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星雲大師論文選 星雲法師著

星雲大師論文選 星雲法師著

化世與益人 (2006.10 普門學報第三十六期)

[日期:2010-07-3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二○○六年十月國際佛光會第十一次世界大會主題演說

 副總會長、各位長者、各位理事、各位協會督導、會長、各位貴賓、各位佛光人,大家好!

今年是國際佛光會創會第十五年,也是佛光山開山屆滿四十週年,在這別具意義的時刻裡,很高興看到這麼多來自全球的佛光人,大家不遠千里回到總本山,共同在這裡召開二○○六年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心中無比欣慰。

回顧過去十五年來,所有佛光會員分布在世界各地化世益人,大家不辭辛苦地弘法傳教、成立分會、舉辦各類活動,乃至護持佛光道場所推動的各項弘法事業等,不 但在生活中參與奉獻,增加很多宗教體驗,同時也為自己與社會寫下無數的歷史,尤其見證了佛光會的成長以及「佛教全球化」發展的成就,因此今天在這裡首先要 對大家表示由衷的讚歎,同時藉由這次的因緣,提出「化世與益人」,做為今年大會的主題,也是表示對各位佛光會員的一份期許與希望。

談到「化世」與「益人」,我想到自己這一生,從十二歲出家以來,心中始終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為了佛教」。

「為了佛教」,雖然自己從小就在叢林裡過著清苦淡泊的歲月,但是我一點也不覺得辛苦或委屈,因為「為了佛教」。為了佛教,我出家;為了佛教,眼看著同道中 有人熱衷於供養優渥的經懺事業,但是我一點也不心動,因為「為了佛教」,我立願將來一定要從事弘法利生的工作。甚至為了佛教,儘管年輕時就不斷有一些來自 教內教外的誘惑,例如有人想要請我擔任當家、住持,有人希望我從事有名位、有權利的職務,但是我都斷然拒絕,因為我有另外的想法,那就是「為了佛教」。

什麼是「為了佛教」?其實在當時我只知道為了佛教我要讀書,為了佛教我要參學,為了佛教我要勤勞,為了佛教我要發心,為了佛教我要結緣,為了佛教我要興辦 各種佛教事業。所以後來創辦第一所佛教學院時,平常不趕經懺的我,不但主動到太平間為人誦經,甚至通宵念佛,目的就是希望多增加一些辦學的經費,那時我心 裡很清楚知道,這才是「為了佛教」。乃至後來為了建設佛光道場,為了推動佛教的文教、慈善等各項弘法事業,雖然種種辛苦,但是「為了佛教」,我從來不曾心 生退卻,甚至在虛度八十年歲月後,至今仍然雲水行腳於全世界,到處講經說法、隨緣度眾,這一切無非都是「為了佛教」。

為了佛教,我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化世」與「益人」,因為這才是真正的「為了佛教」。所以,今天我僅針對「化世與益人」這個主題,提出:

一、以自覺健全來化世益人
二、以發心動力來化世益人
三、以隨眾參與來化世益人
四、以菩提願力來化世益人

等四點意見,提供給佛光會員共同勉勵,希望大家未來都能朝此「化世益人」的方向努力。

一、以自覺健全來化世益人

 佛教是個重視「覺悟」的宗教,不只佛陀本身因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成就佛道,就是佛陀所說的教法,無非也是為了引導有情悟入佛的知見,讓眾生「覺佛所覺、悟佛所悟」而能與佛平等,所以學佛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開智慧,求覺悟。

所謂「覺悟」,「覺」就是證悟涅槃妙理的智慧,「悟」就是生起真智,反轉迷夢,覺悟真理實相。學佛雖然是要向佛陀學習,但是「覺悟」必須要靠自己,不能依 賴別人;凡事靠別人幫助終究有限,尤其開悟證果、修行成道,一定要靠自己自覺。例如,自覺人生憂悲苦惱,自覺生死無常,自覺人情多變,自覺世間國土危脆, 難以安身立命;有了自覺,才會努力想方法去克服這許多的煩惱妄想,才會發心健全自己,才能獲得自在安樂,如果自己不懂得自覺自悟,即使佛陀慈悲,也不能幫 助我們自覺覺他,不能幫助我們開悟成佛。

