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自立法師講述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自立法師講述

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出家梵行覺

[日期:2010-10-0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自立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7、出家梵行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這一覺悟,說明我們由於貪欲心的驅使,而使人生充滿了痛苦,為了破除貪欲心,必須改變我們的觀念,雖然一般在家學佛的善友,不能捨俗出家,要是在內心能夠時時想到出家人的生活,懷念出家梵行,這樣,欲念就會慢慢減少,逐漸淡下去,清心寡欲不為俗塵所染。

「五欲過患」,在前面第二覺知,曾經講到「多欲為苦」,我們人生痛苦的來源,就是欲念太多,欲望太大,假如我們的心,常在五欲中打滾的話,那是地獄的五條根,會使我們墮落的。

五欲,有兩種,從狹義方面講,是︰財、色、名、食、睡;從廣義方面講,是︰色、聲、香、味、觸,是外在五塵的境界。

1、色︰眼睛所看到的紅、黃、藍、白、黑等顏色,或大、小、方、圓的形色,都叫色。

2、聲︰我們的耳朵所聽到的聲音,梵音、噪音,溫柔的、幽揚悅耳的音樂,或者罵人刺耳的聲音,無論是讓人感到舒適或感到難受的,都是聲。

3、香︰我們的鼻子所聞到的氣味,有的是香的,有的是臭的,或是不香不臭的,就生起分別,好的生貪愛心,不好的起厭惡心。

4、味︰舌頭所嚐到的酸、甜、苦、辣、鹹等滋味,我們所喜好的生歡喜心,不喜歡的生厭惡心,比如有的人喜歡吃辣的,也有的人就怕辣的,就有了好惡的分別。

5、觸︰是身體方面所感受的,是熱、冷,或是硬的、軟的,都是一種觸覺。

總而言之,色聲香味觸叫五塵,包括了外在一切的境界。

《止觀》(卷四)說︰「五塵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貪欲之心,故言五欲。」

色聲香味觸五塵,本身無所謂欲不欲,不過,當我們的五根對著外界的五塵,根塵接觸的時候,往往引生了我們的欲望,而去追逐它,於是造業受罪,從這方面來說,五塵就叫五欲。

過患,過是過咎、過失;患是禍患、災害。因為追求五欲的貪念,就引起種種的過咎、災害。

《大智度論》(卷十七)說︰「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捨,為之後世受無量苦。」

意思是說,五欲對我們的害處,就好像我們拿著火把,逆風而行,火焰向著我們吹,我們會被它燒傷。五欲好像一團火似的,會傷害到我們的身體。五欲也好像一條毒蛇,假使我們踩到牠,一定會被牠咬傷,要是我們貪戀五欲,也會被它所傷害。再說,五欲是虛假不實的,好像我們在夢中得到寶貝,是不真實的。

我們人生在世,恰似做了一場夢,五欲之樂,是不能維持很久的,就好像是假借來用的東西,不能長期擁有它,到頭來只是空忙一場。所以,五欲真是害人不淺,可是我們凡夫沒有智慧,非常愚癡,沉溺在五欲之中,至死不悟,捨不得把它放下,就這樣,不斷地起惑造業,永遠受苦。——這就是五欲過患的道理。

《所欲致患經》說︰「貪愛所在,放心恣意;父說子惡,子說父惡;母說女惡,女說母惡;兄說弟惡,弟說兄惡;姐說妹惡,妹說姐惡;家室宗族,轉相誹謗;是為貪欲之患。」

我們因為有貪愛,心就放縱,只管貪著一切,而不理會周圍的人。比如說我們要追求一樣東西,就說錢財吧,為了錢財,整顆心都放在它上面,其他的就不管了,這樣,一個家庭本來父母、兒女、兄弟、姐妹,都是骨肉至親,一團和氣的,由於貪心、利害的關係,在某一種情形之下,父親就不認兒子了,說兒子怎麼壞怎麼壞,反過來,兒子有的時候,也不認老子的,批評起爸爸來。甚至於媽媽罵女兒,女兒不服氣,也反抗,對付媽媽,說媽媽的不對。兄弟姐妹本來情如手足,但是因為貪欲心所驅使,往往同室操戈,彼此互相指責。不但自己的家庭不和,有時候整個宗族、鄉里,為了「欲」的利害關係,就互相抨擊、誹謗、陷害,這些是非、災難,正好是五欲過患的注腳。

