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教科學觀 尢智表居士著

佛教科學觀 尢智表居士著

六、佛教的入世應用

[日期:2012-08-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尢智表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六、佛教的入世應用

佛教中有兩個名詞,一是「出世」,一是 「了生死」,往往為人誤解,作為佛教厭世主義的根據。著者不得不於此辯正。所謂「世」者,即是時間,故說過去現在未來為三世。所謂「出世」者,即是超出時 間的束縛。時間從何而有?曰:從念念生滅而有。念頭轉得多就覺得時間長,念頭生得少,時間就覺得短,例如等待人時,念念不斷希望他到來,等不到十分鐘就覺 得似乎過了半小時。又如清閒無念,默默靜坐的時候,時間就覺得過去快了。若無念頭的生滅,即無時間的短長,故能離生滅幻相者,即不受時間束縛。所以「出 世」,並非厭世避世之謂。所以佛經說:「不離世間法,常行出世道。」又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根本就不離世間,今 云入世者,乃指參加社會事業而言,非真有出入也。又所謂「生死」者,即生滅之謂;「了生死」者,乃指了脫生滅的妄念,生滅的幻相。有借此譏佛教畏死逃生 者,皆因不達此義,遂生曲解。佛教本是切合人生實用之學,有理論,有應用,與科學同,不似一般宗教之有小用而無理論,亦不似哲學之有理論而無實用。今請言 佛教的入世應用,作為本文的結束。

(一)服務的真詮

「服務」二字在宗教中謂之度眾生,觀於四 宏誓願第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及普賢菩薩的恒順眾生願,證明佛教乃是無條件積極為人類服務的宗教。佛教何以如此積極的為人服務,乃是因為一切眾生本來 平等一體,度人即是自度,救人即是救己,絕無分別,故金剛經云:「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 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因為人我是一體,雖為人服務,不存服務想。佛教非但不作服務想,反而作報恩想,認一切眾生皆是恩人。或曰:以父母師長為恩人則 可,以一切眾生皆為恩人則未免太過。我則曰:這是事實,並非故作驚世駭俗之說。我們只要把每人食衣住行所需要的物質來檢討一下,就足以證明此說之不謬。例 如我們穿的有布的、綢的、毛織的,各種衣著,是裁縫剪裁縫成的,衣料是綢布店裏買的,綢布店的來源是向布廠綢廠毛織廠分別批進的,布的原料是紗廠供給的, 紗的原料是種棉的農夫種出來的,綢的原料是絲廠供給的,絲是育蠶的人供給的,蠶的食料是種桑的人種的,毛織品的原料是牧羊人剪下來的。這還是從直接的系統 說,已是牽連了一大批農工商各界的人,若再把間接助成的人來講,例如農產品的運輸需要汽車火車輪船飛機以及舊式的舟車騾馬等交通工具,這許多工具必得有維 持管理的人,工具的補充又需要各種工廠的合作。等農產品運送到紗廠絲廠毛織廠裏,又需要經過機器的製造,這些機器是由工程師設計製造和使用的。工程師是要 從工科大學裏栽培出來的,他們的學識是各種學科的教師教的。一切工商業和教育機關是需要政治的扶助,和軍隊的保護的。單這樣一講,不知又勞動了多少人。這 許多人中包括了農工商學軍政各界,真是地無分東西南北,人無分男女老幼,都為了我一個人的衣著而勞動而合作。衣著一項已是如此,食住行三項和精神上所需要 的東西,更是多至不可勝舉。要是徹底的講,可說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直接的或間接的幫助我,我能不感謝他們的恩德麼?雖然我已付出相當的代價,但是有許多東 西是無價的,譬如我花了幾元錢買了一本書,這書中的智識對我的價值,就不是金錢可以代表的。何況我賺來的錢,也許有一部分是憑著機會湊巧,並沒有費多少心 力得來的,也許是非分的,非義的,用貪詐方法取得的。縱然我取得的是正當的錢,換取物質的代價也很正確,但這許多人萬一不和我合作時,我又將如何?他們肯 和我合作,就是他們對我的恩,有了錢買不到東西,這種不合作的痛苦經驗,是我們每個人都身受過的。由此我們知道,我們享受的東西,不是造物主或天神所賜, 我們用不著感謝造物主或天神,我們應當感謝全世界的每個人。所以我們要學淨行品的一百四十一願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事事要為全人類求福,萬不能向一個不 平等因——造物主或天神祈求自己的福報。我們要努力去幹正當的職業。和有利人群的事業,以報答全人類的恩,這才是我們服務社會的真詮。