談到「成佛」,所謂「佛」者,如《佛地論》說:「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花開,故名為佛。」佛陀雖然是覺悟宇宙 真理的覺者,也是徹知宇宙真相的智者,但其實「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佛是人成,所以人人都有成佛的性能,每一個人的清淨自性本來就與佛 無異,只是因為被無明煩惱所覆而不能顯發,就如明鏡蒙塵,又如明月為烏雲所遮蔽,因此《法華經》說「懷珠作丐」、「藏寶受貧」,這是眾生最大的遺憾。

吾人發心學佛,最主要的目的就在於去除煩惱、開顯佛性。人的根本煩惱就是貪瞋癡,因此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只要三毒息滅,三慧明朗,就能破除無始以來的無明,這就是「自覺」,也就是禪宗所說的「開悟」或「見性」。

在中國的禪門一直很著重「自覺」,凡事要靠自己去參,不能說破。當初佛陀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迦葉尊者靈犀相應,破顏而笑,於是佛陀把「正法眼藏,涅 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禪因此就在「拈華微笑」、師徒心意相契的剎那之間流傳下來,這就是「自覺」。

「自覺」就是一種自我教育,佛經講:「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這就是自我教育。人要靠自我教育才能成功,因為自己的缺陷、自己的無知、自己需要教育 的地方,只有自己最清楚,因此要做自己的老師,自己教育自己。也就是說,人要懂得自我要求、自我學習、自我充實、自我反省;凡事能夠反求諸己,不斷自問、 自覺、自發、自悟,透過自我的觀照才能找到自己,否則如《遺教經》說:「我如善導,導人善路,汝若不行,咎不在導;我如良醫,應病與藥,汝若不服,過不在 醫。」自己不覺,不但佛陀幫不了我們的忙,即使佛教的出版品多如汗牛充棟,佛教的大藏經再怎麼精闢的闡述般若真理,都不能幫助我們覺悟,一定要自我閱讀、 深入經藏,透過聞思修才能自覺自悟。

《圓覺經》說:「譬如銷金鑛,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鑛。」學佛就如開採金礦一般,雖然佛性人人本具,但若不經過修行,則如金礦未經開採,終不能得。所以,關於如何自覺健全?下列的問題可供大家自我審查:

(一)我對皈依三寶的信心具足嗎?
(二)我對受持五戒的觀念清楚嗎?
(三)我對因緣果報的見解正確嗎?
(四)我對自己的服務助人真心嗎?
(五)我對護持正法的方式正確嗎?
(六)我對參與活動的心地清淨嗎?
(七)我對佛法的進修日有進步嗎?
(八)我對佛法道理有融入身心嗎?

以上八點,如果你都有正面而肯定的答案,就表示你有自覺,證明你對佛法的信心堅固,你在學佛的道路上也會自我健全,甚至還懂得發四無量心、行六度波羅蜜, 乃至發奮加行,饒益有情,廣度眾生;否則光陰虛度,徒有學佛之名,沒有得到學佛的實益,實在可惜。故此首先提出「自覺健全」的呼籲,因為一個人如果沒有自 覺,即使給你再好的東西、教你再多的道理都沒有用,唯有自己自覺才能不斷進步,唯有自己自覺才能自我健全,唯有自己自覺才能化世益人。

二、以發心動力來化世益人

 佛教的百千法門中,「發心」最為重要,如《勸發菩提心文》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發心 就是開發我們的心地,就是建設自我。佛教將「心」比喻為「田」、為「地」;田地不開發,就無法播種;心地不開發,也無法長養菩提,所以在佛門的修持裡,發 心第一,例如發「四無量心」、發「四弘誓願」等,發心才有動力去實踐「四攝法」、「四加行」,才能自度度人。

