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歸宿——佛教
在觀待佛教與科學之間的關係問題上,有些佛弟子以為科學乃世間分別念的產物,根本無須拿來與出世間的佛法相比較、相借鑒;另有些佛教徒則以為瞭解瞭解科學的大概情況也無不可,如果沒有時間與精力,亦可將之棄而不顧。我本人則認為,在當前這樣一個錯亂繁雜的世界中,身為佛教徒,瞭解、明辨科學原理與科技發展動態應屬分內之事與當為之舉。不過,在這一過程中,須要佛教徒自始至終都能保持住佛法所賦予他的清醒、堅定的智慧,千萬不要在一大堆令人眼花繚亂的科學公式與琳琅滿目的科技成果中迷失自己。在對比佛教原理與科學觀念時,最好不要受世人影響,動不動就說佛法證明了某條科學原理的正確性,似乎佛法天然就應該為科學當配角、作註腳,因為大量的科技事實及科學發展動態都證明,佛法的絕大多數理念,科學根本無法予以驗證,因其思想的深刻與先進遠超科學現有的衡量能力。另外,在進行對比研究時,還要清晰地看到並盡力剔除科技的單方面及畸形發展對人類社會的負面影響。
我所認識的圓魏博士近幾年來就一直關注著科學與佛法之間的關係問題,交往過程中,經常都能從她的眼目中看到她本人對現代科技所發出的種種質疑眼光。博士是一名非常虔誠的佛教徒,同時也是一位難得的認真負責的科技工作者。印象當中,正信佛教徒所應具備的素質,諸如對上師三寶的堅定信心、對因果不虛及生死輪迴的正見、對可憐眾生的深切悲心,在她身上都完美地具足了。看到一個在家人竟能如此輕鬆地放下世間八法、全身心投入對佛法的深研與實修中,我這個出家人都難免深感慚愧。
下面即是圓魏博士所談的關於科學與佛法之關係的見解:
現代社會中,人們普遍把科學奉為至尊至聖,一提到知識、學問、智慧,大多數人立刻就會把它們納入到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的範疇內,很少有人會想到這世上是否還存在一種科學無法企及的智慧。那麼到底存在不存在勝出科學的智慧呢?對我而言,答案是十分肯定的,那就是有,它就是佛教的智慧。
認識佛教以前,我是一位完全意義上的科學工作者,而一本不起眼的佛學小冊子《佛教科學論》則使我改變了對佛教與科學的看法。
那還是在九九年的一天,一位朋友借給我一本《佛教科學論》,出於對書名的好奇以及職業的敏感,我打開了這本書。原本只想翻一翻的我,不曾想一翻開第一頁就無法控制自己繼續往下閱讀的興趣、慾望,一口氣讀完了第一遍,接著又讀第二遍、第三遍……以前只是對佛教略有所聞,現在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幾年來的「腳踩兩隻船」,讓我越發清晰地意識到,所謂科學乃起源於邏輯推理和實驗,由於實驗方法、實驗手段、邏輯思維的角度不同,科學家總是人為地將科學分成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地理學等多種門類。時至今日,因為實驗手段的日益先進與演繹方法的愈加細分,以致科學門類的劃分也日趨細微。當此之時,人們又發現,要對同一事物進行較全面的理解,就必須借助好幾個科學門類才能達成,於是,所謂邊緣科學、綜合科學又大行其道。由此觀之,人類對世界的認識經歷了由混沌到局部、由局部到試圖全面瞭解的過程,至今仍遠未達到真正全面把握這個世界的程度。
科學認識事物的方法和過程,大抵不出由易到難、由近及遠、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這幾個層面,讀書學習總是從1+1到微積分、從曹沖稱象到浮力定律、從牛頓力學到相對論等等。人類現在依然無法了知銀河系本身以及銀河系以外的宇宙究竟怎樣;也不知道物質的細分粒子到底細到什麼程度;亦無法明瞭除了人類器官以及所有科學儀器所能觀測到的物質之外,還有多少是無法觀測到的……面對這些,那些視科學為萬能的人們又該作何感想?
而佛法則有自己獨到的解釋宇宙萬有的理論:萬物皆緣起而生,因緣具足則生,因緣消盡則滅。「因」是產生事物的內因、主要條件,「緣」是間接、次要條件,因緣和合與離散就導致事物的生與滅。緣起而生的事物不可能有自己獨立永恆而且不變的自性,正因為無自性,故本來平等;正因為無我,故本來清淨。我們感知的一切萬法,全都是虛幻的、不實在的。
但眾生卻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妄想並執著那些虛幻不實的外物:由一堆剎那生滅的分子原子蛋白質構成的「我」,再以虛幻的眼耳鼻舌身意去感知同樣虛幻的色聲香味觸法,然後就生出無窮無盡的染污分別意識,再在這些分別念的指引下起心動念、造作不休,於是永無止境的輪迴深淵便因虛妄實執的牽動而橫陳在被無明遮障的眾生面前。因此,若不通達緣起性空的含義,人類將永無回歸自性清淨家園的那一天。
不過可惜的是,一切科學研究的前提都建立在實有性的基礎之上,「性空」幾乎未曾被科學家關注過。
所以我們說,佛教認識事物並不執著於儀器與身體的感覺器官,它不會人為地將事物割裂、分解開來。佛法拋開表象直抵本源,將「我執」的妄想分別徹底砸碎,這是任何一種局限於現象的科學所無法達到的高標。當今世界沒有任何一門科學能給出關於世界的完滿答案;也沒有任何一位科學家精通所有的科學門類並對世界本質做出完滿解釋;而且即便現有的所有科學門類集合起來,依然無法對宇宙及人本身給出完滿解答。但佛陀的智慧卻能做到!
想想我們那點可憐的自以為是吧:執著虛幻的外境,把原本平等、整一的世界劃分得七零八落……這就好比盲人摸象,每一個主體、每一代人由於自身的局限和時代的局限,只能通達部分真相,但人們卻自以為那就是終極真理。所以才有了科學發展史上一浪翻過一浪的競逐,一代被一代取代的演變。
明白了這一點,佛教就成為了我人生追求的目標,既然佛法擁有如此完滿的智慧,為何我們要拒絕它的引導呢?如果科學真的可以成為真理的代名詞的話(因科學追求和標榜的就是真理),那麼佛法完全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稱為最究竟的科學。
目標雖已定下,但我知道前方的路還很漫長。證悟智慧與學習知識大不一樣,僅僅瞭解、明白都是無法獲取真實智慧的,智慧的獲得與聞思修密切相關,特別是實證,否則根本不可能做到「了悟」,也不可能斬斷生死鏈。
這一生,我都會將自己交給佛法,並在佛法的觀照下完成個人的事業與出世間解脫的大事。科學應為眾生的利益而存在,如果這一點能得到眾人認可的話,那麼我想說,能引領科學走出狹隘利益怪圈的唯有佛法!在它的照徹下,於世人的心田上才會開出最究竟的利益之花。
博士的話我基本未進行任何增刪,既然人們普遍認為知識分子的智商超越一般凡夫之上,那我也就盡量原話照錄,以求能提供給世人一個完整、真實的知識分子佛學思考錄,對圓魏以及收錄在本書中的其他博士的話語都採取了這一原則立場。語言不在多,而在於是否正確地表達、傳達了真理,希望一切有緣接觸到本書的知識分子或普通讀者們,都能在別人的親身經歷以及心路歷程中,多多少少尋覓到一些能照亮今生來世之走向的真理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