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五月十日,由先師東初老人集合了數位志同道合的佛教青年,創辦了本刊,在其創刊號的宣言中說:「因為我佛的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可以說都是以人生為對象。」這份刊物是「為了要救這樣的世界和人類,才應運而生」。從此,《人生》成為當時臺灣佛教界唯一以倡導人生佛教為宗旨的月刊。前後經過十多位主編的耕耘,最後由我編了兩年,至一九六一年十一月一日,發行到第十三卷第十二期,因我入山自修,無人接替而告停刊。此期間,主要並且長期的撰稿者,便是東初老人自己。所以當《人生》停刊以後的第四年,一九六五年七月十五日,東初老人又創辦了《佛教文化》季刊,以「復興中華佛教,發揚歷史文化」為宗旨;直到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日,發行至第十四期,又由於東初老人年事日高而停刊。直到他於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五日圓寂,仍舊惦念著這兩種雜誌的復刊事。當我承受遺命接掌中華佛教文化館之後,於一九八○年五月,在方甯書先生的協助下,成立東初出版社,目的即為繼承東初老人的遺志,為佛教的文化事業盡一份棉力,同時也盼望因緣早日成熟,《人生》再度與讀者們見面。現在,終於在數位師友及許多青年的熱心支持下,以新的姿態復刊了,欣慰之餘,謹以數語相勉。
「人生」要在平淡之中求進步,又在艱苦中見其光輝。
「人生」要在和諧之中求發展,又在努力中見其希望。
「人生」要在安定之中求富足,又在鍛鍊中見其莊嚴。
「人生」要在沈默之中求智慧,又在活躍中見其悲願。
《人生》一定要貼切著生活──有趣的、人情味的、知識的、啟發性的、樂觀的、鼓勵性的,負起良師益友的責任,陪伴著每一位需要它的人,建設人間的樂土,開發似錦的前程。(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五日《人生》復刊號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