講到「發心」,十五年來的佛光人,大家在國際佛光會這個教團裡,有的人發心當會長、幹部、檀講師,乃至榮任督導、長者,有的人發心參與讀書會、訂閱佛書、 參與印經、推廣福報、勸募會員、捐獻淨財、參與救災、護持道場、帶領朝山、參加法會,或是推動臘八粥運動、雲水佈教、托鉢興學等,甚至有的人到學校、監獄 去做公民教育、心靈諮商、佛法開示等,你們以自己的行動,表達今日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徒全部都動員起來了,大家都懂得要走出自我、走出家庭,進而走入社會來 與大眾結緣、聯誼。就拿十五年來,國際佛光會召開的世界會員大會、理監事會議、青年會議、金剛會議、婦女會議、童軍會議等,大家就不只十幾次的東西方相互 往來、洲際之間彼此互動。這樣的情誼交流,帶動了佛法的傳揚,促進了人際的和諧,這都是由於各位的發心所產生的動力而成就。

發心就是開發心田,學佛首先要學會發心,心的田地如果不開發,縱使外緣具足,福德具足,也不能長出菩提之苗。就像一粒種子,如果沒有好的田地,它就不能結出好的花果,所以我們要開發心中的財富,開發心地的能源,必須從「發心」開始。

世間上,發心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發心的力量不可思議。過去儒家的學者一直叫人要立志,佛教的行者則要人發願;立志、發願,就是發心,心一發,則志可立,心一發,則願可成。

發心的力量真是微妙,例如:你發心吃飯,飯菜不但可以吃飽,而且味道更加美妙;你發心睡覺,覺會睡得更加甜蜜、更加安然。只要一發心,所做的事情,品質就 都不一樣了,正是所謂:「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只可惜世間上的人大多心外求法,不知道自家裡有無限的寶藏,所以一般人只懂得要把荒地、山坡 地,開發成為農地、建地,卻不知道我們的心裡有無限的寶藏、無限的能源。因此,聰明的人應該反求諸己,應該由外向內來開發我們自己心裡的能源和寶藏。

發心是一本萬利的投資,在佛教裡都鼓勵人要發慈悲心,要發菩提心,要發增上心。我們究竟要有什麼樣的發心呢?茲提供幾點方向如下:

(一)我們要有「慚愧自己所學有限」的發心,比方說很多的文學典故我不懂,很多的科技常識我不知道,很多的哲學理論我不明白,甚至於做人處事的道理我都不 健全,因而感到慚愧。因為慚愧自己的才疏學淺,才會激勵自己發心學習,所以要廣學多聞,要博覽一切常識,不會駕駛的就去學開車,不會電腦的就去學習電腦資 訊管理,不會記帳的就去學習會計帳目,不會音樂唱歌的就去學習各種樂器等。

(二)我們要有「慚愧自己能力不足」的發心,譬如我做事不周全,我教書不能盡職,我領導人不盡圓滿;因為慚愧自己的無能,因此要發心增強自己的能力,以便更能擔當,更能負責。

(三)我們要有「慚愧自己心地不淨」的發心,例如心裡常常充滿貪瞋煩惱,常常有侵犯別人的意念,常常心懷陰謀詭計;因為慚愧自己心地不清淨,因此要發心來改善自己、淨化自己。

(四)我們要有「慚愧自己善念薄弱」的發心,譬如自己不能常常心存善念,不能盡心盡力廣做善事,所以今後要發心多做一點善事,多布施一些善財,多帶給別人一些歡喜。

此外,我們尤其要開發如海、如空、如地、如性的真心: 

(一)開發如海的真心:大海不但是魚蝦的宮殿,大海也蘊藏了無限的寶藏,現代人要開採石油能源,不都是往大海裡探勘嗎?大海的資源,往往可以成為國家的財 富,所以各個國家都要保護海域,就是保護國家的資源。我們的真心也像大海一樣,蘊藏著慈悲、菩提等豐富的寶藏,所以要開發他。

