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皈依的意義
做人有做人的態度,做事有做事的態度;同樣地,求學有求學的態度,求法也有求法的態度。具備了求學的態度,才像個求學的人;因此,求法的人,也必須具備求法的態度,才像個求法的人。
佛法是一個原則,是一個指標。如果肯用心思惟四句偈,或三言兩語,必有無限妙用;能夠躬身力行,則受用不盡,獲益無窮。反之,再好的佛法,如果不能在心裡生根,即使再好、再微妙,仍然是無所增長。
求法究竟應抱持什麼態度?最主要的,應該有一顆虔誠、恭敬、莊嚴的心。為了求法,有的人辭去優厚的職業;有的人和家庭作種種的奮鬥,割愛辭親;有的人不惜千里跋涉,遠道而來。雖然方法不一,但是大家所抱持的理想和目標卻是一致的。因此,心懷「為大事也,何惜身命」的志願,為真理而奉獻,為佛教而犧牲,才是求法者應有的態度。
普賢菩薩有十大願,願願都是為了攝受眾生,莊嚴淨土。在此列也舉出十個「求法」的願望,並逐條分析於後:
第一願:要坦誠大方。
第二願:要感恩說好。
第三願:要虛心下問。
第四願:要改過遷善。
第五願:要變化氣質。
第六願:要勤儉忍耐。
第七願:要虔誠禮誦。
第八願:要勇猛正見。
第九願:要求真務實。
第十願:要慈心悲願。
第一願要坦誠大方
大體而言,今日的青年還不夠坦誠,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卻又講很多。常常言不由衷,敷衍了事,也不坦誠行事,不切實檢討,這樣的求法態度,不能獲得實益。另外,態度上也不夠大方,譬如吃飯,佛門有句話說:「放大肚皮吃素菜」,本來他可以大方吃飯的,但是當師長從旁走過,或者與師長同桌共餐時,就顯得靦腆不安,手足無措。有些人讀書時,心裡罣念某些未完成的事情,恐怕遭人非議;做事情時,則又想著功課沒有複習。患得患失的結果,書未讀好,事情也做不好。
所以,一個求法的人,不論待人、處事、讀書、修行,必須認真、專心、坦誠、大方。只要不過分,不目中無人、大言不慚,適度得體,則沒有什麼行不通的。
人與人之間所以有隔閡的產生,主要是缺乏坦誠,《維摩詰經》說:「直心是道場。」《佛遺教經》說:「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俗語也說:「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我們應該具備這種朗朗心胸,做的事,沒有一件不可以告訴人;說的話,沒有一句不可以讓人知道,胸懷坦蕩,態度誠懇,一切問心無愧,磊落大方,這樣的為人處事,求學求法,相信一定能獲益良多。
第二願要感恩說好
求法,首先要感謝三寶恩,因為沒有三寶,我們好像迷失在黑暗中,見不到光明;沒有三寶,我們彷彿漂浮在大海裡,沒有救生艇。三寶的慈悲光明,把我們接引到佛國淨土來,我們怎能不感恩呢?
感謝三寶恩的同時,我們還要感謝師長恩。師長授課,遠道而來,不僅旅途奔波,廢寢忘食,為了上幾個鐘頭的課,還要花幾天的時間忙碌準備。老師們的用心良苦、精神毅力,能不感恩嗎?
