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支國居士支謙 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與五百比丘僧,坐於尼延樹下,為數千萬人說法。於是城中有豪長者,財富無數,名曰純陀。純陀有子,厥年十四,時得重病,不免所疾,逐便喪亡。父母、兄弟、宗親中外莫不愛重,啼哭憂愁,安可言乎!爾時純陀聞佛來化,心大歡喜,便告其妻言:「今佛在此,宜當往見。其有聞佛說經法者,莫不解悅,忘憂除患!」即與其妻、親族、僕使俱到佛所,為佛作禮,卻坐一面。長者純陀長跪叉手,前白佛言:「人在世間,積聚錢財,思慮勤苦,不敢衣食,不知布施、奉持經戒,無尊無卑。獲得如願者,或時命盡。父母、兄弟、妻子、親屬啼哭愁毒,為其棺殮,遣送財寶、衣被、飲食,寧有益於死者不?」佛告純陀及諸會弟子:「聽我所說,善思念之!」純陀、眷屬、諸會弟子皆各叉手,一心受教而聽。
佛言:「人有四願,不可常保。何等為四?
第一願者,是人身。沐浴、莊飾、飯食、五樂常先與之,疾病卒至,不能止之。命盡,軀僵在地,不隨人魂神去。空愛重之,復何益也!
第二願者,謂有財產、官爵、俸祿。得之者喜;不得愁憂。疾病,死至命盡,所有財物、官爵、俸祿,故在世間,不隨人魂神去,空為愁苦。
第三願者,謂有父母、兄弟、妻子、中外親屬、朋友、知識,恩愛榮樂。疾病,至死命盡,復不能救我命,亦不能隨我魂神去。空啼哭,送我到城外深塚間,以棄我去,各疾還歸。雖追念我,愁苦憂思,不過十日,諸家宗族、男女聚會,相向歌舞,快共飲食,相對談笑,捐忘死人。雖有父母、兄弟、妻子、中外親屬、朋友、知識,不能共追我命,空悲之,復何益也!
第四願者,是人意。天下人少有能守護其意者,皆放心恣意,婬於五樂,貪利嫉妒,忿怒鬥諍,不信道德。至於身死壽盡,魂神去矣,業相追逐,不得相離。譬如雀飛,意隨其兩翅,意為身神,兩翅為魂魄,人不能守護其意,皆從惡念所為,殺、盜、貪婬,以生時所為罪,死入太山地獄中,為飢餓鬼。罪竟乃出,為畜生,當為人所屠割。作人放心快意故,入三惡道。」
佛告純陀及諸弟子:「當端汝心,守護汝意!諦自思惟:知身非我身,所有財物,亦非我許。當諦計校:所有父母、兄弟、妻子、五種親屬、朋友、知識,官爵、俸祿,念欲得之,無有厭足,謂有益於我身,老、病、死來,皆不能益於我身,亦不能為我卻之。人不能自拔為道,如鸚鵡鳥愛其毛尾,為射獵者所得。賢者諦知!是四願不隨人魂神去,空為之困苦。因拔恩愛之根,絕三惡之道,得三善道:一者、不復老;二者、不復病;三者、不復死。堅守護其意,乃可得度!」諸弟子聞經歡喜,前為佛作禮。
佛說四願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