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講義 文珠法師講述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講義 文珠法師講述

解釋經文—跡門略開顯動執生疑

[日期:2010-08-3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文珠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解釋經文

一、跡門略開顯動執生疑

自本品開始,至分別功德品的偈頌盡,共十五品半經文,都是本經的正宗分。其中前八品,是跡門正宗分,其餘七品半,是本門正宗分。今先釋跡門正宗分中,關於跡門略開三顯一動執生疑。可分八段解釋。

(一)寄言讚諸佛二智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初三句是結集經者,敘述佛將開始說本經時的情況。「爾時」,是當文殊、彌勒兩位大士,問答己竟之時。「世尊」,是今佛釋迦世尊。釋尊於說本經之前,曾經為諸大菩薩,說大乘無量義經,之後,即入無量義處三昧。佛初入定,是自證諸法實相的如如理;佛今出定,是興慈運悲的如如智。當時釋尊不急不緩,「從三昧安詳而起」,不待弟子請問,即「告舍利弗」,正是無問自說。因為佛智慧甚深微妙,非大智者,不能信受。又佛意欲破小智以顯大智,故不告訴其他菩薩,而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諸佛,概括十方三世所有一切佛。諸佛智慧,深似巨海不可測,廣如虛空不可量,是讚怫實智。門可以入道,有進趣之功用。今言「其智慧門」,是指諸佛證入實智的方便門,亦即是權智。不僅佛之實智不可測量,就是佛的權智,亦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即使是已經證得二乘聖果的聲聞與辟支佛,亦不能深入佛智,故言:「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是讚怫權智。

本來,一切眾生無不具足此甚深無量的智慧,可惜自從無明不覺以來,一直迷真逐妄,被種種煩惱妄想,障蔽了此靈明覺照的原始智慧,錯用識心,分別取捨,作諸惡業,由業感果,流轉生死,成為愚痴無智的苦惱眾生。二乘聖人由於修學佛法,斷見思煩惱,證真諦理,得一切智,知諸法空相,但昧於俗諦理,不能入俗利生。權教菩薩,雖然能夠在深達諸法空相的同時,又能分別事物假形象的種種差別相,得道種智,入俗利生,廣作佛事;但智慧淺深不等,證理未圓,二利未竟。唯有諸佛智慧,能深入實相理,徹諸法的底源,達實相的邊際,惑盡,智圓,理極,二利究竟,三覺圓明;又能從體起用,廣設方便,教化眾生。無論是證理的實智,或是教度眾生權智,無不深而且廣,即權即實,權實不二。佛本此權實不二的智慧,照空,雖然同於二乘的一切智,但不落於空,而超越於空;照有,雖然同於菩薩的道種智,但不執著於有,而超越於有。照中,皆見實相理,不落空有,不離空有,雙照雙遮,遮照同時,故能圓證三諦理,得三身,具三德,為世出世間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所以佛的權實二智,既非一般凡夫智力可以測,亦非三乘聖眾可以知。故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所以者何?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此解釋諸佛權實二智的深廣難知。諸佛之所以能夠具足權實二智,微妙難思,皆因昔日行菩薩道時,「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親聞法要,故實智甚深;又能「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內行純厚,故實智無量。由於「勇猛精進」,自行化他,「名稱普聞」,故權智甚廣。結果,何止實智證理究竟,「成就甚深未曾有」的一乘妙「法」,而且權智對機,言詞巧妙,能夠「隨宜所說」種種法門,而其意義與最終目標,誠非一般凡夫與二乘所能信解。以上是讚十方諸佛的實智甚深,權智甚廣,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又如何呢?故下文釋尊隨即介紹自己的歷史故事,顯本門深遠,權實二智,亦莫能測。

(二)寄言讚釋尊二智

舍利弗!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

「吾」是釋尊自稱,「成佛」遠則是指釋尊本門,無量劫前最初成佛;近則指跡門於娑婆世界八相成道。如來壽量品言:「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又言:「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成佛是實智,久遠是本門。常在娑婆世界,是從本垂跡;說法教化,是為實施權。釋尊本門成佛後,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固然是從體起用,為實施權。而今跡門,於印度菩提樹下,成佛已來,四十餘年,所說:「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亦是從實施權,運用方便。