往昔求法的人,為了求大德明師指示,千山萬水,不惜長途跋涉,有時抵達目的地,仍不蒙大德開示半句;有的長期勞役,聽不到一句佛法。浮山法遠禪師慈心結緣,卻遭遷單開除;密勒日巴為法建屋,數度遭上師拆除重建。過去的學子,因為知道佛法得來不易,所以登門求師訪道時,都能兢兢業業,珍視愛惜。可是,現在情形不同了,老師熱心教導,希望傳授佛法,學子得來太容易,反而不知珍貴。故凡學法明理的人,都應謹記「飲水思源」、「師恩如山」的古訓。懷著感恩的心,知識才能躍進,也才能得到佛法的樂趣。
在日常生活中一粥一縷,當思來處不易;一磚一瓦,是多少人辛勤血汗的結晶。對於恩惠不知感謝的人,是無法得道的。一般青年最大的缺點就是希望「別人為我」,卻不曉得「我為別人」;只想「社會能給我什麼」,卻從未想「我能給社會什麼」。
今天的時代,國家進步,社會繁榮,民心安定,物質豐富,因此從事慈善工作的人很多,譬如獎學金的設置、各項活動的舉辦。可是,一個真正的三寶弟子,不只是接受別人的佈施,自己也要能夠付出。因為接受別人的佈施,表示自己貧窮;惟有能夠付出,才表示自己富有。
研究佛法,就是要學習為人設想的道理。或許有人說:「我們是學生,功課繁重,那有時間研究如何為人?」事實上,只要你有力量就可以幫助別人。也有人說:「我根本沒有什麼力量,又如何幫助別人呢?」沒有力量沒關係,總該有心吧!人不能沒有心,感恩者,要感恩於心,既有心,凡事就必須用心:如何充實自己,如何推廣社會福利,如何與更多人結緣,如何讓更多眾生得度?
日本宗教家中島先生曾說:「在日本,從小父母、老師,甚至社會長者經常教導我們『緣』的道理,就是人與人之間經常結緣。日本是一個佛教國家,所以佛教的思想很普遍,大家一有機會就想幫助人,與人結緣,因此,緣就越結越廣,越結越深。」
學佛,要學習廣結人緣,佛法講眾緣成就,任何一件事情不可能單獨存在。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對於這個世間上的一切,就不會感到不滿。譬如:當你佇立窗前,微風輕輕吹拂,枝頭上的小鳥宛轉歌唱,庭院裡飄來花香,心曠神怡之際應想到:宇宙自然界多麼地厚待我呀!我所擁有的是這麼的多,能不感恩嗎?時常懷著感恩的心,內心會覺得更富有。
除了要有感恩心,在言語上更要經常讚美說好。俗語雲:「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是傳達感情的工具,若運用不當,則成為傷人的利器,因此,不能不謹慎。一般人說話,常犯幾個毛病:有的人講話「話中帶刺」,喜歡別人稱讚自己,卻常以惡語傷害他人;有的人講話敷衍虛偽,不切實際;有的人講話信口開河,不負責任;有的人講話不經過思考,話不得體;有的人講話東拉西扯,毫無意義。《龍舒增廣淨土文》卷十二中曾列九種譬喻,說明口業的得失:
1.口誦佛名如吐珠玉。
2.口宣教化如放光明。
3.口談無信如嚼木屑。
4.口好戲謔如掉刀劍。
5.口道穢語如流蛆蟲。
6.口說善事如噴清香。
7.口語誠實如舒布帛。
8.口言欺詐如蒙陷阱。
9.口出惡氣如聞臭味。
一般人在言語上最大的毛病,是建設性的、讚美別人的話說得太少,而無用的贅語、不滿的言論發表得太多。經上記載:釋迦牟尼佛往昔因中與彌勒菩薩一同修行,因釋迦牟尼佛經常讚歎諸佛菩薩,以此讚歎功德比彌勒菩薩早成正覺。
因此,求法學道,要學習知恩報恩,要隨時讚美說好,心裡常懷著感恩的念頭,口裡常說著讚美的言詞,將我們有限的生命領域擴大,奉獻自己一份熱忱的心力,以期共同完成佛教的使命。
第三願要虛心下問
