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宗教與體驗—修證篇(人間佛教系列10) 星雲法師著

宗教與體驗—修證篇(人間佛教系列10) 星雲法師著

從佛教各宗各派說到各種修持的方法

[日期:2010-07-3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佛陀最初創教時,為了適應眾生的根器,說了種種的法門,但當時並未有宗派的分別。後來,由於歷代大德依個人研究的不同,而對佛陀一代的教化,作了各種不同、偏重性的探討,加上個人的修持體驗,對經典產生種種的詮釋,認為自己所闡揚的,最能代表佛陀的教義,衍變所及,乃漸漸形成各種宗派。
  
  在佛教的宗派裡,大乘的佛教,在中國產生了八個宗派。這八個宗派中,比較重視義理的宗派有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及三論宗等,比較重視修行的宗派有禪宗、淨土宗、律宗以及密宗等。以下說明各宗的特性、內容及修行方法。
  
  各宗派的特性
  
  佛法傳入中國後所形成的八個宗派,各有各的特色,它們的特點,可用四句話來形容:「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
  
  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
  
  一、密富
  
  「密富禪貧方便淨」,是說明在八個宗派裡,如果要學密宗,必須經濟富有。因為密宗的壇場布置精緻莊嚴,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銀,如果是銅質的鑄造,則樣式眾多且須樣樣齊全,修持、作法需要很長的時間,對於上師更要有優厚的供養。所以,要如法學密,經濟上必須富裕,時間上有相當空閒的人,才好修學。
  
  二、禪貧
  
  何謂「禪貧」?想學禪宗,沒有錢不要緊,因為禪者的修行生活,無論山林水邊,茅蓬之處,只要雙腿一盤便可參禪。古代的禪宗祖師大德,有的常年居住山林,吃的是野菜雜果,穿的是粗布麻衣,雖然生活清貧澹泊,但禪定之樂卻是無窮的。
  
  三、方便淨
  
  「方便淨」,意思是修行淨土宗的念佛法門,不分行業、身分,隨時隨地都可修持,是最方便的修行法門。
  
  四、唯識耐煩
  
  「唯識耐煩嘉祥空」,意指學法相唯識的人必須耐煩,因為法相唯識裡面的名相煩瑣,義理層次複雜;如果不耐煩,則無法將其頭緒弄清楚,如墮五里霧中,所以學唯識必須像學數學一樣,要耐得住煩,才能學得通,故名「唯識耐煩」。
  
  五、嘉祥空
  
  「嘉祥空」的嘉祥,是三論宗的嘉祥吉藏大師,由於他是三論宗的集大成者,故三論宗又名嘉祥宗。嘉祥宗所依據的經論為《百論》、《十二門論》以及《中論》等三論,而這三論的內容是闡明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所以稱它「嘉祥空」。
  
  六、傳統華嚴
  
  「傳統華嚴修身律」,中國號稱是大乘佛教的國家,而中國佛教的大乘思想,就是以華嚴為中心。近代的佛教領袖--太虛大師,雖主張八宗兼弘,卻是以華嚴思想作為他信仰的根據。《華嚴經》起源於印度,傳入中國後,經過祖師大德智慧的融和,將華嚴的法界緣起思想,提出種種的觀法,寓哲理於實踐之中。由於歷代大德對華嚴思想所做的創新與發明,使得華嚴哲學在中國佛教史上開出了奇葩,成為中國佛教的傳統信仰,因此說「傳統華嚴」。
  
  七、修身律
  
  「修身律」,佛教的律宗,最講究修身做人。因為人格完成了才能成佛;把人做好,修身完成,才能進一步開發內心的光明智慧,而證悟最高的真理,所以稱為「修身律」。
  
  八、義理組織天台宗
  
  「義理組織天台宗」,各宗派中,對佛學義理能建立嚴密組織,有系統的加以闡發者,當推天台法華為第一。天台智者大師,將佛陀一代聖教,分為五時,並按其所攝受的對象,分為頓、漸、祕密、不定等化儀四教,以及藏、通、別、圓等化法四教;以科學方式,將三藏十二部經典,分門別類的歸納於不同根性的眾生,並將修行的方式與證果的等次,一一加以分析比較。所以在義理組織方面,天台宗是最嚴密、最有系統的。
  
  以上概略的介紹八大宗派的各個特點,除此之外,此八宗有一個共同特點,便是同時興盛於隋唐盛世,並且展現了中國文化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和隋唐的治世昌隆相得益彰,堪稱為中國佛教史上的黃金時代。
  
  佛教八宗在台灣的情形
  
  以下介紹大乘佛教的八宗,在今日台灣的弘揚情形。
  
  一、密宗
  
  台灣有人修學藏密,有人修學東密。修學藏密者,是修學西藏的喇嘛教;修學東密者,則是修學日本高野山派的密宗。在日本統治台灣期間,日本佛教便已傳入台灣。日本的密教則分為兩大主流:一為天台宗之台密,一為高野山之東密。
  
  二、禪宗
  
  禪宗在大陸非常普遍,當時的叢林大寺,都是禪宗的道場,但是後來許多道場叢林都成為倉庫、辦公場所,或者博物館。禪宗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在台灣少有具規模的禪寺叢林,有的寺院雖然自稱為某某禪寺,實際上修學內容和禪宗卻不相干。目前台灣佛教的各宗派,其法統幾乎都是從禪宗演變而來,由此可見禪宗對近代佛教的影響。
  
  三、淨土宗
  
  統領今日台灣佛教的是淨土宗,不管是禪寺、律寺,普遍都以念佛法門來引導信徒修持。以念佛法門為中心的念佛會、蓮社、居士林等,也相繼成立,這種現象雖然很好,但我們希望佛教是多采多姿的,各宗各派都能同時發揮其精闢的思想,重新呈現出隋唐盛世八宗並弘的盛況。
  
  四、唯識宗
  
  在台灣,研究唯識的人很少。太虛大師雖然主張八宗兼弘,但是他將佛學義理發揮得最為透徹、貢獻最大的,當屬法相唯識。民國初年,僧侶有太虛大師,在家居士則有歐陽竟無、楊仁山等大德的推弘,他們對於法相唯識的研究,皆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民國十幾年時,還曾辦過法相大學,培育出不少的人才,後來分別擔任各大學的唯識學課程教授。
  
  五、三論宗
  
  嘉祥三論宗的學者,目前最有名的是印順論師。他對中觀緣起的性空思想,有其獨特的見解,他肯定緣起性空是佛陀最初開證的法門,也就是佛陀在《阿含經》裡所開示的根本教義。因為性空唯名的義理高深,所以目前對三論研究有心得,並且能加以推揚的大德並不多。
  
  六、華嚴宗
  
  台灣的寺院裡,諷誦《華嚴經》的很多,但是如唐朝清涼大師一樣,能把華嚴深奧的教理,有組織系統地加以詮釋、推演者,則待後起之人發心發揚。
  
  七、律宗
  
  台灣每年舉辦傳戒法會,基本上維持了佛教的法幢,但是對於戒律的內容,真正去了解研究的人,為數甚少。律宗不只是形式上的持戒,其修行方法、精神內涵,和淨化生命的意義,皆必須進一步的闡揚。
  
  八、天台宗
  
  已圓寂的斌宗法師,曾居住在新竹,也去過大陸,在觀宗學社專攻義理組織嚴密的天台,頗有成就。其門人弟子慧嶽法師,繼承他的志願,致力弘揚天台學。
  
  各宗各派的修持方法
  
  「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
  
  對於如來的一代時教,可以上面這首偈頌來說明其先後。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覺之後,首先宣說的聖教,就是華嚴;所謂「華嚴最初三七日」,指最初的二十一天,佛陀開講《華嚴經》。「阿含十二方等八」,指《阿含經》的教義,講了十二年;《方等經》講了八年。什麼叫《方等經》?不屬於華嚴、法華、般若、涅槃的大乘經典,如大家所熟悉的《阿彌陀經》、《藥師經》、《維摩經》等都是方等經。
  
  「二十二年般若談」,指花了二十二年的時間講《般若經》。「法華涅槃共八載」,就是《法華經》與《涅槃經》,一共講了八年。根據史傳記載: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把這一首偈的時間加起來,剛好四十九年。其次,闡述各宗派的修持法門:
  
  一、華嚴宗的修持方法
  
  (一)《華嚴經》的來源
  
  談到華嚴宗的修持方法,首先須了解《華嚴經》。在浩瀚的經典中,《華嚴經》被稱為經中之王,佛陀曾在七個地方,經過九次聚會,才把《華嚴經》講完。據說佛陀宣講華嚴時,沒有人能了解其中的奧義,因此,傳說這部經後來被藏在龍宮裡,擱置了六百年之後,才被龍樹菩薩發現。龍樹菩薩以他的聰明把下卷背誦下來,但是前面的上卷、中卷,還沒看到便為龍宮的人發現,而將他趕出龍宮。他出了龍宮之後,憑著記憶寫下經文,此即龍宮所傳的《華嚴經》。
  
  《華嚴經》在中國有三種梵文譯本。東晉的佛陀跋陀羅三藏翻譯的《華嚴經》有六十卷,稱《六十華嚴》或晉譯本。唐朝的實叉難陀三藏翻譯的《華嚴經》有八十卷,稱為《八十華嚴》或唐譯本。另外,唐朝的般若三藏翻譯了《華嚴經》的〈入法界品〉,有四十卷,稱為《四十華嚴》。不論是《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內容、義理都差不多,而《四十華嚴》乃《華嚴經》中最重要的一品--〈入法界品〉的單行譯本。
  
  (二)《華嚴經》的三時判教
  
  華嚴宗的三祖-法藏賢首國師,把佛陀所說的一代時教,用太陽照物的譬喻,分成了「三時」:第一時:為日出初照時,譬如太陽剛剛上升,先照高山,比喻如來最初證悟,先以無礙智慧光明,照諸大菩薩,所說的經典是《華嚴經》與《梵網經》。
  
  第二時:為日升轉照時,因為光線照射的角度不同,所照的地層面也不同,所以第二時又分有初、中、後三轉,接引不同根性的眾生。
  
  「初轉」,是接引凡夫外道,使他們轉凡成聖,如太陽出來,透過高山,射及幽谷之處,以此比喻凡夫外道;佛陀對他們所說的教義是三皈五戒、四聖諦、十二因緣,也就是阿含等經典。其次是「中轉」,為了接引小乘進入大乘,及攝化大乘根性的菩薩,陽光透過幽谷,然後普及高原,比喻眾生心量已較寬廣,可學菩薩道了;此時佛陀為他們說《解深密經》、《圓覺經》、《維摩經》、《大寶積經》、《楞伽經》等。太陽一直上昇,到了日正當中,普照大地平原,如同佛光正照利根菩薩,佛陀為他們開示般若性空的經典,例如《金剛經》、《大品般若經》等,此為「後轉」。
  
  第三時:是日沒還照時,這是轉攝末歸本的法輪。無限美好的夕陽,即將下落,卻又還照高山,表示佛陀將入涅槃,開示圓滿的妙法,所謂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此時說的就是《法華經》與《涅槃經》。以上三時判教的方式,是華嚴賢首國師的說法,但是天台宗的人不以為然,他們認為智者大師的五時判教,才是最合理圓滿的。
  
  (三)圓融無礙的一真法界
  
  《華嚴經》是佛陀教法中,最高深最究竟的法門,佛陀在海印三昧中演說《華嚴經》,除了利根的大菩薩,鬼神、天龍八部等,皆無法了解其中奧妙的道理,即使二乘根器的阿羅漢,也不能領會佛陀的說法。
  
  在佛教各種經典中,言真空者,如般若中觀;說妙有者,如唯識法相;提倡頓悟者,如禪門南宗;主張漸修者,如禪門北漸。無論空、有或是頓、漸,華嚴將這些思想統攝,並建立了諸教圓融的一乘圓教。
  