因緣,指親因與助緣;譬喻,是引用種種比例,如佛於阿含經,說一切法,皆因緣生,并引用種種譬喻來說明,因緣與譬喻,是十二部經之二。「廣演言教」是指佛說其他,本事、本生等十部經。「無數方便」,廣則總指佛權智教化,略則約方便(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是入見道位的七方便。其次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藏教菩薩、通教菩薩、及別教菩薩,共七人名七方便。再其次是藏教聲聞、緣覺二人,通教聲聞、緣覺、菩薩三人,再加別教菩薩,與圓教菩薩,共七人,皆是佛權巧施設,是成佛層次上的方便。因為眾生處處執著,故佛說五戒,令離三惡道的執著;說十善法,令離欲界人天的執著;說四諦、十二因緣法,令離見思煩惱的執著;說教菩薩法,令離涅槃的執著;說如來中道教,令離中道法愛的執著;故言:「令離諸著」。是讚佛權智,成佛是實智。

所以者何?是說明釋尊能夠具足權實二智的原因。如來,是說佛實智,方便,是說佛權智,知見波羅蜜,是雙舉佛的權實二智。佛證一切種智,是實知,佛眼圓明是實見;佛得道種智,是權知,法眼普照是權見。權知權見是事相差別;實知實見是理性平等,亦即是諸法實相。能盡事理邊際,名波羅蜜,權實知見皆圓滿,是具足,權實二智皆究竟圓滿具足,故能以「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

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禪定解脫三昧,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此是雙結佛權實二智。如來,是顯佛實智證理,非橫非豎,不可以言宣;知見,是顯佛權智,佛權智橫則廣大,豎則深遠。

「無量」,是佛道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等四無量心。

「無礙」是佛道四無礙辯。佛以一法演說無量法故,名法無礙辯;佛以一義演說無量義故,名義無礙辯;佛以一音演說無量音故,名辭無礙辯;佛於法、於義、於辭皆通達自在,稱機施教,樂說無倦故,名樂說無礙辯。

「力」是說佛道的十力。一知是處非處智力:能知一切善處、惡處;善眾生,惡眾生;或可度、不可度等。二知三世業報智力:能知眾生過去、現在、末來所作一切業因,所招果報有障無障等。三知根勝劣智力:是能知眾生善根深淺勝劣的智力。四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能知眾生所修種種不同的禪定,如八解脫,三三昧,有漏、無漏等。五知種種解智力:能知眾生種種見解,正與不正等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即能知十法界眾生種種境界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能知一切眾生所修一切種種道法所得的道果。例如:眾生修持五戒,奉行十善之道,將至人天乘之果,修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則可得至出世涅槃道之果。八知天眼無礙智力:是佛用天眼觀見眾生,此死彼生,隨善惡業緣,受報好魄醜等。九知宿命無漏智力:是能知眾生宿命及所證無漏涅槃等。十知永斷習氣智力:是能知二乘聖人永斷結感,兼侵習氣等的智力。

「無所畏」,是一切智無所畏,漏盡無所畏,說障道無所畏,說盡苦道無所畏等四種。

梵語禪那,譯靜慮,即止息忘念,定慧均等。梵語木叉,譯名解脫,即離諸煩惱,心得自在。梵語三昧,譯名正定,是真心體寂,離諸雜亂。從體言三昧,從用名解脫,從相名禪那,名異體同,皆是佛所修的出世間上上禪,揀非世間人所修的四禪八定,亦非權乘所修的淺位禪定,更非如來所說有為解脫或無為解脫,而是「深入無際」的首楞嚴王大定,得不可思議的解脫,或是入無量義處三昧,故能深入無有邊際的實相理,成就一切殊勝未曾有之法。「深入無際」,是結讚佛實智,甚深難測;「成就一切未曾有法」,是結讚佛權智,廣大無量。

(三)絕言讚佛智希有

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止!舍利弗!不須復說。

前是寄用語言,讚歎佛的權實二智,今是絕言再讚。初四句是明絕言讚的理由,次三句顯絕言讚之境,止!舍利弗以下,是解釋絕言之意。

釋尊又告訴「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初二句是重說佛權智;次二句是舉佛佛實智。佛所以能夠分別眾生種種根性的不同,又能善巧方便,應機施教,演說諸法,原因是佛成就權智;佛所以能用真實而又柔軟的言辭,為眾說法,令眾生心開意解,法喜充滿,原因是佛具足實智。前寄言讚佛權實二智,經文是先實後權,是明佛從實施權。今絕言讚佛權實二智,是先權後實,是表示佛欲開權顯實。

「取要言之」,佛意是簡約而言。「無量無邊」,指佛權巧方便的權智;「未曾有法」,是佛所證的實相理,「佛悉成就」,是總顯佛的權實二智。實相理體,雖然眾生本具,但九法界眾生,皆未曾悟證,唯佛實智,能證此未曾有法,又能權巧方便,為一切眾生演說,故說:「佛悉成就」。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世間諸法,雖然可以用種種言辭,權巧方便演說,但實相理體,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非心可思,非口可議,即使佛能權巧演說,但聞法者亦不能了解。若然因不解而不信,而誹謗,則不但沒有利益,反而有害,誠應該停止,不宜復說,故佛說:「止!舍利弗!不須復說。」

