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佛書是指弘揚佛法的書籍,也就是介紹佛教的書籍。就我們所知,今日的佛教界雖有好書,但在社會的書店、書攤卻不容易發現。一般社會人士所接觸到的所謂佛書,好多是由一些未通佛法的人士,從外文翻譯或從古書抄摘、編輯而成的。內行人看來,那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佛書,故也很容易誤導讀者,使人無法認識到真正的佛教。
為什麼佛教雖有好書卻不能送到社會一般讀者之手呢?這可能有兩個原因:1.一般的書店、書攤一向認為佛教徒不會寫書,即使寫了,也多被認為是主觀思想太濃或陳意過高,銷路一定不好,所以不願主動地發掘佛教書籍。2.佛教界的出版社沒有良好的行銷網,也不知道做相當的推銷宣傳,無法讓一般的書店、書攤改變觀念,也無法把好書的內容介紹給一般的讀者。
所謂佛教的好書,應該具備正確的佛學知見、精簡優美而通俗易懂的文字修養。要讓小學五、六年級以上,直到博士程度的各層次人士都願意讀而能理解和接受的書。一般的佛書確只是寫給已經入門很久的佛教徒看的,那也沒什麼不好,如果內容豐富、見解精到,實也值得讚歎。而如果一本書的文字技巧拙劣、思想觀念含糊,那就是不值得一讀的壞書了。今天我們佛教界能夠寫出深入淺出、老少咸宜,所謂上、中、下三根普被的著作者,尚不多見。如果有的話,那是散文作家林清玄,因為他是一般的報刊雜誌寫作,也由一般書店如九歌等出版、宣傳、行銷,加上的確是好書,所以每本都能暢銷。另據佛教出版界的市場調查,銷路保持一定水平的出版社只有兩三家,作者也只有數位,他們的著作不僅有內容、有思想,文字也比較容易讓人接受,只可惜他們的著作似乎尚未為一般社會的讀者所熟悉。
僅僅數位佛教書籍的著作者能夠比較受到一般讀者的歡迎,可見佛教寫作界的現況還是十分的蕭條。也就是說,能寫的人已經很少,而能夠讀到他們著作的人也不多,無怪乎佛教的書籍未能打入一般社會的行銷市場中。為了挽救這種局面,除了佛教界的有心之士有計畫地鼓勵、培養更多寫作佛書的優良人才,也可用高額的獎金、薪津徵求成名的作家、學者研讀佛學、寫作佛書。或者是儲訓富有寫作基礎的青年,從事於佛學的研究或寫作。
在表達形式方面,可用文學性的,如詩歌、小說、散文、戲劇,乃至於童話、寓言等題材,也可以用哲學理論,或歷史的角度及傳記題材來寫,當然也可以用藝術的形式表達。平心而論,可供寫作的佛教題材實在很多,佛教的寶藏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只是因為寫作的人太少,能夠寫出好書的人不多,所以只有讓它們靜悄悄地躺在《大藏經》中了。
過去的作家們多半是用文字為工具,寫出他們內心的觀念、感想、感受,以紓解胸中的塊壘,不是為了他人的需求而寫,乃是為了呈現他們自己而寫。因此,大家把欣賞和喜好這些作品的人稱為作者的知音。但這類的情形卻不是現代職業作家所應有的態度,自然也不是撰寫佛教書籍當有的態度。書應該是為了讀者而寫,若要讓讀者們願意看,且願意接受書中的觀點,寫作者即必須先要瞭解讀者們的需要,並考慮讀者們的立場。如何能夠使得讀者普遍接受和愛讀,必須先要瞭解用什麼樣的角度和技巧來訴說作者自己要說的內涵和理念。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要求,作者也需要因應當前社會和時代的需求,來調整自己傳達的方法,以達到向讀者訴求的目的。
現代社會大眾的耳目,多半已被各式各樣的大眾傳播工具所佔據,例如電臺、電視、報章、雜誌、錄音帶、錄影帶等。我們的佛書,品質再好,如果不通過這些傳播工具的宣傳,僅靠讀者以口傳口的所謂口碑來輾轉宣傳,就很難達到讓很多人都知道有這本書的目的。言過其實的吹噓,是一種欺詐的行為,不僅為佛法所不許,也為一般的商業道德所不容,恰如其分地廣告說明,則是必須做的工作。而如何可使得一般的書店、書攤接受佛教的好書,不僅要去說服書店、書攤的從業者,更要緊的是讓廣大社會的一般讀者都知道有這本好書,而願意向就近的書店、書攤購買。如何達成此目的,則須運用大眾傳播工具,以廣告的方式提醒喜愛好書的大眾。問題在於,投下的廣告費能否從書籍的銷售收回成本?這就要看這本書的可讀性之高低和吸引力的大小而定了。不過,已在教內擁有相當穩定銷售量的佛教好書,進一步向社會以廣告推出,應該不是什麼冒險的事。
總之,要把佛教的好書推廣到社會,除了書籍本身的條件,例如夠水準的封面設計,高品質的印刷、裝訂、紙張,有高度可讀性的內容,同時也要運用現代化的商業推銷方法才能成功。唯其開始之時一定有不少困難,例如掌握不到讀者的興趣、性向,或找不到人寫出適合於當前社會大眾所需要的著作,甚且縱使以徵稿方式邀得的作品,經過專家評論認為是優良的著作,向市場推出之後,也不一定是暢銷的書籍。而投下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物力之後,也可能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好在類似的佛教事業,多半不是為了營利,而是為了佛法的傳播。若能於平均推出的十本書中,有一本是受到大眾愛讀而成為連續暢銷的佛書,目的就已達成了。(一九八九年三月十五日《人生》六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