(二)開發如空的真心:我們的心可以用「虛空」來比喻,所謂「心如虛空,量周沙界」,虛空裡有日月星辰,虛空裡有雷電雨露,虛空裡容納宇宙萬有,所以現代 各個國家都想探索太空,希望能在太空裡找到寶藏。我們的心也如虛空,充滿了歡喜、滿足等無窮的寶藏,我們要經過開發,才能找到寶藏。

(三)開發如地的真心:大地是我們的母親,大地孕育了我們的生命,人類不但靠天吃飯、靠海過活,而且靠地維生。大地能成長萬物,地底更蘊藏著金銀銅鐵等各種寶礦。我們的心也如大地,埋藏著佛性、真如等無限的寶藏,懂得開發心地,才能讓寶藏出土。

(四)開發如性的真心:每個人都有一顆自性真心,當我們開發了如海的真心、如空的真心、如地的真心以後,如果能再開發自己的性天,把本性的天地加以開發,就能發掘自己的真如自性,就能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就能找到自己的家鄉,就能尋回自己的所有了。

總之,凡能幫助我們完成「自利利他,自覺覺他」之學佛最高目標的願心,諸如感恩心、慚愧心、向道心、功德心、深信心、尊敬心、廣大心、忍耐心等,都是學佛者不可一刻或忘的發心。

發心,就是立志,就是發願;發心是動力,無論什麼機器都要講究它的動力有多少。我們每一個人也要自問自己的能量、動力有多大?能量、動力來自於發心,你所 發的心願有多大,動力就有多大,所以關於如何「化世益人」的第二點,我希望未來全體佛光會員都能以「發心動力」來化世益人。

三、以隨眾參與來化世益人

 世間萬法,都靠因緣和合才能成就,所謂「緣聚則成,緣滅則散」,缺少因緣,不但諸事難成;離開因緣,個人也無法生存,所以人不能離開大眾。大眾就是我們的因緣,大眾就是幫助我們生存的條件,故而佛教講究「緣起」,講究「集體創作」,講究「眾緣所成」。

佛教把人稱為「眾生」,意即「眾緣和合而生」。世間上沒有個人單獨存在的時空,要存在,一定要靠大眾相互依存;有了大眾的因緣成就,個人才能存活。因此, 我們要把這些因緣聚集起來,再分享、利益給大眾,千萬不要做離群的自了漢,因為「佛果在眾生身上求」,離開大眾,固然生命無法生存,失去大眾,也無佛道可 成。

眾,實在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意思,像「眾生平等」、「以眾為我」、「大眾第一」、「眾志成城」、「眾望所歸」、「眾擎易舉」、「眾星拱月」等,乃至佛經所說,任何一個法會,任何一個事業,都需要「眾成就」,因此和合隨順眾生才能成事,這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談到「眾」的重要,在自然界裡,樹木都要叢生成林,花草也講究簇生聚集,動物也都是「物以類聚」。人也不例外,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間,都是雙手空空而 來,雖然在世間建設了家庭,有了眷屬、家人、財產、事業,最後還是得空空而去,因此人生最好就是擁有佛法、擁有功德、擁有福田、擁有大眾、擁有未來,這些 才是永恆持續的資產,才是生命的最高價值。

尤其,世間上最寶貴者,並非黃金白玉,也不是汽車洋房;最可貴的是「緣分」。人與人要有緣分才能和好;人與事要有緣分才能成功;人與社會,乃至事事物物、 你、我、他等等,都要有緣分才能圓滿功德。因此,在人世間有許多的好事值得我們去做,例如布施、守法、奉獻、服務等;在眾多的善法之中,沒有一樣比「給人 一些因緣」更為重要。

「緣」不是佛教的專有名詞,緣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緣是屬於每一個人的。人的一生都是在「緣」中輪轉,例如機會就是機「緣」;世間凡事要靠眾「緣」和合才能 成功,建房子少個一磚一瓦,都不算完成。在人生的旅途上,有的人碰到困難就會有貴人適時相助,這都是因為曾經結緣的緣故,所以今日結緣就是為來日的患難與 共做準備,「結緣」實在是人世間最有保障的投資。