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以下,是解釋何以不須復說的理由。因為「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佛是無上果人,第一希有難解之法,是無上法。此無上法,非凡情可以測知,非語言文字可以表達,唯有釋迦佛,以及曾經親證此無上法的十方諸佛,始可以究竟盡知此「諸實相法實相」理,所以不須復說。

諸法實相,義通前後,通前,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通後,是標佛權實二智。

「所謂諸法如是相」以下,是用十如是解釋。

「諸法」是指宇宙間可以接觸,可以想像的一切事物,是佛權智所照之境;實相,是宇宙原理,諸法的本體,亦即是眾生的佛性,是佛實智所證之理。宇宙一切事物雖多,不外是十法界四聖六凡依正因果等法。在佛的智慧觀察,十法界眾生,無論是內在的身心,或是賴以生存的外在世界,不管是有情或無情,無不各自具足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等事相,以及如是究竟平等的理性。決定如是,絕對不可以改變的。

如是相:是指世間事物的外貌形相各別而言,例如:人的形相,不同物的形相;植物的形相,又不同動物的形相;物相有長短方圓,大小不一,人相有高矮肥瘦,美醜不同。三善道眾生的長相,美麗端莊;三惡道眾生的長相,醜陋怪異;二乘聖人的形相,清淨無染;佛菩薩的形相,莊嚴無比。十法界聖凡以及諸法的相貌,一定彼此各異,不可混亂,謂之如是相。

如是性:是指人與物內在的特性,人性不同物性,物性有寒冷溫和燥熱不等,人性有善惡無記各別。例如:水以濕為性,火以暖為性,地以堅為性,風以動為性,六道眾生以善惡無記為性,二乘聖人以解脫為性,佛菩薩以智慧慈悲為性,十法界聖凡中,情與無情,皆各有其不同的個性。

如是體:是指人與物的體質。人的體質,不同物的體質,植物的體質,又不同礦物、動物的體質。六道眾生由善惡業力招致色心組合的五蘊體質,不同於聖人由道力熏修而成五分法身的體質,更不同於諸佛菩薩福慧莊嚴,十力具足的體質。當然佛所證的法身,也不同於應身的體質;而且是永遠如是,不可以改變的。

如是力:力是力量,功力。物有物的功力,人有人的力量。例如:水可以解渴,也可以載舟覆舟;火可以照明,也可以燎原;地可以生長萬物,風可以移動一切,房屋可以禦寒避暑,五谷可以止飢療餓,這些都是物的功力。至於六道眾生,則以能承受苦樂為力,二乘聖人以斷惑離縛為力,菩薩以菩提心、四攝法為力,佛以智慧、慈悲、弘願為力。力雖有大小強弱不等,但諸法無不各具其力,人力不同物力,聖人之力不同凡夫之力,永遠如此,是無法更改的,謂之如是力。

如是作:作是造作。力是潛在的功能,作是表現的動作。日夜轉移,四季更改,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皆是物的造作;善惡好醜,是六道眾生的造作;戒定慧是二乘聖人的造作;六度萬行,悲智雙運,是菩薩的造作;隨機垂應,八相成道,說法利生,是諸佛的造作。情與無情,若凡若聖,無不各有其一定的造作。

如是因:因是主因,原因。眾生的一切造作,都可以形成一種慣性,作為引生未來生命或苦或樂的主因。如:大地種子,是生長萬物因;人造作善或惡業,是輪迴六道生死因;二乘聖人造作無漏善業,是出世涅槃因;菩薩發菩提心,廣修六度萬行,是成就佛果菩提因。所以世出世間一切的一切,無不各有前因。

如是緣:緣是助緣。事必由因之外,還需要有助緣,然後有結果。例如:物以種子為因,以水、土、陽光、人工等為助緣,始可以萌芽、開花、結果。人則以善惡業為因,以父母為助緣,有因無緣,絕對不可能創造新的生命。六道眾生,以善惡業為因,以扳緣於色聲等六塵境界為緣,所以輪迴六道,生死不已。二乘聖人作無漏因,加以出世善法為助緣,所以能解脫生死,超出輪迴。菩薩以般若為因,以善知識及布施持戒等為助緣,所以能覺悟成佛。諸佛以慈悲願力為因,眾生機感為緣,所以來應生人間,成佛道、度眾生。由於眾生所作之因不同,助緣亦異,結果十法界聖凡苦樂不一。

