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楞伽經概說 印海法師著

楞伽經概說 印海法師著

一、本經的異譯

[日期:2011-01-2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印海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印海法師著

選自「覺有情」法印寺文教中心發行

一、本經的異譯

四卷本《楞伽經》具足稱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是屬於大乘三系中綜合了「虛妄唯識系」及「真常唯心系」之重要經典,亦即說明唯心、如來藏及阿賴耶識之教義。在中國所翻譯的眾多經論中,梵文的原典絕大多數已經散佚,現在發現僅有的九部經之梵文原書,其中一部就是本經。另外還有《八千頌般若波羅蜜經》、《入法界品〈華嚴經〉》、《十地經》、《三昧王經〈月燈三昧經〉》、《法華經》、《如來秘密經》、《大方廣莊嚴經》、《金光明經》。梵文原典的發現大約是在七十四年前一位英國外交官洪基恩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偶然中所發現。這對研究《楞伽經》之原始資料有很大的幫助。

《楞伽經》在中國四種譯本中,第一次翻譯本已經逸失,其他三譯尚存。今順著時代先後,略述如下:

第一譯本:四卷《楞伽》是中天竺國曇無讖三藏法師,他於西元四一二年來華,在北涼之首都姑臧地方,於八年中譯出。他曾經譯出《大般涅槃經》四十卷。何時譯出《楞伽經》不得詳知。因為曇無讖示寂於西元四三三年,大概是從四一二年即開始著手翻譯,到四三三年之間譯出此《楞伽經》罷。他被刺客殺死,時年僅四十九歲。現在所獲得梵文原典想來也並不是曇無讖所依之原典。可惜,此譯本今已散佚,無法對照。

第二譯本:《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一品,方便稱為「宋譯」。中天竺求那跋陀羅〈此云功德賢〉三藏法師於西元四四三年〈劉宋、元嘉二十年〉於丹陽祇洹寺譯出。於西元四三五年由海路來到中國,於航海途中,風停船止,不得繼續航行,飲水食物不繼,船上諸人不知如何是好?於此危急情況之下,由於求那跋陀羅之修持秘密法門,使令起風,順著風勢而降下大雨,因而大家免於飢渴而死。他所翻譯經典中,另有《勝鬘經》、《鴦掘魔羅經》、《雜阿含經》等,於西元四六八年示寂,享年七十五歲。

第三譯本:《入楞伽經》共十卷、十八品。北天竺國菩提流支〈「覺愛」之意〉三藏法師於西元五一三年〈北魏、延昌二年〉洛陽永寧寺譯出。方便稱為「魏譯」距「宋譯」後約百餘年。法藏大師曾於《入楞伽心玄義》中批評說:「其十卷雖文品少具,聖意難顯,加字混文者泥於意,或致有錯,遂於明明之正理,以滯於方言」。然而,現今缺少「魏譯」之梵文原典,不知法藏所批評其短處是否確當?或者現存之原典上就是如此。翻譯者必須具足第一卓越梵、漢文的能力方可融會貫通。毋寧說,菩提流支所用的梵文原本一開始就具有多少冗漫之傾向。又或因菩提流支為了幫助原典之通順可讀,混加了個人的一些註解,讀者又無從辨別經典正文與個人的註解之差別,因此,《楞伽經》不但原文艱澀,而且在教義上同樣的難解。若從文學的立場看,這也是初期之印度傳道者於翻譯中所帶來的混亂狀態之表現。