佛教的教育是重視有疑問的,譬如在禪堂裡,主七和尚要大家提起「疑情」,有時問:「什麼是佛?」「什麼是法?」或者問:「什麼是祖師西來的大意?」「什麼是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來面目?」「念佛者是誰?」一連串的疑問要你自己去參證,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參學中先要有疑問,有了疑問後,再虛心去尋覓答案。
時下有些青年,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常常來請教問題,用盡種種方法替他解答,卻又不肯採納。譬如:
「老師,我應該怎麼樣才能把書讀好?」
「從最淺近的基礎打起,也要把字練好。」
「老師,我覺得學習英文似乎比較重要。」
「不錯,英文也重要,英文通達了,將來可以到國際弘法。」
「老師,您說得不錯,但是研究佛法應該比學習英文重要。」
他似乎都比你高一等,不管你怎麼說,他總是以「不過…然而…但是…我覺得……」來否定你的意見。
有一次,一位大專學生用電話約好時間,說有問題請教。可是,當我們見了面,他劈頭就說:「大師,我有一個問題請教您,我覺得這個問題……」
劈哩叭啦講了二十幾分鐘,連讓我插嘴的餘地都沒有,只有正襟危坐地聽他發表高論。又過了將近十分鐘,他看看腕錶,忽然訝異地說道:「啊,對不起,今天打擾您了,我還有事情要辦,改天再來請教您,再見!」
「喔,再見!」當我送走他,才想起他是來請教問題的,可是,始終我都沒說過一句話。
學佛,應該注意培養謙虛實證的態度。唯有虛心,才能獲得實益。好比茶杯裡,假如裝滿髒東西,即使再添入甘美的食物,也難以下嚥。如果個人過去舊有的習氣太重,執著太深,那麼,再好的道理,再新的觀念,也無法納受莊嚴。譬如一個人走路,後一步不肯放棄,如何能向前跨進一步呢?因此,具備虛懷若穀的態度,才是增進道德學問的根本。
如果瞭解虛心的道理,平日便要多留意周遭的事物,發掘問題,有了問題,再進一步去尋求解答。所謂「學問」,就是學而能問;學而不問,不算是真正學習。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若沒有疑問,則表示「學問」沒有進步,知識學問就在「學」與「問」中長成。若恥於問人,則疑情永遠不能解開,智慧亦永遠停頓在某一階段,因此不論求學或做事,皆要能虛心,能不恥下問。
大家在思想上、行為上互相切磋琢磨,必須認清自己為什麼學佛?為什麼出家?一個學佛的人,不但能淡泊名利,能斷除煩惱,還能知因識果,能行持精進,如此才能與真理相應,也才不枉入寶山。
第四願要改過遷善
現代的一般青年,普遍有種共通的毛病,就是有過錯不肯改正,尤有甚者,不肯接受批評。如果在大庭廣眾中指正他的缺點,就認為嚴重打擊他的自尊心,使他在大眾面前擡不起頭來。其實,這是一個不懂佛法的觀念。
在佛教中,不論誰有了過錯,必須在二部僧眾面前披露懺悔,一經過懺悔,就能洗清過失,誰也不能再指摘他過去的不是。如果一再地遮掩隱藏自己的過錯,則永遠也沒有澄清的時候。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一個人不怕有過錯,只怕不能改過,語雲:「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修道者彼此相處,應坦誠對待,偶有過錯,互相規勸。把過去的觀念陋習改正,把內心的無明煩惱去除,化心浮氣躁為慈悲祥和,導暴戾無理為柔順有禮。唯有能改過,才能受益,唯有從改過中,才能培養自己偉大的情操。