如是果:果是結果。作如是因,必感如是果,凡夫作有漏因,招致生死果;二乘作無漏因,得涅槃果;菩薩作成佛因,得菩提果;因果不昧,因果相類,謂之如是果。

如是報:報是受報,果與報不同。例如:五谷的種子是因,水土陽光是緣,五谷豐收是果,食用五谷時才是報。又如人立志創業是因,學問知識與親朋的協助是緣,事業成功是果,享受應得的利潤財富才是報。

六道眾生作善惡業是因,取捨六塵境界是緣,輪迴生死是果,受苦或受樂是報。二乘作無漏業因,修出世善法是緣,證阿羅漢是果,享受涅槃是報。菩薩廣學般若,上求下化是因,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是緣,證無上菩提是果,得大涅槃,享受常、樂、我、淨是報。

因緣果報,是世間事物演變的層次,亦是眾生六道升沉的原則;若是有因無緣,是不可能感果受報。十法界有情、無情諸法,雖然各各具足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等事相差別,彼此互異,但究其根源,不出實相平等之理,所謂:「事有千差,理無二致。」故言:「如是本末究竟等。」

天台宗依據此十如是,說法有百界千如。法華玄義言:「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十法界,則有百法界,千如是。」再依據眾生,世界,業界三種相續言,則成三千,故有「三千性相」之說。又三千之法,唯是一心,故言:「一念三千」。

天台宗又用空假中三觀,解釋十如是。若言諸法皆具足如是性相等十如是,有無量差別相不同,是俗諦理,屬於假觀;若言諸法如是性相等十如是,是一味平等,沒有差別,是顯真諦理,是名空觀;若言諸法性如是,相比是,乃至本末究竟皆如是,非空非有,是顯中道理,名為中觀。以此一心三觀,觀於一境三諦,即俗即真,即事即理,事理圓融,真俗無礙,就是佛的知見。

智者大師,又約十法界,約佛法,約離合,約位等四番解釋十如是。而法華授手卷一之四言:「直指云:理應取十法界俗諦理曰相,十界真諦理曰性,十界本具曰體,十界業用曰力,十界功能曰作,十界作成曰因,十界助發曰緣,十界循業發現曰果,十界酬賞不差曰報,森森之法,起於一心,萬境如是,終歸於實際曰末,從因至果,了然不昧,三際平等,十方坐斷曰究竟,以根本智當陽一照,十界全空曰如,以差別智,行布無礙,十界不壞曰是,全俗即真,是事無礙,真俗互融,是理事無礙,真俗雙超,是事事無礙。…」讀者欲想深入研究,可參閱文句、授手等古人的註解。

由於諸法差別之相,不離實相平等之理,即事即理,即真即俗,故真俗互融,事理無礙,唯佛權實二智,能知能解,一切凡聖,皆不可能理解佛的智慧。今日釋尊,欲開權顯實,又恐眾生不能信受,反而謗法,罪招墮落,所以欲言又止。

(四)頌寄言讚佛二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世雄不可量,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

佛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及佛諸餘法,無能測量者。

佛說法,往往為後來者,或為未了解領會的人,再用偈頌方式,將剛剛所說之理,重復再說一次。以下是重頌前文寄言讚歎佛的權實二智。「世雄」是指十方三世一切佛,諸佛的智慧,甚深微妙不可測量,故言:「世雄不可量」,是重頌前文「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亦即是頌佛實智。

「諸天及世人」等三句,是重頌長文:「其智慧門,難解難入」,因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故「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是重頌諸佛的權智。

「佛力無所畏」等四句,是重頌釋尊的權實二智。佛字是長文中「吾從成佛以來」,是顯佛實智;「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是頌佛權智。「及佛諸餘法」,是頌長文「成就一切未曾有法,以佛實智甚深,故不可測,佛權智無量無邊故不可量。「無能測量者」,即是頌佛權實二智。

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

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已,道場得成果,我已悉知見。

此重頌長文中雙釋雙結之意。初二句重頌長文「曾親近百千萬億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次二句是頌長文「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已」,是頌長文「知見波羅蜜,皆己具足。」最後二句是頌長文「如是知見,廣大深遠。」

道場,有事道場、與理道場。事道場,是佛於菩提樹下,得道之處;理道場,是佛以如如智,契證如如理,理智不二之寂滅埸地。佛於「道場得成果」,理智究竟,權實具足,能究盡諸法實相。故言:「我已悉知見」。

(五)頌絕言讚佛二智

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

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

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初偈是重頌長文十如是。初句頌如是果,如是報;次句頌如是相,如是性;「種種」,是頌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等;「義」指實相理,是頌如是本末究竟等。

