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古人解經,先要分科立分。分科就是一部經的綱要。凡是佛經,不論經文長短,一般分為三大科—即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稱序分,第二部分稱正宗分,第三部分稱流通分。此分科立分的方法,始自東晉道安法師。當時有人批評他這種分法,說他:「割裂佛經,罪過無邊。」後來到了唐代,玄奘法師譯出親光菩薩的《佛地經論》,論中亦具有三分,此三分稱作:一,教起因緣分;二,聖教所說分;三,依教奉行分。至此,國人始信道安的「彌天高判」,後代就一致遵行了。
但是亦有經文,以結構不同,而分為四分者—於正宗分及流通分之間加上總結分的,這本八大人覺經就是如此科分。
本經的經文,分做以下四分,即是:
一、序分:自「為佛弟子」起,至「至心誦念八大人覺」止。
二、正宗分:自「第一覺悟」起,至「第八……畢竟大樂」止。
三、總結分:自「如此八事」起,至「修心聖道」止。
四、流通分:自「若佛弟子」起,至「常住快樂」止。
本經總結分稱:「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如此八事是那八事呢?就是「正宗分」中所說的八件事。這八件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所從而覺悟的。
本經正宗分所稱的八件事,究竟是什麼事呢?蕅益大師在其所撰輯的《閱藏知津》一書中,把這八種覺悟真理途徑,提綱挈領的列舉出來,即是:
(一)無常無我覺—世間無常、五陰無我。
(二)常修少欲覺—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三)知足守道覺—常念知足、安貧守道。
(四)常行精進覺—破煩惱惡,摧伏四魔。
(五)多聞智慧覺—廣學多聞,增長智慧。
(六)布施平等覺—菩薩布施,等念怨親。
(七)出家梵行覺—志願出家,守道清白。
(八)大心普濟覺—發大乘心,普濟一切。
古人講經,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儀規,在經文科分上也有一定的形式。依照天台宗釋經的規範,有所謂「五重玄義」,即以五條規範,提綱挈領,提示綱要,以發揮經中的要義。這五條規範是釋名、顯體、明宗、論用、判教。我們這種「佛學講座」,只能說是通俗演講,不能叫做講經,所以我們並沒有遵照正規講經的程序來講,不過經題總要加以解釋,下面就先由經題講起。
(2)解釋經題
經題,是一本經的題目。自來講經的順序,是先講全經「綱要」,次則「正釋」經文。正釋分三部分,先釋經題,次釋譯人,末釋正文。現在我們也照此順序,先自解釋經題開始。
現在市面上流通的本經,經題多冠以「佛說」二字,但本經不是佛說,所以我們在此把「佛說」二字省略,直接從經題講起。本經的經題是「八大人覺經」,現在分釋如下:
(一)八:八是數字,指本經正宗分,自第一覺悟:世間無常……漸離生死起,至第八覺悟:生死熾然……畢竟大樂止,其數共為八條,故云為八。也即指的是,八種追尋真理(覺悟)的方法。
(二)大人:大是小的相對,人是我輩圓顱方趾、身心和合生命體的總稱。大人二字,解釋不一,照字面解說,與小兒相對的成年人稱大人;或者一般人對父母尊長的稱呼,稱大人;大人也是古代官府的稱呼,如清朝四品官以上稱大人。《左傳注》曰:「大人,公卿大夫也。」。
而儒家以君子為大人,反之則為小人。如《大學》一書,解釋為大人之學。《論語》一書中的句子:「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以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喻於義,小人喻以利」等等。此外,大人亦為對有德者之稱。如《論語、季氏篇》:「畏大人」。注曰:「大人,聖人也。」
如果說,大人是有德之人、是聖人,就和本經中所稱的大人相近了。本經中所稱的大人,乃是專指佛菩薩而言的,觀經文:「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可知。
佛是天人師,眾生父,證悟宇宙諸法實相,號稱法王,當然是大人;菩薩號稱法王子,荷擔如來家業,紹隆佛種,生補佛位,所以與佛同稱大人。是以本經所稱的大人,乃是專指佛菩薩而言。
(三)覺:覺是對迷說的,因為世人迷昧顛倒,佛陀纔說此覺悟法門。如果沒有迷昧顛倒的眾生,佛陀就不說此法門了。關於覺的意義,見本文第一講。
(四)經:經的意義,見本文第二講,此處不贅。
本經經題「八大人覺經」五字,若詳加分析,其中有通有別。如「八大人覺」四字,只是別名,不通於其他的經。而最後的「經」字,則為通名,別的經可以通用故。
經題之下,還有一行字,是:「後漢沙門安世高譯」。後漢,對前漢而言。前漢就是劉邦所建立的皇朝,建都長安,所以又稱西漢;後漢,是「光武中興」的漢朝,建都洛陽,所以又稱東漢。至於「沙門」二字,是梵文Sramana的音譯,意譯為「勤息」,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的意思。《阿含經》云:「捨離恩愛,出家修道,攝御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無所傷害,遇樂不欣,逢苦不戚,能忍如地,故號沙門。」
