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有一次,趙州禪師和弟子文偃禪師打賭,誰能夠把自己比喻成最下賤的東西,誰就勝利。
趙州禪師說:“我是一隻驢子。”
文偃禪師接著說:“我是驢子的屁股。”
趙州禪師又說:“我是屁股中的糞。”
文偃禪師不落後說:“我是糞裡的蛆。”
趙州禪師無法再比喻下去,反問說:“你在糞中做什麼?”
文偃禪師回答:“我在避暑乘涼啊!”
長樂先生:
我們認為最污穢的地方,禪師卻能逍遙自在。看來這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是空淨之地,只要我們的心靈具足“出污泥而不染”的功力。
星雲大師:
對。自然界本來就沒有淨穢、美醜之分,這些分別都是我們自己的主觀好惡所產生出來的。
明朝開國君主朱元璋,小時候曾在皇覺寺當沙彌。相傳有一次朱元璋外出,回寺時夜深門閉,只好在寺外席地而睡。他望著夜空滿天星斗,興之所至,吟了一首詩: “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胸襟和氣魄。雖是席地而臥,大志者胸中有的是“十方法界在我心” 的曠達;而一個心量狹小又不滿現實的人,即使住在摩天大樓裡,也會感到事事不稱意。
所以,做人要先擴大自己的心胸,那麼對於生活的點滴小事,不論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休閒獨處,每一個時辰,每一個地方,都會感到稱心滿意,生活愉快。慈航法師曾說:“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但凡如此,宇宙之間,又有何處不是極樂世界呢?
長樂先生:
不過,生活在現世的人們,似乎總是不大容易找到這種舒暢曠達的心境。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很多人都在抱怨,生活環境太差,辦事效率太低,掙錢太難,不受重視,總之總是得不到自己最滿意的東西。
星雲大師:
有人說世間充滿憂悲苦惱,因為娑婆世界本來就是堪忍的世界。什麼是最大的痛苦呢?有人說是飢餓,有人說是情愛,其實真正的煩惱痛苦是慾望。譬如我們對於錢財、美色、權力、名位的慾望不滿足時,就會生起煩惱。不過,慾望也不全然是惡俗的,也有善法欲,例如發憤讀書的求知欲,為國為民犧牲奉獻的領袖欲等等。人生是活在慾望裡,慾海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慾海裡沒頂。所以,我們應該以智化情、以行善法欲而離煩惱欲。
長樂先生:
那麼,為什麼人會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呢?為什麼有人會為這個世界的進步拋頭顱,灑熱血,奉獻自己的一切;有時候又視天下為異己,甚至不惜荼毒生靈呢?這種巨大的反差來自哪裡呢?
星雲大師:
這世界凡事都是一分為二,一半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好人一半,壞人一半;白天一半,夜晚一半。在這個“一半一半”的世界裡,想要求得百分之百的圓滿,幾乎是不可能,也不容易。所以我們只有從這一半的人生,來影響另外的一半,用好的一半去影響壞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