  華嚴的世界叫「華藏世界」,也就是萬有諸法由心所現的「一真法界」。此一真法界,是真妄泯滅,生佛不分的真理世界;是超越一切對待,本體即現象,現象即本體,絕對平等的世界。如果我們能夠認識一真法界,擴大生命的領域,則能證悟到生命的永恆不滅。人們最懼怕的是死亡,最厭惡的是貧賤,如果我們能契入一真法界,則能脫離貧賤、富貴、有無、生死、多少、高低等對待世界的束縛,而得到心靈上的絕對自由。以下簡單說明一真法界的內容:
  
  1.一個不算少,萬億不算多
  
  在我們的常識裡,一塊錢很少,萬億錢財才算多,這是我們認識上的差別。在一真法界裡,一個不算少,萬億也不算多。一般人認為一塊錢少,是因為沒有認識到一塊錢的價值。這個「一」,不是計數東西時最小單位的一,「一」是個無窮大的數字。例如:萬法歸一,紛紜變幻的萬有,其本源卻是「一」。一粒砂石、一點粉筆灰、一個銀河系,乃至一個宇宙虛空,都含藏於「一」之中;而萬億雖多,萬億之上另有萬億,永遠有一界限。我們要培養從一粒砂石去透視無量三千大千世界的見識;這個「一」的涵意很深廣,必須深入體會「一」的無限性。
  
  2.微塵不算小、虛空不算大
  
  在我們的觀念裡,微塵很小,虛空很大。其實,這種大和小的概念,也是錯誤的見解,在真實的世界裡,大小是一樣的。
  
  所謂「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大與小能夠互相容納,正是華嚴微細相容的道理。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宰相的肚子真的那麼大嗎?怎麼能撐船呢?如同佛陀的肚量包容天地,盡虛空都可以在我們的心胸之中,關鍵只在我們能不能擴大心裡的世界。
  
  3.剎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長
  
  剎那,是佛教用來計算極短時間的單位,「剎那」究竟有多短?「少壯一彈指,六十三剎」,意思是說年輕有力氣的人,輕輕彈一下手指的瞬間,就具有六十三剎那。如果用秒來計算,一秒鐘至少有好幾百個剎那。劫波,簡稱「劫」,是計算長時間的單位,是無量數時間的代表,例如:三大阿僧祇劫。
  
  依一般的想法,剎那很短,劫波很長,其實劫波也不算長。譬如有些動物,朝生夕死,牠也過了一生;有些動物,一活幾百年,龜也好、鶴也好,牠還是過了一生。一期的生命,不外是我們行為所留下來的記錄,由於記錄的長短,在時間上乃有長短之別,但是在真實的生命裡是沒有長短的。譬如人雖有生死,但身體死了,生命卻不會損減,好比房子燒燬了、倒塌了,可以搬家;身體壞了,生命也要更新。《華嚴經》說一個人的生命是無限的、永恆的、亙古不滅的。
  
  夢,也能把很短的時間拉得很長,對禪定的人而言,漫長的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般短暫;在牢獄中服刑的人,一天如同一世紀那麼長久。恩愛的人,一旦分離之後,所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冤家對頭在一起,則度日如年。所以,時間的長短並非絕對,而是我們愛憎情緒上的分別。
  
  在華嚴的一真法界裡,有並非真有,無也並非真無;污穢的不是污穢,清淨的也不是清淨;退步的不是落伍,向前的也不是前進。在一真法界裡,有無也好,淨穢也好,前後也好,大小也好,長短也好,都是虛假不實的。超越時間空間的一真法界,一念百千劫,百千劫於一念間,一粒微塵就是十方國土,十方國土也是一粒微塵,《華嚴經》的一真法界,是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圓融無礙的法界。
  
  (四)華嚴宗的祖師
  
  中國的杜順和尚,是華嚴宗的初祖,生於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五五七),陝西省萬年縣人。十八歲出家,專宗華嚴,其著作《法界觀門》,將華嚴高深的理論,融貫為禪定的觀門,而創出「真空絕相、理事無礙、周遍含容」的法界三觀,是一位融理論實踐為一體的大德。他一生之中,神異事跡很多,有瞎子聾子拜見了他以後,就能見能聽。有一次他涉水過河,河水忽然斷流,等他上了岸後,才又水流如故。唐貞觀十四年(六四○)圓寂於義善寺。其一生宣揚華嚴教綱,彰顯正理,深為朝野所敬重,唐太宗尊稱他為帝心尊者。
  
  華嚴二祖智儼大師,甘肅省天水人。孩童時代喜歡堆石成塔,串花成蓋,自己當法師,時常叫一起玩耍的同伴當聽眾,為他們說法。他出家以後,深探華嚴藏海,二十七歲時,便著作了《華嚴經疏》五卷,也就是有名的《華嚴搜玄記》,其著作共二十餘種。他除了以著述弘法,以教育徒眾為職志外,一生不求名聞,風範清高。於唐高宗總章元年預知時至,對門人說:「吾此幻軀縱緣無性,今當暫往淨方,後遊蓮華藏世界,汝等隨我,亦同此志。」十月二十九日晚上圓寂於清禪寺,享年六十七。
  
  華嚴宗的第三代祖師賢首法藏大師。法藏是他的名字,賢首是皇帝封賜給他的名號。法藏十六歲時,曾經在陝西法門寺阿育王舍利塔前,燃指供佛,表示對佛教奉獻的虔誠。後來聽了智儼大師講《華嚴經》,而歸投在他的門下。法藏大師曾經協助實叉難陀三藏翻譯八十卷的華嚴,並協助菩提流志三藏翻譯《大寶積經》。一生中,弘講《華嚴經》三十多遍。在著作方面,有《華嚴探玄記》、《梵網經疏》、《楞伽經疏》等三、四十種之多。他攝取杜順大師的法界觀門、五教止觀等實踐法門,並以《華嚴經》為骨幹,融和智儼大師的《搜玄記》,完成了華嚴教理的組織系統。所以說,華嚴宗到了法藏大師時,才完成自家教觀雙門圓滿的架構,華嚴宗也由於他的弘揚而集大成,因此華嚴宗又稱為賢首宗。
  
  華嚴宗的第四代祖師清涼澄觀大師,做過七位皇帝的老師,曾至宮中對皇族說法,皇帝聽了大悅,說:「聽大師講《華嚴經》,心裡很清涼。」因此受封為「清涼」。他一生當中,有許多異於常人的事蹟,最主要的一件事是他完成了《華嚴經》的註解之後,特地舉行一個「華嚴經註解落成法會」,而這個《華嚴疏鈔》落成典禮的法會,竟有一千多位高僧大德參與盛會。
  
  此外,他對戒律嚴持不犯,三衣一缽從未離身。一生不重金錢與權力,雖受朝野優厚禮遇,毫無欣喜之色。出家之後,一生未曾躺下來睡覺,夜夜盤腿打坐,每天必誦《華嚴經》,每日下午必施食給餓鬼孤魂。澄觀大師刻苦自勵並致力華嚴宗的發揚光大,為中國佛教文化開出了燦爛的花朵。
  
  華嚴宗第五祖宗密圭峰禪師,唐朝果州西充人。跟隨澄觀大師學華嚴,大師曾讚歎他:「能夠追隨我遨遊於毘盧華藏世界的人,只有你一人了。」被讚為不可多得之英才,繼承清涼大師宗弘華嚴。其間,又隨荷澤宗的禪師學禪,提倡教禪一致,影響後代甚鉅。畢生最大的貢獻為對《圓覺經》的精闢注釋,他以《華嚴經》為根據,對《圓覺經》做詳盡的註解,著有《圓覺經大疏》、《圓覺經大疏釋義鈔》等書,為歷來註解《圓覺經》的泰斗。
  
  華嚴宗經過五位傑出大師的推弘,完成了華嚴宗精深的思想體系,和天台宗同為中國佛教思想史上光輝燦爛的二大圭璧。
  
  (五)華嚴宗的修持方法
  
  華嚴宗的修持方法很多,以下歸納成四點來說明:
  
  1.發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在寺院裡,出家人每日早晚課誦,一定要諷誦這個發願文。除了唱誦,更須真正的付諸實踐。不發四弘誓願,不能與華嚴的一真法界相應,也就不能證悟圓滿菩提的大果。學習佛法重要的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也就是發四弘誓願。
  
  2.修學普賢十大願:這也是佛門中經常課誦的,即:「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佛住世,七者請轉法輪,八者恆順眾生,九者常隨佛學,十者普皆迴向。」這十件事是大菩薩發精進勇猛心,長期不斷的修行,直到眾生度盡,自己才能休息的大願。此十大願具有深遠的意義,啟示我們要燃燒生命無限的熱情,完成自己,奉獻大眾。
  
  3.修學禪定坐法:華嚴也有華嚴禪定,華嚴禪定的坐法,和禪宗的打坐方法相似。只在調身、調息之後,可觀想諸佛相好,觀想華嚴智慧,靜坐到心靜如水,不起波浪。心上的意念思維,儘量不要讓它妄動,甚至不要思維,不要回憶,不去推理,不去盤算,進入到平等的一真法界。此時心胸清淨明朗,像一面清淨的鏡子,如一潭平靜的湖水。一面鏡子,如果清淨,什麼東西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一面湖水,如果波浪迭起,則無法照映出東西。我們對人生的幻想、妄念太多,也無法認識事物的真正面目。
  
  4.睡眠的修行方法:對於睡眠,華嚴宗也告訴我們一些不做夢而容易入睡的方法:
  
  第一、睡覺之前用溫水洗腳,促進血液循環,比較容易睡得著。
  
  第二、睡覺右脅而臥,佛教稱此為吉祥臥,仰著睡或覆面睡,會增加身體的動盪煩躁而不容易入睡。右脅而臥的姿勢,剛開始會覺不自在,但習慣就好,不讓身體亂動,很快就能入睡了。
  
  第三、躺妥之後,閉上眼睛觀想光明,觀想遠遠的地方有光明,觀想眼前若有若無的光明,能在觀想光明之中入睡,一定會睡得很輕鬆,很甜蜜,不太會做夢,甚至人雖入睡,旁邊的人講什麼話,做什麼事,都能了然於心。
  
  第四、蓋的被單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太薄容易著涼,太厚則呼吸不順暢。
  
  我們為了走更遠的路,中途要休息,為了做更多的事,晚間要睡眠,但是不能過分貪睡,過分的睡眠,也會傷身挫志。以上是睡好覺的一些方法。
  
  (六)修學華嚴宗的利益
  
  修學華嚴宗,或受持《華嚴經》,能得到諸多利益,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修學華嚴之後,每天的生活,彷彿涵泳在一切智海裡,暢遊於一切時空中,讓人感到生命之無始無終,無去無來,無生無死,而體會生命的永恆。有關修學華嚴宗或受持《華嚴經》,得到靈異事跡的記載很多,以下舉出幾個例子:
  
  第一、元朝正順法師,出家於五台山,平時以深密的樹林為茅蓬,以讀誦《華嚴經》為修行的日課,讀誦超過一千餘部。他同時修學法界三觀,每次進入華嚴法界的觀想中,必經三、五天才出定,因此被稱為華嚴菩薩。他將圓寂時,門徒乞求開示法語,他說:「歷劫本無去住,應用何思何慮,轉身踏破虛空,一切是非莫顧。」入滅時,靈桌上出現五彩龍,飛遊於燭光庭宇之間。
  
  第二、唐朝有位城慧比丘,在五台山真容院跟隨法順和尚出家,經常在李牛谷的地方誦《華嚴經》,平日只吃嫩草樹葉。當他誦經時,常有五、六位身著儒服,不知姓氏、來歷的人圍坐而來聽經。其中幾位送奇花異果供養他,花經久不謝,果子吃了肚子不餓。他覺得很奇怪,問他們是誰,眾人回答說:「我們都是山神,因為你的誦經法力,使本山清淨平安,特來供養服侍。」城慧比丘感到這些山神打擾了他的清修,於是遷移到別處去。
  
  第三、後魏文明元年,有位王明幹,平時作惡多端,死後墮於地獄,被獄卒牽至門口,看見一位自稱是地藏菩薩的出家人,教他持念《華嚴經》的一首偈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當他見到閻羅王時,閻羅王問他:「你有什麼功德?」他說:「只能誦一四句偈。」於是大聲念誦剛才地藏菩薩教他的那首偈語。閻羅王聽了,就放他回去,同時地獄裡受苦的人,也因聽到四句偈而得到解脫。
  