「是法不可示」以下,是頌「止!不須復說」之意。是法指諸佛二智所究盡百界千如等法,此等諸法,即相即性,即事即理,微妙難思,故言:「言辭相寂滅。」

「諸餘眾生類」,是指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藏教菩薩,開通教菩薩,別教菩薩等七人,是佛權智所化之機,無法理解佛實智,故言:「無有能得解」。最後二句指圓教十信位菩薩。佛的意思是,此諸實難信解之法,不可說示,雖然佛能權巧方便宣說,一般眾生,甚至七方便的學人,亦不能信解,除非是圓教十信位菩薩,得信不退,信力堅固,始可信受無疑。故言:「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諸佛弟子眾,曾供養諸佛;一切漏已盡,住是最後身,

如是諸人等,其力所不堪。

初句指二乘聖人,亦曾經親近供養諸佛,故今生得見佛、聞法、修行、證果,已經斷盡見思煩惱,盡此一報身,即得超越三界,遠離生死的人,其信解智力,亦不堪承受此一乘妙法。此揀二乘人不能知佛智。

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

正使滿十方,皆如舍利弗,及餘諸弟子,亦滿十方剎。

盡思共度量,亦復不能知。

初偈是揀舍利弗亦不能知佛智。舍利弗是聲聞弟子中,智慧第一者。今佛言:「假使滿世間」,所有的人,「皆如舍利弗」一樣,智慧第一,共同思惟度量,亦不能測知佛的智慧。次頌半文,是揀所有諸大弟子及聲聞人。如迦葉,目建連等,再加上滿十方佛剎之多的聲聞弟子,盡其所能測量的智力,共同測量佛智,亦不能知。

辟支佛利智,無漏最後身;亦滿十方界,其數如竹林,

斯等共一心,於億無量劫,欲思佛實智,莫能知少分。

辟支佛根性勝於聲聞人,不但能斷正使煩惱,兼侵習氣,三乘聖人中,屬於中乘。前言四果聖人滿十方剎,其數尚少。今言以辟支佛這麼利智的聖人,不僅滿十方世界,而且其數多如竹林,如是眾多利根的緣覺,共同一心,經無量劫如是長的時間,亦不能知佛智的少分。

新發意菩薩,供養無數佛。了達諸義趣,又能善說法,

如稻麻竹葦,充滿十方剎。一心以妙智,於恒河沙劫,

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

「新發意」即是初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雖然未證法性,仍受業報色身,但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兼他,「供養無數佛」,是修福,「了達諸義趣」是修慧,「又能善說法」是利他,「如稻麻竹葦,充滿十方剎」,明其數之多,「一心以妙智」明其所修中道妙智殊勝。「於恒河沙劫」明其時間之久遠。以如是眾多福慧雙修自利利他的菩薩,經如是長遠的時間,共同用其中道妙智,思量測度佛智,亦不能知。

不退諸菩薩,其數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復不能知。

此揀不退菩薩亦不能知佛智。不退有三: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天台宗以別教初住至七住,斷見思惑,永超三界生死,是位不退;自第八住至十回向,破塵沙惑,不失菩薩行,是行不退;初地以上,分斷無明,不失中道,是念不退。

圓教則自初信,至第七信,得位不退;自第八信至第十信,得行不退;初住以上,為念不退。今言三賢位菩薩,「其數如恒沙」之多,共同一心思量,求知佛智,「亦復不能知」。諸佛證理究竟,智慧微妙,非一般凡小識心分別計度可知,故人由少至多,時由短至長,智由淺至深,位由低至高,但皆未登聖位,未證入法性,故皆不能測知佛智。

 

又告舍利弗,無漏不思議,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

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此是追頌佛絕言之境。「無漏」謂佛五煩惱住淨盡,二死永亡,所得智慧,永不漏失。「不思議」,謂佛智即權即實,即實即權,權實不二,微妙難思。又無漏,是明佛能證之智,不思議,是明佛所證之境,是追頌長文中「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我今已具得」等三句,是追頌長文「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六)重頌略開三顯一

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

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

初句誡聽,次句明佛佛道同。「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是勸信,後二句,正是開權顯實。今佛如此,過去古佛,未來諸佛,何獨不然?既然三世諸佛,皆如是說,是故舍利弗汝等佛弟子,應當於佛所說法,深信不疑。信甚麼?信佛昔日所說三乘、五乘教法,皆是權巧假設,屬於方便教,直至今日所說佛的智慧,才是真實的一乘教。

