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應有認真的態度,泛泛學佛往往徒勞無功。佛法不同於世間法,因佛是遍知者,智慧中流露出的語句同時會有外、內、密甚至極密之義。比如,佛講法時天人、龍、人聽到的都是各自的語言,人類中使用不同方言的人聽到的也是各自的方言。又佛經中講「阿」字的功德幾萬劫也講不完,唐朝智者大師僅講《妙法蓮華經》經題就講了三個月,門色爾堪布講「頂禮聖身文殊菩薩」這八個字就講了六個月,如果佛法沒有甚深的意義,講法人不可能講這麼長的時間,聽法人也不可能有耐心聽這麼長時間,既然佛法這麼深邃,則「認真」二字是必不可少的了。
這「認真」二字除了包含有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意思外,還應含有一個長期學佛的決心。世間任何一門學問尚且需要「十年寒窗無人問」,那麼,要想真正領悟佛法裏那些精深的含義,也自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學佛者要發一個長遠的心,這很重要,這樣長期腳踏實地,並不怕一切的阻礙和違緣,認認真真地來學佛,那麼學佛的功德和利益在自己以後的人生道路中自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有人認為退休之後再學佛也不遲,但人生難得、佛法難聞,晚年在智力、體力等方面的衰退必然影響到對佛法的領悟,影響其學佛的效果。因此本人認為應儘早地瞭解深入佛法,這對工作與生活都會產生利益。有些人大半輩子都在忙碌於各種繁雜的工作與日常生活中的瑣事,沒有踏踏實實認真地學習佛法,把美好珍貴的人生就這樣白白地浪費了,現在如夢初醒,知道自己以前沒有好好地學佛是相當地可惜,能夠這樣醒悟的人也是可嘉可歎。
白居易是唐代繼杜甫之後最偉大的詩人,開創了「新樂府體」詩風,他也是一位極虔誠的佛教徒,自稱為香山居士,據《五燈會元》卷四記載:「杭州刺史白居易,字樂天,久參佛光,得心法。」在中國,凡是有一定學問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他這樣一個偉大的詩人的。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期間,曾請教過鳥巢禪師,問道:「什麼是佛法大意?」禪師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說:「如此簡單的道理,三歲小孩也知道。」禪師說:「三歲孩童雖會說,但是八十歲老翁未必瞭解其意。」到詩人晚年老眼昏花,看經書很感費力的時候,他覺得自己一生從政,雖然信佛十分虔誠,也做了不少善事,但還是浪費了許多的光陰,於是他發願以後不再吟誦詩文,而一心一意地來學佛,念阿彌陀佛,這樣即使有許多的達官貴人來譏笑,仍不管他人的任何看法和閒言碎語,只是老老實實專心專意地來念阿彌陀佛。他在膾炙人口的《念佛偈》中是這樣寫的:「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日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達人應笑我,我且阿彌陀。」白居易是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最傑出的幾位詩人之一,像這樣一個偉大的文學家都不怕當時社會上許多人的挖苦取笑,而一心一意地來學佛,那我們現在有些自以為很聰明而又不會吟詩作文的人,為何還怕別人的諷刺,而放不下面子來專心致意地學佛呢?希望我們有些志向的人,都來向這位偉大的詩人學習,自己走自己的光明大道,就讓社會上的那些庸人們去聒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