神仙對森林裡的動物說:「我有神奇的力量,如果你們對自己身上有什麼不滿意,我可以幫忙修改,讓你們長得更美麗。」
神仙問猴子:「滿意自己的相貌嗎?」猴子驕傲的回答:「我覺得自己很美,有許多的仰慕者呢!幫馬大哥修臉吧,他的臉太長了。」
馬聽了生氣地說:「我的臉很有個性,常常有人要我做明星,我對自己感到很榮耀。還是幫象妹妹修修鼻子吧!」
胖象妹漲紅了臉,結結巴巴地說:「我很滿意我的鼻子,吃飯、洗澡都給我很大的方便,我看,孔雀姐姐的尾巴灰灰的,還是請仙人幫她,讓她更動人吧!」
孔雀不好意思地對仙人說:「我的尾巴確實不好看,請您幫我修改修改。」仙人掏出仙丹告訴孔雀:「只要你服下,就會有效果。」
隔天清晨,森林被一陣熱鬧的驚嘆聲吵醒。原來,孔雀服下仙丹後,灰暗的尾巴開成一片絢麗的七彩,深深地吸引所有動物的目光。
人沒有十全十美,事情也不見得都能順利完成,修正、改過是必經的門路。大家進入佛門求法,既然把「色身交給常住,性命付予龍天」,就要蠲除自己的成見,讓師長、善知識來教導你,來雕塑你,學問道德才能增長,慈心願力才能發揚,有朝一日,才能負荷如來弘法利生的使命。
第五願要變化氣質
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變化氣質。為什麼要修行?也是為了變化氣質。求法、學道,因為天天拜佛、念佛,自然氣質變得高尚清秀莊嚴。
印度波斯匿王有一位面容醜陋的女兒,由於長得難看,國王不得已將她下嫁給貧民窟的一位青年。
婚後,這位青年因為公主實在醜陋而不敢帶她出門,每有盛會都是自己隻身前往。久而久之,大家都奇怪為什麼駙馬從不帶公主出門,於是有幾位跟駙馬交情好的官員決定一探究竟。
被留在家中的公主,傷心自己長得醜陋,使得夫婿在人前擡不起頭來,便天天誠心的在佛前禮拜。當她不斷的懇切懺悔往昔業障後,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原本合掌祈求的粗糙雙手,漸漸變得雪白潤澤;瞻仰佛像的朦朧細眼,也慢慢變得晶瑩明亮。當她向佛陀傾訴心曲,求佛陀寬恕的時候,整個人流露出虔誠高雅的氣質。
那些因好奇、疑惑而前去偷窺公主的官員,個個被公主莊嚴美麗的神態所吸引,紛紛譴責駙馬將美人暗藏深宮,不欲人知,國王、皇后和駙馬得知公主因懺悔功德,容顏氣質為之改變,由衷感恩佛陀慈悲教化,讓他們重享天倫之樂。
學佛,要學習把世間的陋習改變成高尚的氣宇,把懈怠懶散的個性變化成勇猛精進。《維摩經》說「心淨國土淨」,《華嚴經》講「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唯識家則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變化氣質,是要靠自己的修持,靠自己的毅力,每一個人都是改造自己的工程師,自己想成為什麼樣子,一切的取捨都在於自己。
平日的貪欲、瞋恚、嫉妒、自私、偏執、驕傲,要把它改變成慈悲、喜捨、寬宏、中道、溫和、勇敢。唯有能自我反省、自我改造,才能出人頭地。因為要變化氣質,不是別人能夠幫助你的,必須自己有勇氣、有決心、有毅力,切實去實踐,所謂「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就是這個道理。
第六願要勤儉忍耐
