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得到五祖弘忍的衣缽離開黃梅之後,許多人在後面追趕,希望奪回衣缽。第一個追上的是惠明,六祖知道人已趕來,便把衣缽擺在大石上,自己隱到草叢中。惠明看見石上的衣缽,用手一拿,卻是怎樣都提不動。惠明於是明白,衣缽是傳法的信物,沒有得法,縱然用武力搶奪,也是惡行。於是他大聲說道:「尊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這時,惠能才從草叢中出來對惠明說:「你為法來,我為你說法。」
在佛教大乘經典--《維摩詰經》裡,記載文殊菩薩和舍利弗尊者,率諸菩薩、羅漢們探望示疾的維摩居士的經過。舍利弗與諸聖眾到維摩病室時,舍利弗為探病者沒有床座而掛念。
大菩薩化身的維摩居士知道他的掛慮,於是探問舍利弗:「尊者,你是為法而來?還是為床座而來?」
舍利弗尊者尷尬的回答:「我們是為法而來,非為床座而來。」
今日到佛門求法學道者,猶如昔日惠明不為衣來,而為法來,亦如舍利弗諸聖眾集會在維摩丈室共論佛法,是為求法、求道而來,不為欣賞明媚的風光,也不為貪享美味的素菜,更不是為環境和招待的周全與否而來。因此,修學佛法的態度當依止下列四法為準則:
一、依法學不依人學
依法而學,是說以「真理」為依據,凡事按真理而行事。人之所以不足以為依,因為人的思想、見解各有不同;人有生、老、病、死,時時來去遷流,人事更遞變化,而法(真理)則是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所以學道應依法不應依人。如《華嚴經》說:「以法為依,以法為救,以法為歸,以法為舍。」
佛陀時代,有一天,一位經常跟佛陀到處弘法的弟子對佛陀說:「佛陀,您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老師。」
佛陀聽了這話,絲毫沒有露出喜悅之色,反而問弟子:「你見過世界上所有的偉大老師嗎?」
「沒有。」弟子回答。
「你認識現在活在世界上所有的老師,或未來將出生的所有老師嗎?」
「不認識。」弟子再次回答。
「那麼,你說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老師,這句話毫無意義,因為你沒有辦法知道你所說的話到底是真是假。」
「我只是想稱讚您,因為您的教示這麼高明。」弟子辯白道。
佛陀說:「假如你認為我的教示對你有幫助,那麼實行我的教示,遵循我的教示,這比稱讚我,更能使我高興。」
佛陀接著問身邊的另一位弟子:「如果你要買貴重的黃金,沒有試驗之前,你會付錢嗎?」
「當然不付,因為萬一是假的,那不就白花了冤枉錢。」弟子如此回答。
「這就與我所教的事情完全一樣。」
佛陀繼續說道:「你們不要認為我所說的,就一定是正確真實的。你們應該自己去試驗我的教示,看看是否真實不欺;如果你發現它是真實而有用,那麼就去實行,不要只是因為尊敬我,才實踐我的教示。也不要批評別人所教的,說別人的教示不好,世界上有很多偉大的教師,他們都有幫助別人的辦法。因此,對他們任何一個人都不可心存輕慢,他們教得好不好,這不是你的事,你的事只在使自己離苦得樂,同時幫助別人離苦得樂。」
弟子們聽了佛陀的教示,從此更能以理性、客觀的尊重態度看待任何的人和事。
佛陀明示依法不依人,即是要我們依據佛陀教法「信解行證」,不要因人的優劣改變信仰。身為佛教徒要「護情更要護理、護財更要護道、護私更要護公、護己更要護他、護家更要護國、護身更要護心、護人更要護法、護神更要護佛」。唯有以法為依,才能走上學佛的正道。
有人說,在學校需要接受老師的教導,初學佛法,同樣需要法師大德們的開導,怎麼可不依人而學?師長們的確能教導我們,可是教導者的言教,須要經過自己的體會和認識,才有所得,不是人人可以直接將教導者之言教,取為本身的經驗。
有人問趙州禪師:「怎樣參禪,才能悟道?」
趙州禪師站起身說道:「我要去小便了。」