諸子百家中的老子也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五色,外面的境界,每天所看到的紅、黃、藍、白、黑,我們常常看五顏六色的東西,往往會感到眼花繚亂,變成好像瞎子一樣,眼睛都模糊了,哪裏看得清楚。五音,宮、商、角、徵、羽,你假使常常沉迷在這些聲音當中,有一天聽覺麻木了,沒有反應,好像變成聾子一樣的。五味,酸、甜、苦、辣、鹹,這種種味道,要是在飲食上挑剔的話,到最後把舌頭的味覺都吃壞,形成吃東西如同嚼臘,感受不出滋味。這也就是為了達到欲望,過分縱欲,會造成孔子所說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結果。老子這幾句話,也正是說明五欲的過患。

我們既然知道五欲的許多過失、禍患,那末,應該怎樣做才不會為五欲所累呢?就是下面經文所說的︰

「雖為俗人,不染世樂」,俗人,除了出家的而外,所有在家的,都是俗人,不過,這裏專指在家學佛的居士。不染,就是不要沾染到,正如《華嚴經》所說的︰「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所謂不染的意思,好像蓮花生長在污泥裏面,那是最骯髒的地方,但它不為污泥所染,本身是非常清淨的,你看,它的葉子總是露出水面,我們要是把水灑在上面,水珠就在上頭滾來滾去,從來不會染著蓮葉的。還有,太陽和月亮,每天在天空中運行循環著,從來也沒有停留在固定的地方,這也是形容不染。

關於世樂,《人覺經疏》中舉出了十種︰「世樂有十︰女色、財寶、聲名、飲食、睡眠、家宅、田園、衣服、眷屬、官貴。」

前面五種就是財色名食睡五欲,接著是擁有高樓大廈,田產有一大片;所穿的衣服,是很華麗的。我曾經在報上看到一幀照片,那是一個日本人到北京訂制的一件衣服,價值二億二千萬日圓,折合美金一百幾十萬,是非常華貴的衣服,穿在身上真是身價十倍,讓人看了投以羨慕的眼光,心中難免不感到飄飄然。再說,家庭中兒孫滿堂,多子多孫也是福嘛,也會給人感到心滿意足的。至於達官貴人,做大官,來往的人都是有權有勢的,也是足以自豪的。

以上這十種是世間快樂的事情,但是本覺告訴我們,一個學佛的人,尤其是出家人,必須遠離它,不然,對我們的道業有很大的障礙。所以,《禪經》有首偈說︰

智者應觀身,不貪染世樂。

無累無所欲,是名真涅槃。

一個有智慧的人,應該時時刻刻觀照自己本身,不可以沾上世間各種染污的欲樂,你假使不去惹它,就不會受它所拖累,也就無所謂欲望,能夠達到那種境界,就是清淨涅槃的境界,心頭上無掛無礙,非常自在。

話說回來,一般學佛的在家居士,既然不為五欲所包圍,不為世間虛假的快樂所染污,在心靈上就應該有所寄託,那就是——

「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三衣,是出家人所穿的衣服,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袈裟。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制定比丘、比丘尼必須俱備三衣,就是五衣、七衣、大衣三種。五衣,梵語叫安陀會,中譯為作務衣,又叫下衣或什作衣,是出家人在寺中做工的時候所披的法服,長的有五條,橫的是一長一短,割截而成的。七衣,梵語叫鬱多羅僧,中譯為入眾衣或上衣,是上殿禮佛、懺悔、誦經、坐禪、赴齋、聽講、安居、集眾時所披的,縱有七條,橫為兩長一短,割截而縫成。大衣,梵語叫僧伽黎,中譯為雜碎衣,是用雜碎的布所縫成的,它的條相很多,是三衣中最大的一件,所以稱為大衣。大衣又分為上、中、下三品:下品有九條、十一條、十三條,都是兩長一短的。中品有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三長一短。上品有廿一條、廿三條、廿五條,四長一短。平常大法師講經、或是傳戒、說皈依時所搭的紅色袈裟,就是大衣,一般都是廿五條衣。佛在世時,做一個比丘或比丘尼,三衣不能離開身體的。因為印度是熱帶的地方,當時出家人的生活很簡單,三衣,白天把它當衣服,晚上就當被蓋在身上,假使三衣離了身體,就算犯戒。

瓦缽,缽是出家人吃飯時用的食器,梵語叫缽多羅,中譯為應量器,它的體質、顏色、容量都有規定。缽的體質規定是鐵或瓦製成的,不可用銅木或其他材料做的。它的顏色,採用斑鳩或鴿子毛的灰色,不可用鮮艷華麗的顏色。它的容量,分大、中、小三種,最大的可以裝一斗,次等的可以放七升半,小的可以放五升。其實,應量器是隨著各人的食量需要而決定大小。這裏說瓦缽,是指用瓦(陶土)做的,而不是鐵做的。