至於安世高三字,是譯經人的名字。見下節所釋。
(3)翻譯此經的安世高:
佛陀住世時,遊化四十五年,他只是「說法」,並未「著書」。因為那個時候印度沒有書寫的工具。直到佛陀滅度後四百年,在西元前一世紀的時候,印度纔有了貝葉經的出現—把經文寫在處理過的樹葉上。
公元世紀開始前後,佛教傳入中國,傳說東漢明帝永平末年,天竺沙門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人,在洛陽白馬寺譯出了「四十二章經」,是最早在中國譯經的外國沙門。但近代學者考證,四十二章經不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那只是一本「經抄」。因此,最早在中國翻譯佛經的人,就是本經的翻譯者安世高了—當然,八大人覺經不是安世高唯一的譯作,也不是他最早的譯作,而是他的譯作之一。
在現代流通的《八大人覺經》經文首頁,於經題之下,標明「後漢沙門安世高譯」。於此我們來介紹這位譯經大師。安世高,名清,字世高,他不是中國人,他是安息國人。安息國是古代的波斯,也就是現在的伊朗。在《大英百科全書》中,稱安息國建國時代,為自西元前二四七年、至西元二二四年。安世高在世的年代,大約在西元一一0年至一八0年之間。
《高僧傳》上,說安世高是「安息國王正后之太子也」。說他自幼以孝行見稱,志業聰敏,刻意好學。他通達外國典籍,天文地理,以及醫方異術,並且還通達鳥語。據說有一次,他看到一群燕子啾啾而鳴,他對同伴說:「燕子說,待會將有人給我們送食物來。」頃之果然。所以他俊異的名聲,早已傳遍西域。安息國是個佛教國家,早在西元前兩百餘年,印度阿育王在位時代,派遣了多批傳教師到國外傳道,佛教就由印度經阿富汗斯坦傳至波斯。所以安世高自幼信奉佛教,在家學佛,奉持戒律,絲毫不苟。他長大之後,父王薨逝,他繼位為王。但他體認到「深惟苦空,厭離行器。」於服孝期滿後,讓國與叔,而毅然出家修道。世高出家後,博覽經藏,精通內典,遊方弘化,遍歷諸國。後來於東漢桓帝初年,到了東漢國都洛陽。這時大約是西元的一四七或一四八年。
世高自幼機敏穎悟,才智過人,到洛陽未久,就通達中國語文。於是他:「宣譯眾經,改胡為漢。」他所譯的經,主要的有《五十校計經》,《七處三觀經》,《安般守意經》,《阿毘曇五法經》等,當然也包括這部《八大人覺經》,據東晉釋道安編著《眾經目錄》上說,世高譯出的經典共有三十五部。到隋代費長房撰《歷代三寶記》,漫無簡別的列出了一百七十多種—他把佚名譯者的經本,全列到安世高的名下了。現在《大正藏》中列名世高所譯的經為五十五部,五十九卷,是否全是世高所譯,就很難辨別了。
於此附帶說明,漢、魏、兩晉時代,譯經師譯經,並不是拿著梵文本的貝葉經對照,再譯出漢文來。早期譯經,沒有經本,全是背誦。因為「外國法師師徒相傳,以口授相付,不聽載文。」(見《分別功德論》所載)。因此,經文全是背誦的。像《高僧傳》稱安世高「諷持禪經」,稱支婁迦讖「諷誦群經」,稱鳩摩羅什「從事受經,日誦千偈」,由此可見那時學經,只是口誦,並非目讀。所以那時譯經,也只是「宣譯」—以口誦梵經,由助手執筆寫出梵音文字,再由主譯者依梵本口宣為漢文。當然到了後來,梵文經本大量輸入,譯經的情形就不一樣了。
(4)經文內容
八大人覺經,連經題在內,全部三百八十五字。經文序分稱:「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由此可知,這本經是要隨時誦念的。因此,我們先將全部經文敬錄如下,以便隨時誦念:
佛說八大人覺經 後漢沙門安世高譯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
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5)經文提要
每一本佛經,都有其重點,例如《般若心經》的重點,是強調「般若」—無分別智的妙用,否定一切差別觀,而說萬法空性的妙理。而本經—這本《八大人覺經》的重點,是在於循八條覺悟之道,「速登正覺,永斷生死。」
佛陀四十五年遊行教化,其最大的目的,即在於眾生「乘法身船,至涅槃岸。」所以《法華經》曰:「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所謂大事,無非是生死大事。此一大事,也就是本經的重點。
本經經文全部三百七十二字,但提到生死二字的,卻有七處之多。如第一覺悟中的:「如是觀察,漸離生死」;第二覺知中的:「生死疲勞,由貪欲起」;第五覺知中的:「第五覺知,愚癡生死」;第八覺知中的:「生死熾然,苦惱無量」,以至於流通分中:「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令諸眾生,覺生死苦」,到最後的:「速登正覺,永斷生死」。永斷生死,就是寂滅,就是涅槃。因此,我們於後面講到經文時,要特別注意此點。
一九九四年九月廿一日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