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

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前明諸佛顯實,今說釋尊開三。其實,顯實必開三,開三必顯實,彼此互明,以顯佛佛道同。「三乘教」,是佛昔日權巧方便,為接引不同根性的眾生而假設,是隨他意語,非佛出世之目的。

佛初成道,宣說華嚴大教,此等眾生,如盲似聾,有耳不聞圓頓法,有眼不見舍那身,佛不得不運用方便力,穩實施權。對於耽戀五欲享樂的眾生,說無常、苦、空、無我等法,令其寡欲知足,修心聖道,受持五戒,奉行十善,保持人身不失,或生天界,是人天乘。

對被眾苦逼迫惱害,急求解脫的人,說致苦之因,及滅苦之道;令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對智慧稍高善根深厚的眾生,說諸法緣起性空之理,令截生死流,趣向涅槃岸。使聞法者,因佛言教,了解事物的真相,明白人生的意義,從生死苦海中,提升自己,斷煩惱,出三界,證涅槃,是聲聞與緣覺乘。

當眾弟子,如法修行,超凡入聖,離苦得樂之後,佛又為說方等、般若,彈偏斥小,讚歎大乘,鼓勵弟子,自行化他,自度度人。當小乘聖眾,恥小慕大,願意回小向大時,佛即教以六度四攝等法門,令廣學般若,兼行施、戒、忍、進、禪,轉移小乘人,急求自我解脫的思想,變成「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一己求安樂」的弘願,實行捨己為人,廣度眾生,利益有情,是名菩薩乘,合前二乘,謂之三乘教。

此三乘教法,的確是眾生自度度人的法寶,亦是修學佛法,不斷提升自己的層次。當佛座下的弟子們,皆依此三乘教修學,斷煩惱,了生死,證涅槃,自度度人時,佛今日又於靈山會上,「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使其明白,佛昔日所說的三乘教法,能令彼等解脫生死苦,斷除煩惱束縛,而證得真空涅槃的教法,并非真實,只是佛方便力,權巧施設而已。

最後二句,其意有二,一是指當初因為眾生處處執著,我及我所有,追求五欲,造諸苦因,枉受苦果,困居三界,不能出離,故佛隱實施權,巧說三乘,引導眾生,令得出三界,解脫生死。其次是指二乘等人,雖然已經出離三界,但又執著涅槃實有,不知進求佛道,故佛今日開權顯實,說三乘教,皆是佛的方便,唯一佛乘,才是真實,以引導小乘眾,令出化城,得入寶所,共證佛道。故言:「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七)二乘眾動執生疑

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阿若憍陳如等千二百人,及發聲聞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慇懃稱歎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此文是結集經者,敘述當時法會,四眾弟子,因聞佛開權顯實,開三顯一,謂三乘教法,皆屬方便,不是真實,故心生疑念。因為小乘人,一向執著證得偏空涅槃,已經修學究竟,認為「所作已辦,梵行已立,此身已盡,不受後有。」自此涅槃寂靜,身心輕安,己經獲得學佛真實的利益。豈料今日世尊!於稱讚諸佛智慧,甚深微妙,及說諸佛所成就未曾有法之後,竟然說昔日的三乘教法,并非真實,而修學證得的涅槃,亦只是權巧方便的施設,是以在會四眾,皆心生疑念。

阿若憍陳如,譯為解本際,是五比丘之一。是最初見佛聞法,得證四果者。佛度五比丘後,再度耶舍長者之子,共五十人。三迦葉兄弟師徒共一千人,舍利弗、目建連師徒共二百人,總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諸經去零存整,言千二百五十人,今再略之,故言:「千二百人」。此等聖眾,最初從佛得度,感佛深恩,常侍佛側,凡佛說法,皆在座恭聽。

「及發聲聞辟支佛心」是指發心求二乘解脫的小乘人。「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是在家二眾。當日靈山會上,聚集無數菩薩,聲聞,緣覺,及天龍八部等眾,唯獨二乘聖人,及發心求二乘道的凡夫,聞佛開權顯實,心生疑惑。不知是何因緣,佛今日殷勤稱讚佛的方便。

「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是疑佛實智;「有所言說,意趣難知。」是疑佛權智。佛昔日說三乘智慧,共證涅槃原無差別,所不同的,只是習氣盡與不盡而已。例如:聲聞但斷煩惱,辟支佛兼侵習氣等。今日卻稱讚佛智慧,難解難知,非一切聲聞、辟支佛智力所能及,佛意究竟是何所指呢?