佛光山是一個七眾弟子的道場,出家僧眾、在家男女青年都可以前來求法;我們不是為了貪圖學位名利而學道,也不是希望佛教給予我們榮華富貴。佛光山的道風是樸素勤儉、是行解並重、是福慧雙修,到這兒來,要把佛光山優良的道風維持下去,不但要勤於學習、勤於勞動、勤於做人、勤於修行,還要能忍耐、忍辱、忍苦、忍氣、忍難,如此方能見道。我個人曾經從勤儉忍耐中深深體會到很多道理。
我在佛教叢林裡生活十年,十年之中,做了六年的行堂、兩年的香燈、一年半的司水,都是自願發心為常住做事。當時生活簡單,似乎沒什麼事可做,環境很乾淨,也不必時常打掃,幾天才倒一次垃圾,因為沒有東西可倒,大家克勤克儉,絲毫不浪費,因此覺得生活上沒什麼煩瑣的事情。
為什麼當時要做六年的行堂呢?因為我常想:當一日和尚撞一日鐘,吃一天飯做一天事。俗語說:「食人之祿,忠人之事;吃人茶飯,與人擔當。」又說:「得人錢財,與人消災。」百丈禪師也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我既然受惠於佛教,就要感恩圖報,做好一個出家人。
時下有很多僧青年,不要說發心做六年行堂,即使六個月,或六星期都會受不了,甚至於打掃一個星期也會做不下去,想要馬上輪組調換。對於勤勞作務,不能耐煩的人,是不能有成就的。
由於現代物質太豐富,人的欲望也隨著物質在增加。但我個人始終不以為靠物質便可滋養我們的身體,我認為滋養身體須要用佛法,所謂「禪悅為食」,即是最好的證明。佛法雖然沒有禁止我們對物質的需求,但是,佛法告訴我們,對於物質的欲望要適當地節制,因為世間上不可能有喜歡什麼就擁有什麼的如意事,所謂「不如意者十常八九」。所以,求法學道,不要養成浪費金錢、好吃零食的壞習慣,要從佛法中去體會禪味,以代替物質的欲望。
其次,講到忍耐,平時我們觀察一個人是否能成器,往往先看這個人有沒有忍耐力。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就是忍耐的力量,忍的功夫可以成聖成賢,譬如忍餓、忍窮、忍貪、忍氣、忍苦、忍難、忍魔,這種忍的力量,實為禪定、持戒所不及,因為忍耐的功德很大,可以成就一切。
法遠禪師在大雪紛飛的寒冬,為了求法,千里跋涉至遠方一寺院,到了山門,沒有人理睬他,一直等到夜晚,歸省禪師看他不肯離開,端了一盆冷水朝他身上潑,並且聲色俱厲地趕他走。但是,法遠禪師平靜地說:「大德,我為法不遠千里而來,豈是這一盆冷水就能趕得了的?」
禪師抱著大志大願而來,為了求法,不畏屈辱,終於成為一位偉大的禪師。學佛的人,要時時反省:能忍受工作的繁忙嗎?能忍受身體的飢餓嗎?能忍受天氣的寒冷嗎?能忍受無理的氣憤嗎?
人,是萬能的,只要我們有大願心,有大智慧,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以堅毅不拔的節操去求法,佛道就在眼前了。
第七願要虔誠禮誦
一般社會上的求學只是求知識、謀技能,求法,則必須福慧雙修、行解並重。
有些人到佛門中來,兜一圈又走了,連邊兒都沒沾上一點,原因何在呢?那是因為沒有宗教生活的體驗,也沒有嚐到佛法修持的妙味,因此無法在佛門中生根,猶如水上浮萍,隨風飄盪。如果想在佛教中安身立命,則必須虔誠禮誦,從禮誦中與佛法相契。
一個人每天如果能念佛一支香,則身心能與阿彌陀佛合而為一;如果能禪坐一炷香,則會感到人格在昇華,心胸在擴大;如果能虔誦一卷經,則能感覺飽餐法味,其樂無窮。在這種情形之下,假若有人要你離開佛教,相信你絕對不會離開,因為你已經在佛法修持的體驗中得到寶藏。
另外,佛殿,除了禮佛課誦外,還有什麼功能意義呢?我認為大家可以把佛殿作如下的觀想:
(一)把佛殿當做戰場
