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介紹佛教 李恒鉞居士講述

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介紹佛教 李恒鉞居士講述

二、我們為什麼要研究佛學

[日期:2010-07-28] 來源:轉載  作者:李恒鉞居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二、我們為什麼要研究佛學

二、一  研究的目的—需要

我們研究佛學的主要目的,是生活上的需要;因為佛理直接影響「生活」的真義。我們生活之中,人人所厭的是痛苦,人人所需求的是快樂;而佛的最終目的,確實是要給人減去痛苦,更進一步的造成內心永恆真正的快樂,因此我們需要他。在消極方面,他給我們除去其他任何方法所不能減去的痛苦,積極方面提高我們內心的境界,達到真正永遠的其他任何方法所求不到的快樂。試分述如下:

二、二  我們的痛苦

二、二、一  痛苦的痛苦

二、二、一、一  病苦

病苦分肉體上與精神上的,肉體上的苦自不必說,精神上的痛苦是時時刻刻出現的。普遍對之唯一的辦法為以時間戰勝,除此以外別無他法。然漫長的時間的折磨,本不易忍受,而設或有新的病苦,又將如之何呢?

二、二、一、二  老苦

老來齒搖髮落,體力衰退,不能享受人間樂趣,而死的陰影無時不在追隨中,虛此絕望之境,能無心灰意懶?

二、二、一、三  死苦

死時身體之苦自不易忍受;而一切世間萬物,一旦拋棄,更感悽然不捨。

二、二、一、四  不如意苦

不如意苦有下列三種:

二、二、一、四、一  希望不遂—即求不得苦

世上任何美好的事物,世人均無不全力以求,換言之,即人人有欲望,此種欲望如求而不得,必致苦悶。

二、二、一、四、二  愛者別離

所喜愛的人物或事故,因環境變遷的關係,一旦不得不賦別,必生苦惱。

二、二、一、四、三  憎者相會

愈不願遭遇之事,偏偏遭遇,愈怕壞的環境,結果環境每況愈下,無時無刻不在相逼;畏懼厭憎之人,偏偏狹路相逢,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這種種都是苦。

二、二、二  快樂的痛苦

二、二、二、一  快樂不常苦

快樂自不能算苦,但世間沒有一個永恒的快樂,所謂「好景不常」。快樂既不能保持永恒,則喪失時即感覺苦惱。快樂愈大,失掉時愈苦。所以愛人遽爾決別時,常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之嘆。又如中了獎券,幾萬拿到手的時候,高興得很,其樂無比。但設或一旦為匪人搶去或遺失,則其悲憤的痛苦,真是筆墨不可形容的。實際呢,他並未較一般人損失更大,不過仍和未得獎前之財富一樣。意外之財的喪失,何必痛苦如此呢。這種種都說明了快樂的不常,不能永恒保持,確為絕大痛苦。

二、二、二、二  習慣則無樂的苦

上面說快樂不能永恒是苦,再進一步看,即使快樂的事情是可以永恒保持的,是否能得到永恒的快樂,仍成問題。譬如說鄉佬偶爾有機會進城來坐坐汽車,住住洋房,吃吃大菜,其樂實似登仙,不可言喻。但反觀每日坐汽車,住洋房,吃大菜的美國人士,他們處之如常,並不覺其樂。此無他,習慣使然的關係。設使鄉人如此享受卅年,則亦必不以其為如何快樂的事,故世間一切的快樂,為刺激的比較有感覺;一旦習以為常,則索然無味,而更思另一刺激的快樂。故此比較的快樂,刺激的快樂,為流動的,變易的,仍不能算是永恒不滅的。反之佛門不生不滅無求無貪的真理,才是真正永恒不變的快樂。

二、二、二、三  不苦不樂的痛苦—無常

一部份的人,強調人生本來不苦,或不苦不樂,無需佛法,這也是有語病的。如對現實的苦不感其苦,除深明真理者外,則等於無感覺,決無其事。若謂有可樂的事而不樂,甚而至於也不願求樂,則是無欲望,消極,自亦非正常。故所謂不苦不樂者,實無有其事,是遠離事實的空論。實在說,世事時刻變化,縱有好景,也不能常,所謂世事無常。而且死的陰影,逐漸接近,想起來那裏有快樂。

二、三  解脫痛苦得到快樂的方法

解脫痛苦的方法,有物質方面與精神方面,但都是不徹底的,暫時的。惟有佛法,才是徹底的,究竟的。說明如下:

二、三、一  物質方面

自然科學的發達,可以改善生活的水準;社會科學的發展,可以改善團體的安全,增進團體的幸福。但能否解決痛苦呢?

