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于凌波居士著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于凌波居士著

【第十二講】精進不懈、超越自我—由物欲世界昇華到正覺世界

[日期:2010-10-0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十二講】精進不懈、超越自我—由物欲世界昇華到正覺世界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1)由八大人覺經走上正覺之道

《八大人覺經》分為四分—即序分、正宗分、總結分、流通分。正宗分八段經文,於第十一講介紹完畢,本講是最後一講,於此介紹總結分、流通分。總結分,是把正宗分的經文作一總結,即「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佛,是梵語佛陀的簡稱,義譯為覺者、智者,覺有二義,一者覺察義,是說能覺察煩惱與察知惡事,使之不能妨礙修行,此覺察之智稱為「一切智」。二者覺悟義,覺知並體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而獲得究竟解脫。此覺悟之智稱為「一切種智」。

菩薩,前文屢有解說,即發菩提心,「上求大覺,下化有情」的修行者之稱。當然,這只算是初發心的因位菩薩,而不是證了果的大菩薩。

至於大人,本文第三講曾解釋過,中國儒家以君子為大人,亦即是對有德者之稱。本經此處所說的大人,是指佛菩薩而說的。總結來說,正宗分的八件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所從而覺悟的八條大道。

(2)精進行道,慈悲修慧

經文中說:「精進行道,慈悲修慧。」精進,在修行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八正道的第六支是「正精進」;三十七助道品中,四神足科中有「勤神足」。勤神足,指的也是精進;五根科中有「精進根」,五力科中有「精進力」,七覺支科中有「精進覺支」,這些全指的是精進。而四正勤科,四品全是精進,在三十七品中,精進佔了九品,由此可見精進的重要。

經文中說「精進行道」,所謂行,應該包括修行在內,而「八正道」、「三十七道品」正是必修的科目。所以在此有介紹三十七道品的必要。三十七道品,亦名三十七菩提分法,簡分為七科,一者四念住,二者四正勤,三者四神足,四者五根,五者五力,六者七覺支,七者八正道,茲分別述其內容如下:

1〉四念住:念是觀念,住是安住,即是於四境界觀察,安住其念,引發定慧,故名念住。此四者是:

1、身念住—觀身不淨。

2、受念住—觀受是苦。

3、心念住—觀心無常。

4、法念住—觀法無我。

2〉四正勤:亦名四正斷。正勤者,合於正理,勤求精進,此與八正道中的正精進意義相同,此四者是:

1、律儀斷—對已生之惡法,修戒令其斷滅。

2、斷斷—對未生之惡法,已斷令其永斷。

3、修斷—對未生之善法,修令生起。

4、防護斷—對已生之善法,令不忘失。

3〉四神足:四神足亦名四三摩地。三摩地是「定」的意譯,住心一境為定。世間最殊勝之法曰神,能往還為足,神足是能來去於妙境的意思。此四者是:

1、欲神足—由欲增上力而得定。

2、勤神足—由勤增上力而得定。

3、心神足—由心增上力而得定。

4、觀神足—由觀增上力而得定。

4〉五根:根有生長及護持兩種意義,一謂如樹有根,能生花果,修行者依五根而修,能生道果;二謂如樹有根,能護持枝葉鮮潤,修行者依五根而修,能護持道念不令喪失。此五根是:

1、信根—深生勝解,淨信。

2、進根—進者精進,由信而精進不懈。

3、念根—於所修諦理,念念不忘。

4、定根—攝心於所修道法中念念不忘,相應於定。

5、慧根—慧照現前,正觀分明,因而證智。

5〉五力:力者,於前五根,增長發生之力量,能排除一切障礙,摧伏一切煩惱,故名為力。此五者是:

1、信力—信根增長得力,堅固正信,以破不正信之力。

2、進力—進力即精進力,進根增長得力,破除身心懈怠,勤修正道。

3、念力—念根增長得力,破除邪念妄想,成就出世正念功德。

4、定力—定根增長得力,破除散亂掉舉,而入於正定。

5、慧力—慧根增長得力,破除邪見外見,而證於正智。

6〉七覺支:七覺支又名七菩提分,是七種覺察方法,由修習五根五力,由智慧力,發起「見道位」前之煖、頂、忍、世第一法之四種「順抉擇分」,而入於見道位。此七者是:

1、擇法覺支—以智慧簡擇諸法之真偽。

2、精進覺支—以勇猛心向正道精進,不倦不怠。

3、喜覺支—得善法生歡喜心,不著於常斷空有之法。

4、輕安覺支—斷除身心粗重而使輕安。

5、念覺支—修行時慧照分明,明記定慧而不忘。

6、定覺支—心住一境而不散亂。

7、行捨覺支—以平等心捨一切法。

(3)乘法身船至涅槃岸—涅槃是什麼

法身之解釋極多,簡單的說,一者指佛所說之正法,二者法身即自性身,又名法性身,事實上這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也就是成就佛法的身體。這身體不能以物質言,而是精神的意義。經云:「一切眾生皆具佛性」,這佛性若在隱位—即在潛存狀態,名如來藏,若這如來藏顯現出來,則為法身。法身的特性是有常住義,它不隨著人的色身壞滅而消失,是長存於天地之間。

法身船,是譬喻之辭,譬喻佛所說之正法如船,能渡人出生死大海;亦譬喻我人本具之佛性,我人在六道中生死輪迴,但以有佛性故,最後終能得度,不致永遠沉淪。

經文「至涅槃岸」。涅槃二字,中國人把它看成是死的意思,實是大誤會。不過,涅槃二字,在中國的經典中也實在很難理解,在中國經典中,把涅槃解釋的十分難懂,如《華嚴大疏鈔》五十二曰:

「譯名涅槃,正名為滅,取其義類,乃有多方。總以義翻稱為圓寂,以義充法界,德備塵沙曰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

再如《大毘婆娑論》上說:

「槃名為趣,涅名為出,永出諸趣名為涅槃。復次槃名為臭涅名為無,永無臭穢諸煩惱名為涅槃。復次槃名稠林涅名永離,永離一切三火三相諸蘊稠林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為織涅名為不,此中永無煩惱業縷,不織生死異熟果絹故名涅槃。」

印度的經典,譯為中國這種嚴謹方正的文體,這在古代還好,在現代,恐怕是看不懂人居多。其實簡單的說,涅槃最簡單意義,就是「解脫」—自精神的繫縛中解脫出來。在顧法嚴居士所譯的《佛陀的啟示》一書中,有如下的解說:

「涅槃是徹底的斷絕貪愛:放棄它、摒斥它、遠離它,從它得到解脫。」

「一切有為法的止息,放棄一切污染,斷絕貪愛、離欲、寂滅、涅槃。」

「比丘們啊!什麼是絕對(無為)?它就是貪的熄滅、瞋的熄滅、癡的熄滅,這個,比丘們啊!這就叫做絕對。」

「羅陀啊!熄滅貪愛,就是涅槃。」

「比丘們啊!一切有為法中,無貪最上。就是說,遠離憍慢,斷絕渴想,根除執著,續著令斷,熄滅貪愛、離欲、寂滅、涅槃。」

「生死相續的止熄,就是涅槃。」

涅槃,簡單的說,就是精神上繫縛的解脫—貪愛之火的熄滅。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在死後獲得解脫—死後升天堂。只有佛教可以在生前獲得解脫—證入涅槃。這在佛經中叫做「有餘依涅槃」。有餘依涅槃,下一節將予介紹。

(4)復還生死,度脫眾生—無住大涅槃

由《佛陀的啟示》一書中上一段文字,使我們知道,所謂「涅槃」,就是解脫,這在《大涅槃經》中也說得很明顯:

「爾時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哀愍重垂,廣說大涅槃行解脫之義。佛讚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真解脫者,名遠離一切繫縛,若真解脫諸繫縛,即無有生亦無和合。……」

真正的解脫,就是遠離一切繫縛—貪、瞋、癡等一切煩惱,果能如此,即可證得絕對的真理。在《增一阿含經》中有一段說到解脫的經文:

「若有弟子得正解脫,其心寂靜,所作已作,更無可作,所辦已辦,更無餘事。猶如巨石,風吹不動,色、聲、香、味,美妙諸觸,乃至一切可意、不可意法,皆難動搖,如斯行者,其心堅固,當生解脫。」