有人說:佛殿是誦經禮佛的地方,戰場是敵我廝殺的地方,兩者怎能相提並論呢?殊不知,禮佛誦經是為了消除煩惱,要與妄想魔王作戰,藉著佛法的力量來驅逐煩惱魔王,我們新的生命才能產生。在與魔王廝殺時,不但要勇敢,而且須付出很大的力量,才能把煩惱魔軍驅除,所以說要把佛殿當做戰場。
(二)把佛殿當做學堂
我們進入佛殿,是為了向佛學習,以佛為良師,學佛的慈心悲願。我們要不斷地反躬自問:我們學習了多少佛的德行?所謂「明佛之理」、「合佛之心」、「達佛之境」、「成佛之道」、「感佛之恩」、「敬佛之德」、「滿佛之願」等,究竟做到了幾分?所以我們要像個學生,在學堂裡認真用功,認真學習。
(三)把佛殿當做礦場
一般的礦場裡有金、銀、銅、鐵、錫等能源,我們的內心也有很多智慧的寶藏。在佛殿裡,可以藉著誦經禮佛的功德力,開採出許多智慧的寶藏。所以每個人都應該辛勤努力,做個勤勞的採礦者。
(四)把佛殿當做電力公司
電力公司是一切燈光的來源,電力公司的總開關一開,街市、鄉村各地的電燈都能大放光明。在佛殿裡,從誦經禮佛中開啟佛性的能源,點亮我們心靈的燈光,心靈的燈光一亮,精神的領域裡,即可與外界的電燈一樣光明皎潔。
(五)把佛殿當做自來水廠
自來水廠的水,供給我們日常飲用。在佛殿中誦經禮佛,獲得的甘露法水,不但能洗滌內心的貪瞋愚癡、無明煩惱的污垢,還能滋潤我們的菩提種子,令它發芽成長。有甘露法水的滋潤,自能身心清淨,法喜充滿。
虔誠禮誦能獲得如此的妙處,大家應該好好去修持,從修持中增長道業,令自己的人生觀臻於上境。
第八願要勇猛正見
有些人缺乏正見,道聽塗說,人云亦云,明知道是歪理,卻由於缺乏正見,不能秉公處理,遂讓真理隱晦不明。
學佛的人,都應該具備正知、正見的節操。佛法講八正道,八正道中以正見為首。一個人如果不能具備正見,則無法契入佛法。《華嚴經》上說:「正見牢固,離諸妄見。」《勝鬘經》也說:「非顛倒見,是名正見。」有正知正見的人,對是非、善惡、真偽才能做正確的思惟,發諸於身口意才有正確的行為,長養善念慧命。所以正見對於修學佛道的人非常重要,有人學佛一輩子,仍無法與佛法相應,唯有去除邪知邪見,方能進入佛法的智慧大海。
有的人不信仰佛教,不瞭解佛法的精深奧妙,僅以一己的短見而認為佛教是迷信,這就是缺乏真知灼見;有的人初入佛門,尚未體驗佛法的禪味,僅見到一些佛教中的事情,就認為不過如此,遂生退轉之心,這就是缺乏勇猛精進。因此,我們有了正見之後,更要勇猛向前。《佛說菩薩本行經卷上》說:「居家懈怠,則衣食不供,產業不舉。出家懈怠,不能出離生死之苦。」一個人如果想得到寶物,也要努力去挖掘,何況想獲得珍貴的佛法寶藏,更應盡心竭力,不畏艱鉅。
經上記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為掉舉昏睡,墮失正道,轉生為龍,一位年僅八歲的小沙彌,卻因為精進禪定,當生證得阿羅漢果。所以一個人在修行的途中,賢愚長幼的不同,並不重要,主要在於知見是否正確,行持是否勇猛。
在佛教中,一個破戒的人,只要至誠懺悔,仍有重生的希望,而一個破見的人,則如病入膏肓,無藥可救。破戒,是個人行為上的過失;破見,是根本思想的偏邪。行為上的過失,可以醫治,而根本思想的偏邪,則真理無法再進入他的心中,永遠與佛道隔閡。因此,一個修學佛法的人,首先要培養正見;有了正當的見解,才能勇猛精進,深入佛道。
第九願要求真務實
求真務實是人性的本能,也是人性可貴的德行。一個人做人處世要求人格能夠達到真善美,信仰佛教也要求心靈能夠充滿真善美;寫文章的人要求內容富有充實感,繪畫的人也希望描繪的畫面具有真實感;活躍於舞臺上的人物,其理想是「實至名歸」,要求實際表現與名譽能夠一致。總之,這個世間上,無論有形無形,若事若理,求真求實是人類最大的願望。所以,求法也必須要有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精神,按步循序地去發掘知識的真實相。
