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日本出兵侵略華北,在杭州經商的父親於返鄉途中突然失踪,根據判斷,應該是在槍林彈雨中喪生了。我家本來貧窮,遭此變故,一門孤寡更是受盡鄰里欺負。母親卻從來沒有自憐自艾,反而以堅強的語氣鼓勵我們四個稚齡的子女:
“孩子們,我們要爭氣,不要生氣!”
我聽了以後,下定決心要力爭上游。
那時家鄉的經濟十分落後,往往要擺渡到運河對岸採購日常用品。然而自從抗日戰爭爆發以後,沒有人肯為了賺一兩毛錢而冒著生命的危險渡河。那年我才十歲,看到這種情形便自告奮勇,將衣服一脫,往頭上一扎,跳下湍急的河流裡,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將大家所需的用品買辦齊全。鄉人們常豎起大拇指稱讚道:“李家的二小子真不簡單!”看到母親綻開欣慰的笑容,我默默地告訴自己:“我還要更加爭氣!”
次年,我攙著病弱的母親離鄉尋父,路過棲霞山寺,在偶然的機緣下,我答應寺裡的大和尚披剃出家。母親知道我意向堅決,只好含著眼淚,獨自回鄉。望著她孑然的身影漸漸消失在眼前,我在心中吶喊:“母親!您放心好了,我會爭氣的!”
剛到叢林參學時,由於年紀還很小,我什麼都不懂,常常被同學取笑。這時,母親的話浮上心頭:“我們要爭氣!”於是,我加緊用功,發心工作,果然獲得了許多讚美。
初摸索寫作時,也有一段令人難忘的心路歷程。有一回,老師出的作文題目是“以菩提無住直顯般若論”,雖然當時連題目都看不懂,還是非常用心地寫了好幾張作業紙。老師閱畢發回,評語欄中寫著兩句詩:
兩隻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同學們看到,在一旁嘲笑:“老師的意思是不知所云啊!”
下一次的作文課,題目是“故鄉”,我認真地構思佈局,在交出去前看了又看,自覺是得意之作,數天后發回,老師的評語又是兩行詩句:
如人數他寶,
自無半毫分。
先前寫得不好,是不知所云;這篇寫得好,卻被誤會有抄襲之嫌。雖然如此,我並沒有生氣,也沒有洩氣,反而更加細心地觀察事物,揣摩思考。經過一番努力之後,我的佳作頻出,老師漸漸對我刮目相看,有時還在課堂上予以褒獎。這時,我隨手塗鴉的小詩數篇也陸續在報端披露,更是受到矚目。我更加深信:受到挫折委屈時,只有自己努力爭氣才有用處。
或許因為我是家師志開上人唯一的入室弟子,他對於我總是分外嚴厲。記得有一回,我受到一位師長的責罰,家師知道我受了委屈,遣人叫我去問話。在一番開導之後,問起我的近況,我坦然告訴他,衣單不全,紙筆不周。他不但沒有給我絲毫安慰,反而端起桌上的一杯茶,說道:“你以為沒有錢,我就會給你嗎?明白告訴你,我把喝茶的茶葉錢省下來給你,你也用不完,但我就是不給你。什麼道理,我現在不說,你將來自然會明白。”
另一次,我在焦山佛學院讀書時,全身生滿了膿瘡,無錢醫療,在等死的狀況下,我強耐病痛,寫了一封信給家師,報告我的近況。沒想到家師回信的第一句話竟然是:“你那裝腔乞憐的信,我已收到。”
面對這些事情的當下,心裡的確也感到有些委屈,但是事後仔細反省,我覺得家師是真正愛護我的,如果他對我和顏悅色,百般安慰,乃至給我錢用,讓我生活過得舒適一點,我會很歡喜,他看了也會很高興。然而,他卻故意反其道而行,為的就是要我學習在遇到挫折困苦的時候,能夠堅強忍耐,自我爭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