  《華嚴經》的內容浩瀚深廣,有關受持《華嚴經》而得大功德利益者,在歷史上的記載可說是不勝枚舉,以上僅掬一瓢法海,讓讀者略嚐法味。
  
  二、密宗的修持方法
  
  (一)密宗概說
  
  一般人總以為密宗是非常神祕的宗派,並將它和顯教對立。其實,佛教沒有祕密,一切都是公開的。密宗因專持真言密咒,而真言密咒是諸佛菩薩自內證的密語,恐未具正知正見者妄修入邪,或加以譭謗,所以密而不可對未受灌頂者說,因此本宗稱為「密宗」。
  
  (二)顯密二教修持的融貫
  
  在中國廣大的區域裡,最盛行密教的是西藏。中國佛教的僧團,出家僧眾修身則持律,課誦則是誦經、念佛、持咒,可說是顯密雙修。不過,顯教的佛弟子,修持密咒只是附帶的,並無專修。許多經典也都把經和咒合併在一起,如《般若心經》最後也有一段咒語「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而《藥師經》、《法華經》也在經文裡附有咒文。這些都是將顯教經文和密教咒語合併在一起的例證。
  
  (三)咒語的意義及其功用
  
  密宗主要的修行,就是持咒。咒語又名「陀羅尼」,譯成白話叫「真言」或「總持」,即一句咒語包含了一切,也就是總持一切的意義。如同我們念阿彌陀佛,是念「佛」的名字,這句阿彌陀佛和咒語一樣,有包含一切的意思。例如:
  
  在密宗所傳授的咒語當中,最普遍的是六字真言,又叫做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此咒是佛的真言,功用很大,可以消災延壽,驅邪避難,所求皆能如意。
  
  根據《大乘莊嚴寶王經》所說,持誦此真言,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能除一切災禍疾病,命終之後,當得極樂上品之生,餘諸所求,皆能如願。經上說:
  
  「佛告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羅尼,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脫。」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得是如意摩尼之寶(六字大明咒),汝七代種族皆當得其解脫。善男子,彼持名(六字大明咒)人,於其腹中所有諸蟲,當得不退轉菩薩之位。」
  
  「若復有人以此六字大明陀羅尼,身中項上戴持者,善男子,若有得見是戴持之人……則如見於如來,又如見於具一俱胝智慧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而能依法念此六字大明陀羅尼,是人而得無盡辯才,得清淨智聚,得大慈悲,如是之人,日日得具六波羅蜜多圓滿功德,是人得天轉輪灌頂,是人於其口中所出之氣,觸他人身,所觸之人發起慈心,離諸瞋毒,當得不退轉菩薩,速疾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此戴持之人,以手觸於餘人之身,蒙所觸者,是人速得菩薩之位。」
  
  「若是戴持之人,見其男子、女人、童男、童女,乃至異類,諸有情身,如是得所見者,悉皆速得菩薩之位。如是之人,而永不受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而得不可思議相應念誦。」
  
  念誦六字真言,不但自己能消除罪業,具足一切功德菩提,得到解脫,並且能庇蔭親族,乃至一切眾生,使他們也能脫離痛苦,得到安樂。這個六字真言的殊勝奧妙,由以上列舉之經文,可略見一斑。持誦咒文時,要抱持堅定的信仰,不可懷疑,只要一心一意的誦念下去,自然有功用。
  
  另外,持念密咒還有以下功德:1.能生長智慧;2.能提昇正念;3.能消除災患;4.能聚集善法;5.能遮止眾惡。當然,念咒最重要的是三密相應:第一、手要結印,是為身密;第二、口要誦咒,是為口密;第三、意要觀想種子字,是為意密。三密相應,就是口中誦咒語,同時結著手印,意念則觀想種子字,身口意三業,同時運作。若能三密相應持誦咒文,則功德更大。
  
  如果自己不會持咒,只是聽別人誦念也是很好,因為這已結下了一個佛種的因緣,將來仍可獲得人天福報。當然,最好是聽聞之後能相信、修行、受持而不忘失。如果能將咒文持好,並融化於生活之中,一定能身心愉快,智慧增長。
  
  (四)念咒的五種方法
  
  念咒有五種念誦方法:
  
  第一是蓮花念誦,念誦時要耳熟能詳,朗朗上口。
  
  第二是金剛念誦,就是把嘴閉起來,不出聲音,在心中默念。雖然默念無聲,但是要字句分明,了然於心。
  
  第三是三摩地念誦,其方法是保持口與舌頭不動,心安定下來,安住在禪定之中,然後觀想真言的文字。
  
  第四是深深念誦。先觀想眼前有一朵蓮花,蓮花上面有一個白螺的貝殼,從貝殼裡發出梵音,然後跟隨這音聲來念咒。
  
  第五是光明念誦,口中念誦「唵嘛呢叭咪吽」,觀想口中長出一道光明,此光明和我們虔誠膜拜的本尊佛,也就是大日如來合為一體,意思即自己的本性與本尊佛的法身同體無二。
  
  以上是密宗持咒的意義和方法。
  
  (五)如何進入密教之門
  
  在顯教裡,要成為正式的佛教徒,必須皈依三寶。皈依了三寶,表示我信仰了佛教,願意以佛法為人生的指南,佛教稱此為「三皈依」。
  
  顯教講三皈依,密教則必須六皈依。除了皈依顯教的佛法僧三寶,密教還必須皈依上師、本尊、護法。在印順法師的《成佛之道》一書中記載,太虛大師座下的弟子大勇法師,想到西藏學密法,依照密教的規矩,禮請了一位護法神來護持他。不料卻請來一個狐狸精,狐狸精破口大罵大勇法師:「你不可以到西藏學密法,如果你堅持要去,我就擾亂你的修行。」使大勇法師進退為難,不知如何是好。有時候請護法神來護持道場固然不錯,但是神和鬼一樣,有喜怒哀樂的情緒,如果不能順其心意,反而惹麻煩上身。
  
  由於密宗的儀軌非常的複雜,諸如灌頂、結手印等,都不容易學習。如果想專修密宗,除了六皈依之外,必須跟隨具正知正見的上師,才能如法學習。平常我們可以修持顯教法門,誦念密宗咒語,而收顯密兼修之效。
  
  三、律宗的修持方法
  
  (一)戒律的意義
  
  律,指佛教的戒律。佛經裡一再強調:「戒住則法住。」戒律是維繫佛教於不墜的綱常,是我們邁向佛道的準則。人生道路即使像高速公路那麼平坦,如果不遵守交通規則,隨時有發生車禍的危險;人生旅程上,如果不持戒律,也隨時有喪失生命之虞。
  
  戒如明燈,有了燈火的照明,可以看清環境,不致跌倒;戒律好像城牆,敵人來襲時,可以保護我們的生命財產;戒律如老師,告訴我們人生的方向。戒律能抵擋私慾的強敵,守護我們的慧命。佛陀即將涅槃時,弟子們圍繞著他,問了幾個問題,其中有人問道:「佛陀,您在的時候,我們以您為老師。您涅槃了,我們以誰做老師呢?」佛陀回答:「以戒為師。」戒律的老師,隨時隨地指點我們的迷津,使我們知道何去何從。
  
  (二)律宗典籍
  
  講戒的經典很多,最有名的是四律五論。四律指《十誦律》、《四分律》、《五分律》、《摩訶僧祇律》;五論是《明了論》、《薩婆多論》、《善見論》、《摩得勒伽論》、《毘尼母論》。在中國最盛行的是《四分律》,有法礪的相部宗、道宣的南山宗、懷素的東塔宗等三派,其中以道宣律師的影響力最大。
  
  戒有五戒、十戒、八關齋戒、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乃至無量無數的戒。受戒好比學生要遵從校規,人民要恪守法律,我們則要依循人生的準則--戒律的指示,才不致身心放逸。學校的校規、國家的法律,是外在的約束,屬於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吾人發諸於內心的自我要求,屬於自律,兩者迥然不同。
  
  戒,依據它的精神,分為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陀制定的法規,是聖道的根本,能生長禪定、智慧;嚴持戒法,可免於沉溺生死大海之苦。戒體是受持戒法之後,得戒法之精神融貫於內心,產生防非止惡的功德;戒體即戒律的根本精神。戒行是將戒體如法地表現於身口意三業。戒相即所遵守的各種不同的戒行,如前面所提的根本五戒、八關齋戒、比丘比丘尼具足大戒等等。如果缺乏戒體為內涵,那麼佛教的戒律,易流為形式化的戒條;如果戒律的精神,不實踐於行為,如同虛設,對生活產生不了作用。因此戒雖分為四科,其精神是一體的。我們受持戒律,應將這四者充分的發揮,蘊戒體於內心,將戒行形諸於外,才能莊嚴身心,受人愛敬。
  
  (三)出家眾的戒律
  
  在佛教裡,出家的女子,稱為比丘尼,應守的戒律有三百多條;出家的男子,稱比丘,應守的戒律有二百五十條戒。七歲以上,未滿二十歲出家的男孩、女孩,稱為沙彌、沙彌尼,須守十條戒律。茲將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法的綱目簡單條列如下:
  
  1.波羅夷戒:出家人有四條根本大戒,是絕不能犯的,犯了這四戒,叫做犯四波羅夷戒。何謂波羅夷?波羅夷是開除不共住的棄罪,犯了波羅夷罪,從此佛教不要他,無法再生活於僧團之中。此四條根本大戒就是殺、盜、淫、妄。殺是以瞋恨心殺害眾生;盜是不經同意而盜取他物;淫是以貪婪心行姦淫的事;妄是以不實在的話,欺誑別人,例如自己並沒有得到神通,卻說有神通;沒有證到羅漢果,卻說已經證果了。這就是大妄語。
  
  2.僧殘戒:僧殘戒有十三條戒,就是犯了很嚴重的罪,要趕快加以補救的意思。出家人犯了這方面的戒,等於殘廢一樣,是次於波羅夷的重戒。譬如不明真實情況,隨便誣賴別人、譭謗別人;講話不負責任,興風作浪,挑撥離間別人的感情等等,都是犯了僧殘罪。
  
  不過,犯了僧殘戒,如果能懺悔,接受僧團的救護,仍不喪失比丘、比丘尼的資格。
  
  3.不定戒:不定,有兩條。所謂不定,指這個罪還沒有確定,尚在懷疑判斷之中。譬如某某出家人和某一個女人,共處於幽室中,或同在偏僻的地方。兩人之間究竟有沒有犯戒,不得而知,這就犯了不定戒。遇到這種情況,當事人應趕快自我表白說明;如果不老實自說,除了不能洗清罪名,別人懷疑你犯到某種程度,就得接受那種罪法的處理。
  
  4.捨墮戒:捨墮,就是波逸提,有三十條。例如把多餘的缽或衣服收藏起來,不肯轉送給別人,超過十日以上不用,就犯了這個戒。為什麼叫捨墮呢?犯了這種戒的人,他必須趕快捨離所有犯戒的贓物,不僅要把所得物捨掉,更要捨除貪心,因此稱為捨墮戒。
  
  另外有一種叫單墮,一共有九十條,和捨墮一樣,也是波逸提戒的一種。捨墮是必須捨去犯戒的財物,而單墮則只要向他人懺悔,即可以得到清淨。三十條的捨墮戒,是捨去財物、捨相續貪心、捨罪的意思;而九十條的單墮只有捨貪心、捨罪。犯了捨墮罪或單墮罪,如果不能至誠懺悔,都會墮入地獄受苦,因此同稱為「墮」。
  
  九十條的單墮戒,條目煩瑣,無法一一加以說明,在此僅介紹其中一、二條。單墮戒前三條分別為妄語戒、罵戒、兩舌戒。俗話說:「斧在口中,禍從口出。」在十戒中,對於口業就提出了四條,可見我們平時不經意中,由口所闖下的禍端有多少,因此佛教對口業也特別的注重。
  
