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修習禪定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集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亂,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你們諸位比丘,如果能夠攝心的話,你的心就能住於定境;心能住於定境,就能夠知道世間的生滅法相,所以你們應該經常精進、勤勉地修集一切層次的禪定。
如能得定,心則不亂,就像是愛惜水的人家,會好好修建池塘的堤防一樣,修行的人為了愛惜智慧的水,所以要好好修習禪定,使智慧之水不會漏失。這叫做定。
這是緊接著上段經文而說的,上面講攝心,亦即收攝自己的心念,不使它忘失或散亂,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會受五欲的侵害。但是攝心的功能在於入定,定有世
間的四禪八定,與出世間的無漏定(滅盡定)。在定中可能有兩種狀況:一是住於一念,心外無境,心內沒有攀緣,只止於一;二是入定之後,因為沒有了自我中心
所做的主觀的分別、執著、判斷、比較,所以對身心之外的種種現象能明察秋毫,了知生滅無常、變化不已的真相,同時,對自己心念的微細行相的生滅無常,也都
歷歷分明,因為五蘊中的行蘊是通於微細的定境的。
如果已經進入出世間定,那是用空性的智慧來觀察一切法的現象,這不一定是神通,而是智慧,得世間定而有神通的人,不一定對心念的微細行相能覺察明了。
因此,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必須修禪定,而修禪定的功能,在於開發智慧和維護智慧的不失;唯有開顯了無漏的智慧,才是修行聖道的目的。智慧梵文jñāna
譯作「智」,prajñā譯作「慧」。智是決斷,知俗諦;慧是簡擇,照真諦。或謂:「慧門鑑空,智門照有。」智慧是通於世出世法的,破煩惱是空慧,化眾生
是智力。總之,這是已證無漏聖果的人所擁有的功德。漏梵文āsrava,是煩惱的異名,因為有煩惱就會有流註和漏泄的功能,所以有煩惱就像儲水的器具有漏
洞、房舍的屋頂有漏孔。因此,凡是世間的一切境界都是有漏的,若能不受世間一切境界的現象所動,即進入煩惱的寂滅,名為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