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入菩薩行論廣解 隆蓮法師漢譯

入菩薩行論廣解 隆蓮法師漢譯

入菩薩行論廣解卷二(懺悔品)

[日期:2010-12-0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隆蓮法師漢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入菩薩行論廣解卷二(懺悔品)

戊二發二菩提心已學菩薩行之法分二  已一受持菩提心之法  已二學波羅密多行之法  初中分二  庚一加行支分先修頂禮供養皈依次由四力完備之門忤除罪障違緣  庚二先修隨喜眾善等積集資糧順緣次正受持菩提心  初分二  辛一釋論文  辛二出品名  初中分四  壬一供養  壬二頂禮  壬三皈依  壬四懺悔  初中分二  癸一供養所為  癸二正修供養  今初

為應受持如是妙寶心 於諸如來正法菩薩心

殊勝三寶清淨無垢染 功德大海勝妙供品陳

應供品豐盈,意樂加行恭敬,善修供養。何故供養,為應受持出生一切有情妙善資糧之妙寶心故。於何境供養?於諸如來,及諸聖者正士所說之法寶,自性清淨及忽然離垢之大乘滅道諦,聖觀自在妙吉祥等佛子,諸功德大海也。

癸二正修供養分三  子一無主執持物供  子二自身供  子三心力變現供  初中分三  丑一供物    丑二如何供養  丑三供無主物之因  今初

盡其所有妙花並嘉果 盡其所有良藥百昧俱

盡其所有希世諸珍奇 盡其所有悅意妙香水

如是乃至妙寶七金山 園林寂靜景物宜人地

嘉樹奇花絢爛色莊嚴 繁柯美實茂密枝葉垂

天龍世間俱生和合香 如意寶樹七珍飾林苑

自然香稻不由耕稼生 種種莊嚴堪為供養具

明湖清沼灼灼發芙渠 鳧雁和鳴妙音有哀雅

世間無主攝持之花如蓮花等,盡其所有訶黎勤等果,所有冰片等藥類,盡世間所有金銀等寶,湖海等所有悅意淨水,金等八寶山,如是園林方境寂靜適悅之處,樹林自放眾花以為莊嚴,果樹果熟累累下垂,天龍等世間俱生和合轉變出生上妙薰塗等香,隨欲出生之如意樹,及眾寶所成之樹,如意大海浴池,以連花為莊嚴,其中鳧雁和鳴哀雅悅耳,不勞耕種自然出生之香稻,以及別餘堪供三寶之諸莊嚴具,悉以奉獻。或有不知論義者,於論文次第別作餘解也。

丑二如何供養

遍虛空界廣博無邊際 所有一切無主執持物

慧心攝取善巧而獻陳 殊勝士夫能仁諸佛子

清淨功德生處大悲心 願祈湣念於我垂納受

遍虛空界廣博無邊所有一切無主攝持之物,我悉以慧心攝取,於供養境諸能仁殊勝士夫及諸佛子,恭敬善為奉獻。諸功德生處正士,悉皆具大悲心,願非湣憶念,受我此供。

丑三供無主物之因

今我福德不具極困貧 別餘供具資財悉非有

依怙惟為他義作殷勤 饒益我故神力祈受享

或問何故唯以心力出生為供,應真以彼彼悅意實物為供也。我先未積廣大福德,所欲受用不能具足,極為貧乏,別餘自能主宰之供養資財,我毫無所有,依怙深心一向專為利他,於此等無主攝持之物,為利益我故,願以神力納受也。

子二自身供

我於一切諸佛佛子前 盡我身心無餘志誠獻

祈諸殊勝勇識咸攝受 至心願為諸尊作臣民

我由諸尊咸作攝持故 饒益有情不怖生死輪

往昔眾罪清淨得超脫 別餘罪垢此後不再生

我有應供獻之身,應以為獻,我於自身能自主宰,以多方便,捨我所心,於諸佛佛子前,永久奉獻願諸殊勝勇識,普垂納受。信心恭敬,願為臣民,依教而行。自供養已,凡有所作,我悉為諸尊之所攝持,依憑救護,一切怖畏,悉皆遠離,不怖生死,離諸怖畏,利益有情。自於昔時無義所積諸罪,悉皆清淨超越,別餘諸罪,自今以後,寧捨生命,誓不再造。