  所謂妄語戒,是指不明究實、胡造謠言,強不知以為知;甚至知而不言,當說而不說,也犯了妄語戒。有些人明哲保身,不管天下大亂,反正對與不對、好與不好,與我不相干,這種「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態度,在僧團裡是不合法的。佛教的積極參與精神,於此可見一斑。
  
  5.波羅提舍尼戒:波羅提舍尼戒一共有四條。提舍尼的意思是向彼懺悔,犯了過錯,只要向一人懺悔就可以了。佛陀在世的時候,有的信徒很虔誠,知道城外有比丘可以供養,就備辦飲食,親自帶到城外精舍去供養僧侶。但是由於精舍座落郊外,人煙稀少。當信徒帶著厚重的財物經過曠野時,有時候會遭遇到壞人搶劫。佛陀於是制戒,比丘應該自己入城去托缽乞食,不自己入城托缽乞食即犯了此戒,必須向一人道歉懺悔。這種不入城托缽,懈怠坐待施主送食物來供養,即屬波羅提舍尼戒的一種。
  
  6.突吉羅戒:有關威儀方面的戒,屬於突吉羅戒。從身業與口業來說,稱為惡作或惡說,在戒本裡把它歸類於眾學法。眾學戒有一百條,是輕微的戒法。比如坐在椅子上,蹺起二郎腿,失去威儀,即犯了突吉羅戒。不過這是小小的戒,並不嚴重,所以叫眾學,意思即應當在大眾之中再努力學習。
  
  如果服裝不整,或把衣服倒過來穿,像公子哥兒油腔滑調的樣子;或穿著拖鞋進入殿堂,這都不合乎威儀,犯了眾學法的戒。眾學法相當於今日的生活須知,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規範。
  
  7.滅諍法:滅諍法,有七條戒。所謂滅諍法即大家意見不合,爭執起來時,要面對面坦誠布公地互相表白說明,解除彼此之間的誤解。一旦化除爭執,事後則不可再有議論,不可背後再搬弄是非。
  
  一般會引起諍論是因彼此對法相的看法不同,抱持自是彼非的態度,在討論之中起了爭執。有時候某一人所犯的過錯,到底是屬於那一類戒法,由於罪相不容易分別判斷而引起的諍論,這種情形就需要滅諍法來消弭彼此的諍議。
  
  (四)佛陀制戒的因緣
  
  佛陀為了達到十種利益,才制定戒律。所謂十種利益:
  
  1.為了使僧團大眾和合相處。
  
  2.藉和合清淨的僧團風範來攝受僧眾。
  
  3.以法來調伏個性較頑劣的眾生。
  
  4.使僧侶知道過錯懺悔以後,內心得到清淨快樂。
  
  5.使僧眾言行有所規範而斷除現在煩惱。
  
  6.使僧侶斷除現在煩惱,進而產生定力,斷除未來世的煩惱。
  
  7.使信眾生起信心。
  
  8.使已生信心的弟子,更加堅定。
  
  9.使正法得以久住,佛法長存。
  
  10.使未來戒法常在,修行梵行者能安心住於佛法之中。
  
  以上十益是佛陀制定戒律的真正目的。每一條戒律的制定,本來都是佛陀為了隨順當時的情況,依照當時的風俗民情、因時適宜善巧制定的。弟子每做了不如法的事,佛陀就告誡說:「下次不可這樣啦!應該制定這樣的戒,以後不可再犯。」當時佛陀為了糾正弟子的行為,所制定的規矩,就成了現在的戒律。
  
  (五)在家信眾的戒律
  
  在家戒有五戒、八戒、菩薩戒等。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相當於中國儒家仁、義、禮、智、信等五常。不殺生曰仁、不偷盜曰義、不邪淫曰禮、不妄語曰信、不飲酒曰智。
  
  不殺生是對他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盜是對別人的財產不侵犯;不邪淫是對他人的身體不侵犯;不妄語是對他人的名譽不侵犯;不飲酒是對自己的靈智不侵犯,而不致去傷害別人。因此,所謂五戒,綜合起來就是一戒,即是不侵犯。不侵犯是什麼意思?用現在的觀念加以詮釋,就是自由的意思;在不侵犯別人自由的情況之下,而享受到最大的自由。
  
  有些人不了解持戒的精神,擔心受了戒會自我束縛,其實受了五戒才是真正的自由。試看關在牢獄裡面的人,不都是犯了五戒,才失去自由嗎?像殺生,主要是殺人,現在有些人太狠,不但殺人還要分屍。案發判刑,今生身繫囹圄,身心不自由,來生墮落地獄,不能解脫更不自由。
  
  所謂偷盜罪,放眼今日社會的貪污、詐欺、背信、違反票據法、搶劫等不法行為,都是犯了偷盜。邪淫諸如妨害風化、重婚、騙婚、三角戀愛都是。妄語呢?在這個社會就更多了,只要對自己有利,能夠騙取對方的財物,則不擇手段,不惜用什麼語言來傷害別人。飲酒戒,除了會使人昏醉的一切飲料不可飲用之外,舉凡鴉片煙、嗎啡、速賜康等,會迷失人類本性的毒劑,也不應該吸食注射。
  
  不受戒,犯了過失,一樣有罪。受了戒,好比駕駛有了交通規則,比較安全;航海中,有了羅盤可以指引;人在學校裡,有老師可指導;戰爭時,有城牆可以保護自己。所以先生應該鼓勵太太受戒,太太應該勸導先生受戒,先生受了戒,太太可以放心先生將不會在外拈花惹草;太太受了戒,先生也可以放心她不會紅杏出牆。因此五戒是維護家庭和諧美滿的助力,五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促進社會安寧進步的妙方。
  
  已受五戒者,可以進一步受八關齋戒,體驗一下出家人的生活。可於每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的六齋日當中來受持八關齋戒,為了現代人的方便,也可選擇星期例假日。這一天除了受持五戒,還要加受三條:一是不擦脂粉、不化妝插花;二是不唱歌跳舞;三是不睡高廣大床,合稱八關齋戒,齋就是持過午不食戒的意思。受持八關齋戒的主要意義是讓在家信徒有機會培養出離心,過出家清淨離欲的生活,這是佛陀慈悲特別開出的方便法門,讓在家信徒播下出家解脫的種子。
  
  經典告訴我們,依戒才能生定,依定才能引發智慧,而達到解脫。在家信徒學佛持戒,如此薰習之後,生活中自然會產生定力,增加智慧,道德與人格自然昇華。
  
  四、禪宗的修持方法
  
  (一)禪的時代意義
  
  自從達摩祖師西來,將禪的要義傳入中國之後,經過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傳至六祖惠能,一花開五葉,禪在中國本土遂開出燦爛的花朵,成為中國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禪的思想,不僅影響佛教界,以及中國哲學思想的發展,甚至影響宋朝的儒者,修禪學儒,掀起異於先秦儒家思想的新儒學運動;禪,為宋明理學注入了新的生命。
  
  中國佛教的八大宗派,在歷史上都曾經盛極一時。譬如華嚴、天台、法相、三論宗等,皆曾為上下朝野所喜好,但是這些宗派或者因為教理高玄,不容易為一般民間所接受;或者缺乏繼承弘傳的人才,而漸漸式微衰弱。只有禪宗和淨土宗,隨著時代的遷移而更加興隆。尤其現代,文明過度進步的西方,也紛紛轉向東方的禪,來找尋他們精神上的資糧。
  
  在現在這個複雜紛亂的社會生活裡,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禪定的力量,來安頓浮盪不定的身心。二十世紀以來西方文明的巨浪,席捲整個世界,機器的運作,加快了人們的腳步,物質的增產,刺激了人們的享受欲望。人們隨著機械、電子的轉輪,馬不停蹄地汲汲於營生糊口,而忘記停下腳步來看看自己;生活競爭的激烈,人和人之間的疏離感愈來愈嚴重,感官的過度享受,使人們麻醉了自己的性靈,虛無、失落,遂成為這個時代的時麾名詞。針對這樣的時弊,禪,實在是一劑最好的藥方。
  
  修行禪宗,最主要的目的是明心見性。所謂明心見性,就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樸實未染的本來面目。說起來很悲哀,我們自己都不認識自己,高興的時候,覺得世界是美麗的;悲傷的時候,看花兒也在落淚;生氣的時候,看到什麼東西都討厭。心理學上將我們的心分成幾種「我」,究竟生氣時的我和悲傷時的我,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呢?我們如果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只有被外在的環境所駕馭,輪轉不已,永遠無法得到安寧。因此我們必須透過禪的修學方法--迴光返照,來反觀自己的自性,認識自己的本心,以求得心靈的真正解脫。
  
  那麼,如何才能明心見性,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最重要的是必須放下我執、我見,拋棄一切的迷妄、分別,才能超凡入聖,進而凡聖俱絕,頓入禪的核心之中。
  
  (二)禪宗的修持方法
  
  禪宗不同於一般世間的思想,它不重視知解而重視實踐,所以不可用一般的見解來接受禪。禪宗的修持方法,乍看起來有時似乎很矛盾,有時又非常不通情理。不了解禪的奧妙時,禪師們的接人應答,看起來像兒戲,若能體會則個中充滿了禪機、禪趣。
  
  1.生活修行‧身心參透:禪就是生活,日常生活的搬柴運水、喝茶吃飯,無不蘊藏無限的禪機。因此龐大士說:「神通並妙用,運水及搬柴。」
  
  禪,從印度傳到中國以後,中國禪宗的祖師們,為了適應中國的民族性格、風俗習慣,將印度注重習定冥思的思想,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而開展出中國獨特的講求作務精神的禪風。四祖道信禪師,首先唱出「行住坐臥,無非是禪」的劃時代宣言。到了百丈禪師更創建叢林制度,而樹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作務精神,提倡刀耕大種、服田力穡的農禪生活,把禪的精神,深深地植根於大地之中;從心臟的跳動、手足的操作,來體會禪的妙趣,喚起真如本性的覺醒。
  
  禪的精神,並不侷限於打坐的禪堂,在二十四小時裡,舉手投足,揚眉瞬目,都充滿了禪的妙趣;禪的消息,並不僅僅在斂目觀心的禪定中,日常的著衣吃飯、走路睡覺,都透露著禪的妙機。生活中的禪,是將寂靜的禪定工夫,攝入日常的勞動之中,而達到動靜一如的境界。禪,是從瑣碎的事事物物中,以整個身心去參透宇宙的無限奧妙,是化偉大於平凡、化高深於平淡的修持。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無一不是明心見性的資糧。
  
  唐朝的羅漢桂琛禪師,為玄沙師備禪師的法嗣。有一天禪師在田中蒔草播種的時候,來了一位雲水僧,禪師問這位行腳的出家人:
  
  「你從那裡來呀?」
  
  「我從南方來。」行腳僧回答。
  
  禪師一聽,這個人是從南方來的,南方是禪學興盛的地方,於是問他:
  
  「南方的禪法怎麼樣呢?」
  
  「商量浩浩地。」行腳僧回答。意思是說,南方研究禪學的風氣很盛,大家熱烈地討論著。
  
  「那也不壞,但是不如我這裡耕田播種,篩穀作米,讓大家都有飯吃。」雲水僧心想:「禪師怎麼不看經、不禪坐,而從事一些芝麻瑣碎的工作呢?」於是問道:
  
  「和尚,您不從事研究教化工作,那麼您自身如何出三界?又如何去救度眾生呢?」
  
  洞察敏銳的桂琛禪師,機鋒相對地反問:
  
  「你所謂的三界究竟是什麼東西?」
  
  禪師是住在三界之中,照樣吃飯睡覺,而不被三界的物欲所染。是住而不住,不住而生其心的當下肯定,自然非雲水僧心外別求出離三界的見地所能匹儔。
  
  《六祖壇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不在遐遠,佛法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禪門裡,以日常生活的作務為因緣而悟道的例子甚多。譬如六祖惠能本身,也是在碓米房中,悟出無念、無相、無住的道理。趙州從諗禪師依止南泉普願禪師座下,他曾經數年擔任火頭的工作,料理大眾的飲食。有一天,大眾都到菜園工作,突然聽到廚房傳來趙州禪師的喊叫聲:「失火了!失火了!」大眾緊急地趕到現場,卻看到趙州緊閉門牖,任大家如何勸誘,都不肯出來。正在危急萬分的時候,南泉禪師趕到,從窗口遞進一把鑰匙給趙州,趙州才開門讓大眾進來,把火撲滅。這則公案是說:吾人內心無明煩惱的火焰,不是外來的清水可以撲滅的,必須以內在覺悟的力量,才能夠熄滅。
  
