以此伏斷所取之境。

二、 頂位:<成唯識論> 曰:  [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 明增,是智慧增長,增長後進一步觀察所取境空,修尋思觀至此達於絕頂,故稱頂位。

三、 忍位:<成唯識論> 曰:[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亦順樂忍。」印順定的印,是印可決定。印順,是印前順後,就是印持前面四種尋思智觀,觀所取名、義、自性、差別四種所取之境,皆空無自體,即能取之心識亦不可得, 「所所取既無,能取亦空。」印前所取無,印後能取無,稱印順定。

四、 世第一位:<成唯識論> 曰:  [依無間定,發上品如實智,印持二空,立世第一位。」 在前面忍位中,唯印可能取空; 在此世第一位中,印可能取、所取二空,此於異生法中,最為殊勝,曰世第一法。

三、 通達位——若於時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通達位,是唯識修行五位的第三位,這是菩薩的見道之位,於初地之入心 (十地各有入、住、出三心」,通達於二空無我之理,此即見道位。

有情無始以來,為無明煩惱覆障,因而顛倒妄想,起惑造業,沈緬苦海。自發心學佛以來,歷經多劫修行,猶未能認佚識唯識真實義性。不過,於世第一法的次剎那,於十地的初地極喜地,至此通達真實識性,入通達位,即是見道位。此位所見之道,即二空真如,亦即是唯識實性。三十頌曰

[若於時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成唯識論> 解釋此頌曰:  [若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能取所取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故。]

在加行位時,所修的四觀四智,以猶帶相故,未能實住唯識。而在此通達位,不但所取之境空,能取之心空,即能觀之智亦空。而實證此二空境界之智,就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諸智的根本,故又名根本智。依於根本智,先親證法性,即實住唯識——親契真如,然後即起有分別的後得智。見道菩薩,即以此二智——根本智與後得智,緣真俗二境。

四、 修習位——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

修習位,是唯識修行五位中的第四位,修行者在見道以後,達到第十地的滿心佛果之前,重修習妙境以斷餘障,即是修習位,亦稱修道位。

修行菩薩於見道位,雖然證得無分別智,斷除一切心識上的顛倒知見,但微細煩惱尚未斷除,還需要修習。故菩薩於此位修十種勝行——即十波羅蜜,斷十重障,證十真如,捨二種粗重,由此即能證得轉依。即轉煩惱障證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證得大菩提。三十頌稱此位曰:

[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

<成唯識論> 解釋此頌曰:  [菩薩從見道起已,為斷除餘障證得轉依,復數數修習無分別智。此智遠離所取能取,故說無得及不思議,遠離戲論,說為無得; 妙用難測,說不思議,是出世間無分別智,斷世間故。名出世間。二取隨眠,是世間本,唯此能斷,獨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義立,謂體無漏及證真如。此智俱斯二種義故,獨名出世。餘智不然,即十地中無中無分別智。]

無分別智,是一種能所兩空,「無智、亦無得」的空慧。這種空慧不可思議,是一種出世間的智慧,它能捨滅煩惱障及所知障的種子,以此而證得菩提及涅槃二轉依果。

頌文中 「捨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粗重二字,仍是種子的異名。「轉依」,是「轉染成淨」。轉者轉捨,依者依止。轉捨去染汙的煩惱、所知二障,依止於涅槃、菩提二果。此亦稱轉識成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

阿賴耶識攝持無漏有漏種子,修唯識行,以修持熏習力,捨有漏種子轉為清淨種子,至見道位,證二空真如。轉染成淨後的阿賴耶識,即轉捨虛妄的識心,變為清淨的智心。轉依,即「轉其所依」,唯對「所依」的看法, <成唯識論」謂有二義:

一、 第一師義謂:  [依謂所依,即依他起,與染淨法為所依故,染謂虛妄遍計所執,淨謂真實圓成實性,轉謂二分轉捨轉得。」 據上所說,轉依是由虛妄的依他起——即染分的阿賴耶識,轉為淨分的圓成實。