子三心力變現供分二  丑一有上供  丑二無上供  初中分十二  寅一浴具  寅二天衣  寅三莊嚴  寅四塗抹  寅五花鬘  寅六薰香  寅七肴饌  寅八燈明  寅九無量宮  寅十傘蓋  寅十一音樂  寅十二供品恒時不斷之加持  初中分三  卯一浴室  卯二獻浴  卯三拭身  今初

浴殿香薰旃檀氣芬馥 水晶布地晃耀色晶瑩

眾寶軒楹輝惶悅人意 珍珠華蓋垂履燦光明

獻浴之浴室,以旃檀等灑之,氣極芬馥水晶為地,朗徹光瑩。梁棟楹柱,悉皆拂拭,寶光輝耀,悅可人意,上垂珍珠為飾之華蓋,光輝燦然以為莊嚴,於此室中而請供浴也。

卯二獻浴

於諸如來及諸如來子 奉獻眾多充盈妙寶瓶

蓋盛悅意妙香甘露水 妙歌天樂無量浴具陳

於諸佛菩薩,以眾多金等寶瓶盛妙香和合之悅意香水及眾妙花,以眾多美妙歌樂而請浴也。

卯三拭身

無比天衣清潔離垢染 妙香沾灑塗拭如來身

次於諸聖之身,以無比柔軟清潔之衣,遍沾妙香,而為塗拭。

寅二天衣

次復於諸聖身敬奉獻 芬馥天衣妙色善染成

並及種種輕柔妙天衣

塗拭之後,於諸聖前,以妙色染成之天衣極其芬馥,敬為奉獻,若用在家服飾者,則以種種形式色彩之細軟妙衣而為奉獻。

寅三莊嚴

百千種類殊勝莊嚴等 奉獻莊嚴大行普賢王

聖妙吉祥觀世音自在

耳環等百千等殊勝莊嚴,等者等取環釧等。以之奉獻聖普賢王,不敗文殊,觀世音自在等,以為莊嚴。

寅四塗抹

香氣芬騰遍滿三千界 以諸妙香塗抹如來身

如煉純金磨瑩露光彩 威光赫奕瞻仰諸能仁

以遍滿三千界內香氣芬騰之妙香,如治純金善為煉磨,塗抹一切能仁自在之身,光明煥發,威光赫然也。

寅五花鬘

於諸能仁自在勝供境 曼陀羅花妙蓮優缽羅

種種端嚴美妙悅人意 芬芳妙花環鬘作供陳

應於殊勝供境能仁自在前而為供養。以何供養?謂以悅意曼陀羅,妙連優缽羅等芬芳散佈,及善為貫串之花鬘而為供養也。

寅六薰香

次復奉獻奪意殊妙香 遍滿虛空湧聚妙香雲

次以沉檀等奪意妙香,遍滿十方,妙香雲聚,而為供養。

寅七肴饌

肴饌羹湯善調具百味 種種天廚妙善悉進呈

殊勝甘美之肴饌,及殊勝羹湯等,具種種色香味之飲食天饌,於諸佛佛子而為供養。

寅八燈明

次復奉獻眾寶燈明炬 金色蓮花環鬘次第陳

金蓮花盞絡繹排列成為環鬘。其中安置光明熾然寶炬,以為供養。

寅九無量宮

淨地無塵妙香善塗瑩 悅意雜花遍佈極芳馨

無量宮殿妙香聞贊詠 珍寶莊嚴垂履色晶瑩

遍滿虛空無量莊嚴具 悉皆奉獻大悲自性身

淨地善為掃除,塗以妙香,散灑眾花,芳香悅意。無量宮內,諸天女等,歌揚贊詠韻音悅耳。珍珠眾寶,流蘇垂復以為莊嚴,光明無量,嚴飾上空,以為虛空莊嚴,此皆以奉獻具足大悲自性者也。