  對禪師們而言,禪活生生地充塞於宇宙之間,禪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禪,日常茶飯、如廁沐浴,無一不是般若和禪定的風光。
  
  2.提起疑情‧棒喝見性:每個宗教都強調信仰,譬如基督教、天主教說:「信仰上帝,就能得救。」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樣,也注重信心的培養。有了信心,才能深入佛法的大海;有了信心,才能長養求道的根苗。但是佛教不同於其他宗教,除了重視信心的培養,更注意疑問的提起。
  
  平常我們稱讚某人很有學問,其實「學問」就是學習發問的意思。科學上許多偉大的發明,哲學上不少崇高的思想,都是從我們平時引以為常的事物之中,產生疑問而發展形成的。譬如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看到蘋果掉在地上,引起疑問,因此發現地心引力的道理;瓦特看到沸騰的水氣,掀開了水壺的蓋子,迷惑不解,努力研究,終於發明了蒸汽機。佛陀未出家前,出遊四海,看到人類生老病死的現象,促使他開始探討痛苦的來源,終於找出解決痛苦的方法,為宇宙帶來了無限的光明。
  
  疑問是發明的原動力,真理是不怕探討的。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我們對於事物,不懂得去發掘問題,啟發人類特有的自覺能力,充其量也不過和其他動物一樣,行屍走肉而已。古人說:「為學,則不當疑處應疑;做人,則當疑處不疑。」疑問如同撞鐘一樣,力道愈大,聲音愈響亮;疑問愈深,答案愈精闢,因此佛教說:「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如果對生命的意義希望深一層的了解,就必須培養提出疑問的態度。禪宗的公案對答、參話頭的方法,正是提起疑情最高度的表現。
  
  有一位雲水僧請教馬祖道一禪師說:
  
  「什麼是祖師西來意?」
  
  禪師招手叫這位雲水僧靠近身邊來,然後出其不意地打他的耳光說:
  
  「六耳不同謀。」
  
  「何謂祖師西來意?」是說初祖菩提達摩千里迢迢,從印度來到了中國,究竟傳來什麼佛法,也就是說佛法的奧義、禪的真髓究竟是什麼?其實,佛法妙意,如同三個人交頭接耳商策事情,消息已經不逕而走,宣洩無遺;佛法的大意書早在人人腳下、日用之中,而對方愚痴不明,還追問不捨,難怪要挨打了。禪宗在疑問對答中,找到了解答,語錄問答的方法,遂成為禪宗特有的入道法門。
  
  在禪宗,有時候不近情理的打罵喝斥,也是接機的重要方法。譬如有名的德山棒、臨濟喝,就是以無理來對待有理,以棒喝去除我們無始以來根深蒂固的妄執、我見,而顯現清淨無染的本性。因此禪的教學法,有時看似混亂,但是混亂中有哲理;有時視如矛盾,但是矛盾中有統一。
  
  有一次,藥山惟儼正在禪坐時,來了一位行腳的出家人,看到靜坐中的禪師就問:
  
  「你在這裡孤坐不動,思量一些什麼事情啊?」
  
  「思量不思量。」禪師回答說。
  
  「既然是不思量,又如何思量呢?」這位行腳僧不放鬆地追問。
  
  「非思量。」禪師針鋒相對地回答。
  
  這則公案從一般的理論上看,既思量卻又不思量,似乎互為矛盾,其實有它的道理。意思是說:禪雖然不是文字知解,主張言語道斷,但是透過文字知解,可以把握禪不可言說處的真髓,也唯有超越知識見解上的執著,才能探驪得珠,體會到真正的禪味。
  
  在禪宗裡,尋師訪道、參究佛法要意的公案比比皆是。禪師們不但禪坐、作務是修行,甚至擠眉弄眼、打架相罵也是修行。而這一切無非是要打碎我們的無明煩惱,呵斥我們的迷妄執著,而收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大機大用。
  
  3.打坐觀心‧坐斷乾坤:透過禪定的工夫,顯發我們的真如佛性,自來為各大宗派共行的修持法門。禪觀的實踐,在佛陀時代,即已普遍地盛行於當時印度一般的思想界,譬如六派哲學的瑜伽派、數論派等,都非常注重禪定。佛陀本身未證悟之前,也曾經過六年禪定工夫的訓練,最後在金剛菩提座下,進入無上甚深的禪定之中,終於夜睹明星,而證悟因緣生滅的真理。因此佛陀的正等正覺,和禪坐有著密切的關係;禪坐是吾人徹見本性的要門。
  
  達摩祖師西來東土的時候,曾經獨自一人在嵩山頂上面壁九年,在禪坐中,靜靜地渡過了他的一生;從身體的力行實踐裡,細細地咀嚼禪的真髓本味,並且把禪的醍醐妙味,遍灑於中國全土。因此宋朝的宏智正覺禪師讚歎他:「寥寥冷坐少林,默默全提正令。」
  
  宋朝的天童如淨禪師受到禪坐思想的影響,極力提倡坐禪,首先提出「只管打坐」的見解。日本的道元禪師跟隨他學禪,遂將禪師的思想移植於東瀛,而開創日本曹洞宗「只管打坐」的獨特門風。除了如淨、道元兩禪師的提倡打坐,當時更有宏智禪師提倡「默照禪」,主張端坐內觀自性,以徹見諸法的本源。由於如淨、宏智等人的推弘,中國的禪風,遂從六祖惠能以來,一向注重觀照本性的心證,一變而為在「赤肉團」上用功夫的身行,打坐於是成為禪門入道不可缺少的實踐方法。
  
  其實對禪定的注重,並不限於佛教。平時我們勸人要冷靜;慌亂的心冷靜下來之後,才能好好的思考問題,這好比在一池混濁的潭水投入一顆明礬,池水則清澈乾淨一樣。事實上,冷靜就是禪定功夫的表現。儒家的《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荀子也認為人生最高的境界,為達到「虛、一、靜」的寂靜世界,這一切都說明了靜慮的修持,是我們安身立命的重要行門。
  
  打坐,開始的階段,能使身體感到輕安愉快,心裡柔軟篤實,功夫深了,忘失身心世界的時候,覺悟的道路自然開啟。我們只要用功夫,等到心湖的波浪靜止了,自然能夠湧現出朗朗的明月;紛亂的念頭平息了,清明的靈性自然顯現出來。
  
  如淨禪師在他的語錄上說:參禪為身心脫落,不用燒香、禮拜、念佛、修懺、看經,只管打坐始得。坐禪不是沉思冥想,更不是呆默無為;坐禪有別於誦經拜佛,坐禪的人要拋棄萬塵,心無旁騖,一心以禪坐為最高無上的安樂法門,彷彿回歸自己本家一般,安然地穩坐於自己的法性之座,和十方諸佛一鼻孔出氣,遨遊於法界性海之中。
  
  禪坐最終的目的,在求得身心脫落,把我們虛妄的分別心脫落盡淨,甚至連佛、覺悟的世界也蕩滌無遺。禪師們在寂寂的古剎、裊裊的煙火中,一支香、一支香地打坐,將他們的生命投注於禪坐之中,目的就是希望把動蕩的身心、虛妄的世界坐斷消滅。在永恆無限的靜坐中,將清淨的本心,流入無限的時空,而達到不迷不悟、完全解脫自在的境界。
  
  (三)禪坐的方法
  
  禪悅的妙味,好比「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親身體會才能明白。打坐經驗久了的人,不管林下水邊、巖洞塚間,都能夠安然入定;但是初學的人,最好選擇在室內,遠離吵雜的地方,比較能夠收到效果。室內的燈光不可太亮,以免刺眼;也不可太暗,以防昏睡。最好能擺設佛像,燃香供佛,以攝心提念。坐禪的位置,避免直接通風,以免傷風。
  
  除了環境,飲食、衣著也要注意。吃完飯一小時之內,不宜打坐,因為這時血液集中於腸胃,此時打坐,既不合乎生理衛生,也容易昏沉。飲食不可過飽,也不可太餓,最好七、八分飽。衣著方面要寬鬆、舒適、柔軟,以免妨礙血液循環。睡眠要充足,以免昏沉入睡,浪費寶貴時間。
  
  做好上面的預備工作,便可以開始打坐。禪坐分為三階段,即調身、調息、調心。智者大師的「小止觀」對此有詳盡的解釋,可供參考。以下僅簡單介紹:
  
  第一、調身。首先要盤腿,盤腿分為單盤和雙盤。單盤是把左腿放在右腿上,或把右腿放在左腿上,佛教稱之為半跏趺坐。雙盤是把左腿放在右腿上,再把右腿放在左腿上,相反也可以,佛教稱之為全跏趺坐。如果無法雙盤,單盤也可以,萬一單盤也盤不起來,也可以將兩腳交叉架住。盤腿可以使浮亂的身心靜止下來,彷彿巨大的樹木植根大地一般,容易進入禪定的境界。
  
  盤好腿,雙手結手印,先將右手仰放於肚臍下,左手放置在右手上,兩拇指輕輕相抵,兩手臂自然緊貼腋下,此稱為結「法界定印」。這種手印可以使左右氣血相互交流。盤坐時背脊要挺直,但也不可過度生硬。背脊挺直,可使五臟六腑順暢運行,促進身體健康。兩肩要平張,不可左右傾斜;頸項要緊靠衣領,保持從側面看耳朵和肩膀成一直線的姿勢,下巴要內收,嘴輕輕地閉著,舌尖抵住門牙上齦的唾腺,可促進消化。初學者眼睛最好微睜,注視著座前二、三尺的地方,以免昏睡。
  
  第二、調息。身體調好了,接著調呼吸,可以持數息觀,從一數至十,數出入的呼吸,使呼吸由粗重急喘而細微平和,如游絲一般若有若無。
  
  第三、調心。調身、調息都做好了,最後要調攝心念。我們的心念如野馬奔馳,不容易控制,但是心念如果不能調制,縱然坐破蒲團,也沒有意義。我們可以持觀想,將心念集中於一處,或者觀想佛的三十二相好;或者念佛,持咒;或者參公案、話頭,只要能夠將心念攝住,什麼方法都可以。
  
  以上簡單地介紹了禪宗的修持方法。禪是無法以語言表達的,禪要親自於生活中體會,吃飯有吃飯的禪,穿衣有穿衣的禪,待人處事,甚至經商創業也有箇中的禪味。香嚴智閑禪師飽學經論,後來參訪溈山靈祐禪師,一天靈祐禪師對他說:
  
  「你一向博學多聞,問一答十,現在我問你一個問題:父母未生我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智閑禪師翻遍了書本,也找不到答案,對禪師說:
  
  「和尚慈悲,請您開示我。」
  
  「如果我告訴你答案,那仍然是我的東西,和你不相干,我告訴了你,你將來會後悔的,甚至怨恨我。」禪師拒絕他的請求。
  
  智閑禪師一看師父不開示他,很傷心的把所有經典燒毀,哭泣地離開了師父,到南陽自崖山去看守慧忠國師的墳墓,晝夜六時如啞巴吞含火珠似地,思考著這個疑團。有一天在庭園掃地,聽到石頭打中竹子的聲音,頓然身心脫落,而大徹大悟,於是沐浴焚香,對著溈山遙拜,說:
  
  「和尚,您實在太慈悲了,假如當初您告訴我答案,我就沒有今日的喜悅了!」可見禪是要自己親自去心領神會的。
  
  五、唯識宗的修持方法
  
  (一)唯識宗的祖師
  
  1.玄奘大師:家喻戶曉的唐朝玄奘大師,西元六○二年生於河南陳留。自幼出家,遍學涅槃、毗曇、攝論、成實、俱舍等諸經論。由於當時諸家對佛教經典解釋不一,眾說紛紜,玄奘於是發心前往天竺求回唯識學的原典。
  
