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四十二章經講錄 蘇行三博士講述

四十二章經講錄 蘇行三博士講述

第一章 出家證果

[日期:2010-10-0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蘇行三博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一章  出家證果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解)佛度憍陳如等五人為比丘後;尚有外道,異教徒,一千二百多人。其中有一人問佛:若有人出家後,該怎樣做,才能夠證道果?佛解釋說:如有人在父母健全時,而真的要出家,必先得到父母的許可,然後才拜辭雙親、出家學道去。如果父母不許,佛法中是不能接受他出家的。一出了家,受過具足戒,這個人就稱為比丘。一個比丘,如真的能懂得「識心達本,解無為法,」那麼他就可以稱為沙門。「識心」二字,是能夠了然了知,這個能認得身外的萬物的心,不是有一個實體;而是一個不能被人捉摸的一種能認識瞭解萬物的力。若沒有這種力,則一切萬物,就不存在。所以心外無物的比丘,心不繫物。沙門能遊心物外。「達本」二字,是說要徹底明白這個本來的心,既然是一個空的東西,那麼因為它的存在,而存在的萬物,也不過是幻影而已。「解無為法」的解字,意思是知道。「無為」是對有為而言,「法」是萬物。「因」「緣」會合所成的萬物,都有生、住、異、滅等四相。萬物不停地流轉,所以稱做有為法。但是物的實相或叫做真如,是空的。但是萬物卻是依靠它,才能存在。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若無為,卻是無所不為,似有為,但是實在是無所為。這個東西,就是釋迦佛悟大道時,對我們指出,眾生皆有的「佛性」。假如有人,剃除鬚髮,身著僧衣,外觀確然是一位夠被人尊敬的比丘,但是他的腦子裏,還不懂得什麼是「識心達本,解無為法」的學理;那麼這個人,終其生,只是一個比丘的標本,不得稱為沙門(Samana)。因為沙門懂了「識心達本,解無為法」以後,需要(一)日夜不忘的,行持二百五十戒,以滅絕一切俗情的妄念。(二)息心靜神,勤修禪定,以鏟盡瞋恚,所以能進止清淨。(三)履行四諦法,及其所著重的三十七道品,以增進世間及出世間的智慧,而斷絕一切俗人的愚癡。這種人勤修戒、定、慧,到一個時期,工夫純熟,體證釋迦佛所教的方法,果然是真的,他就得一通,以至六通的道果。這個人不再稱為沙門了,我們稱他為阿羅漢(AraHar)。阿羅漢的音譯有三義:(一)殺賊。殺盡見思二惑,及六煩惱諸賊、正受三界生死之因。(二)應供。應受人天之所供養。(三)不生。不再入三界之六道受生。蓋阿羅漢,已是小乘成道者。最高的第四道果的聖人呀。六通:(一)神境通。有變現不可思議境界之力,而能往來自在飛行。(二)天眼通。有透視色界無礙之眼根。(三)天耳通。其耳根聽聞色界無礙之力。(四)他心通。有曉知他人意念無礙之力。(五)宿命通。有無所礙的,能知自己及六道眾生,過去世生活之力。(六)漏盡通。凡人自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漏泄各種煩惱,故名煩惱為漏。諸漏斷盡證入涅槃之境,而有無礙自在之智,所以阿羅漢能飛行往來,變己身形為另一身形,或化有形之身,為無形之「空」,他的壽命,能隨一己之願力,無盡久住。他不論在行、在住、都攝受著一切天神地祇,所以天地都為他所感動。其次如有沙門,在他的一生裏,其修持的工夫,只斷盡八十八品的見惑,而未盡斷八十一品的思惑,這樣他在活時,已證小乘的第三果,叫阿那含(Aragamin),意不還。死後的靈魂,可以上升過欲界的六欲天,色界的十三禪天,而入淨梵地的第二十天,叫無想天。在那裏再修持,而證阿羅漢,可不還欲界再受身了。更其次如有沙門,生時只斷一品以至五十四品之思惑,他是證入第二果,叫斯陀含(Sakra-agami),意一來。他還要一往來於人天界受生,然後證入阿羅漢。最次的是只斷見惑,但未曾一斷思惑的沙門,叫須陀洹(Srota-apana),意入流的,證第一道果者。他雖然不復墮落畜生,餓鬼,地獄,的三種惡道;但還要在欲界七翻的生死以後,才能證得阿羅漢果。

人們聽了上面所說的,是不是會感到,從出家為比丘,到證入阿羅漢果的繁難,而退卻初心?這到不儘然;欲界、色界的見惑、思惑,雖有多品、多類,但都是從愛與欲發生的。愛,是迷戀於世情之可悅心者;欲,是使人浸淫於財、色、名、食、睡,等之誘惑物。如果人們能絕愛、斷欲,則一切的行持法,當無多繁難。好像一切人的四肢一斷,就不再用它們造出種種的身業了。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四十二章經講錄
第3頁:第一章 出家證果 第4頁:第二章 斷欲絕證
第5頁:第三章 割愛去貪 第6頁:第四章 善惡並明
第7頁:第五章 轉重令輕 第8頁:第六章 忍惡無嗔
第9頁:第七章 惡還本身 第10頁:第八章 塵唾自汙
第11頁:第九章 返本會道 第12頁:第十章 喜施獲福
第13頁:第十一章 施飯轉勝 第14頁:第十二章 舉難勸修
第15頁:第十三章 問道宿命 第16頁:第十四章 請問善大
第17頁:第十五章 請問力明 第18頁:第十六章 捨愛得道
第19頁:第十七章 明來暗謝 第20頁: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第21頁:第十九章 假真並觀 第22頁: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
第23頁:第二十一章 名聲喪本 第24頁:第二十二章 財色招苦
第25頁: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獄 第26頁: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
第27頁:第二十五章 欲火燒身 第28頁:第二十六章 天魔嬈佛
第29頁:第二十七章 無著得道 第30頁:第二十八章 意馬莫縱
第31頁:第二十九章 正觀敵色 第32頁:第三十章 欲火遠離
第33頁: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第34頁: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滅
第35頁:第三十三章 智明破魔 第36頁:第三十四章 處中得道
第37頁:第三十五章 垢淨明存 第38頁:第三十六章 展轉獲勝
第39頁: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第40頁: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滅
第41頁:第三十九章 教誨無差 第42頁: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
第43頁: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第44頁:第四十二章 達事知幻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