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不但是最美的表情,也是最好的溝通橋樑。多年前,我到一間泰國寺院,那裡的小朋友和我語言不通,但他們燦然的笑容將彼此之間的距離拉得好近,彷彿我們是舊識相逢。直到離去,我還覺得依依不捨。西哲說:“如果你笑,世界就會跟著你笑。”如果我們想要擁抱世界,就要學著去做一個會笑的活人。
信徒經常找我去排難解紛,我常聽做丈夫的對我說:“太太不愛我了!怎麼辦呢?”我告訴他:“你必定在家裡常常板起面孔,沒有幽默的表情,所以太太不喜歡你。”
也曾聽做太太的和我說:“先生移情別戀了,我好傷心喲!”我勸她:“你必定在家裡像個木頭人,沒有反應,當然丈夫不能接受。”
世上有很多人不漂亮,但是很耐看,很有人緣,那是因為他的“肌肉是活的”,四周環境也因他而顯得亮麗耀眼;也有很多人很漂亮,但是不耐看,沒有人緣,那是因為他冷若冰霜,讓人敬而遠之,當然也就失去了美感。所以奉勸天下的師長父母們,教導後輩子弟不要光著重於知識的堆砌,最要緊的,是讓他們先把肌肉訓練得活起來。
人,有了表情,就像甘霖遍灑大地,一切都會“活”過來!
過去在大陸,師長出門做客,我隨侍在旁,都會一邊恭聽,一邊面露微笑,幫忙點頭示意。因為我要讓他們知道:雖然我是一個不起眼的後學,但是,我是一個活人,我有靈敏的覺知,我有快速的反應。或許因為如此,師長們都喜歡帶我出去。及至來台,慈航法師、妙果老和尚、智光法師、東初法師等前輩大德也很喜歡找我講話聊天,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和他們一樣,有哀喜的神情,有豐富的應對,彼此一來一往,所以話題源源不絕,氣氛活潑生動。
我很感謝從小父母就教導我“童子應對”,記得第一課是:長輩問話時,晚輩要立即回答。這種訓練養成我主動和人講話、招呼的習慣。有時候連徒孫來了,我都先問他:“吃過飯了嗎?”旁邊的人聽了,往往不以為然地說:“他是後輩,你不要管他!”我總是說:“我嘴巴是活的,不能不說話。”
俗語說:“有話不開口,神仙難下手。”孔子也說自己像一口鐘,小叩小響,大叩大響。其實每一個人都有鐘的潛力,但是我們要做一口活力充沛的洪鐘,千萬不要做一口死氣沉沉的啞鐘。過去,我有一名弟子,性情溫和,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喜歡講話。有一次,他來看我,靜靜地坐在角落裡,半天不說一句話,大家幾乎都忘了他的存在。在他起身即將告退時,我故意用激將法告訴他:“你來了不跟我講話,我以後也不要同你講話了。”他一急,囁嚅地答道:“我不知道要講什麼。”我教他先附和響應長老大德的意見,然後再慢慢學習表達自己的意見。他努力地照著我的話去做,幾年之後,變得侃侃而談,整個人也顯得神氣活現。
我在上課寫板書時,有時字寫在東邊,有時字寫在西邊;有時字寫得大一點,有時字寫得小一點;有時字寫在上面一點,有時字寫在下面一點;有時字寫橫的,有時字寫直的……因為我總想到自己是個活人,所以要充分地活用黑板上各部分的空間。我在講經說法時,經常通過手勢、動作、表情、語氣,來表達圓融的妙諦,因為我感覺到自己是一個活人,所以要積極地活用身體上各部分的肌肉,將佛法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