「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是疑自己所證。佛昔日說三法印,四諦,十二因緣等法門,能解脫煩惱生死,我等依之修行,亦皆己斷煩惱,了生死,證涅槃,得清淨無為之法,何以今日佛竟然說此皆是方便?,然則何者才是真實?故言:「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八)舍利弗述疑三請

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自亦未了,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慇懃稱歎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說,今者四眾咸皆有疑。唯願世尊敷演斯事,世尊何故慇懃稱歎甚深微妙難解之法?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爾時,是當四眾皆生疑念之時,舍利弗是本經的當機眾,既知大眾心疑,故自己亦示現不解,而提出請問:「世尊!何因何緣慇懃稱歎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第一方便,是權智,「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是實智。因佛稱讚諸佛權實二智,令四眾生疑,故舍利弗代眾請問原因。舍利弗本門深遠,早已成佛,號金龍陀如來。跡門示現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協助釋尊教化。當釋尊成道不久,在馬勝比丘處,得聞佛法,從佛出家,即證四果,常侍佛左右。往昔曾聞佛說阿含經,方等經,般若經,但從來未聞佛稱讚佛乘,故言:「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說」,今日佛始再三稱讚佛智,難解難知,致使「四眾咸皆有疑」,故我舍利弗「唯願世尊敷演斯事」,究竟是何因緣,如是稱讚佛智?是何種法門,如是甚深微妙,難解難知?接著,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自說得如是,力無畏三昧,

禪定解脫等,不可思議法,道場所得法,無能發問者。

我意難可測,亦無能問者,無問而自說,稱歎所行道。

 

智慧甚微妙,諸佛之所得。

日能照物破暗,譬喻佛的智慧,能破除九法界眾生無明煩惱痴暗。佛往昔不說,直至四十餘年後之今日,始「自說得如是,力無畏三昧,禪定解脫等,不可思議法,」是疑問佛的權智,「道場所得法,無能發問者。」是疑問佛的實智。佛的權實二智,既然是假使滿世間,皆如我舍利弗,盡思共度量,都不能測知,又豈能發問?今佛出定,即「無問而自說,稱歎所行道。」的自行權智,以及「智慧甚微妙」的自行實智,是「諸佛之所得。」究竟目的何在呢?

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今皆墮疑網,佛何故說是?

其求緣覺者,比丘比丘尼,諸天龍鬼神,及乾闥婆等,

相視懷猶豫,瞻仰兩足尊,是事為云何,願佛為解說。

此頌述三乘四眾生疑。初偈是說聲聞與菩薩生疑,「其求緣覺者」以下,是說緣覺、四眾、與八部眾生疑,當佛稱讚自證智慧甚深微妙時,三乘學人,不管是凡是聖,是出家或在家,抑或是天龍八部,皆墮疑網,不知佛意所趣,唯有「相視懷猶豫,瞻仰兩足尊,是事為云何?」因此,我舍利弗代眾懇請:「願佛為解說」,是事究竟是何因緣?

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我今自於智,疑惑不能了,

為是究竟法,為是所行道。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

願出微妙音,時為如實說。諸天龍神等,其數如恒沙,

求佛諸菩薩,大數有八萬。又諸萬億國,轉輪聖王至,

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

此頌說舍利弗自疑。增一阿含經說:「智慧無窮,決了諸疑,所謂舍利弗比丘是。」故舍利弗自說:「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在舍利弗言:「究竟法」是滅諦,「所行道」,是道諦,在佛言:「究竟法」是實智,「所行道」是權智。舍利弗言:「我今自於智,疑惑不能了」,我被稱為智慧第一,尚且心生疑惑,不能明了佛說三乘教法,皆是方便,究竟是證果所得的涅槃非真實呢?抑或是修因所行之道不真實?至於佛所稱讚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是佛果所證的究竟之法?抑或是佛因中所行微妙之道?

因聞佛親口說法而悟道,慧命由是生長,故言:「佛口所生子」,急切欲聞,故「合掌瞻仰待」,請佛應時實說,故言:「願出微妙音,時為如實說。」不但我舍利弗等小乘四眾,希望佛如實宣說親證微妙之法,就是在會的「諸天龍神等」八部眾,以及「其數如恒沙,求佛」道的「諸菩薩」眾,舉其「大數有八萬」之多。此外他方「又諸萬億國,轉輪聖王至」,亦承佛威德感召,皆「合掌以敬心,欲聞」佛說,佛所證福慧「具足」的無上佛「道」。

 

爾時,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

「是事」,指佛所成就佛道微妙之事,亦即是佛的權實二智。二乘四眾,雖然心生疑念,但仍然願意樂聞,可是佛又恐「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以及智慧不足的二乘,聞此妙法,皆驚疑不已。故再次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