走了幾步路,趙州禪師回頭對詢問者說:「唉!像這種小事,都要自己去辦才行。」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曾經開示:「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六祖壇經》也說:「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有是處。」這都是說明,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要相信真理,依靠真理;不可依靠其他。
上自佛陀,下至師長、教授的言教,都是先知先覺者的經驗。他們宣揚真理,引導學子走上真理大道,我們固然敬領其人教言,但是欲得收穫,還是得靠自己親自去體驗。
二、依智學不依識學
智是指「無漏般若」的智慧;識是指有漏的「分別意識」。
為什麼要依智學,不可依識學呢?因為世相虛幻,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所分別、認識的現象,時刻都隨著虛幻的世相變化。所以,以識來分別、認識世間的森羅萬象、千差萬別,畢竟不夠徹底。
舍衛國有一位清道婦,每天清晨就在城內各通衢要道掃地,清除汙穢的水溝和馬路,她無暇顧及自己的身裝,所以總是一副汙穢的模樣。城裡的人遇到她就避開,不敢與她接近。他們忘了這個清道婦替大眾服務的功勞,反而嘲笑她是「臭女」,看到她,不是掩鼻就是吐痰。
佛陀憐湣這位清道婦,便召她到耆闍崛山親自對她說法。城裡的人聽到佛陀為「臭女」說法的消息,紛紛跑到耆闍崛山想要一探究竟。經過河邊時,看見一道不可思議的光輝,光輝下是一位正在洗衣服的女人。
到了山頂,他們問佛陀:「佛陀,您常說清淨的話,為什麼與城裡人人最討厭的臭女交談呢?佛陀,你不感覺有損身分嗎?」
「你們來這裡時,途中有沒有看見一個女人在河邊洗衣?」佛陀問。
「有啊!那女人好像有毫光似的。」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那女人就是你們所說的臭女。她清潔你們的城市,替你們整理市容,給你們清淨,你們卻嫌她汙穢。」佛陀又說:「清潔不在於外表的乾淨與否,要心裡清淨才行。她每日為你們掃穢除垢,心地早就清淨了;你們嫌她汙穢,可見你們心中尚未清淨,光有外表,有什麼尊貴呢!」
所以,《維摩詰經》說:「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心地清淨才是真正的清淨,心地汙穢,徒有光鮮的外表,實在不值得稱嘆。
韓國的鏡虛禪師,有一段時間都帶一名女子回寮,並且關起房門同居同食。弟子滿空怕大眾知道這件事,一直把守門外,只要有人找禪師,便以「師父休息了」來擋駕。
滿空心想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鼓起勇氣敲了師父的房門。才進門,就看見這名女子長髮披肩的躺在床上,身材苗條,師父很自然地在她細白的背部摸著。
徒弟一見非常生氣地大聲問道:「師父!您怎麼可以這樣?您這樣怎麼能算人天師範?怎麼對得起十方大眾?」
鏡虛禪師一點也不動氣,輕言慢語的說道:「我怎麼不可為大眾模範?」
滿空指著床上的女人,以斥責的語氣說:「你看!」
師父卻平和的對徒弟說:「你看。」
這名女子聽到師徒對話,緩緩轉過身來。徒弟猛然一看,只見一張不見鼻子、眉毛,連嘴角也爛掉的臉,正哭笑不清的望著自己。原來,是一名患了痲瘋病的女子。
這時,鏡虛禪師把手上的藥往滿空的面前一伸,泰然的說:「那麼,你來吧!」
滿空跪了下來說道:「師父,您能看的,我們不能看;您能做的,我們不能做!弟子愚癡,請師父原諒。」
世人對於是非好壞,常常自信地說:「是我親耳所聽,親眼所見。」其實由於短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沒有深入瞭解,為六識所矇騙,實是愚癡短見盲聾之徒。
而無漏般若,是本性上的大圓鏡智,可以如實照見世間萬象,又如光明朗照,可以看見自己本來面目。所以,學佛不能從枝末差別來認識世間,必須「轉識成智」,以「無漏般若」,從根本認識宇宙和人生,才不會被世間幻化妄相所迷惑。
三、依義學不依語學
語言文字是使我們獲得知識,幫助我們獲證真理的方便。各國的語言文字,其字形、發音雖有不同,但是所要表達的道理是一致的。所以我們應該把握它的根本,在事物的道理上,分析瞭解,不可只在語言文字上執著不捨,否則只是皮毛上之計較,而把真正意涵給忘記了。
