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繼續加以說明:
何以如此?喔,須菩提,假若我在身體被一節一節割下的時候,心中存有我相,那么我的心中便會生出恨,生出傷害他人的念頭。
如果我的心中存有眾生相、壽者相、人相,那么我的心中便會生出恨,生出傷害他人的念頭。③
邱尼喇嘛解釋這段經文:
為什么呢?假若我在身體被一節一節地割下的時候,心中存有我相,認為“我”是真實存在的。或心中存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么我的心中便會生出恨,生出傷害他人的念頭。然而,我心中沒有任何概念。④
這段文字的意義大約可以總結如下:
那國王切下我的手指、腳趾,以及身體其他部位,作為莫須有罪名的懲罰。如果當時我把我們兩個都視為人,我可能因此而發怒,生起傷害他的念頭。但我沒有把我們視為人,因此我能夠避免怒的情緒。
這段文字非常難解。而且,這段經文的內容,與不要因為工作的負面情緒而傷身之間,有什么關聯?首先,我們先探討人們對這段文字可能產生的誤解(數個世紀以來,誤解這段文字的人不計其數),然後再解釋它的真實含意。
人們對於諸如此類的佛教典籍,以及否定“自我”或“個人”的存在的佛學書籍,都產生了錯誤的認識。人們誤以為,當自己面臨了一個困境之時,可以進入一個空虛的虛空之中。在這一虛空之中,人們可以視每一件事物為不真實存在的,然後困境就會消失,或不必執著於困境。
例如,擁有這種錯誤認知的人會說,你和某人相處不愉快,那個人生你的氣,你可以假裝那個人不存在,或忽視那個問題,那么你就不會問題纏身。他們認為,這就是所謂的“無我”。
在《金剛經》的這段文字中,佛陀把“無我”的意義延伸為“沒有眾生,沒有永恒不滅,沒有人”。
上述錯誤的認知完全不符合佛陀“無我”的教授,也無法助你解決工作的負面情緒。
例如,想象那些負面情緒不存在,或你並非真實感受了負面的情緒,或不執著於負面的情緒,都於事無補。
當你坐在牙科手術椅上,接受根管治療的時候,牙醫師手上的電鑽不小心碰撞了一條神經時,或你如佛陀於多生多世之前所遭遇的經曆一般,四肢大張地被綁在地上,被人慢慢地切下手指、腳趾,以及身體的其他部位。你只是想象牙醫師不存在,或你自己不存在是沒有用的,你還是會痛徹心扉。
你不妨親身一試。這並非佛陀教授的真義。
關於“沒有概念”(無想)這一部分,也很容易遭人誤解。人們讀了類似的文句之後認為,佛教徒解決困境的方法即是打坐,以及不去思考任何事情;他們試圖清空心中所有的念頭和想法,或坐視念頭的生起,而不加以理會。這也不是佛陀的本意初衷。
下一次,當牙醫師拿著電鑽鑽你的牙齒的時候,你也可以試一試,驗證情況是否真的如此。
你將發現,這種錯誤的認知一點也不管用,也無法止住疼痛。那么,佛陀所宣講的真義為何?
鑽石戰場
讓我們引用鑽石業界的一個真實情境。由於會議室或工廠將成為你的戰場,因此我們援用一個商業實例。當我在安鼎國際鑽石公司擔任副總裁的時候,我經常出差至亞洲,花一些時間在西藏寺院中研讀學習。我和老板達成協議,我將停留在可以使用電話聯系,並且隨時可以從孟買(距離寺院不遠)或比利時采購鑽石的處所。
在當時,“保持聯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的寺院坐落於南印度的濃密森林之中。
到了我進入寺院就讀之際,已有數百名僧人,一座簡約的會堂,以及供僧人居住的簡陋小屋。距離寺院最近,可以撥打長途電話到美國的電話亭位於馬達凱利(Madakeri),大約3小時的車程。如果電話能夠撥通的話,打一通“保持聯系”的電話,幾乎得花上一整天的時間。
因此,我在座落於印度森林的高山頂端的一座小土屋之中,彎著身子,努力地想從那部老舊的電話中,聽到電話那一頭,坐鎮於舒適玻璃帷幕辦公室,可以眺望世界貿易中心的通明燈火,以及哈德遜河的歐佛的喊叫聲。
“我們需要鑽石!我們收到大筆訂單!在10天之內把一萬克拉的鑽石送到紐約!跟孟買那邊聯絡!跟安特位普(Antwerp)那邊聯絡!快去辦!”