寅十傘蓋

眾寶莊嚴傘蓋純金柄 輪圍種種莊嚴可眾心

妙相端嚴見者咸愛樂 常時擎持奉上諸能仁

眾寶所成嚴麗傘蓋,以為金柄,於其輪圍,以眾寶所成悅意嚴飾之具,而為莊嚴。妙相端嚴見者愛念,張之常時奉獻諸能仁自在者也。

寅十一音樂

復以別餘供雲聚 並諸悅耳和雅音

解除有情諸苦痛 如雲普覆處處聞

除前已供養之外,復有別餘供雲聚,蘇鼓等樂器及悅耳韻音,有情略一經耳,便能解除苦痛,適意饜心如雲普覆隨處出生也。

寅十二供品恒時不斷之加持

於諸正法勝妙寶 塔寺伽藍妙相嚴

普雨眾寶妙花雨 恒時不斷願降霖

十二部經及滅道諦攝一切法寶,意之所依具舍利藏之諸塔廟,繪造等像前,悉以寶花等供養,盡輪迴際恒時不斷如雨降霖也,

丑二無上供

云何文殊師利等 於諸如來修供養

如來依怙佛子前 我今供養亦如是

如文殊普賢等已得自在之菩薩,變現凡所納受之供物,遍滿虛空供養諸佛,我亦如是供於天人依怙之諸如來及諸佛子也。

壬二頂禮分二  癸一語贊  癸二身禮  今初

我於一切功德海 普以韻音支分海

贊揚悅耳妙音雲 一切如來定普聞

於諸悲智等功德大海,我以贊揚無邊功德之韻音支分大海而為贊詠。韻音語也。支分其音也。海言其多也。想一一身出無量首,一一首出無量舌,而為贊歎。又於諸聖眾,我雖未作贊揚妙音時,亦定有無量妙音雲隨時隨處出生想。

癸二身禮分三  子一禮三寶  子二禮發菩提心所依  子三禮和尚阿闍梨等  今初

三世如來一切佛 並諸妙法賢聖僧

盡其所有剎塵身 我今恭敬而頂禮

三世過去未來一切佛,教證等法,及諸賢聖菩薩僧前,我化量等佛剎微塵數身,恭敬頂禮。

子二禮發菩提心所依

於諸菩提心所依 及諸塔廟我頂禮

菩提心所依者,謂發心之因大乘經典及為發心緣之補特伽羅,及於彼發心之處所,並佛像塔寺等,我皆頂禮。

子三禮和尚阿闍黎等

於諸和尚阿闍黎 持淨戒者我頂禮

說別解脫戒先後圓滿之和尚,及依誰授戒之阿闍黎,及致力解脫道而荷擔殊勝淨戒者,我皆頂禮。

壬三皈依

乃至未證菩提前 於諸如來我皈依

於諸正法菩薩僧 我今皈依亦如是

皈依之義,謂心念口言,許為救度怖畏痛苦之所依也。此中分因皈依及果皈依,初謂以已成就之三寶為救度怖畏所依,次謂以自相續所證佛及法寶為救度怖畏所依。依何皈依之因,子知皈依境之功德及殊勝承許皈依,不皈依餘,此四者是皈依之法也。皈依諸學處如上師所作波羅密道次第廣論所說應知,此中不錄。破許道諦非勝義皈依之邪說,總釋皈依之類別,及世俗勝義皈依之差別等,如大乘傳承上論師,廣解釋竟應知,此中所說,是以他相續已成就之大乘三寶,及自相續當出生之三寶為所緣境,從今時起,乃至無上菩提果位,於菩提樹下現證法身中間,一切時中,皈依諸佛,於大乘法寶及諸賢聖菩薩僧亦如是皈依。皈依已成就之佛為開示聖道之導師,皈依自相續所證之法寶為正皈依,皈依已成就之大乘聖人,為修皈依之助伴也。

壬四由四力完備之門懺除罪障

總科分者,謂從初即應勵力不染罪,雖勵力而由放逸或煩惱重等故,仍犯罪行不可漠然置之,於大悲導師所說諸補治方便,應當勵力。又墮之補治,應依上下諸部之戒,別別所說而作。罪之補治,應由四力之門而作。佛說四法經云:「彌勒菩薩摩訶薩,若具四法,雖造積罪障,亦能壓服。四法云何,謂摧壞遍行力,對治遍行力,遮止罪行力,及依止力也。」造積之業定應受報者,以彼尚能壓服,況不定業,此中初力,謂於已作不善業,再再追悔。欲生此力。於不善業生三種果之理,應當善修。生第二力,如集學論所說,依甚深經修空性,依念誦,依佛菩薩像,依供養,依持名等,第三力者,以後謹慎防護不善業。第四力者,修菩提心等。本論廣明初力。此中又於造罪之時分,因緣加行境,分齊等,應當憶念。別別之義有四,謂:

 

癸一摧壞遍行力,癸二依止力,癸三對治遍行力,癸四遮止罪業力也。初中分四  子一觀察如何造罪之理而悔  子二怖畏帶罪而死,而修追悔皈依  子三廣細思維無義造罪之理而修追悔  子四思維懼罪之相  初中復分四  丑一顯明了知懺悔之境  丑二由時因種類等門總忤所造罪  丑三懺於殊勝境所造有力之罪  丑四思維不樂之果追悔求懺  今初

普於十方善安住 圓滿正覺諸菩薩

具足大悲諸聖前 合掌志心而啟請

一切諸方安住圓滿大覺菩薩具大悲者前,追悔先所作罪,合掌啟請而求懺悔也。

丑二由時因種類等門總懺所造罪

經於無始生死來 或於今生或他世

無知自作諸罪衍 或復教他令作罪

愚癡憂亂所勝故 或見他作而隨喜

所作罪衍悉觀見 依怙尊前志心懺

從無始流轉生死以來,生生世世,現世餘生,我由昧於業力異熟故自作教他造一切罪,或由昧於業果之愚癡惑亂於他作罪自心隨喜,所有一切罪衍,我應見罪追悔,如是思維,於諸依怙前,志心懺悔,無有覆藏。

丑三懺於殊勝境所造有力之罪

我於殊勝三寶前 父母師長諸尊重

由煩惱門諸所作 身語意之一切罪

我由愚迷於三寶父母或師長等餘福田境,因於煩惱三毒之門,依身語意等生罪之門,所作一切損害,當善纖悔。

丑四思維不樂之果追悔求懺

眾多過患集我身 極惡重罪難倖免

盡其所有諸罪衍 諸導師前求懺悔

我為罪人,具眾罪失,為能與地獄等果之因,凡我所作一切斷命等罪,能生極大痛苦,極惡難容者,悉皆憶念懺悔。

子二怖畏帶罪而死而修追悔皈依

我今罪垢未淨治 或遇災橫先時死

故欲解脫諸罪衍 定須速疾求皈救

死王倏忽難保信 已作未作不相待

有病無病悉齊等 命如朝露何可賴

此罪若不立即懺悔,我罪未淨,與罪共存,死主先來,死已當生惡趣,懇祈速疾救護於我,以何方便,定令解脫此罪。若罪未淨前,未必便死,何須速為救護耶?死王倏爾即來,雖剎那頃,亦不可保信。罪已作淨治,或復未作,不相待也。不問所作之事,已竟未竟,補特伽羅有病無病,悉可於壽算未終之前,倏爾而死,生命可幾時不死,亦難保信。以不可保信故,有罪應速淨治也。

子三廣細思維無義造罪之理而修追悔分四  丑一追悔不知親眷身財等不可保信為彼造罪  丑二死時僅成憶念境之喻  丑三追悔現見如是不可保信仍為彼等造罪  丑四追悔不悟自身不定何時當死而造罪  今初

悉當棄捨終離散 我於此理味無知

分別親及非親故 造作種種諸罪業

所謂非親畢竟無 所謂親愛亦非有

乃至我身性尚空 如是別餘何所有

眷屬資財及俱生之軀體,悉當捨離,獨往他世。悔我不知此理,於親守護非親摧害,因之造種種罪,諸非親者,轉瞬成空,諸親眷等亦復如是,乃至我尚空無,故不應為彼等故而造諸罪。如是親眷資財等莫不皆空,纖毫不可保信,為彼等故而起貪瞋造罪,應追悔也。

丑二死時僅成憶念境之喻

宛如夢境之所經 景物班班曾親歷

彼彼畢成憶念境 逝者如斯不可見

譬如夢中,略受微樂,醒時僅成憶念之境。如是先時受用一切逸樂之法,死時彼彼悉皆僅成憶念之境。以此之故,惟就再再擯息諸務專力於佛法。一切過去之法,彼彼悉不可見,僅有憶念之境而已。