法器,出家人所應用的東西,據《梵網經》說,菩薩或修頭陀行的出家人,常常隨身帶了十八種東西,就是︰三衣、缽、具(出家人拜佛時展開鋪

在地上的那一塊布)、漉水囊(佛世出家人飲水的時候,為避免水中的微生物被殺死,就先用過瀘的器具把水瀘乾淨,所以隨身帶著漉水囊),楊枝(當牙刷用)、澡豆(洗手用的清潔劑)、淨水瓶(盛水的瓶子)、錫杖、香爐、手巾、刀子、火燧(打火用的)、鑷子、繩床、佛經、戒本、佛相、菩薩相。出家人隨身的必需品,只能有這十八種東西,超過了就犯戒。

這裏,我附帶告訴諸位,大殿佛前出家人唱誦時所敲的器具,應該叫法器,有鐘、鼓、木魚、大磬、引磬、鐺、鉿等。

三衣、瓦缽、法器,都是出家人每天所要用的東西,在家人是不能用的,但是為了遠離世間的塵俗煩惱,雖然在俗學佛的人,沒有用到這些東西,在觀念當中,必須常常思念它,久而久之,由羨慕出家的清淨生活,而「志願出家」,立大志,發願將來有一天,環境許可,機緣成熟的話,也能夠出家修行。

說實在的,出家真是談何容易呀!記得清和姑在世時,有一位老婆婆同她講︰

「清和姑啊,我想要出家啦!」

「你為什麼要出家?」清和姑很驚奇地問她。

她說︰「我在家裏太痛苦了,兒子媳婦和孫兒太吵了,我要是像你一樣出家,多清淨多好啊!」

你知道清和姑怎樣回答呢?她說︰

「你想得太天真了,你以為要出家就隨時可以出家嗎?再說,你連自己的家庭都管不了,出了家,一個寺的事情怎麼管得了!」

俗語說︰「未出家時嫌多事,出了家後事更多!」一個家庭的事務已經嫌麻煩了,出家人的事情更多,更沒有辦法管了。

下面,我再引用兩位皇帝的話,證明出家不容易,也是最尊貴的。

宋仁宗曾經表示,別以為當了皇帝,富有四海,是最了不起的,出家才是真正了不起,最富貴最好的,他說︰「朕若得如此,千足與萬足!」朕是皇帝的自稱,他認為出家人不知道是修了幾世才有福報出家,我當皇帝都不如出家人,我要是有一天也能夠出家的話,那是我最滿足的了!

清朝順治皇帝,曾經為出家寫了一首很長的詩,前四句是︰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最難!

叢林,就是大的寺廟,好多出家人生活在一起,在大陸,一個大寺廟,往往有好幾百人,甚至上千人在一起,稱為大叢林,有來自各地的出家人在那兒參學,學規矩。有句俗話︰「天下名山僧佔多。」看看,著名的山嶽,好像四大名山,到處都有寺廟,都有出家人,所以順治皇帝說,天下的叢林,飯堆積得如山一樣的多。要知道,真正發心修道,有的是施主來供養。受了戒,有戒牒和衣缽隨身,到任何一個寺廟,都可以掛單吃飯的。依叢林的規矩,要是出家人來掛單,必須接納,讓他住下。所謂「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出家人雲遊四海,走遍天下,不會餓死的。

黃金、白玉等世間的寶物,一般都認為是很貴重的,但是在順治皇帝的心目中,這些東西其實並不寶貴,最珍貴的是能夠把袈裟披在身上,沒有福報是出不了家的,更談不上披袈裟了,可見,能夠披上袈裟是最困難的。

因此,徑山禪師說︰「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之所能為!」別以為出家當比丘、比丘尼是很容易的,要是沒有大丈夫的氣慨,是做不到的。不要以為做大將軍,當宰相很了不起,叫他出家,他不一定辦得到。

出家,有四料簡來分別︰

一、身出家心不出家︰住在寺廟裏面,穿著圓領方袍,依佛吃飯,身體是現了出家的僧相,在內心中依然繫念世俗的一切,放不下,思想、言語、行為跟俗人沒有差別,等於是個光頭俗漢。