人既然是依靠因緣而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因此今後佛光人應該隨眾參與各種活動,多多廣結善緣,因緣愈多,成就愈大;尤其我們要創辦各種佛光事業,有了事業才 能利益大眾。過去一般人以為佛教的事業,無非就是誦經祈福,喪葬超渡;或是深入山林,農耕自足,過著離欲清淨的生活。事實上,千百年來佛教一直為人間提供 各種醫療救濟、社會公益、教育文化等事業,不遺餘力的造福社會,利濟群生。

例如:北魏的僧祇粟與僧祇戶,幫助政府解決人民的飢饉;南北朝的寺庫、唐代三階教的無盡藏院,以及歷代所從事的油坊、當舖、旅店、茶館、食堂、碾磑業等, 都是繁榮經濟、便民利國的福利事業。尤其隋唐佛教之所以興盛蓬勃,寺院發展佛教事業來利濟蒼生,可以說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其中磨坊、碾廠、倉庫促進民生的 發展,宿坊、車坊便利商旅的往來,義學、私塾、藏經閣、譯經院提昇社會的文教,僧祇粟、寺庫穩定國家的金融,病坊、當舖照顧貧者的需要。

其實更擴大開來看,歷代的寺院無不興辦許多利濟群生的事業,包括植樹造林、墾荒闢田、鑿井開渠、興建水利、維護泉源、築橋鋪路、興建公廁、建立涼亭、利濟 行旅、經營碾磨、設置浴室、賑饑濟貧、施醫給藥、養老育幼、急難救助,乃至開辦義塚、義學等。也可以說,佛教自從傳入中國之後,一直隨著時代的發展,從農 業生產到工業參與,從旅遊服務到臨終關懷,從當舖油坊到倉庫碾磑,從慈善工作到文教事業,不但帶動經濟的蓬勃發展,更是提昇了社會的人文素養。

一直到了現在,我們以實踐「人間佛教」為目標的佛光會員,更要有計畫地興辦各種佛教事業來化世益人,福利社會。例如可以設立佛教文物流通處,讓佛教徒及社 會人士方便獲得各類佛書、法物、佛教錄音帶、錄影帶等,以帶動佛教文物流通,使佛教文化得以弘揚。或者在各地成立佛光緣美術館、滴水書坊、語言翻譯中心、 醫療護理中心,乃至成立讀書會、推動人間音緣、提倡心靈環保、重視生態保育等,透過語文、講說、音樂、藝術、護生、救濟、醫療等,都可以提供廣大群眾接觸 佛教的因緣,藉此利樂十方眾生。

甚至佛光人為了發展慧學,將來你們也可以進入佛光山創辦的各級學校教書,或是加入佛學研究中心來深入經藏,專心研究、推動人間佛教的思想、經論,或是到佛光山的禪堂、淨業林,體驗禪淨雙修,落實解行並重,乃至加入佛光教團,支薪工作等。

以下茲就適合佛教徒從事的事業,列舉數十種,提供佛光會員發展事業之參考:

(一)文化事業:報社、電台、電視台、書局、唱片行、佛教文物流通處、美術館、文化廣場、出版社、印刷廠、翻譯社、劇場、音樂廳、會議中心等。

(二)教育事業:各級學校、幼稚園、補習班、外籍新娘識字班、長青學院、才藝中心、信徒大學、社區大學等。

(三)社會福利:醫院、復健中心、洗腎中心、療養院、安養院、老人俱樂部、托兒所、育幼院、兒童之家等。

(四)服務業:旅行社、葬儀社、花店、托運公司、顧問公司、律師事務所、保險公司、職業介紹所、技能訓練班等。

(五)工商類:超級市場、佛教百貨公司、大飯店、素食館、物流中心、室內設計公司、園藝設計公司、電力公司、自來水廠、農場、工廠等。

以上所舉之外,只要是能化世益人,只要對國家民生、對社會大眾、對經濟利益、對幸福快樂生活有所增益的事業,佛光會員都可以視自己的專長、興趣和經濟能 力,實際投入參與。另外,未來佛光會員還應致力於傳統與現代的融和,要將古老的東西改良成為現代人可以接受的方式,例如集會的改良、共修的改良、活動多元 化的舉辦等。尤其要鼓勵青年團、童軍團的發展,以便接引更多的青年人共同參與佛教事業,相信必能更有助於發揮佛教化導俗世、利益大眾之功。