  唐貞觀三年,玄奘大師隻身渡過八百里的流沙,歷經重重的艱難困苦,冒著生命的危險,到印度那蘭陀親近當時唯識學的泰斗戒賢,學習瑜伽、顯揚、婆沙等諸論,深究護法唯識學的奧義。貞觀十九年,玄奘大師攜帶大小二乘經論六百五十七部回到唐都長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唯識宗的寶典,如《唯識三十論》、《唯識二十論》、《攝大乘論》、《成唯識論》、《瑜伽師地論》等。
  
  玄奘大師回到長安之後,十九年間,一面培育弟子,一面從事譯經的工作,一共譯有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的經典,在中國佛教譯經史上大放異彩,奠定了中國佛教唯識宗的基礎。
  
  玄奘大師在印度束裝回國的前夕,曾將自己所建立的唯識要義掛於門外,向全印度的宗教界宣布:「如果有人能把我所立的唯識宗的論說駁倒,我玄奘願以生命向他禮謝。」當時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反駁他的立論,其學養之深可見一斑。從此玄奘大師聲名遠播,全印度數十國的國王,聯合請他開講唯識教義,極盡盛況。
  
  玄奘大師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到外國去求學的留學生,並且是在國際舞台上,第一位為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人。他對佛教及中國文化的貢獻影響至鉅,是位功不可沒的高僧。
  
  2.窺基大師:玄奘大師在傳播唯識教義的時候,深覺尋找一位傳人,以推展唯識宗的弘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他看中尉遲公的兒子窺基,要求尉遲公答應兒子出家。當時尉遲公原本不答應,玄奘大師對他說:
  
  「此子器度非凡,非將軍不生,非我不識。」
  
  尉遲公聽了玄奘大師的真摯勸說,當下允諾。但窺基滿懷盛怒地拒絕,後雖勉強應允,卻提出佛教戒律所不能容許的三項要求:一、不斷除情欲;二、不斷除葷食;三、得以過中食。玄奘大師則「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欣然答應滿足所求。
  
  唐貞觀二十二年,窺基十七歲,奉敕剃度為玄奘大師弟子,並學習五印度文、研究佛教經論。窺基外出往返必有三車相隨,前車為佛教經論,中車自己乘坐,後車則載有侍女和酒食,因此而有「三車和尚」之名。
  
  有一天,窺基自語:「佛法經論處處皆是禪悅法喜,何苦要這些拖累呢?」於是摒除三車,身心頓時自在。後來成為玄奘大師門下多聞第一的高徒,他精通大小乘經教,了知華梵各種語言,辯才無礙,撰述多種經論章疏,尤其能運用因明,提綱挈領,建立一家體系,是傳播玄奘大師的法相要義,闡揚唯識思想的重要人物。
  
  (二)唯識宗的要義
  
  1.萬法唯識所變:唯識宗,一般人常誤解為「唯心論」,實際上唯心論和唯識宗是不一樣的。一般的唯心論,只涉及到唯識哲學的第六意識;而佛教所說的識,不但有第六識,還有第七識、第八識等非常微細的心識活動。
  
  所謂「識」,即認識、分別、了別的意思。例如我們的眼睛具有認識形相的能力,能夠了別紅黃藍白、男女老少、大小方圓等形狀。我們的耳朵,能認識聲音的高亢低沉、尖銳柔和;這是西洋的交響曲、那是中國的國樂;那一種音樂是我喜愛的,這一種曲調是我厭惡的。我們的鼻子可以認識香臭潔穢;我們的舌頭可以分辨酸甜苦辣等味道;我們的身體可以感觸到舒服、柔軟、堅硬、冷暖等各種感覺。
  
  眼、耳、鼻、舌、身等五種了別識,必須依靠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等五根,對外攀取色、聲、香、味、觸等五塵,並且現起存在,才能產生認識作用,在唯識學上,稱眼、耳、鼻、舌、身為前五識。
  
  一般人所謂的第六感,佛教並不使用這個名詞。唯識宗的「第六意識」與前五識不同,第六意識可以普遍地去攀緣一切法,例如有為法、無為法、看得見的、看不見的、用心想的、追憶過去的、憧憬未來的,甚至龜毛兔角等,第六意識都可以去推度比較,作種種想像分別,所以它的了別作用比前五識更大,更廣泛。它可以和前五識共同攀緣外境,也可以單獨現起,因此稱為獨頭意識,例如幻想過去、現在、未來的獨散意識;做夢時可以飛天跨海的夢中意識;或打坐參禪時,在禪定中不生起前五識的定中意識等。
  
  第七識,又稱末那識,是比第六意識更細微的心識。一般西洋哲學、科學、醫學固然不知有此心識,就是小乘人亦不甚明白。第七識的思量作用,是恆常的,不像第六識有間斷性。它是一個很麻煩的東西,因為它常常執著第八識為我,因而產生我愛、我見、我癡、我慢等四大根本煩惱,對於自我及我所深生耽著,引發許多貪瞋癡的行為,造諸惡業,於生死中不得解脫。
  
  第八識,稱為阿賴耶識,為一切諸法所依。所謂萬法唯識,宇宙森羅萬象都是靠這第八識無始以來所含藏的種子變現出來的。它含有清淨種子和雜染種子,由於第七末那識不斷的妄執,引發第八識的雜染種子起現行,更由此雜染種子現行回薰成為新的種子,而造作新的行為。世間的一切,因此而層層不斷地變現展開。如果能認識一切唯心所造、唯識所變,了解一切萬法都是不實在,而斷除妄執,便可了生脫死,回歸涅槃清淨之體。
  
  佛教講唯識,與共產主義的唯物思想,是完全不同且互相衝突的。共產主義的唯物論,把人也看成物質,有利用價值的時候加以利用;沒有利用價值時就廢棄不要,可說是完全泯滅人性的尊嚴。
  
  唯識思想認為宇宙的一切,無論是山河大地或日月星辰,乃至吾人的知、情、意等的一切心靈活動,皆是由各人的唯識所變現,而產生各種千差萬別的現象。如果我們能夠泯除心識的虛妄分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則能如實地了悟世界的實相,不為紛亂動盪、光怪陸離的現象界所迷惑。
  
  2.唯識的作用:唯識的心識,力量很大,譬如第六識中的夢中意識,不須假借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而能自行獨自活動,如晚上睡覺時,可以起來夢遊,又能自己回去睡覺。做夢時上山下海,毫無阻礙,彷彿真實一樣,一點也不覺得是在夢中。
  
  由於意識染著外境的不同,造成各種不同的業因,感受各種不同的果報,因此而有嗜好、興趣、習慣上的不同。譬如有人看到溪中的魚蝦就說:「那些小魚小蝦好骯髒啊!小小的身軀裡,卻藏著大便小便、五臟六腑等穢物。」但是對一個饕餮成性的人來說,卻把它視為佳餚,吃得津津有味。又如糞便雖是污穢不堪的東西,可是狗的鼻識,由於業力所感,卻把它當做珍饈美味。心識覺得是美味的東西,縱然是污穢難以入口的糞屎,也會變成山珍海味;心識覺得不舒服的地方,即使是清淨的極樂淨土,也會變成刀山劍海。由此可見心識牽引力量的巨大。
  
  中國佛教史上四大翻譯大師之一的鳩摩羅什,翻譯過不少的大乘經典,如《法華經》、《維摩經》、《金剛經》、《阿彌陀經》等。他年少時,有一次到某寺院去遊玩,看到一個像帽子的大磬,一時興起,就拿起銅鑄的大磬戴在頭上。由於他當時沒有分別心,只想到這是頂帽子,千鈞重的銅磬,在他的心意識裡,並無重量的存在,因此輕易地戴在頭上,一點也不覺得重。他的母親一看就說:「胡鬧!那是銅的磬子,怎麼可以當帽子戴呢?」鳩摩羅什一聽是銅製的,意識到銅的觀念,馬上感到泰山壓頂般,沉重得抬不起頭來。
  
  宇宙萬法本是如如不變,但是心識一起分別,山河大地在識藏裡的變現就不一樣了。心情愉快的時候,天上一輪皎月,真是詩情畫意!如果是行竊的小偷,看到天上的明月,反而怪月兒不作美,破壞他的好事。假如是自己心愛的對象,會覺得她比西施還要美貌;假如是不喜歡的人,便覺她像母夜叉般面目可憎。
  
  同樣一個人,有了愛意,覺得對方美如天仙;沒有愛意,甚至由愛生恨時,便覺得對方奇醜無比;既無愛意也無恨意時,對方則只不過是個相貌平庸的普通人。因此一切的境界,皆由於心識的分別作用,而有美醜、好壞、優劣的種種差別。如果我們善於調伏自己的心識,再痛苦的事,也能逆來順受,甘之如飴。譬如站立良久,兩腿酸麻,沒有座位可坐,原本是很辛苦的事,但是只要我們心甘情願,一切也就不以為忤了。如何轉妄識為智慧,正是解脫的重要途徑。
  
  (三)唯識宗修持方法
  
  既然山河大地、宇宙萬有,皆由吾人的心識所變現,那麼,如何才能悟入唯識的境界?以下四種力是必須具備的:
  
  1.因力:何謂因力?凡事必有其因,有如是因才能產生如是果,欲趣入唯識的果位,先要培養修觀唯識的因力,以大乘的教法來說,即是多聞薰習,常常聽聞佛法,以種植好的因緣種子。
  
  2.善友力:所謂善友力,指要有善知識的指導。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修學佛法,親近善知識是很重要的。對於善知識,應該虛心向他求教,接受他的教導。善知識的薰陶,能使我們增加求道的信心與力量,修學上能夠走向正確的方向,以進入唯識的境界。
  
  3.著意力:所謂著意力,就是要有卓越的見解,對佛堅信不移,永不退轉。佛教不同於一般的哲學思想,不能只從字面上解釋,或只是表面上浮光掠影般地了解。學佛的人,應該深入地認識佛法,肯定它的立論,不輕易改變對佛法的信心。這種由思想而產生信仰,由信仰而引發力量的過程,即是著意力。有了著意力之後,任憑別人批評毀謗,仍能屹立不搖,毫不轉移。譬如有人批評:「佛教是迷信的宗教。」我們心想:迷信總比什麼都不信好多了。能夠正信當然最好,不能正信時,至少還有信仰,連迷信都沒有的人,則是空無所有,最為貧乏。
  
  我們對於維護世間的公理、社會的正義,也要有毫無條件的道德勇氣。當我們一切抱持著「我不為什麼」時,就能擇善固執,勇於為真理犧牲。假如心中存著條件,面對犧牲時,會想:「我為什麼要這麼傻?」一旦如此,就裹足不前了。岳飛曾說:「假如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宋朝的江山就可以保住了。」所謂不要錢、不怕死,就是一種為維護真理而執著不放的迷信。以上所講,並非提倡迷信,而是凡事不必只為自己的利益斤斤計較,有時不妨拋開條件,為社會奉獻一點力量。況且迷信不見得是壞事,如果對真理能產生迷信,何嘗不是一件很美的事呢?
  