丑三追悔如是現見不可保信仍為彼等造罪

或復即於清醒時 眾多怨恨悉亡逝

為彼所造眾罪業 極重難忍現在前

復次或即於此清醒之時,曾經親見眾多怨親悉皆亡逝,而為彼等所造罪業難堪苦果,當前現在。如云:「他人不能代受苦,何苦為他造罪業」也。此追悔為他造罪,應再再思維也。

丑四追悔不悟己身不定何時當死而造罪分二  寅一總  寅二別  今初

空言年命倏爾盡 無常之理未證如

愚癡貪欲瞋恚力 作諸眾罪難數計

如是我空言,死無定期須臾倏忽,實未證知,由愚癡欲貪瞋恚造種種罪,由斯諸罪當墮惡趣,故應思維決定必死,死無定期,死時除佛法外餘悉無益,且思維惡趣過患,再再修習追悔已作之罪

寅二別分四  卯一怖畏生命惟滅無增決定必死恐帶罪而死  卯二罪若未淨現生亦須受苦  卯三生大怖畏之故  卯四後時苦逼之理  今初

無間晝夜如逝水 年命消竭不暫留

空乞延年何可得 人生安得長不朽

行住臥三一切時中,是夜剎那不停,此生壽命恒時損滅,絕無增益,如是豈不可推知我決定死。知必死也。且何時死亦不決定,故於淨罪應須勵力。消竭者,言日夜時時消竭也。

卯二罪若未淨現生即須受苦分三  辰一罪若未淨命斷之苦親友等不能救  辰二懼未作福  辰三憂悔逼惱  今初

當我輾轉困床褥 縱多親友相環守

畢竟臨終命斷時 死苦唯吾一人受

墮落死王使者手 親知何補友何能

若未作福,死時我臥床上,縱多親友,悲戀環繞,斷命時之苦,唯我獨自受之,彼等不但不能為除怖畏,為何怖獰惡死王使者所執,雖有親知友善何益何補,唯有佛法,能為救護也。

辰二懼未作福

時唯福業堪依怙 奈余片善亦未修

其時唯皈依護戒等福德,堪為依怙,奈餘今亦未曾修積,言悔未作善也。

辰三憂悔逼惱

哀余昔時由放逸 如斯怖畏非所謀

乃為無常現生事 造作眾多諸罪垢

於皈救處哀呼依怙,悔我昔時由放逸故,於有如是惡趣怖畏,未思未見,為無常親怨現生之事,恒造眾罪。

卯三生大怖罪之故

罪人斷肢赴刑場 牽引之時猶慞惶

況人吻燥眼根壞 宿業轉變見異物

死王使者面猙獰 形象現前來攫捕

極大怖畏病苦纏 衰損難堪何待言

或有罪人,為斷肢體,被人牽引,赴於刑場,其時猶復慞惶恐懼,況人唇吻乾燥面色憔悴,眼根失壞由先業異熟所變,顯現異相,見與已類之死王使者,狀極可畏,來相攫捕,極可怖畏,垂死病苦所纏,其苦惱衰損,生大怖畏,更何待言。故應追悔也。

卯四後時苦逼之理

哀呼誰能為救護 令我脫此大怖畏

瞠目倉皇睛肉露 四方狂顧求皈救

若見四顧無可歸 嗒然自失心頹喪

若時無處可扳投 我於爾時當奈何

生地獄已,見諸獄卒之時,起極大怖畏,哀呼誰人,善能救我脫此怖畏,張目露睛,倉皇四顧,尋救皈救。如是尋求,仍見四方無皈救處,嗒然失望,故應自今即皈依三寶也。故於彼地獄中,若無救護可脫此怖,其時任我如何,亦絕無脫離之道,故於脫離怖畏之因,從今時起即應勵力也。

癸二依止力分三  子一從今時起依止皈依三寶  子二依止具足願力菩薩  子三皈依之後如教修行  今初

是故有情依怙尊 為護眾生勤精進

大力能除諸怖畏 即於現前應皈依

佛心證入微妙法 能除生死諸恐怖

菩提薩埵賢聖僧 正應皈依亦如是

生惡趣時,欲求救護已不可得,佛為有情依怙,為救護一切有情常勤精進,稀有神力能脫怖畏,故有大力能除諸怖,故應從今迅即皈依。又依佛心所證之法,能除生死怖畏是為法寶,並及獲得聖位之菩薩僧,亦應如是正作皈依,認為修道之伴侶。