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所以者何?是會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祇眾生,曾見諸佛,諸根猛利,智慧明了,聞佛所說,則能敬信。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法王無上尊,唯說願勿慮,是會無量眾,有能敬信者。

舍利弗再次懇請佛說:「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由於其欲聞之情,殷勤急切,故重言:「唯願說之」。并解釋其理由,為甚麼一定希望佛說呢?原因是在此法會中,有「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祇眾生,曾見諸佛。」此中眾生,包括三乘四眾,及天龍八部等眾。此等其數眾多的眾生,過去生中,曾經親近供養無數諸佛,宿植德本,皆是「諸根猛利,智慧明了,」的利根上智者,若「聞佛所說」妙法,必然「能敬信」不疑。故舍利弗再次堅決請佛演說。并用偈頌重請:

「法王無上尊,唯說願勿慮。」王是自在義。諸佛是法中之王,於法自在,故被稱法王。菩薩在二乘之上,等覺菩薩在一切菩薩之上,佛又在等覺菩薩之上,唯獨諸佛,是世出世間所尊敬的大覺聖人,再無能過其上者,故佛被稱為「法王無上尊」。舍利弗所以一再懇請佛說的理由,是認為今日集會於靈山會上的「無量眾」,必然「有能敬信者」。此隱含有眾中也許有不信者在,故佛及舍利弗,故意三止三請,目的無非是令欲聞法者,心益急切,而增上慢人,因此退席,免其因不信而謗法墮落,可見釋尊慈悲,處處為眾生設想。

佛復止舍利弗: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增上慢」是七之一。個性高舉,態度囂張,不受教導,不思改過,謂之慢;於知識或財力與自己相等的人爭勝,不讓他人,是過慢;對於勝過自己的人,不尊敬,是慢過慢;恃仗自己的財勢,凌辱他人,輕蔑同輩,是我慢;自己的知識學問或財勢,都不及人,反而自我膨脹,氣焰逼人,是卑劣慢;不明是非曲直,不信因果,不敬聖賢,不禮三寶,是邪慢;未得聖人之道,自言已經得,未證聖果,自言已經證,自滿自足,不求上進,是增上慢。佛知靈山會上,無數眾生之中,必有增上慢之人,若說佛智慧,不止是諸天及世人驚疑,而心懷增上慢的人,必然不信,反生毀謗,由於謗佛謗法,勢必墮落無間地獄,無益反而有害,故佛再次停止舍利弗之所請。因為佛認為:「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同時,「世尊重說偈言: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意謂佛所證的一乘妙法,離言絕相,微妙難思,非凡夫或小乘人之心量可能測知,凡夫聞之,固然驚疑,而著相聲聞,以及增上慢人,亦不信受,若然興謗,必招墮落,故佛再三止而不說。

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今此會中,如我等比,百千萬億,世世已曾從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長夜安隱,多所饒益。

當佛再三止而不說時,舍利弗再三重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并說明當時法會大眾,久遠劫前,生生世世,曾從佛學,受佛教化,今若得聞佛宣說妙法,「必能敬信」。「長夜」譬喻眾生流轉於生死,長期處於無明煩惱的黑暗中。「安隱」,譬喻佛說妙法,智光照耀,必令眾生於生死煩惱的長夜中,獲得安隱快樂,不致墮落,反而獲得「多所饒益」。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上兩足尊,願說第一法,我為佛長子,唯垂分別說。

是會無量眾,能敬信此法,佛已曾世世,教化如是等。

皆一心合掌,欲聽受佛語,我等千二百,及餘求佛者。

願為此眾故,唯垂分別說,是等聞此法,則生大歡喜。

佛福慧具足,為世所尊,再無能過其上者,故被稱為「無上兩足尊」,「第一法,」指佛所說的諸法實相一乘妙法。舍利弗智慧第一故稱「佛長子」,「唯垂分別說」以下,是說明再三懇請的理由。因為此等「無量眾」,往昔生中,曾隨佛學,佛已經世世教化之,故今必「能敬信此法」,而且我等千二百大阿羅漢,以及其餘所有發菩提心,勤求佛道的人,「皆一心合掌,欲聽受佛語。」如果佛說自證的第一法,則我等聞法的人,固然生大歡喜,得未曾有,而佛亦得暢出世的本懷,達到欲令眾生,入佛知見之目的,當然諸佛亦皆生大歡喜。故此我舍利弗,非請求佛說不可。

【書籍目錄】
第1頁:解釋經題 第2頁:譯題簡介
第3頁:略釋品題 第4頁:解釋經文—跡門略開顯動執生疑
第5頁:解釋經文—跡門廣開顯斷疑生信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