關於涅槃,大小乘的解釋不同,部派佛教謂:涅槃即滅卻煩惱之狀態。其中又分為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二種。大乘空宗(三論宗)以實相為涅槃,謂涅槃具有常、樂、我、淨四德。大乘有宗(唯識宗)謂涅槃有四種,即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無住大涅槃,茲分述如下:

1〉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此又略稱為本來清淨涅槃,自性涅槃。此即是本體,亦即是諸法的自體,事實上就是真如之理。真如不生不滅,本來寂靜。一切有情,自然具有,不假他求,故謂自性。自性本來清淨,不因客塵煩惱之覆蔽而失其清淨性。經上說:「本來自性……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故稱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2〉有餘依涅槃:修四聖諦、十二緣生的小乘行者,已斷煩惱障,苦因已盡,但尚有所依止的五蘊身—即生命體仍然存在,稱有餘依涅槃。

3〉無餘依涅槃:小乘行者,不但招感生死煩惱的因已斷滅,即眾苦所聚的色身—煩惱果亦斷滅(即是壽命已盡),了脫生死,不再受生死苦,此名為無餘依涅槃。

4〉無住大涅槃:二乘行者,已除煩惱障(人空),未了所知障(法空),故不住生死而住涅槃。大乘聖者,煩惱、所知二障俱遣,人法二執俱空,大智大悲生起,故不斷生死,但於生死因緣既明了不迷,隨復生死而不為生死漂流,如是乃能出入生死,以說法度眾。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盡未來際,作諸功德廣利眾生,此即謂之無住大涅槃。

經文說:「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這「復還生死,度脫眾生。」就是無住大涅槃。

(5)由物欲世界昇華到正覺世界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佛經上所稱「三界」中的「欲界」;也是「九地」中的「五趣雜居地」。欲界就是欲望的世界,五趣雜居地是指天、人、畜生、餓鬼、地獄五道眾生在此雜居。這五道眾生所依的環境,是「四大」—地、水、火、風所造成,所以,我們人類,是生活在物質和欲望的世界中。

因為我們生活在物質世界,同時我們有無窮的欲望,所以我們的心靈物化—物欲塞滿了我人的心靈,我們社會上也一切以物質(金錢財產等等)做標準,社會的「價值觀」是以物質與金錢來衡量。可是我們別忘了,除了物質外,我們還有精神境界,還有心靈境界。人自稱為萬物之靈,靈在什麼地方呢?即所謂「人之異於禽獸者」,是禽獸只有食與性兩種基本本能,而人除此以外,尚有人倫道德、是非善惡等觀念,而這些都是心靈境界的產物,是物欲之心的另一面產生的。

物欲之心的另一面是什麼?是良知,是天理之心。世人當義利關頭有待抉擇時,有所謂「天理與人欲交戰」,這就是是非善惡的分野。我們佛教信徒,由信佛而學佛,由學佛而希望成佛。我們修行、念佛,無非是修正我們行為—身、口、意三方面行為的缺失,使我們心靈轉染成淨,向正覺之道邁進。

本經一再告訴我們,要常行精進,破除煩惱,增長智慧。我們當依八大人覺經的八條覺悟之道,精進不懈,超越自我,由物欲世界昇華到精神世界,到心靈世界,進而昇華到正覺世界。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卅日全文 脫稿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不覺、邪覺、正覺 第2頁:【第二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第3頁:【第三講】循八大人覺經走向正覺—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第4頁:【第四講】佛教的宇宙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第5頁:【第五講】人生是大苦聚—多欲為苦、生死疲勞 第6頁:【第六講】人性的弱點—心無厭足、惟得多求
第7頁:【第七講】精進與勇猛—破煩惱惡、摧伏四魔 第8頁:【第八講】生命的流轉—無明是生死輪迴的根本
第9頁:【第九講】無我與慈悲—等念怨親、不念舊惡 第10頁:【第十講】在家道與出家道—不染世樂、常念三衣
第11頁:【第十一講】發大乘心,普濟一切—化自私為慈悲、化煩惱為菩提 第12頁:【第十二講】精進不懈、超越自我—由物欲世界昇華到正覺世界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