子二依止具足願力菩薩

眾怖所逼及驚惶 我今皈命普堅王

復於文殊妙吉祥 自以此身為供獻

大悲心行無動轉 觀音自在依怙前

疾痛哀號聲慘切 懇求於我施救護

聖者虛空藏菩薩 地藏菩薩諸聖眾

一切大悲依怙前 志心呼籲求皈救

死王使者最獰惡 見之恐怖四散逃

誰具威德能如是 持金剛手我皈依

我為俱惡趣諸畏故,稱念具大願力普賢菩薩,奉獻我身,懇祈救我脫諸怖畏。又於妙吉祥前,不由他勸以清淨心,自以我身,而為供獻。任運恒常作利他事,大悲心行,無有動亂,觀音依怙之前,亦慘切哀呼,而求救援。云何哀呼?謂懇祈於我罪人而施救護也。如是於菩薩聖者虛空藏及地藏等諸聖眾者,謂彌勒除蓋障等。一切大悲依怙之前,求覓皈救。志心呼言,願乞救護。金剛手者,死王使者,守護地獄瞋有慎者,見之即四散逃竄,故皈依金剛手。

子三皈依之後如教修行

昔違諸尊教敕言 今見現前大怖畏

即今皈投諸聖前 願乞速除諸恐怖

我昔違越尊教言,而作諸惡,未作諸善,今見無邊生死惡趣,極大怖畏,皈依諸聖,於取捨處,依教修行,願乞速疾為除怖畏也。

癸三對治遍行力分二  子一應勵力淨罪之因  子二應速勵力  初中分二  丑一以病喻明應速淨罪  丑二以險地喻明應淨罪  初中分三  寅一法喻安立  寅二三毒之病過患特大故療彼之藥珍貴,寅三應依聖教妙藥修行,今初

尋常病惱之所怖,猶當謹畏奉醫言

況復欲貪諸過患,百千重病常相逼

風膽等擾動尋常之病,恐由彼致死,尚須依醫言治病之法而行,況無始以來所患貪欲等三毒重病,為百千眾罪之源,常相逼惱,應依止對治力,遵佛醫王教示,以除其病,更何待言,應致力罪垢之對治也。

寅二三毒之病過患重大療彼之藥珍貴

即其一端亦已勝,盡陷閻浮所有人

若求他藥療諸病 遍訪十方終不得

如於菩薩起瞋心等,即其一端,已較盡陷南閻浮提之人於地獄中,災禍尤大。療彼之藥修對治道之法等,除佛經外,別餘梵天等處,諸方遍求終不可得,以不可得故珍貴也。

寅三應依聖教妙藥修行

惟大醫王一切智 聖教拔苦盡無餘

若不依教而修行 是大愚癡可訶處

除煩惱病之藥,即是能拔煩惱諸苦,一切智之聖教,不依彼修行,惟思輪迴無盡及惡趣之因,是極愚癡應訶譴處,故應志心於佛皈依,如佛所教而修行也。

丑二以險地喻明應淨罪

若遇尋常小坑坎 猶須謹畏毋輕玩

況臨長劫生死淵 一墮千尋何可忽

尋常丘陵坑坎稍微險處,從彼顛墮,不過損傷肢節,懼顛墮故,猶須謹畏而住,況長居極險之地,從彼一墮千尋,如三萬二千由旬等,應須謹慎,更何待言,故應勵力依止煩惱對治法也。

子二應速勵力分二  丑一從今即應勵力依止罪之對治  丑二更無理由可不怖苦於修道不應懈怠  今初

謂爾許時可不死 坦然安住不應理

我身決定歸壞滅 死亡無時旦夕爾

若作是思維,雖應勵力對治,且待來月來年者,從今即須勵力。不應謂惟爾許時不死,不勵力修對治,坦然安坐懈怠而住。幾時不死不可保信,我死亡壞滅之時,多分旦夕即至,決定無疑,不應懈怠應即時奮力也。迦膩迦書云:「謂此事應明日作,即時不作非善哉,何時汝當歸空無,決於明日定無疑。」