阿難尊者繼承大迦葉的衣缽,為禪門二祖,活到一百二十歲。一天,有個沙彌在路上念著偈語:「若人生百歲,不見水潦鶴;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見之。」阿難尊者一聽,叫住沙彌:「沙彌!沙彌!你的偈語念錯了,應該是:『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能解了知。』」
沙彌回去之後,把尊者的話告訴老師,老師說:「你不要隨便聽信老朽的阿難,他已經很老了,不懂什麼佛法了。」阿難尊者看到佛法的流傳這樣坎坷,不勝感慨,真是翻腔易調。
「世人愛聽人言語」,謊言說上百遍,也變成真理;謠言經過幾個人一再傳說,就完全牛頭不對馬嘴。一架飛機變成九十一架、曾參殺人的事例,都值得我們省思。
在禪宗公案裡,雲門文偃禪師說:
「假如今日我見到釋迦牟尼佛說法,就一棍打死餵狗子吃。」
「什麼三藏十二部教理,把它拿來當抹布!」
祖師如此狂言,好像謗佛、謗法,其實不然,他是要我們超越語言文字的執著,徹悟語言文字以外的真理。
所以,大家在真理的大道上,要把我們的知見、執著捨去,在知見執著外,體會不偏不倚的本來真實面目。
四、依了義學不依不了義學
「依了義學,不依不了義學」,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依究竟絕對的真理,不依各種方便、不究竟的方法。
《法句譬喻經》中記載佛陀教化弟子依了義的事蹟。當時,僧團中有一位般特比丘,天性遲鈍,佛陀曾派五百個證得阿羅漢的比丘教導他,經過三年,還是一句偈都記不得。佛陀非常憐憫他,便親自教他一首偈語:「守口攝意,身莫犯非,如是行者,得度世時。」
般特比丘聽了佛陀的教化後,感激涕零,並證得阿羅漢果。大家對愚鈍的般特比丘突然悟道,非常訝異,紛紛請示佛陀。佛陀告訴大家:
「學道不必貪多,能夠實行最重要。般特雖然只瞭解一句偈的要義,但他能契入佛法的奧義微妙,一心直入,身口意三業無染。可是世間人學得多,卻不究竟,徒然擾亂心神,於道有何益?」佛陀又說了一首偈:
「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行可度。
雖多誦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中國歷史上,陳朝後主為了提升佛教素質,想要檢覈當時出家僧尼。與大臣商議,如果考覈落第者,就下令停止修道。天臺智者大師得知,立即上表勸誡皇帝:「提婆達多能誦六萬象所馱經典,不免墮入地獄;般特日誦一句偈,即獲得阿羅漢果。能否得道,不在多誦!」
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教為適應眾生根機,有深淺不一的佛法,在深、淺佛法之中,又依各種法門樹立種種的專修宗派。所以,佛法雖然浩如湮海,但是其修持法門是秩序井然,不致使行者眼花撩亂,不知取捨。
《法華經》中,佛陀說:「吾從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這是說佛陀所告訴我們的各種修持法門,都是方便法門。方便法門是適應眾生的程度,適應眾生的根機而設立的,但不能把這種適應程度和根機的方便法認為是究竟,最究竟者是與佛心相應,這就是依了義佛心,不依不了義的方便。
《金剛經》雲:「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此段經文告訴我們,好比坐船渡河,到達彼岸的時候,即應上岸而去,不應再執守渡船不捨,若不捨渡船,帶之而行,豈不成了累贅?
無論學習什麼,都要抱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我們求法學道也須如此,不能入寶山而空手回。佛陀雖觀機逗教,敷設各種法門,但唯有謹守四個依止的原則來修學,才能不偏頗、不疑惑,獲得真正的般若智慧。
一九七二年七月講於佛光山大專佛學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