二、心出家身不出家︰諸位善友,很羨慕出家人的生活,很誠心誠意地到寺裏面來禮佛,可以說是心出家,不過,由於有家庭、兒女,環境不許可,身體沒有辦法出家,只能在家中修學佛法。好像維摩詰,據《維摩詰經》說,他生活在家庭中,有家室眷屬,但他心中不為俗塵所染,非常清淨,像出家人似的,這就是心出家身不出家的典型。

三、身心俱出家︰在形式上出家了,內心也實實在在遠離塵欲,至誠奉佛,很清淨地修持,一切世間的染污都不沾染。

四、身心俱不出家︰這就是一般的俗人了,身體既沒有出家,心裏也沒有出家的觀念。

出家,有三種類型︰出世俗家、出三界家、出無明家。

一、出世俗家︰就是剃除鬚髮、割愛辭親,離開自己的俗家,到寺廟修行,過出家人的生活。

二、出三界家︰就是已經斷除煩惱,了生脫死,出離欲界、色界、無色界,不再受後有的(聲聞、緣覺)二乘人。

三、出無明家︰就是斷除一切無明煩惱,了脫生死,證到無上的佛果,這是菩薩所要修證的目標。這種出家,才是究竟的。

出三界家的二乘人,雖然沒有發菩提心,只求個人了生脫死,出離三界,屬於自了漢,但這種工夫也是不容易的。現在,我講一個汾陽禪師的故事,說明這種道理。

汾陽禪師是一位很有修證,對生死非常有把握,真正身心俱出家的人,雖然是阿羅漢的境界,只顧自己修持,不問世事,但是他的工夫,不是一般修行人所能達到的。由於他的德行高超,名聞遐邇。

曾經有個知府大人(地方官),因仰慕他的大名,想請他出山當承天寺的住持。可是汾陽禪師為了自己的道業,不想到塵世間為大眾服務,婉轉地拒絕了。

誰知這位知府大人,仍然不死心,一而再,再而三地派人去請他,結果都是失望而歸。這樣一來,難免不傷了知府大人的自尊心,認為汾陽禪師太不識抬舉,辜負了他的一番美意。所以,到了第四次,就下令屬下,無論如何非把汾陽禪師請來不可,不然,就不必客氣,用繩索綁來。

汾陽禪師是有神通的,當差人到了山上,早已知道他們的來意。馬上通知大寮(廚房),辦齋宴請這些貴賓,同時請全寺的出家人都來聚餐。

席間,汾陽禪師一邊吃一邊說︰

「知府大人實在太看重我了,看情形這一次我是非去不可,不過,我一個人去太寂寞了,在座諸位,那一位發心陪我去?」

當時就有一位年紀大的首座(寺中執事),站起來說︰

「禪師,我可以陪你去!」

「你一天能夠走幾里路?」

「我年紀雖然大一點,走五十里是不成問題的!」

「不行!」

接著又問︰

「你們還有那一位發心?」

一位西堂(寺中的執事)站起來說︰

「禪師,我可以跟你去!」

「你一天可以走多少路呢?」

「我可以走七十里。」

「也不行!」

這時候,專專服侍汾陽禪師的侍者,站起來說︰

「禪師,我可以陪你去!」

「你一天能夠走多遠呢?」

「和尚到處我到!」

他很自信地回答。意思是你走到那兒,我就跟到那兒去。

汾陽禪師聽了,非常高興,說︰

「你跟我這麼多年了,到底沒有白花工夫,好!不要再耽誤了,我們現在就起程吧!」

說完,汾陽禪師就把筷子一放,眼睛閉起來,雙手下垂,立刻去了。——他不是到承天寺去,而是往西方去了。

年輕的侍者看到汾陽禪師去了,就站在禪師跟前,眼觀鼻,鼻觀心地立化,——跟著他去。

這是《高僧傳》所記載,有歷史可考證,不是我杜撰的。故事雖然很簡短,卻是很感人,出家能夠達到這種境界,可以說是不虛此行,像汾陽禪師這樣生死自如,才是出到了家。

下面,我再介紹一篇很有意義的短文與大家共同欣賞。

裴休丞相送子出家警策箴:

汝既出家須立志,求師學道非容易!

燒香換水要殷勤,佛殿僧堂勤掃拭。

莫閒遊,莫嬉戲,出入分明說處去。

三朝五日不歸家,妙法何曾聞一句。

敬師兄,訓師弟,莫在空門諍閒氣。

上恭下敬要謙和,莫輕他人自逞勢!

衣食難,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細膩?

清齋薄粥但尋常,粗布麻衣隨分際。

榮華止在紫羅袍,有道何須黃金貴!