(二)真實的責任心

大家都知道,服務社會第一要有責任心,但 什麼叫做責任心?這是說一個人對某一人或某一集團辦某件事,擔任某種任務,要盡心盡力去做,假使做的不好,就要受對方的責罰,為了免受責罰,不得不好好的 做,這樣的用心就叫做責任心。我們分析以後,就知道這責任心的動機是如此,和牛馬怕主人鞭打而努力的心理,沒有多大分別。有人說:「不,這是怕自己良心的 責罰,並不是怕人家責罰。」我說:「你的良心就是騙你的東西,上文已經說過,也許會責你不去做惡。假使良心真會責罰你,你又成了什麼東西?難道你肚子裏有 兩個心,一良一黑不成?」現在社會上那一個不說自己有良心、有責任心,可是大多數不負責任,專揀惡的事去做,這是什麼道理?佛教就根本不這樣說,佛經裏也 沒有這樣不完善的名詞。但如能依照佛教的教義來做事,卻真能絕對的負責。今為隨順世俗,姑名之曰真實的責任心。這個心是從平等心、慈悲心、報恩心、明因果 心和合而生。所以若依佛教來做事的時候,對上司不看作能責罰者,對下屬不看作所責罰者,無恐懼心,無傲慢心,這就是平等心。下屬有所要求,上司必令滿意, 有所困難,必為解除,這就是慈悲心。上司指示我工作方針,下屬幫我辦事,皆我恩人,此恩必報,這就是報恩心。作善得善報,作惡得惡報,因果歷歷,如影隨 形。我若貪污,違犯盜戒;我若偷懶,犯放逸戒;我若暴躁,即犯瞋戒;我若失禮,即犯慢戒;犯則受報,不爽亳釐,這就是明因果心。合此四種心去做事,會不負 責任嗎?這就叫真實的責任心。若不明佛理,則對上必諂,對下必驕;上有所命,諉責於下,下有所請,諉過於上;於我有利,則逢迎惟恐不足,與我有怨,則報復 惟恐不力,但辨利害,罔知報恩;名利權位,眼前真實,因果報應,全屬欺人。如此等人,滔滔皆是,不知人為責罰尚可巧避,因果律則無可破壞,結果還不是害人 自害罷了。

(三)正確的判斷力

世間能辦事的人,必須才德兩全,方能成就 偉大事業。以上所講只是一個「德」字,至「才」字則包括學問技術及智慧。智慧即是平常所講的判斷力。學問技術之不足,尚可借助於人,惟判斷力則為主事人所 必需。這種判斷力的養成,必先明白事理,懂得世故人情,方才能判斷得正確。但所謂明白事理,談何容易,世俗上講的事理,在佛教的眼光看,往往不是真的事 理。如此明白了佛教的教理,再來看事,方能得其真理。因為佛教是崇尚客觀的,任何事都不從自己的立場看,常常以眾生心為心,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裏,所以對 於任何事物以及世故人情,無不洞若觀火。明白了對象以後,再下判斷,自然不會不正確了。世人所以不能明達事理者,因為深著我執,不知不覺的被煩惱惑業所 蔽,心有罣礙,遂起恐怖顛倒,以這樣的心去分別事物,當然不能得其真相。譬如軍官臨陣,軍中起了一點謠言,他就顧慮到自己的身命,和他的妻子財產,自然會 膽怯起來,他對這個謠言,寧信其真,不信其假,你說這樣的軍人還能判斷正確麼?現在眼見有很多人為了被貪瞋癡慢所蔽,喪失了判斷力,向著自殺的路上走。所 以我敢說惟有真正明白佛教教理的人,才有正確的判斷力。有正確的判斷力,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

(四)堅忍的毅力

辦理世間一切事業,都需要毅力,才能渡過 種種難關,不折不撓,以底於成。若一遇挫折,便爾氣沮意喪,則雖小必敗,何況大事。此種毅力是從學識修養中得來,有學識才有膽氣,有修養才有忍耐,合此二 者始有堅忍的毅力,足以任重致遠。因毅力從學養中出,故不同於剛愎,剛愎自用者,必其學養有所不足,學不足則見理不明,養不足則桀傲不馴。世間有誤以剛為 毅力者,明明不合事理,偏要去做,做錯則一錯到底,至死不悟。其實真有毅力者,決不如此。