除痛苦,增享受—人的欲望無止境,不能滿足欲望叫作苦。但如前言,新欲望習慣之後,有更新的欲望生出;如此下去,欲望愈來愈多,水漲船高,豈是科學所能趕得及的。所以這種以自然科學提高生活水準或滿足欲望來解決痛苦,是暫時的,局部的,有限制的,有止境的。

社會科學,以團體力量來生產,來節制,增高生活水準,來統制防止利益衝突的痛苦,這只能當團體力量存在時可局部達到目的。設或力量一薄弱,或團體瓦解,或被其他團體侵犯,則一切的一切,亦歸於無有,生活水準降得較前更低,痛苦愈甚。這種暫時的局部的解決痛苦的辦法,是不徹底的。

二、三、二  精神方面

心理上的—有用精神心理的方法來解決痛苦增進快樂的,如心理上的鼓勵自慰等。阿Q的精神,催眠術的利用等,也有暫時解苦增樂的功用。然而騙人自騙的方法,是不徹底之法,而事實上亦只屬於暫時的,此等自騙的力量一旦消失過去,仍舊恢復以前的痛苦。所以暫時的忘苦增樂,是不徹底的方法,不足取的。

二、三、三  佛法——真正解脫痛苦增進快樂的方法

佛法對此問題的解決辦法,是根本用另一種超世間的眼光來看世間一切現象。明其理窮其究竟,因而感覺世事的不常不永恒為一種必然的趨勢,所謂因緣生,緣起,凡是因緣生的東西,都是虛妄不實,和合而成,或時刻變壞的,流轉的,不可把握的,叫作自性空,或無自性,或無我,就是沒有固定自性的意思。我們將此理觀察清楚,就可以不固執,不隨著流轉。取消了這些執著流轉的心念,便可將心念證入(體會到)真實境內而得到真如,真常,極快樂,極安靜,極平穩,極坦然,無掛無礙,自由自在,消除一切煩惱,痛苦,恐怖,得到最大解脫的崇高內心境界,這就叫作出世,或超世間。明此真理,更進而體證此超世間的理。一經體證得到以後,則對世間之萬事萬物不去執著認真,自生自滅,不動我心了。惟其如此,則煩惱的解除是可能的,成就的,根本的,徹底的,究竟的,所發生的內心的真快樂,也是永恒的。至於此種佛理之詳細情形,及如何可達到體證之道,以後當可略略說到。

二、四  我們從那幾點感覺到佛法的需要

我們不能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我們生於世上,決不願糊塗下去,而想清楚明瞭。我們感到有些切身問題不能解決,假如佛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才是我們所需要的。這些問題是:

二、四、一  人生問題

人活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想不明白的地方很多,如下:

二、四、一、一  苦樂問題

人生為甚麼有苦樂?怎麼樣可以離苦得樂?

二、四、一、二  行為問題

我們應如何處理事?

二、四、一、三  目的問題

我們活著到底為甚麼?

二、四、二  宇宙問題

宇宙是怎麼一回事?世界各種現象怎麼來的?有因緣沒有?

以上這些問題,可以分看其他方面和佛法對它的解釋,而考慮那種解釋正確。

【書籍目錄】
第1頁:序(初版) 第2頁:序(第四版)
第3頁:前言 第4頁:一、一般人為什麼不研究佛學—佛理
第5頁:二、我們為什麼要研究佛學 第6頁:三、一般哲學對各種問題之解釋和我們認為解釋的不滿意
第7頁:四、佛的解釋—一元二面論—唯識論—和我們對它的評判 第8頁:五、佛教是甚麼
第9頁:六、怎樣研究與實行 第10頁:後記
第11頁:李恒鉞居士小傳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