解三空,明四智,要超初果至十地。

禮觀音,持勢至,別人睡時你休睡。

三更宿盡五更初,好向釋迦金殿內。

剔明燈,換淨水,禮拜如來求智慧。

報答爹娘養育恩,天龍八部生歡喜!

偈曰︰

含悲送子入空門,朝夕應當種善根,

身眼莫隨財色染,道心須向歲寒存!

看經念佛依師教,苦志明心報四恩。

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間天上獨稱尊!

裴休,是唐朝時候的一位宰相,一向非常護持佛教,甚至把兒子送去出家。試想,當了宰相,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地位是多麼崇高呀!富貴榮華真是享受不盡的,但他能夠送兒子去出家,實在難能可貴。話又說回來,所謂

「一子出家,九代超生」,有福報送一個兒子去出家的話,九代的祖先都超生了,出家的功德是非常大的。所以,裴休不但送兒子出家,還寫了上面的詩偈勉勵他。

詩文的內容是說︰現在我把你送到廟裏面出家了,你應該立大志,不要馬馬虎虎,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要知道,學佛、拜師父,都不是容易的事。到了廟裏面,就應當虔誠地燒香拜佛,每天早上要很勤勞地上香供淨水。佛殿、講堂、客堂、大寮(廚房),到處都要打掃清潔,用具也要擦乾淨,做事不要偷懶。

你也不要說廟裏好寂寞,似乎無所事事的,還是出去玩吧,或者沒有事情就聊天、說笑話,不可以的!再說,寺廟裏有固定的規則,必須要遵守的,不是說今天想出去,就不告而別,連打個招呼都沒有就跑了,讓人家找不到你,這樣不好!所以,要出門,必須先向師父請假,把所要去的地方講清楚了。出去了,把事情辦完就馬上回來,不要在外面流連忘返,不然,就沒有機會聽聞佛法了。

你的師父,不光是只帶你一個徒弟,你還有好多師兄弟哩!對師兄,要尊敬他。對師弟,要事事以身作則,做為他的模範。師兄弟之間,不要常常鬥嘴,爭意氣,出家人再鬥氣,實在沒有意思。對師父,應該存著恭敬心;對徒眾,應該要謙和,不要自以為高高在上,自以為了不起而輕視別人,仗勢凌人。要知道,「四姓出家,同一釋種」,佛在世的時候,社會雖然劃分為四個階級,佛的弟子不論是那一個階級出身的,大家一律平等,沒有什麼勢力好講的。

還有,「一飯一粥,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吃的糧食,穿的衣服,都是不容易得來的,在飲食方面,何必要求美味可口!穿著方面,也不需講究華麗高貴,既然出了家,只要是家常便飯,能夠吃飽就好了,穿的雖然是粗布麻衣,要是洗得乾淨就好了,對衣食千萬不可有過份的要求。

世間的榮華,最了不起的是當皇帝,在金龍寶殿,龍袍捲起來,是多麼神氣呀!但是,有道行的人,出了家以後,何必再談這些呢?他連黃金也不放在眼裏,不認為貴重了!

出家的目的,是希望能夠「解三空」,對於空、無相、無願三解脫所講的空的道理,或者說明世間的苦空、無常、無我的我空、法空、(我、法)俱空的道理,都要精進研究。還有,要「明四智」,對於唯識學所講的轉識成智,人的八個心識,把它轉凡成智,——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這些是不能空談的,必須透過修持、體證的。談到修持的層次,二乘人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也就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四種果位。菩薩道有信、住、行、向、地等等,共五十二個階位,必須一級一級地修上去,最後超越十地,直至成佛,這就是修行的階段。

你如果感覺智慧不如人,沒有辦法學習高深的佛法,你要是能夠多禮佛,就會開智慧,所以,應當很誠心的禮拜觀世音菩薩,或者持念大勢至菩薩(當然也包括阿彌陀佛)。別說沒有時間,人家睡覺了,你還可以用功呀!三更過去,到了五更初,你就到大殿釋迦牟尼佛前,把琉璃燈點亮一點,把佛前的淨水也供好了,就誠心誠意地禮佛求智慧,有誠心,會有感應的。

做一個出家人,能夠安份守己,能夠有智慧弘法利生,這樣,就是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天龍八部都會生大歡喜,擁護你的。

