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貧富差距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低迷狀況之下,台灣社會出現了所謂的「新貧階級」,貧窮儼然已成為國人心中的隱憂。為什麼我們對貧窮如此憂懼?因為貧與病往往相
連、貧與困常常分不開,所以「貧病」、「貧困」成了貧窮的寫照。事實上,貧窮不一定是壞事,寒門出狀元,窮人也不一定沒有未來。古今中外,許多影響時代的
大人物,多數是從貧困中成長過來的。像我從小就是在清貧的環境中長大,一直到五十多歲,身上經常是沒有錢的,也沒有人願意借錢給我,生活雖困頓,但還是快
樂自在地活過來了。
我真慶幸我是出生在二十世紀三○年代中國大陸的一個貧農家庭,那是一個兵荒馬亂、旱澇不斷的年代,家中經常斷炊缺糧,依照通常人所說的「貧賤夫妻百事
哀」,我的父母應該是生活在愁雲慘霧的深處了。可是,也許我的父母已經貧賤慣了,反而不知道要悲哀什麼,倒是常常聽到父母安慰全家大小說:「天有好生之
德,地無絕人之路。」多走一步算一步,多活一天算一天,船到橋頭自然直,好好地努力活下去最重要。憂悲愁苦沒有用,想想辦法最要緊。有啥子辦法?有糧食很
好,沒有糧食的話,樹皮、草根、觀音土,也可以果腹!我們家就真的吃過一陣子榆樹花、楊柳葉、茅草針,以及河邊的馬蘭頭、野外到處都有的鵝臥藤;這些原來
都是餵豬飼羊的草料,所謂飢不擇食,大家還是吃得開開心心。在那個年頭的農村裡,家家都貧窮,包括極少數的小地主家,由於租糧收不到,生活條件也好不了多
少。
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指物質貧窮並不是最糟糕的,心不平衡才是痛苦的原因,最大的問題是資源分配不均。從當事人的角度來說,貧與富所造成
的階級差距,主要是來自社會地位的評比。窮人與富豪一經比較,便顯出彼此間的差距,這是許多人之所以無法忍受貧窮,甚至盡其一生都在賺取更多錢的原因。因
此有人說,資本主義的社會有政治自由、經濟自由、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就是沒有貧窮的自由。因為貧窮會讓人失去社會地位,失去親戚朋友,連家人也可能
看不起你。這主要是由於大家的心靈貧窮,倒不完全是因為物質生活的貧窮。
台灣近幾年來,由於已有非常多中小企業關門歇業,失業人口大幅激增,而過去被民間視為理財管道之一的銀行存款,也在趨向零利率化之後,更加深民眾對財產貶值的恐懼,這便是造成新貧階級的主因。
新貧階級的激增,是不是說富豪人家也一併減少了呢?並非如此。部分科技新貴、資訊寵兒與轉型企業,在這一波全球不景氣的風浪中,仍創造了可觀的財富;
反倒是中產階級則可能因為被裁員或減薪,而讓原本過著小康生活的家庭,一下子變得捉襟見肘。所以,真正的狀況是「富者自富,貧者自貧」。
如何能夠抑止貧富差距的繼續擴大?我對於此當然是外行,所以不敢置喙,我只以一個宗教師的身分認為,若能促進財富的流通,便可拉近貧富的差距。任何財
富的創造,並不是單靠某些個人的能力,而是由整體社會所共同促成,無疑也是整體社會的共同財富。富有的人,是以自己的福份、智慧及專業,為社會經營財富,
故應該建立布施的觀念,將財富分享給社會大眾,從事公益的福利及文化等事業,或協助政府共同改善弱勢團體及貧窮者的生活環境,以作為回饋。
不過,人有勤惰、智愚、賢不肖、殘障與健強等的不同,要徹底彌平貧富之間的差距,在現實社會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從佛教的觀點來說,造成貧富差異的原
因,是與每一個人在過去生中曾否多結眾生善緣有關;或是菩薩為了示現貧窮相,而以窮人之身於今世之中現身說法。貧窮本身不是罪惡,窮人也不需自卑。如果具
有大福報的富人能夠布施,把財富分享給社會大眾,貧富之間的差距或許就能減少一點,社會也會祥和一些,自己的福報也會更加成長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