此時此刻,一萬克拉的鑽石可能代表了100萬顆小鑽石;也就是說,你從市場采購回來的每一顆鑽石,是從兩三顆鑽石中撿選出來的。因此,購買100萬顆鑽石,意味著在10天之內,你必須檢查數百萬顆鑽石。假設你拿起一顆鑽石,用放大鏡檢視需要10秒鍾,那么6顆鑽石就需要一分鍾,360顆鑽石就是一小時。假如你每天可以持續撿選的工作達5小時,而不傷了眼睛,那么你每天最多可以揀選2000顆鑽石。如此一來,你至少需要一千個工作日,才能接近完成訂單。於是,我又問了歐佛一次:
“一萬克拉,對嗎,歐佛?你確定,一萬克拉?”
“對,立刻去辦!今天晚上就去,不停地打電話,就算把全世界都叫醒也無所謂!祝你好運!”卡噠(歐佛掛上電話)。
我在工作日志上記錄了鑽石的數量和種類,然後花幾個小時聯絡世界各地的鑽石采購人員。當我離開馬達凱利的電話亭之際,天色幾乎一片漆黑。我們出了電話亭,走上一個可以俯瞰一座美麗的巨大山穀的小花園,盡情享受夜晚的氣息,聞嗅著印度野花的芳鬱,觀賞天上的星辰。然後,我們擠進屬於寺院的搖搖晃晃的老爺車中,返回寺院,親炙幾位上師,做為期一周左右的密集學習。空性中的混亂與美妙
當鑽石從世界各地湧入紐約的總公司之際,我也正風塵仆仆,全身曬得紅通通地抵達紐約。歐佛喚我到他的辦公室。我滿懷信心、從容自在地步入辦公室。我坐定,靜待歐佛贊許我完成不可能的艱巨使命。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劈頭就問。
“什么怎么回事?”
“那些鑽石是怎么回事?你知道你這么一攪和,現金周轉出了什么亂子?你是怎么了?瘋了嗎?”
你知道那種感覺,那種虛脫低沉的感覺。那不只是另一次的溝通不良或商業疏失,也點出了整個世界,我們所身處的世界的狀況。為什么事情出了差錯,不能圓滿完成?
“等一等,歐佛。是你吩咐我去買那些鑽石,你說你需要一萬克拉的鑽石,越快越好!”
“一萬克拉!你有沒有搞錯!我說1000克拉!你胡說些什么?我要一萬克拉的鑽石做什么!”
“但你確實要我去買一萬克拉的鑽石。我記得我問了你兩三次。我甚至在工作日志上做了記錄。你看,就寫在這兒,一萬克拉!”
“我怎么知道你是什么時候寫上去的?搞不好是今天早上才寫的!我從來沒有說要一萬克拉,誰會說一萬克拉?”
在關於負面情緒的研究中,此時此刻便是訓練自己,避免產生讓自己未老先衰的負面念頭的關鍵時刻。
大體來說,從事商業活動需要敏捷的思考和快速的反應,但是,沒有一件事比控制自己的負面念頭更需要敏捷快速的反應。在你受到強大的憤怒、痛苦的情緒襲擊之前,你大約有3秒鍾的時間采取防衛的行動。在這3秒鍾之內,你必須采取積極的行動,強而有力的行動,否則就太遲了。而這行動,關乎佛陀所宣講的“無我” “無想”的教授。不過,我們必須先理解佛陀所謂“無我”“無想”的真實意義。讓我們借用上述的實例,並且援用佛陀對須菩提宣講自己被歌利王節節肢解時,所提及的三要素來加以說明。
這“三要素”是指此刻正在發生的情況所包含的三個部分:咆哮的老板(歐佛),被怒斥的副總裁(很不幸地,那個人就是我),以及正在上演的整個事件。每一個要素都有其空性,即本書一直提及的“潛能”。事實上,這個情境充滿了空性:這空性制造了混亂,也顯露了萬物蘊含的空性何以如此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