韻文的後面,斐休宰相還寫了一首偈說︰我今天送你去出家,骨肉至親,實在捨不得,叫人要掉眼淚。可是為你的前途,我把你送到空門(佛寺)去。出家以後,你早晚應當發心,一舉一動都必須如法如律。既然出了家,對世間的財色名食睡就不要再去染著它。道心一定要堅固,像松、竹、梅——歲寒三友一樣,生長在冰天雪地的北方,一切的花卉都枯萎了,它仍然屹立著,顯出堅貞不移的精神。所以說︰「不經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必須有堅定刻苦的意志,才能成就道業,出了家,就應當向這方面去做,要精進閱讀經典,有時間多多念佛,師父的教訓必須依教奉行。唯有立大志,能夠吃苦,總有一天會明心見性的,這樣才能報答四重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家恩、三寶恩)。所謂大器晚成,並不是一出家就馬上要當大法師,弘法利生,不要「滿瓶不動半瓶搖」,自己還沒有好好地學習,就一天到晚要教人家,一定要先充實自己,所謂大器晚成,有花自然香,到那個時候,人間天上獨稱尊,受到龍天護持,大家都崇拜你。

斐休宰相這篇送兒子出家,勉勵精進學道的詩偈,的確寫得很好,在座諸位,要是能夠常常欣賞它,相信對心靈是有很大的幫助。

經文中的「志願出家」,是指初步發心出世俗家,現僧相,在寺廟過清淨生活的出家人,進一步要能夠斷煩惱,了脫生死,超出三界,就是出三界家,甚至出無明家,這才是學佛出家的最高目標。

「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既然出家了,在操守、行持方面,應當保持清淨、潔白,好像白璧無瑕的,換句話說,就是要嚴持戒律,守護六根,操守非常的堅貞。梵行,就是清淨行,嚴格遵守戒律,行為很清淨,不同流合污,也就是說,出家的沙彌、沙彌尼要守十戒;比丘要守二百五十戒,比丘尼要守三百四十八戒;菩薩戒有十重四十八輕。做一個在家居士,要受三皈五戒,菩薩有六重二十八輕戒,都是梵行。

《八大人覺經疏》說「梵行有三︰一、明悟欲心;二、潔淨欲身;三、不犯欲塵。」

欲界的眾生,貪欲心特別嚴重,要學做菩薩,必須身心離欲清淨,修持梵行。說到梵行,有三種︰一、明悟欲心︰這是約心理方面講的,要明白、了悟貪欲心的可怕,它是造成我們人生種種痛苦的根源,所以,我們心中不要存著貪欲的念頭。二、潔淨欲身︰這是約生理方面講的,欲界眾生的淫欲心很重,它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學佛的人,對於生理上的欲望,應該把它加以克制、昇華,保持潔白清淨的身體,不行淫欲。三、不犯欲塵︰這是約行為方面講的,修學佛道,要與戒、定、慧相應,不為外面的色、聲、香、味、觸等五欲塵境所迷惑,也就是不去沾染世樂,把身心安頓下來。

高遠,志氣非常高,眼光非常遠大。既然出了家,除了以梵行來約束身心,還要立下濟世度生的遠大志向,不專為個人設想。

「慈悲一切」,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慈就是給一切眾生快樂,悲就是解除眾生的痛苦。一切,指所有的眾生。《金剛經》說︰「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胎、卵、濕、化,稱為四生,包括了所有的眾生。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發慈悲心,救度一切眾生。所以經中說︰「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餘生。」

做菩薩,不是天生本成的,也是慢慢地修六度萬行,廣度眾生,最後才達到功德圓滿,因此,菩薩是從大悲心而產生的,並不是從其餘的善法產生的。

佛經又說︰「諸佛世尊,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十方一切的佛之所以成佛,都是以大悲心而為主體,就是有慈悲心行菩薩道,救度一切眾生的苦難,才成為佛的。

總而言之,這第七覺悟,主要是說一般學佛的人,雖然沒有出家,要能夠常常思念三衣、瓦缽法器,然後立志出家,在自己修持方面,很清白、高超,理想很高,眼光很大,這樣,慈悲發願,布施眾生,是本經做菩薩所應該修持的第七個法門。

【書籍目錄】
第1頁:幻生法師序 第2頁:自序
第3頁:甲、緒說 第4頁:乙、解釋經題
第5頁:丙、介紹譯者 第6頁:丁、解釋經文—序分
第7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無常無我覺 第8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常修少欲覺
第9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知足守道覺 第10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常行精進覺
第11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多聞智慧覺 第12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布施平等覺
第13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出家梵行覺 第14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大心普濟覺
第15頁:丁、解釋經文—流通分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