《百喻經》裡有個故事:有一個富人,看到別人蓋了一座三層樓房,富麗莊嚴,尤其第三層軒窗樓閣,明朗幾淨,心中不禁欣羨起來。回家後,便叫木匠也依樣建築。
當木匠開始丈量地面,堆土砌磚,造起房子的時候,富人看了不明白地問:「你想做什麼?」木匠說:「蓋三層樓啊!」富人叫起來:「我不要下面二層,你只要幫我蓋第三層就好了。」木匠說:「那有這回事,沒有第一層、第二層樓,那裡會有第三層?」富人還是堅持:「不必了,你只要建第三層樓就好了。」所有鄰人聽到了,都笑富人的愚癡。
佛陀說,有些佛弟子,不能精勤努力,踏實修持,懶惰懈怠,卻妄想求得道果,這就像那位富人一樣啊!
我常慨嘆,有人寫了幾年的字,都不能把字寫好;有人讀書讀了幾年,也不能把文章作好,這都是因為不能求真務實,凡事敷衍了事,虛應故事一番。抱著這種心情,不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功;何況學佛求道這等大事,又豈是敷衍草率就能獲得實益的呢?所以一個求法的人,必須凡事謹慎,求真求實,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第十願要慈心悲願
慈心悲願是現代僧青年最重要的修養,因為一個人有了慈悲心就不會生起瞋恨心,如大慈彌勒菩薩偈雲:「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任他自乾了;他也省力氣,我也少煩惱。」乍看之下,似覺悲觀消極,其實,這是菩薩的大慈悲。維摩菩薩因眾生病而生病,地藏菩薩因眾生受苦而入地獄,有慈悲心,故能代眾生承擔一切痛苦,把慈悲心建立在般若智的基礎上,自然就能利益一切眾生,真正做到「人我眾生,三無差別」的境界。
佛教中所謂的「慈」,是給予快樂;「悲」,是拔除痛苦。譬如:自己生活物質豐富的時候,會想到貧寒交迫的人;自己身體強健的時候,會想到病苦纏身的人;自己兒女繞膝,享受天倫之樂時,會想到鰥寡孤獨的人。如此推己及人,便是佛教所謂的「慈悲」。平常一般人看到自己喜歡的人受苦時,比較容易生起悲心,但是,看到不喜歡的人得到利益時,則興不起歡喜心。其實,一個修學佛道的人,應該不論歡喜不歡喜,都能予樂拔苦,平等施捨,甚至於對怨家仇人更應施予慈悲,以示修道者的無私風範。
今後大家學習的方向有多種:口才好的學習當教師,將來做一個布教家;文筆好的努力習作,將來為佛教著書立說,以文字弘法;富於慈悲心的人,將來從事佛教的慈善事業,各人盡己所長,擔負弘法利生的重任。
綜觀求法的態度,方法很多,古人有雲:「朝聞道,夕死可矣!」佛陀因地修行,心懷「為聞佛法,不惜犧牲生命」的決心;玄奘大師西行求法,堅持「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的態度。此外,曇無讖冒險患難的精神,法珍比丘尼為法忘軀、吃苦耐勞的大志,都可以作為我們求法的模範。聞法若能夠擇要而行,則終生受用,學佛求道者,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一心一意去求學,將來必能學而有成,為佛教貢獻出一己才能。
一九七七年八月講於中國佛教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