佛教不曰毅力而曰忍。忍的意義更為圓滿。 不但逢到逆境要忍耐,使意志不被動搖,就是逢到順境,如受人頌揚恭敬等,也要忍住,不起好名心,要看得像恭維別人一樣,直到利、衰、毀、譽、稱、譏、苦、 樂八風不能動的境界,這纔是修養功夫到家了。佛教中對忍字分析得很細,有各種的忍,如戒忍、定忍、無相忍、無生忍等,名相繁劇,茲不縷述。菩薩修六波羅 蜜,以忍辱為第三波羅蜜,以此對治我慢。可見佛教對於忍的功夫看得極端重要。我們既是凡夫,我執未除,自然有我慢,往往才學越好,慢見愈深。不信,請留心 任何會議席上,為某案發生爭辯時,辯才越好的人,越不服輸,對方如果也不示弱,往往會動起火來,把爭辯題目移到了私人身上。有佛教修養的人便決不如此,縱 然到了為法忘身的關頭,也要自己觀照,不使慢見增長,更不能發瞋心,去攻擊別人。有了忍力,纔能度過種種難關,度過名利關,不被欲念牽引,然後所辦的事業 能順利的發展。

(五)誠懇的態度

從佛教徒的拈香禮佛五體投地的儀態上,可 以看出他的至誠懇切心。再看到寺院裏僧眾的上殿念誦,聽到了鐘磬魚鼓的音樂使人不由得不感到莊嚴肅穆的空氣。再看到齋堂裏的規矩,和講經法會上的秩序,可 說在中國社會一團糟的環境裏,找不到第二個例外來。中國人的不守法,不守秩序,在任何集會,任何公共場所,都表演著包括著,已是不可掩飾的事實。惟有佛教 界的禮儀,可以讓外國人參觀而無愧。同樣的中國人而行動上有這樣的差別,真不能不驚嘆佛教感化教育的偉大而有效了。所以宋朝的大儒二程夫子參觀了寺院儀規 以後,出而嘆曰:「三代禮樂,盡於此矣!」我記得在某次會議席上,一位主管官說:「任何團體的伙食總是辦不好,飯廳上總有問題,惟有寺院裏的和尚,從來沒 有聽說鬧過飯廳的。」這要歸功於佛教的戒律。依照戒律不要說一舉一動都有規矩,就是起心動念也不能稍涉邪私,一有過失,就要在佛前至誠懺悔。儒教講誠敬, 軍隊講紀律,都沒有像佛教這樣周密而嚴格。儒家講五常是抽象的,使人不易實行,佛教的五戒是具體的,界說分明,教人容易做。但論事實卻是一般無二,不殺是 仁,不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佛教重事實,亦重理論,使人做了,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所以佛教的一舉一動,一事一物,都有理論的根 據,都說得出為什麼來,那裏有一點迷信的成分在裏面?

佛教徒的至誠懇切的態度,若仔細分析,實 由四種佛理的成分和合而成,一是信心,二是直心,三是柔和心,四是恭敬心。一、所謂信心者,就是信一切眾生平等,一切法平等,故能對人不愛不惡,不羨不 嫌,不妒不憎,不諂不驕。二、所謂直心者,與人論事,全憑事實,不誑、不曲、不雜偏見、邪見、私見。三、所謂柔和心者,常觀對方有何所需,有何所疑,有何 恐懼,我當助其不足,解其疑慮,安其身心,出柔和語,使其歡喜。四、所謂恭敬心者,視對方為恩人,為善知識,為父母兄姊,故應恭敬,非為自己利益。由有此 四故,發之於外,則為誠懇的態度。以此態度對人,則亦發生四種效果:一、得人信任,二、使人親近。三、令人歡喜,四、受人禮敬。人能以此態度從政,則無推 諉拖延,諂上凌下之習;以此經商,則無詐取巧奪,壟斷剝削之弊;以此治家,則和氣致祥;以此交友,則水乳交融。總之,以此態度處事接物,自然所謀必成,所 求必得。任何集團機關,如有多數人持此態度,則自然秩序井然、法紀嚴明,必成為一堅強有能的機構。孔子云:「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儒者對於誠 意工夫,極端注重,認為「至誠可以感天地」,「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言其效用如此。佛教則修持種種法門,無不先以至誠,即為人說法,亦必誠懇,否則說法 皆成戲論。說者聽者皆無實益。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緒說
第3頁:一、佛教是純理智的宗教 第4頁:二、佛教的研究精神
第5頁:三、佛教的平等觀 第6頁:四、佛教的緣生觀
第7頁:五、佛教的積極精神 第8頁:六、佛教的入世應用
第9頁:結論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