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不放逸是不死道,放逸是死路;不放逸者不死,放逸者有如早已死去。
22‧明了這道理,不放逸的智者樂於精進、樂於聖界。
23‧他持續地修禪(止觀),持恆者得以體驗解脫:至上的涅槃。(註:念有三種,即:與善心、果報心、唯作心相應的念,但絕不會有與不善心相應的念。不放逸即是指與善心相應的念心所。)
24‧若某人精進、有正念與身語意清淨、慎重行事、防護諸根、依法生活及不放逸,他的聲譽與幸福得以增長。
25‧通過不放逸、正念、戒律與防護諸根,智者使自己成為一座洪水無法淹沒的島嶼。
26‧愚者恣情放逸,智者則如守護珍寶一般,珍惜地守護著不放逸。
27‧因此人們不應放逸,不應沉湎於欲樂,因為勤奮的人,通過禪修,即會得證至上樂。
28‧智者以不放逸去除放逸,登上智慧的高樓,已斷苦的他看著苦難的眾生,如智者立足於山頂,向下看著平原的愚人。
29‧在眾放逸人中不放逸,在眾昏睡人中保持警覺,智者有如良馬迅速地前進,把疲憊的馬遠遠拋在後頭。
30‧由於不放逸,摩伽婆得以生為諸天神之王。精進永遠受到讚賞,懈怠永遠受到責備。(註:摩伽婆是摩卡羅村的青年,由於造路與清除平地,而得以投生為帝釋天王。)
31‧樂於精進與視放逸為危害的比丘,有如火焰般前進,燒盡一切大小的束縛。
32‧樂於不放逸而視放逸為危害的比丘,絕不會倒退,事實上他已非常接近涅槃。(註:不會倒退是指止觀禪修不會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