  4.任持力:學佛的人,除了對自己所信仰的立論堅信不疑,更要時時守護它,經常思維,才能逐漸與身心相應。同時,必須能擔當弘法和救護群倫的責任,受持四攝六度的菩薩行,以及佛陀的慈示。
  
  (四)唯識宗修行的次第
  
  唯識宗修行入道的次第,在《成唯識論》裡,一共分成下列五個階位:
  
  1.資糧位:菩薩發堅固菩提心,欲求無上佛道,須先修持四攝、四無量心、六度萬行等種種福德、智慧,作為成就佛果的資糧,即修學世間有漏的福德因緣,諸如修橋鋪路、冬令救濟,響應仁愛計畫、小康計畫等善行,抱著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精神,廣植福德,積集資糧。
  
  2.加行位:加行是加功用行的意思。既然已經具備了福德資糧,進入到菩薩十回向滿心,必須再進一步邁向菩薩十地的第一極喜地,勤行四善根,即煖、頂、忍、世第一等四加行位。加行位好比工廠趕製產品,必須連夜加班,一氣呵成;又好比打鐵必須趁熱,加緊工夫,鍊鐵成鋼。
  
  3.通達位:到此階位已能體會唯識真性,通達真如,可說是見道了,一般說的分證法身菩薩,就是指這個階位。
  
  4.修習位:即修道位。從通達位進入初地起,到第十地,以無分別智斷分別起二障,依我空、法空證悟唯識理,此一階段要經過十地位,修十波羅蜜,斷十重障,證十真如。
  
  5.究竟位:菩薩修至十地滿心金剛無間道,斷二障種子,證二空理,轉煩惱障得涅槃,轉所知障得菩提,成就佛果,達到究竟解脫。
  
  以上對唯識簡略地介紹,主要是要我們認識「識」。識就是我們自己,是生命的根本。我們的身體死了,眼睛、鼻子、耳朵腐爛了,但是有一樣東西卻不滅亡,那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識。這個心識,是流轉生死六道輪迴的本體,有時候轉世成人,有時候出生為牛。儘管形象不一樣,但是心識只有一個,沒有不同。因此如果我們希望來生出生做什麼,今世就必須將我們的心識著意在那一方面。一心持戒,守住做人的根本道德,來生就有希望投胎為人。如果再加修禪定,可升天享福,若要究竟常樂,則必須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修學唯識最終的目標是轉識成智,「識」是生死的根本,「智」是佛性,我們的光明。佛教說轉八識成四智,即第一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第二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第三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第四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轉八識成四智,是修學唯識宗主要用功用力的地方。有心學習者,可依《成唯識論》所記載的修道次第,一步一步探討深入,當能轉凡夫為聖人。
  
  六、三論宗的修持方法
  
  (一)三論宗的祖師
  
  三論宗是以龍樹菩薩的《中論》、《十二門論》,以及提婆菩薩的《百論》為依據而成立的宗派。這三部論典都是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因此中國的三論宗,應以鳩摩羅什大師為初祖。羅什之後,有僧肇法師等人弘揚般若思想,至第六祖為嘉祥吉藏大師,由於他對三論宗的弘揚最為用力,集三論宗之大成,也有人尊奉嘉祥吉藏為三論宗的祖師。
  
  吉藏七歲跟隨法朗出家,當時適逢隋朝末年,政局動亂不安,而避亂到越州嘉祥寺,講經說法,著作論疏,因此世人尊稱他為嘉祥大師。他一生講解三論一百多次,講《法華經》三十多次,其他如《般若經》、《大智度論》、《維摩經》、《華嚴經》等,都曾大力宣揚,著作有四十多種,不下一百餘卷,被譽為文海。
  
  (二)三論宗的要義
  
  1.空不礙有:三論宗的立論,是破邪顯正,以緣起性空的道理,破除一切妄執。三論宗的性空,不是否定現象界的一切假有而說空,而是在萬法常體上,觀察其無自性之空。一般人難以接受性空的道理,常人所了解的空,是空空如也的空,是什麼都沒有的空。一般人的觀念裡,有和空是互相對待的,有的不是空,空的不是有。依三論宗所講的空義,我們所說的有不是真有,我們所說的空也不是真空。根據三論宗的論說,空才能有,不空就沒有,所謂「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空是所以成就有的要因。
  
  坽有依空立:世界上的萬有究竟安住在那裡?「有」是建立在「空」的上面。有空間才能成就各種因緣,沒有空間,我們如何立足?皮包不空,東西往那裡裝?鼻子不空,如何呼吸?口腔不空、耳朵不空,甚至毛細孔不空,人就無法生存了!我們的生命所以能夠維繫,最主要是有無限的空間,由此可知有是建立在空的上面,真空才能生出無限的妙有。
  
  夌緣起性空:一般人所認知的有,不是真有,而是因緣和合的假有。譬如我們身上的衣服,它是棉花的種子,加上土壤、陽光、空氣、水分等種種因緣條件,施以人工,才提煉為棉紗,製作成衣服。棉紗、衣服,本來為空。它的生成是依靠種種因緣的聚合而生,故不能自生;將來破敗了,也因為種種因緣的分散而壞滅,故不能自滅。衣服本身不能自生自滅,只是依因緣而假生假滅,因此沒有自性,既然無自性,所以為空。
  
  既然諸法為空無自性,故其生滅乃暫時的假生假滅,換句話說,諸法本來不生不滅。如《般若心經》所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世界一切諸法,都是因緣所生,不是真有,自性本空。諸法雖然和虛空一樣無自性空,但是又假借全宇宙的關係因緣和合而成,從暫時存在的現象界則說緣起,從本無自性的實體界故言性空,因為緣起,才顯其性空,因為性空,所以能緣起。因此緣起不礙性空,性空不礙緣起,真空中才能生出妙有。
  
  2.以空為樂:一般人都歡喜有,如有福、有財、有功名富貴等等;假如說空呢?就覺得不如意了。其實空才是真實不滅,才是永恆存在,從空中所建設的有,是永恆無限的人生。
  
  我一向的人生觀即是:以退為進的人生觀、以無為有的人生觀、以空為樂的人生觀、以施為捨的人生觀、以眾為我的人生觀、以教為命的人生觀。
  
  凡事只要不執著,一切都為我們所享有。無我和空,有無限的妙意,無我才是真實,真空才是妙有。這種以空為樂的道理,在闡明空理的經典如《金剛經》、《心經》等,都有精闢的說明,只要慢慢薰習修學,有朝一日,必定能夠成就以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空樂。
  
  (三)如何修學空觀
  
  在中國的文字中,空和無的意思是相似的;但是梵文經典上,空與無的解釋卻是大不相同。無是沒有,什麼都沒有,而空不是什麼都沒有,是指諸法自性了不可得,因此稱為空。空並不否定現前存在的一切假名有,空也不妨礙假名有的存在,進一步說,有了空才能假名有。
  
  對於空理,如果能以堅定的信念加上逐漸修持,就可以次第觀我空與法空。修持我空觀,最好的方法是修學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等四念處法門;修學四念處,對於生命的妄執愛著,會慢慢降伏減低,去除我愛、我慢、我見、我痴,而悟身空。
  
  六祖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本不生滅。」經典上亦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所謂法空觀,即觀察諸因緣所生,不生不滅的空性。具備此空性正見之後,再修「止」成就,破除一切妄執,然後進一步修「慧」,證得般若智慧。由止而觀,由定而慧,這個步驟,即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止,叫「有分別影像」的觀察。其次仍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定,這是深一層的定,安住於定中以後,再修觀察,也是以無性空為所緣,然後觀心純熟,心虛明顯,清淨無染如離去一切雲翳的太虛空。從此觀力重發輕安,就是修觀成就。然後,止觀雙運,不必用心著意,自然以無分別觀慧,能起無分別住心;以無分別住心,能起無分別觀慧,止觀均等,定慧等持。最後,空相脫落,而證入勝義--涅槃空寂法性之中,般若無分別智於是全體展現無遺。
  
  七、淨土宗的修持方法
  
  (一)念佛法門的殊勝
  
  中國的淨土宗,從廬山慧遠倡導淨土思想,歷經北魏曇鸞、唐朝善導、道綽、慈愍等大師的推弘,隨著時代的遷移,愈為後代人所喜愛。淨土宗和禪宗一樣,為影響中國佛教、民間信仰最為深遠的宗門。
  
  提到念佛,千萬不可存著輕慢馬虎的心理,認為念佛很簡單,只要不斷的念下去就行了。如果我們念佛時雜念紛飛,念得不純熟,念得不懇切,即使念一輩子的佛,也不能與阿彌陀佛心心相印。
  
  念佛,不只是老公公、老婆婆的專利品,在物質充斥、生活繁忙的今日社會裡,人人皆應修持念佛法門,讓心靈有一片安謐的園地。念佛法門,不會妨礙工作的進行,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修持,是各種修行法門中,最方便的一個法門。
  
  有一位姓王的鐵匠,平時以打鐵為生,勤修念佛法門。他每天工作的時候,手中拿著笨重的鐵鎚,每打一下鐵,口裡就喃喃念道:「阿彌陀佛!」幾年的光陰過去了,有一天他站立在烘燒鋼鐵的火爐旁,說出下面的偈語:「叮叮噹噹,久鍊成鋼;時辰已到,我往西方。」手裡還握著鐵鎚,人卻往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可見其念佛之專心。
  
  我們平時無論是在家燒飯、洗衣,或是出門在外,行住坐臥皆可念佛。等人的時候可以念佛,時間容易打發,也不會感到心煩氣躁無法忍耐;生氣的時候,一聲「阿彌陀佛」,一場風暴化於無形;見面的時候,一句「阿彌陀佛」,換來美麗的笑容。阿彌陀佛,這一句萬德洪名,包含有無限功德,一句阿彌陀佛,是如此的方便,時時都可稱念修持,都可收攝放逸的身心。
  
  (二)不同心境的念佛方法
  
  古來因為念佛而得道的人,如過江之鯽,無法勝數。以下列舉幾種念佛的方法:
  
  1.要歡歡喜喜的念:念佛目的在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要觀想此去極樂世界,蓮華化生,不再受生老病死的痛苦;住的是黃金鋪地、七寶裝飾的亭台樓閣;相處的人是諸上善人等大善知識,可以互相切磋請益,並能親聆彌陀說法。人生還有比此更快樂的事嗎?如此觀想,心中的法喜越深,嘴裡就不知不覺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綿綿不斷地持念佛號。要念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發出至心的微笑。像這樣念得心念純淨、熱情洋溢,必能收到極大的效果。
  
  2.要悲悲切切的念:世俗的痛苦,莫過於死別。我們念佛也要如此,彷彿自己親愛的人死了,以極度哀傷悲泣的音調,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比失去依怙的孤兒,找尋依靠一般,悲切地稱念佛名。如果仔細思考自己從無始以來,沉淪在生死大海之中,頭出頭沒,永無出期,遍歷輪迴之苦,或牛胎馬腹,或披毛戴角,或地獄餓鬼,火湯血池,刀山劍樹,受盡無量的痛苦,什麼時候才能出離呢?思憶及此,怎不悲痛欲泣?在痛苦的深淵裡,只有仰賴阿彌陀佛慈悲救拔,才能脫離苦海,躋登極樂國土,又怎能不感激而涕零呢?如此悲悲切切的念佛,我們的心便很容易和阿彌陀佛的心相應。
  
  3.要空空虛虛的念:我們生存的世界,是多麼的虛妄不實,我們的身體,是四大五蘊假合而成,唯有一句阿彌陀佛才是究竟的歸宿。「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要心無罣礙,一心稱念佛號,念到頭也沒了,手足也沒了,天地粉碎了,世界不存在了,悠悠揚揚、飄飄渺渺,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如遊絲般充塞於整個宇宙虛空。
  
  4.要誠誠懇懇的念:一想到阿彌陀佛的慈悲,無邊的願力,攝受十方一切眾生,不禁油然生起虔誠的恭敬心,唯願在您無量光明照耀下,一切眾生早日得度。我們要以如此虔誠恭敬的心,至誠懇切地稱念佛號,頂禮聖像,藉此也可加速消除業障,增長福慧,所謂「禮佛一拜,福增無量;念佛一聲,罪滅河沙。」
  
  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念佛、拜佛只要抱著至誠心,專心一意地禮拜,自然會有感應。
  
  (三)修持淨土應有的觀念
  
  修持淨土法門的行人,應該具備的觀念,是發大菩提心,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心,來稱念佛號,才能與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相應。《觀無量壽佛經》上說:修持淨土法門應該具備三心--1.至誠心。是為了生死而求生彼國,不是為求名聞利養而現精進相的心。2.深心。對阿彌陀佛因地所攝受一切眾生的四十八大願,毫不懷疑,抱著磐石不轉移的信心,專心一意地稱念彌陀聖號,以仗著佛力的加被護持而往生極樂。3.迴向發願心。從自利方面說,將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智慧、功德資糧,全部發願迴向往生西方;從利他方面說,則將功德迴向一切眾生,願所有的有情眾生都能往生極樂淨土。
  
