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與世界上的其他宗教經常進行交流和對話,發現基督教的成功之一在於基督教從來都是一種根植於世俗土地的人間宗教。比如佛教常常把寺廟、聖地修築在遠離人世的村郊野外,甚至深山老林;而基督教的教堂卻在世俗社會中無處不在,並成為凝結一方人心的核心建築。人們因為在同一個教堂做禮拜、領聖餐、受洗、佈道而彼此認同關心,形成了最早的社區意識。社區意識恰恰是整個西方文明發展出統一社會、民族與國家意識的根基。這也更堅定了星雲在多種宗教並存融合中發展“人間佛教”。所以,他不僅僅像歷代高僧大德那樣“援儒入佛”,還援基督教入佛教,借鑒其傳播交流的理念和方法,探討耶穌所說的“博愛”與佛陀的“慈悲”之間的關係。
星雲大師在佛教史上留下眾多的“第一”足印,包括:
創立第一支歌詠隊。
創立第一所中國人辦學並加入美國西區大學聯盟的西來大學。
創立第一個成為聯合國NGO的佛教團體。
創下第一次電台弘法、電視弘法。
創下第一次佛法演講進入台灣政府殿堂。
身為第一位出家比丘在內地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公開演講。
身為第一位先後獲得兩大傳統佛教宗派“朱大和瑪大”肯定的北傳佛教法師。
創辦全台第一所講經說法及共修講堂的宜蘭念佛會。
錄製第一張弘法唱片。
出版第一本白話精裝佛書。
發行第一份佛教團體辦的綜合性日報《人間福報》。
創辦第一家佛界出資主辦的電視台《人間衛視》。
先後著書立說達800餘萬言,堪為當代佛教弘法著述第一人。
佛教傳到中國兩千多年間,中華文化的精髓和氣韻已經深深地浸漬到佛教之中,如今我們所能接受到的佛教,被稱為“漢傳佛教”。在這項巨大的前赴後繼的工程中,把中華民族的漢傳佛教發揚光大到世界的,是星雲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