四、以菩提願力來化世益人

 佛教講究智慧,但尤重慈悲;重視慈悲,更重行願。佛教的諸佛菩薩,都是依靠悲智願行而成就道業,因此前面提到,學佛首重發心立願,如《大集經》說:「發 願能摧伏煩惱魔軍。」《大智度論》也說:「作福無願,無所標立;願為導御,能有所成。」由此可見,入道之由莫不行願,因為「果」雖然是由「行」所招感,但 是如果沒有「願」力,即使是行,也無法到達所期望的目的,所以學佛要發菩提心,立菩提願。

菩提心就是指自覺覺他,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願心。過去佛教所以衰微,就是因為佛教徒悲智願行的力量不夠,例如「四弘誓願」,大眾敢唱不敢講, 敢講不敢做,敢做做不到。所以今日佛教要興隆,佛教徒必須要有悲智願行,應該要效法古聖先賢,發大菩提心,例如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立願「若不成佛,誓 不起座」,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成就極樂淨土,藥師如來發十二大願莊嚴琉璃世界,乃至文殊、普賢、觀音、地藏,也是以慈悲行願做為實踐的行門。

此外,玄奘大師西天求法,鑒真大師東渡日本弘法等,他們化世益人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乃至「四弘誓願」更是每一位大乘行者所應奉行的功課,所以發心奉行 菩薩道的佛光會員,都應該以「菩提願力」來化世益人,因為「人間佛教」一旦離開了菩提心,那就是世間法,就會遠離佛道。

因此,我們要如何發菩提心,如何發大願才有力量呢?如《楞嚴經》說:「因地不正,果遭迂曲。」發心立願要合於《大乘起信論》的「大」、「正」、「圓」、「真」,要有「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終不為此苦,退失菩提心」的發願,如此才不會偏離正道。

以下茲舉數例,提供佛光會員發願之參考:

(一)我願作一個正信的佛子,用佛法分享世人。

(二)我願將正信佛教,傳之於世界。

(三)我願到邊遠落後的地方,傳揚佛法。

(四)我願到苦難的地方,施與愛心。

(五)我願將產業交給佛教團體,永續經營;我願將遺產交與佛教團體,利益群生。

(六)我願建立正知正見的佛化家庭,重視信仰傳承。

(七)我願奉行一師一道,護持正法。

(八)我願發心著書、說法、修行、傳教。

此外,現代佛教徒應該以現實人生的需要,幫助社會解除苦難為自己的願行,例如:

(一)成立「電話法語中心」,讓求助無門的苦悶者,用電話訴說心事,給予一些佛法的指導和慰問。

(二)成立「救苦救難中心」,讓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人,及時得到救助,免於誤入歧途。

(三)成立「佛法諮詢中心」,為社會上一些有疑難的人,給予佛法的心理輔導,助其解決生活、職業、家庭、感情上的問題。

(四)成立「老人俱樂部」,提供一般老人聚會、喝茶、下棋、閱報、念佛等,不但藉機聯誼,同時可以從佛法裡獲得身心的安頓。

(五)成立「大同養老之家」,發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照顧社會上許多獨居老人,使其免於孤單無依之苦。

(六)成立「收容之家」,對於一時因故無家可歸的貧病孤弱,給予暫時收容,以便重新調整身心,再創前途!

