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在禪堂裡,同樣講究包容。有一次,禪堂裡面發現一個小偷,大家都認為不可原諒,要求堂主開除他。大和尚聽了點點頭,卻並沒有予以處理。這個小偷見沒有引起嚴重後果,於是再度下手,大家再次請堂主把他趕走,大和尚還是點點頭,依然沒有處理。第三次,小偷又偷東西了,這次大家很生氣地說,如果不把這個小偷趕出清淨的禪堂,我們就要統統離開。堂主大和尚一聽,說道:“你們統統離開,這個小偷留下來。為什麼呢?你們都是健全的人,離開以後,依然能找到容身之處。而這個偷竊的人畢竟身心不健全,我叫他走,他能到哪裡去呢?我這個禪堂是佛門的慈悲馴服場啊,我都不能包容他,這世間哪裡能包容他呢?”小偷一聽,感悟了,從此洗心革面。所以,禪堂的教育,是感化的教育,是慈悲包容的教育。
長樂先生:
我們從大師的開示中體會到一項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東方文化更講究包容管理,感情的成分和理性的成分並重,有時感情的成分更大,也就是說,對人心的管理,可能比戒律、規矩更重要。這讓我想起一句名言:“紫羅蘭被一隻腳踩扁,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
星雲大師:
還有一個例子。一個和尚住在山中的小廟裡,有一晚正在打坐的時候,小偷進來了。小偷一看,哎,有個人在這裡坐禪,一動也不動,好像睡著了。於是,小偷慢慢地摸到菩薩像前,從供桌下拿了錢,正轉身要出去,和尚突然喊一聲“站住”,小偷嚇了一大跳。參禪的和尚說:“你剛才拿了佛祖的錢,不說聲謝謝,就要走了嗎?”小偷趕緊向佛祖道謝。過了不久,這個小偷又在別處犯案被逮,招供說還偷過寺廟的錢,警察把他帶來廟裡對質。禪師說:“他是來拿過一點錢,不過不是偷,因為他跟佛祖說謝謝了。”這個小偷被禪師的寬容感動,於是跟他出家,成為一位很好的修行人。所以,管理不是非要用一定的製度,一定的處罰,有時候隨機應變,效果可能更好。
長樂先生:
傳說有一個非洲部落把寬恕作為一種儀式。當某人犯了過錯,就會被帶到村子中央,接受眾人的讚美。全部落的男女老幼都停下手裡的工作,將罪人團團圍住,輪流列舉他做過的好事。他的善行和美德被盡情歌頌,每一個細節都不錯過。儀式最終發展成一個歡樂的慶典,大家歡迎他回到集體當中。
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把懲罰化為溫暖,把傷害變成祥和。犯錯的人沒有被遺棄,沒有受打擊,整個村子重新成為團結的整體。實踐證明,寬恕無法改變過去,卻能夠改變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