第四譯本:《大乘入楞伽經》,七卷、十品,唐代于闐國實叉難陀〈此云學喜〉三藏法師於西元七OO年〈唐、久視元年〉至七O四年〈唐、久視五年〉於國都佛授記寺奉敕令譯出,為方便稱為「唐譯」。最初是「麤譯」,他因為必須回去本國省望年老的母親,所以無法勘校。於西元七O二年,有吐火羅三藏法師彌陀山來華,此人住天竺二十五年,精通三藏,特別精通《楞伽》之玄旨。在當時帝王之敕令下,又請復禮、法藏大師等高僧協助,再勘譯彌陀山之未定稿。武則天后並為之作序文。法藏大師對此譯本評論說:「詳五梵本,勘二漢文,取其所得,正其所失,累歲優業,當盡其旨」,由此可見,第四譯之文意內容超越過以前現存的二譯本,並且文筆通順、詳實。

綜觀以上所說四種譯本,最初曇無讖所譯是西元四二O──四三O之時。再過十年,求那跋陀羅於西元四四三年譯出第二譯,都是四卷本,達摩傳授於慧可者是第二譯本。在經過不足一百年期間,於西元五一三年由菩提流支所譯第三譯本增加為十卷。又經過不足二百年,由實叉難陀於西元七OO年,在唐代譯出有七卷,此七卷本之文意,在四卷本與十卷之中間。從初譯到最後譯本,在中國大約經過三百年左右。又日本南條博士之梵文原典出版是經過一千五百年以後之事。說到年代的經過,本來並無任何深意;但想到人生旅程六十、七十已經衰老,今看到《入楞伽經》自身所受到變遷,又不知道是暗示了什麼?

四卷《楞伽》最具特色,只有〈一切佛語心品〉一品,梵本、七卷本及十卷本之《楞伽》具有第一品乃至到第十品以及十卷楞伽更詳分為十八品。依印順導師在《華雨集》之「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釋題」中說:

「入楞伽經,凡十卷,分十八品。除第一〈請佛品〉、第十七〈陀羅尼品〉、第十八〈總品〉,餘十五品與宋譯相當。」

在《華雨集》《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釋題》之三「文義次第」中說:

「傳說《楞伽經》有大本十萬頌,一百五十品,雖確否難知,而現存《楞伽經》,則似為殘本。大慧發一百八問,而所答不多;經末無流通分,題〈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並無餘品。〈楞伽正宗科判:第一、總問略答直示佛心一大科文,這與第二漸問廣答漸入自心之一大科文完全是分開的二種不同的經文體裁。〉多氏〈西藏多氏著《印度之佛教史》說〉傳係火後之一品,皆為殘闕不全之證。〈多氏謂那爛陀寺所藏《楞伽經》,火後僅存〈如來心品〉,則宋譯但作一品,猶是梵本之舊〉。唐、魏二譯,前有羅婆那王〈請佛品〉,後有〈陀羅尼品〉、〈偈頌品〉,亦不足以言足本,就中唐譯〈偈頌品〉,非本經〈制斷肉章〉以前所有。而魏譯作〈總品〉,則制斷肉章以前重頌,除百八句頌以外,亦全部含攝在中。此〈總品〉,應為總集《楞伽》重頌而別行者。所有偈頌,應並有長行問答。雖長行有所闕佚,而以總行,猶得傳誦不失,乃附於殘本之後。唐譯見部分偈頌重出,乃刪去之,改名為〈偈頌〉。此雖無古本可勘實,以理論之,其演變當如是。」

但鈴木博士則持相反的立場說:

「四卷宋譯本確實是保存《楞伽》之原型,而七卷本及十卷本,經過了百年、二百年以後,在原始《楞伽》上添加了不少。只從外表看,不能驟下判斷;但讀到添加之部分,看出其內容,感知到在後代有所添加。關於這一點,說到聖典的開展發達,一切並非是單純化的。或者從其內容意義方面看到中間具有變化行跡之路標。」

宋譯之四卷本《楞伽》比較接近原型,這可從七卷本、十卷本對照來看,發覺到很多不同點。第一發現到,四卷本並沒有各品之分類。七卷本分為十品,十卷本分為十八品。四卷本僅存有〈一切佛語心品〉,而又分為之一、二、三、四。法藏在其所著的《入楞伽心玄義》第八〈部類傳譯〉中說:

「依所見聞有其三部,一、「大本」有十萬頌,《開皇三寶錄》說:在于闐南遮俱樂國山中具有楞伽等十大本大經,各十萬頌。二、「次〈中〉本」有三萬六千頌,如此所翻諸梵本中皆云三萬六千偈,經中某品,即備答一百八問。如吐火羅三藏彌陀山親於天竺受持此本。復云:西國現有龍樹菩薩所造釋論解此一部。三、「小本」千頌有餘,名楞伽紇伐耶〈紇利陀耶〉,此云楞伽心,即此本是,舊云乾栗太心者,訛也。其四卷本,就中人更重略之耳。」

根據以上所說,《楞伽經》有大、次、小三種卷本;但此三本與歷史上的所翻譯來華之三種譯本又不盡相同。唯宋譯四卷是否就是指「小本」千頌有餘之「楞伽紇伐耶」,不免有所疑問。所以在法藏之《入楞伽心玄義》之七〈釋題目者〉最後說:

「何故《楞伽》都名〈佛語心品〉者,準下文,此經一部俱是「楞伽心也」。佛語者,準梵語正翻名為佛教,於佛教楞伽中此為中心要妙之說,非是緣慮等心,如般若心等,此是滿〈全〉部之部〈原文是「都」,恐是「部」之謬也〉名,非別品目。」

法藏很明顯的以四卷《楞伽》為三種譯本之「精髓Essence」,七卷本與十卷本都沒有這種傾向,因為後二本的品目各各別立,而四卷本沒有,尤其是說到「就中〈國〉人更重略之耳」之句中可以意會到得此中之意義。

法藏說到「次〈中〉本」時,順便說到:「復云:西國現有龍樹菩薩所造釋論,解此一部」。

根據印順導師在《楞伽經親聞記》中否認此說。他說:「說到弘通,先從印度說起。傳說龍樹弟子們有宏揚如來藏的思想;但在提婆所作頌中沒有見到。又,龍樹諸論中亦未引證過。一直到護法時代才提倡六經十一論的說法,所以此經是唯識宗所依之經典,亦可見此經是屬於後起大乘。」可是在印度唯識宗到了安慧、月宮諸論師時代時,唯識家才弘揚此經。在無著、世親所作諸論中亦未引用此經之文句。在印度只有中觀家清辯論師曾以此經解釋中觀空義。其弟子靜命及再傳弟子蓮華戒都一致說明中觀與唯識相通並不相違,「唯識是世俗方便,中觀是勝義究竟」。但到了月稱論師即大大反對此一主張,說此經為非了義說,與中觀格格不入。可見同一宗派思想,前後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應注意到「經同論別」的論題,同依一部經,可分出多種的思想。唯識家以此經屬中道義,中觀家取其中部份空義是說明八不中道,因此此經在印度後期大乘中曾宏通一時。

從上文看來,後期中觀家曾依此經解說八不中道義。但不是初期中觀家初祖龍樹曾作本經之釋論。所以在《華雨集》〈一〉之本經《釋題》之「傳譯與宏通」一節中特別提出:「在印度,或謂龍樹門人,有弘如來藏法門者。菩提流支譯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及小乘四宗論,似可證成此說。然以流支所譯《二十唯識論》,題作《楞伽經唯識論》觀之,則《楞伽經》之名,純以譯者意加,不足信也。」後文又說到:「其中觀學者,則清辯廣引《楞伽》以證空義。靜命師資,則依《楞伽》以為貫攝唯識、性空二家之證。月稱則以《楞伽》為唯識見,非了義之中道也。」這與引證前文《見聞記》所說完全是一致的。

【書籍目錄】
第1頁:一、本經的異譯 第2頁:二、四卷楞伽與禪宗之關係
第3頁:三、本經的特色 第4頁:四、本經之內容
第5頁:五、本經之組織及其大意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