二、 第二師義謂:  [或依即是唯識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愚夫顛倒迷此真如,故無始來受生死苦,聖者離倒悟此真如,便得涅槃畢竟安樂。」 據第二義,謂依即是唯識真如,轉捨迷妄顛倒的真如,轉證悟的真如而得涅槃。

轉依,有能轉道,所轉依,所轉捨,所轉得四種意義。

一、 能轉道:此即是能轉捨二障、轉得二果的智 (能轉道的道、即是智。)此有二類:

1、能伏道: 即是有漏無漏的加行、根本、後得三智,此智慧伏二障的種子勢力而使其不生現行。

2、能斷道: 即是無漏的根本後得二智,此智慧斷除二障的種子。

二、 所轉依:即是能轉之智,轉捨染法,轉得淨法而成為所依,此亦有二類

1、持種依: 即是第八識,此識能任持染淨諸法種子,故為所依,而使其轉捨轉得。

2、迷悟依: 即是真如,若迷真如則生染法,悟之則生淨法; 故為迷悟根本之所依,而使其轉捨轉得。

三、 所轉捨:即是由能轉道所轉捨的有漏種子,此亦分為二類

1、所斷捨: 斷捨的即是煩惱所知二障種子。在無漏的真無間道生時,此類種子乃被斷捨。

2、所棄捨: 棄捨的即非障的有漏法、及劣無漏法的種子。這些雖不是障法、而不用斷捨,但能持的第八識轉為純淨圓明的時候,即不能任持此類種子,而自行將其棄捨。

四、 所轉得:即是以能轉道,轉捨二障之因而轉得者,此亦有二類

1、所顯得: 顯得者即真涅槃,斷煩惱而顯發者。

2、所生得: 生得者即大菩提,斷所知障而生起者。

五、 究竟位——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究竟位,是唯識修行五位中的最後一位。修行菩薩於第十地滿心金剛喻定無間道,剎那之間,斷盡二障種子,並於解脫道永捨劣無漏、及有漏諸法,以證菩提妙果。此即是圓滿究竟位。三十頌曰

[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究竟位,事實上就是佛位,佛位是諸漏永盡,清淨圓明,故稱無漏。界是藏的意思,謂此中含藏無邊希有大功德,故曰「無漏界」。不思議者,佛之法身,不可執有,不可執無,離諸分別,絕諸戲論,故曰「不思議」。善者微妙之淨法,遠離生死; 常者盡未來際,恒無變易。

以上頌文,其中不思議、善、常、安樂,是二轉依果體所具有的殊勝德性,是彰顯究竟的無漏法界,茲分詮如下

一、 不思議: 無漏界、離心緣相,故不可思; 離言說相,故不可議。亦即是二轉依的果體——涅槃與菩提,甚深微妙,斷絕尋思之境,不可以世間一切譬喻言議,故曰不思議

二、 善: 純淨法性,離諸煩惱。亦即謂清淨法界的真涅槃,離生滅之法; 四智心品的大菩提,妙用無方,而二轉依俱有順益之相,與不善反,故成為善。

三、 常: 二轉依的果體,永不變滅,無有盡期。亦即是真涅槃無生無滅,性不變易;大菩提常住真如,為所依故,故成為常。

四、 安樂: 清淨法界,沒有逼惱,亦能使所化有情安樂,故成其安樂。

頌文 「解脫身大牟尼名法」者,解脫身是解脫煩惱障的纏縛而得到的果身。大牟尼、譯為寂默。佛果的二障斷除淨盡,故名解脫身,亦名法身。法身是三身的總稱,三身即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 唯識宗學統概述 第2頁:第二講 三十頌科判大綱
第3頁:第三講 唯識學上的幾個基本概念 第4頁:第四講 識變——八識三能變
第5頁:第五講 異熟能變——第八識 第6頁:第六講 思量能變——第七識
第7頁:第七講 了境能變——第六識 第8頁:第八講 前六識的王所相應至起滅分位
第9頁:第九講 正辨唯識與釋違理難 第10頁:第十講 釋違教難——三自性與三無性
第11頁:第十一講 明唯識性——真如 第12頁:第十二講 明唯識位——唯識五位修行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