(七)成立「婦女求職中心」,提供鄉村婦女到都市求職時,解決其求職前的食宿問題,讓他有一個緩衝時間,以免遭到壞人所騙。

(八)成立「病患慰問團」,有組織、有計畫的到醫院,或到病患家裡慰問,為其誦經祝福,贈送佛書,以慰病苦。

(九)參加「送醫藥到偏遠地區」活動,如佛光山雲水醫院,讓健康的人出錢,為窮苦的人看病。

(十)組織「急難扶持會」,對一些遭受重大天災人禍而流離失守、生活無著的人,及時施以救濟,此即一般所謂「救急不救窮」也。

(十一)發心將個人薪水所得,撥出十分之一做為布施之用。

(十二)每週安排數小時的時間,為信仰或慈善而加入義工服務。

其實發心立願並不是佛教徒的專利,社會上任何一個人都應該發心立願,發心,才能把事情做好;立願,做事才有目標。尤其今日社會亂象紛陳,很多人在為世風日 下、道德淪喪而感到憂心不安之際,如果人人都能發心立願,例如:身為警察的,發願克盡職守,除暴安良,打擊犯罪,消除社會的歪風邪道;身為家庭主婦的,發 願孝順公婆,教育兒女,體貼丈夫,確保家庭的倫理道德、和諧美滿;身為學生的,發願用功讀書,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和睦朋友,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甚至 舉國上下,如果人人都能發願,願於每日把歡喜布施給別人,把快樂分享給大眾,相信必能使社會充滿祥和之氣。

總之,發願就像開採能源一樣,心裡的能源是每個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最大財富。唯有人人經常立志發願,才能為自己留下歷史,為家庭留下貢獻,為社會留下慈悲,為世界留下光明!

因此,希望未來所有佛光人等,不分男女老幼,人人都能擁有悲智願行,都能以菩提願力來化世益人,則佛教普及社會,深入人心,自是指日可待。

國際佛光會的成立,不但有助於提昇信眾信仰的層次,同時也是佛教史上革命性的創舉。十五年來,在佛光會員們共同推動「人間佛教」的努力下,已逐漸實現佛教 的生活化、現代化、本土化、國際化。未來更期許每個會員,都能本著佛教慈悲、智慧的特質,人人自覺健全,同時以發心為動力,隨眾參與、護持佛教的弘法事 業,更以菩提願力為後盾,一起為佛法的弘傳,為世界的淨化,為人類的幸福安樂而奉獻心力。
【書籍目錄】
第1頁: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議 第2頁: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 (2001.3普門學報第二期)
第3頁:論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義 (2001.5普門學報第三期) 第4頁:六波羅蜜自他兩利之評析 (2001.7普門學報第四期)
第5頁:人間佛教的藍圖(上) (2001.9普門學報第五期) 第6頁:人間佛教的藍圖(下) (2001.11普門學報第六期)
第7頁:宗教立法之芻議 (2002.1普門學報第七期) 第8頁:佛教的慈悲主義 (2002.1普門學報第七期)
第9頁: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2002.3普門學報第八期) 第10頁:比丘尼僧團的發展 (2002.5普門學報第九期)
第11頁:發心與發展 (2002.7普門學報第十期) 第12頁:佛教興學的往事與未來 (2002.9普門學報第十一期)
第13頁:佛教與花的因緣 (2002.11普門學報第十二期) 第14頁:佛教與自然生態(上) (2003.1普門學報第十三期)
第15頁:佛教與自然生態(下) (2003.3普門學報第十四期) 第16頁:佛教叢林語言規範 (2003.5普門學報第十五期)
第17頁:山林寺院與都市寺院 (2003.7普門學報第十六期) 第18頁:沒有台灣人 (2004.1普門學報第十九期)
第19頁:我對「世代交替」的看法 (2004.7普門學報第廿二期) 第20頁:自覺與行佛 (2004.9普門學報第廿三期)
第21頁:推動本土化,不是「去」而是「給」 (2005.7普門學報第廿八期) 第22頁:佛教對全球問題概觀 (2006.3普門學報第卅二期)
第23頁:化世與益人 (2006.10 普門學報第三十六期)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