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世論叢 星雲法師著
自尊自重
[日期:2010-07-31] |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
|
我們佛教對社會的責任,是使社會受佛教的影響,趨向光明與善良的化境,所謂移風易俗,這該是教育家與宗教家最主要的使命。
不幸的是今日佛教,不但不能改造社會,化導人心,有些地方,反而為社會所化,把佛教真正精神和教義反而隱沒了。
譬如說,求籤問卜之事,破地獄血湖之舉,在現在仍有所聞;焚燒金銀紙,畫符咒避邪,也時常見到。一般尚未正信的人士,對佛教這麼要求,出家人為了生活,為了不給人失望,也不管合乎佛法與否,一律應付包容,因此,佛教非但不能感化社會,反而給社會同化了。
本來,寺院不是商店,不應投信徒所好,我們的原則是用佛法改善人生,變換氣質,今不幸,反而助長迷信,向名利屈服,只要某一信徒有錢有勢,我們就不敢化導他,任他為所欲為,甚至在佛殿上吃煙吃酒,在寺院裡論僧長短,也要跟在後面說好,像這樣下去,寺院失去化導的力量,僧眾跟著信徒團團轉,佛法其不衰微者幾稀矣!
寺院僧眾,應該明白自己的使命是什麼,不可隨俗浮沉;社會大眾應該知道宗教的尊嚴,不可任意胡為。彼此自尊自重,佛教能有所為,也就是社會光明與善良有日了。
【書籍目錄】 |
第1頁:自序
|
第2頁:希望
|
第3頁:可喜的消息
|
第4頁:佛誕節
|
第5頁:會議
|
第6頁:世界傳道計劃
|
第7頁:整理會
|
第8頁:佛教會
|
第9頁:考試
|
第10頁:佛教觀光團
|
第11頁:祝壽與結婚
|
第12頁:佛教美術
|
第13頁:中國佛學院
|
第14頁:廢老尚青
|
第15頁:教徒與教產
|
第16頁:大家發財
|
第17頁:節約公約
|
第18頁: 弘法之難
|
第19頁:濫收徒眾
|
第20頁:讀「佛陀頌」
|
第21頁:建寺建議
|
第22頁:禮儀
|
第23頁:自尊自重
|
第24頁:悼式建法師
|
第25頁:勸募與化緣
|
第26頁:一半一半
|
第27頁:婚禮有感
|
第28頁:熱情悲願
|
第29頁:包容
|
第30頁:法會
|
第31頁:再論法會
|
第32頁:僧裝顏色
|
第33頁: 改良課誦
|
第34頁:講話
|
第35頁:泰王訪華
|
第36頁:做什麼
|
第37頁:公德心
|
第38頁:越南教難
|
第39頁:哀悼與聲援
|
第40頁:狗咬人
|
第41頁:傳統文化
|
第42頁:一塊臭肉
|
第43頁:往生咒
|
第44頁: 燒戒疤
|
第45頁:輿論
|
第46頁:神父的巴掌
|
第47頁:兩個主
|
第48頁:法眼會
|
第49頁:掃邪力士
|
第50頁:宣傳
|
第51頁:留學僧
|
第52頁:世佛通史
|
第53頁:民心政之寶
|
第54頁:宗教之爭
|
第55頁:護法金剛會
|
第56頁:東西文化
|
第57頁:展覽會
|
第58頁:鬼的問題
|
第59頁:佛徒國姐
|
第60頁:修養
|
第61頁:修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