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法句經中譯 敬法法師譯

法句經中譯 敬法法師譯

第十九:住於法品

[日期:2010-12-2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敬法法師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十九:住於法品

256‧對事武斷者不公正;智者應辨別對錯兩者之後才下判斷。

257‧智者不會誤導他人,而是如法與平等的護法者,他被稱為「住於法之人」。

258‧人不會只是因為講得多即成為智者;只有平安無怨無畏之人才是智者。

259‧人不會只是因為講得多即成為精通法者;聽聞雖少,卻能知見法、對法不失念者,是真正的精通法者。

260‧他不會只是因為白了頭髮即是長老(7),僅只是年歲大的人名為「白活到老」。

(註7)長老是至少有十個戒臘的比丘。

261‧只有已體證四聖諦與法(8)、無害與有戒行、自制與解脫煩惱(9)的人才是真正的長老。

(註8)法是指四道、四果與涅槃九種出世間法。

(註9)以四道智解脫煩惱。

262‧若依然嫉妒、吝嗇與狡猾,僅只辯才好或容貌美並不會令人成為善心人。

263‧已斷除、根除與消滅這些(惡法)及已解脫煩惱的智者才是真正的善心人。

264‧若人無戒行又說妄語,僅只剃掉頭髮並不會成為沙門。充滿貪欲之人怎麼會是沙門?

265‧已徹底息滅一切大小惡的人才是沙門,因為他已克服一切惡。

266‧他不會只是因為去托缽即成為比丘。他不是比丘,因為他奉行不如法的信仰。

267‧在這世間上,已捨棄善惡兩者、修持梵行、及明了五蘊的人才是真正的比丘。

268-269‧愚人不會只是因為保持沉默而成為聖者。智者如持秤般捨惡而取最上,因此他才是聖者。明了兩種世間者也因此是聖者。(註:在此 varam「最上」是指戒定慧。 Ubho  loko「兩種世間」是指內外五蘊。內五蘊是指自己的五蘊;外五蘊是其他眾生的諸蘊與非有情的色蘊。修觀禪時必須能夠照見內、外、過去、未來、現在等五蘊、及它們的諸因的無常、苦、無我三相。)

270‧傷害生命者不是聖人;不會傷害一切生命者才是聖人。

271-272‧比丘不應只是因為有戒行、或多聞、或有禪定、或獨處、或自知「我得享凡夫享受不到的出離樂」而感到滿足,而不滅盡煩惱(即證悟阿羅漢道果)。(註:nekkhamasukham「出離樂」是指阿那含果。)

【書籍目錄】
第1頁:中譯序 第2頁:第一:雙品
第3頁:第二:不放逸品 第4頁:第三:心品
第5頁:第四:花品 第6頁:第五:愚人品
第7頁:第六:智者品 第8頁:第七:阿羅漢品
第9頁:第八:千品 第10頁:第九:惡品
第11頁:第十:懲罰品 第12頁:第十一:老品
第13頁:第十二:自品 第14頁:第十三:世間品
第15頁:第十四:佛陀品 第16頁:第十五:樂品
第17頁:第十六:喜愛品 第18頁:第十七:忿怒品
第19頁:第十八:污垢品 第20頁:第十九:住於法品
第21頁:第二十:道品 第22頁:第廿一:雜品
第23頁:第廿二:地獄品 第24頁:第廿三:象品
第25頁:第廿四:渴愛品 第26頁:第廿五:比丘品
第27頁:第廿六:婆羅門品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