  八、天台宗的修持方法
  
  開創天台宗的智者大師,二十二歲時,前往光州大蘇山,親近慧思禪師,苦練精修法華三昧。有一天,持誦《法華經》至〈藥王品〉的諸佛同讚言:「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的經文時,豁然大悟,心境明朗。慧思禪師讚歎:「非汝勿證,非我莫識……」師徒相許之情,溢於言表。證得法華三昧以後,得無礙辯才,講解佛法妙義,口若懸河。智者大師講說《法華經》時,僅僅一個「妙」字,就解說了三個月,將佛法大意完全發揮在妙字之中,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九旬談妙」。
  
  智者大師感到聞法的人多,證悟的人少,恐怕佛法流於文字知解,無法久傳於世。三十八歲的時候,進入天台山,進一步修持法華圓頓一實的中道,從法華三昧的禪定工夫至止觀雙修的境界。
  
  大師證悟以後,前往金陵,於光宅寺講《法華文句》,創建玉泉寺,著作《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教理、實踐兼備,闡揚《法華經》的奧妙,建立了天台教學的體系,世上稱此三書為天台三大部。由於智者大師以《法華經》為依據,而開展一宗之教說,因此也稱此宗為法華宗。
  
  (一)教觀雙美
  
  所謂教觀雙美,教指教理,觀是修行,就是理論和實踐兼備,解行並重的意思。從天台宗的立場來看,大乘八宗之中的唯識、三論、華嚴宗等,偏重理論,屬於教相門,而禪、淨、律、密等宗,注重修行,屬於觀心門。此二者皆有所偏廢,只有天台宗有教理又重修行,教相門和觀心門兩者兼備,最為圓融,因此自稱為教觀雙美。
  
  綜觀天台宗「教觀雙美」的思想,在教義、理論方面,乃將法界的實相、眾生的法性,攝入整個組織體系,而發展成一圓融無礙的思想架構,譬如有名的五時八教的教判,即為教相門。在修行、實踐方面,是智者大師依據他在大蘇山所證的三昧,並融和在天台山修頭陀時的妙悟,而開顯出止觀法門的修道體系。如一念三千、一境三諦,即為觀心門。教相門和觀心門,好像鳥的雙翼,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就實際而言,天台宗的教學特色,確實是值得讚美。譬如天台三大部的《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其主重玄義及消文四意的解經方式,成為千百年來研究貫穿經意,講經說教的最好典範。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不只是天台家觀心法門的至寶,也是修禪定、智慧的聖典,甚至小部的《小止觀》、《六妙門》,也是禪修必備的良書。可以說天台宗,不論在教理、或觀心,確實都已具足了完備的教學體系。
  
  (二)思想理論
  
  天台教學的本質,在解明中道實相的奧義。智者大師從兩方面來把握。從絕對的理體來考察諸法者,為三諦圓融;從森羅的現象來認識諸法者,為一念三千。而本體與現象,即三諦圓融與一念三千互相圓融無礙,事中有理,理因事顯,此即天台一乘圓教最微妙的思想--事理相即的「實相論」。
  
  所謂「三諦圓融」,諸法皆具有空、假、中三個真理。空諦即諸法空無自性,沒有實體;假諦即無自性的諸法乃因緣假合而成;中諦是諸法的本體超越空、假對待的絕對實相。此三諦非個別單獨存在,每一諦中具有其他二諦,三者互具互融,因此稱為「三諦圓融」。
  
  「一念三千」是說我們心中的一個念頭,具足三千大千世界的諸法。根據《華嚴經》的說法,宇宙間有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十法界,而每一法界又見十法界,故為百界。根據《法華經》的記載,每一法界具有十如是,因此百界即具有千如。智者大師將《法華經》的千如,配合《大智度論》的三世間,形成他自己獨特的一念三千的教學。關於十如是、三世間等名相,佛教辭典有詳細的記載,不一一加以介紹,我們只對一念三千的道理稍加說明。
  
  我們的心,真的具有三千大千世界嗎?當我們看到別人有困難,生起憐憫心,幫助他解除危難,這時就和佛菩薩一樣,以慈悲心來救渡眾生苦。當我們春風得意,心平氣和,覺得世間的一切好美,如同置身天堂一般,這就是人天的心。看到山珍海味,食指大動,起了貪愛心,這是餓鬼的心。碰到不如意的事,憤怒填膺,生起瞋恨,這是地獄的心。有時和家裡的人嘔氣,絕食抗議,結果餓壞了身體,沒有力氣做事,這就和畜生一樣愚癡,沒有智慧。一天二十四小時的生活裡,我們的心時而天堂,時而地獄,時而餓鬼,時而畜生,輪轉不停;我們被自己所造作的痛苦,緊緊地束縛著。這些都是一念三千最好的寫照,我們必須努力的是,如何將我們的心拔出於三途的痛苦,而入於佛菩薩的法界之中。
  
  (三)修持方法
  
  1.三種止觀:天台宗最有名的修行方法是三種止觀。何謂止觀?「止」是停止、止息的意思;指停止一切的心念而住於無念之中,摒除一切的妄想,令生正定的智慧。「觀」是觀想、貫穿的意思;是止息散亂的妄想之後,進一步觀想諸法,以發真智,徹悟諸法實相的本體。止是止息一切諸法妄念,為靜態、消極性地不造作,為禪定門。觀是觀想緣境、觀想光明,為動態、積極性地再用功,為智慧門。此二者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為求道者修禪發慧之要門。
  
  在忙碌不停的生活裡,每一天,我們應該給自己幾分鐘的時間,安靜下來,檢討一天的所作所為。一星期中,能有一天、半天獨處的機會,讓身心安靜下來,對工作做一全盤的計畫。一個月,乃至一年之間,能夠撥出幾天的工夫來實踐止觀法門,使我們的人生更上軌道。
  
  佛門裡有很多老和尚,修習止觀,眼睛一閉,既不看,也不聽,甚至寸粒不進,然而其樂無窮。這就是修持止觀所得的法樂,這種住於真理的快樂,是物質的享受無法望其項背的。
  
  修持止觀法門有無限的妙用,其方法有三:
  
  a.漸次止觀:在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次第禪門》一書裡,對這個修行方法,有詳細的記載,有次第引導行者,由淺而深,漸次進入禪定觀心的階次。歸納起來可分為五重次第:一、先皈依持戒。二、次修學禪定。三、向上進入無漏道,脫離三界生死。四、修慈悲門以行菩薩道。五、不忘更修觀法,破除空假兩邊的執著,而證入實相無為道。
  
  b.不定止觀:這是根據智者大師在南京瓦官寺所講的《六妙門》一書而修習的。它不分別階位,有時修頓修漸,有時更前更後,有時修真修俗,互淺互深,或事或理,乃適應眾生根器而開出的不定止觀法門,但是仍然以數息觀為最主要的方法。
  
  c.圓頓止觀:是《摩訶止觀》所開示的修持法門,這個法門最初以實相為止觀的對象,隨著解行用力,而到達始終不二、圓融的境地。不同於漸次止觀與不定止觀的修法,是智者大師晚年在荊州玉泉寺講說的實踐法門,也是大師思想、體驗最為成熟的結晶。其修持的次第為: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等。此中所謂的修大行,主要是修學三昧,就是天台另一種修持方法的四種三昧。
  
  2.四種三昧:《摩訶止觀》所教示的法門是最高極致的圓頓止觀,書裡所說的「修大行」指: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和非行非坐三昧等四種三昧,這四種三昧是天台實踐論中非常重要的行門。何謂三昧?三昧是正定的意思,也就是將善心住於一處而不妄動。以下簡單地說明:
  
  a.常坐三昧,又叫一行三昧。以九十天為一期,專心一意坐禪,口中稱念某一尊佛的名號,心意集中一處,而觀照真如法性。這個法門所觀照的對象--所緣境,與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所觀照的對象不同。慧遠大師是以阿彌陀佛聖像為所緣境,而常坐三昧是以真如法性為所緣境。實踐常坐三昧,能夠了達迷悟不二、凡聖一如的境界。
  
  b.常行三昧,也是九十日為一期。九十天之中不可以盤坐,更不可以躺臥,只准站立行走,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地繞室行走,不能休息。
  
  佛光山有一位法師,曾經二次修持過常行三昧。修行的過程,真是酸甜苦辣,別有一番滋味。他入關半個月後,感覺關房如同冰窖一樣,片刻難以安身。我建議他:「可以供奉佛像,燃香供養諸佛菩薩加持你。」後來他說清香一燒,滿室芬芳,溫暖如春,給了他不少力量。又過了一段日子,覺得眼耳鼻舌身,好像被堵塞起來一樣,又好像有鐵錘在撞打著他,非常難受。他不吃飯,每天只喝一碗米湯。本來修持常行三昧是可以吃飯的,但是他不想吃,因為飲食少,能減低欲望。他最初走路,是每一次走三小時,每一天走三次。走得太辛苦了,雙手可以扶著從天花板垂下來的繩套,稍事休息。一個月以後,每次走路增加到七小時,一天仍然走三次,也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之中都在奮力地行走,這樣實踐了二個月。這種三昧,又叫般舟三昧,是根據《般舟三昧經》的修持方法。
  
  歷代高僧大德,因為修持這種三昧而有成就的,不勝枚舉。譬如慧遠大師依據《般舟三昧經》而成立廬山蓮社,淨土宗第三祖的承遠大師,也是修持這種三昧而有所成就的高僧。修持這種三昧有所成就時,在禪定之中,能清楚地看見十方諸佛站立在自己面前,因此又叫佛立三昧。
  
  第三的半行半坐三昧和第四的非行非坐三昧,都不論時間的長短,或者七日或者二十日為一期,人數也可以十人或者更多的人共同修持,是比較適合一般人修行的法門。
  
  除了三種止觀、四種三昧,天台宗還有一些修學的方法,譬如「五悔法」: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五種修行法門。這些法門普遍於其他宗派,只是依各宗派見解的不同,五個層次的前後稍有差異。還有「二十五方便」: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調五事、行五法等。五悔和二十五方便,都是修行禪定的預備工作,是修習觀心門的方便入門。還有「十乘觀法」,這是摩訶止觀的中心思想,依此觀法修持,很快就能成就止觀的修持,是修持止觀捷徑中的捷徑。
  
  上面所介紹的天台宗實踐法門,大多以修持禪定為中心。除此,另有一種受持法華經典的法門,或者誦念經文,或者禮拜經文,或者刻寫經文。在稱念經文方面,中國佛教都禮誦整部《妙法蓮華經》。日本佛教如日蓮宗則只持誦經名,如同稱念佛號一樣,不斷的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
  
  受持《妙法蓮華經》而得到感應的事蹟很多,例如慧思大師年輕時,經常一個人在空塚間,誦讀《法華經》,由於不明義理,日夜悲泣,唯有面對經卷頂禮不休。後來夢見普賢大士,乘白象來為他摩頂,因此智慧大開,以前不懂的經文含意,頓然能解。隋朝慧威禪師,一心念誦《法華經》,能通鳥語。有人因為誦《法華經》而降伏邪魔、嚇跑惡鬼;也有人因為念誦《法華經》而使自己父母超昇天道。
  
  以上簡單介紹中國八大宗派的特性、內容及修行方法,不論大乘、小乘各宗各派,在教義、修學內容、修持各方面,固然有彼此的風格,但彼此之間不是批判爭執,不是你錯我對,而是相互的尊重與包容,相互的讚歎與融和,同中存異,異中求同。因此,我們應做到禪淨融和、顯密融和、大小融和、南北傳融和、甚至要將傳統與現代融和,共同恪遵佛陀的慈心悲願,融和五乘十宗,修持三學而圓滿佛道。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四日講於台北中山堂
【書籍目錄】
第1頁:〈總序〉人間佛教正法久住 第2頁:從佛教各宗各派說到各種修持的方法
第3頁:從古德行誼說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態度 第4頁:奇人的修證
第5頁:偉大的佛陀 第6頁:佛陀的樣子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