丑二更無理由可不怖苦故於修道不應懈怠

誰能於我施無畏 決定於死得解脫

若無決能解救者 云何坦然安樂住

若謂懼死無益,不應恐怖,現前見聞所及,他人悉皆死亡,死後有墮落惡趣恐怖,而言不應怖死懼罪,是何正士施汝無畏,既絕無人施汝,而於對治不勵力修,於罪及死云何決定能得解脫。即不解脫,死已我決歸空無,何故不勤修對治?不應由懈怠故坦然安住,當勵力修道也。

癸四遮止罪業力分三  子一追悔先罪防護未來  子二懺先所作  子三啟請導師誓願遮止罪業  初中分二  丑一斷無義罪  丑二日夜勤修脫罪之道  初中分二  寅一受用等不可保信不就貪著  寅二於親眷不應貪著  今初

昔所受用皆壞滅 所存於我今何有

而我於彼起貪著 違越上師教示言

往昔輪迴生死所受用者,悉皆不可保信,壞滅之後,有何心要餘留,我今復可受用?毫無餘留,故悔我不應為彼無義之事現行貪著,違上師教造作諸罪也。

寅二於親眷不應貪著

今我身命尚存時 乃至親友皆遠離

獨行煢煢迷所往 從於不善眾苦生

我今無用之身尚生存時,及如是捨諸親友,獨行煢煢,不知何往,無有自在,爾時親及非親,悉皆能奈汝何?毫無補益,故不就貪著也。

丑二日夜勤修脫罪之道

任何親友及非親 誰能定令脫彼苦

我心夙夜常不寧 恒念此理無暫捨

從殺生等不善業,生地獄等苦,故我應日夜常思善不善業果之理,惟求如何定能解脫彼苦也。若於業果捨置不念未得決定者,是即於佛所喜愛之法中,未得決定,咸應於此致力也。或有自稱於空性已得決定,而於業果不加顧慮者,顯見其為顛倒解於空依緣起義,未得決定也。

子二懺先所作分二  丑一所懺之事  丑二懺悔之法  今初

我由無知愚昧故 造作眾多自性罪

及彼俱有諸罪業 凡其所作一切罪

我為昧於業果遇癡所蒙,有無戒體之補特伽羅,隨其所作罪類,自性罪或惟遮罪,如是所有一切罪中,任何所作不善之事。

丑二懺悔之法

今對依怙聖目前 合掌思維諸苦怖

數數皈命恭敬禮 一切諸罪皆懺悔

於佛菩薩,現前觀見如對目前,合掌思維以怖苦心,再再頂禮於彼諸罪,悉皆懺悔。

子三啟請導師誓願遮止罪業

懇請一切大導師 許我發露懺諸罪

此是不善不應為 從今我誓不再造

以此之故,於諸導師之前,自承所作之罪,謂此所作之罪,是不善事,自今以後,寧捨生命,決不再作,應斷其等流,而為防護也。

一切經論,所說淨罪之門甚多,而完全圓滿之對治者,即以此四力完全圓滿之懺悔法作懺悔是也。定受之罪,亦可依此清淨,是分別熾然論及八千頌大疏所說也。我等於業果之分別既未善巧,雖略有所知,又不能如理取捨,日日多門造罪,故應常修四力懺悔之道,特應於淨治發菩提心之障,勵力觀修。

結頌云:若為欲貪嫉妒驕慢心,罪力壓伏勝心無由生,依身語意倒誤諸所行,悉皆志心依怙尊前悔。

辛二出品名

入菩薩行論廣解佛子津梁釋懺悔品第二竟。

【書籍目錄】
第1頁:漢譯入菩薩行論廣解序(趙樸初居士序) 第2頁:入菩薩行論廣解卷一(贊菩提心功德品)
第3頁:入菩薩行論廣解卷二(懺悔品) 第4頁:菩薩行論廣解卷三(受持菩提心品)
第5頁:入菩薩行論廣解卷四(不放逸品) 第6頁:入菩薩行論廣解卷五(守護正知品)
第7頁:入菩薩行論廣解卷六(忍辱品) 第8頁:入菩薩行論廣解卷七(精進品)
第9頁:入菩薩行論廣解卷八(禪定品) 第10頁:入菩薩行論廣解卷九(般若波羅蜜多品)
第11頁:入菩薩行論廣解卷十(普皆回向品)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