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珍惜生命請勿殺生吃肉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珍惜生命請勿殺生吃肉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附錄六、《安士全書》之【萬善先資】(白話譯文)

[日期:2012-08-1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附錄六、《安士全書》之【萬善先資】(白話譯文)

勸宰官(以下說當官不宜殺生)

普天之下,富貴貧賤,萬有不齊。有的人,高車駟馬,威德巍巍;有的人,負販肩挑,伶仃孤苦;有的人,安富尊榮,金珠滿箱;有的人,糟糠①不繼,哀乞窮途。 這中間的貴賤榮辱真是相隔天淵啊!如果不相信佛家報應的說法,前世後世互相抵償的道理,那麼上天對待他的子民,也太不公平了!所以佛經說,為人豪貴,國王 長者②,從禮事三寶中來;為人大富,從佈施中來;為人長壽,從持戒中來;為人端正,從忍辱中來。前世種了什麼樣的因,今世就得什麼樣的果。好像搞音樂的 人,敲鐘得鐘聲,敲磐得磬聲。又如管理園圃的人,種桃必得桃,種橘必得橘。因此,就有富貴貧賤的懸殊了。敲得輕的,聲音就小;敲得重的,聲音就大。種一 樹,就得一樹果;種十樹,就得十樹果。因此,富貴貧賤的程度就各有不同了。

今天有些人年級輕輕就大考高中,享受高官厚祿,前世都是好善不倦,廣修福德的人。否則,蒼天為什麼單單優待當官的人呢?但是,有權有勢,順風疾呼,做好事 有力,做壞事也有力。例如參苓③雖好,但治病是它,得病也是它。孟子說,惟仁者宜在高位④也。地位高貴,那麼日常生活,賓朋宴會,所殺尤廣。身到一方,一 方水陸眾生,就要遭殃。當官一天,無辜物類,就要多殺一天。因此,過去的高官賢達,為保持仁心,處處警戒自己,在哪裏上任,就在哪裏設放生之河,經常張貼 禁屠的告示。發一命令說,宰牛者罰,那麼發抖的牛都會從屠店裏逃脫;得一命令說,殺狗者罰,那麼守門的狗就會在尖刀下活命。圍山打獵,幹水捕魚,尤其應當 嚴加禁止。一旦權勢已去,即使有善願也無善力了!普勸當官仁人,速種善緣,乘機作福。迎合上天好生之德,體諒朝廷平易之心。一操政柄,就應當廣積陰德,挽 救生命。不要無所事事,蹉跎歲月。地位尊貴的,就要曉諭部屬禁止屠宰;地位卑下的,就要宣傳法令禁止屠殺。如果終身奉仁,一定會名揚萬世,名掛仙曹。即使 恩澤一時,也可為後代積福。否則,不就是身入寶山,空手而回嗎?

註:①酒糟、米糠等粗劣食物。

②積財具德者之通稱。如須達長者等。《法華玄贊十》曰:「心平性直,語實行敦。齒邁財盈,名為長者。」又,年長者之稱。孟子曰:「徐行後長者。」又,顯貴者之稱。史記曰:「門外多長者車轍。」又,謹厚者之稱。漢書曰:「寬大長者。」

③人參、茯苓等珍貴藥材。

④《孟子》離婁:「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因此,只有仁德的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不仁德的人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惡行播散給群眾。)

勸在官府的人

有些官府的公務員,看見人被捆綁,受鞭打,一點也不悲憫。把戒殺更看成是迂腐的事情。所以一到鄉村,非常放肆,沒有顧忌,見雞抓雞,見鴨抓鴨。甚至逼迫百 姓賣兒賣女,滿足自己吃喝玩樂。個人的欲望達到了,就又以此為傲自誇于同行。於是兇暴的風氣一天比一天厲害。人們哪裏知道天道公平,因果無爽①?作惡必有 惡報。有的被亂棍打死,有的身險囹圄,有的一代福已享盡,子孫變成乞丐,都是因為用心狠毒,以致於自食惡果。普勸官府善士,時時要行方便,看見受牽連有苦 難訴的,就用好言好語安慰他,無辜受冤的,就在公庭上替他昭雪。至於口腹的欲望,永遠沒有窮盡,與其上犯天怒,不如惜福延年,繁榮後代。古人說,推人扶 人,同樣的動手,吃菜吃肉,同樣的張口。明理之人,怎麼不仔細想想呢?

註:①爽,差失。

勸養親者(以下說在家不宜殺生)

兒輩贍養親人,辦法各有不同。下養為小孝,次養為中孝,上養為大孝,最上養為大孝之大孝。為什麼呢?下養只知道滿足吃喝,各種吃喝補品,不致於有所缺乏, 這已經是世間難以做到了,叫作小孝。次養就能體諒親人的心願,父母所愛我也愛,父母所敬我也敬,使親人心裏安樂,這就叫作中孝。上養就能勸告親人明瞭大道 之理,善就贊成,過就規勸,使父母用高尚的道德滋潤身心,這就是大孝。至於最上養就更上一層樓,常常想念父母的恩情,同于天地,父母的壽命,與日隨減,應 當用什麼辦法,可以報答親恩,什麼辦法可以延長親壽,什麼辦法可以使父母出離生死,什麼辦法可以使父母罪障消除,什麼辦法可以使父母進入聖人之流,最終成 佛。譬如戰火臨頭,保護親人逃入山中,總是擔心敵人來了嗎?逃入水中,總是擔心敵人來了嗎?逃入曠野,總是擔心敵人來了嗎?輾轉不安,一定要把父母放到最 安全的地方。這就是最上養,也叫作無上養,也叫作超出一切世間養。難道不是大孝中的大孝嗎?如果殺物養親,使物類抱冤來世,父母償債多生,不正是用腐肉救 親饑,用毒酒止親渴嗎?多麼大逆不道啊!怎麼可以說是孝呢?有人說:讀書人功成名遂,光宗耀祖,可以叫作孝嗎?我的回答是:功成名遂,當然不錯。如果依靠 它去做好事,當然可以為親人增光;如果依靠它去做壞事,不反而侮辱親人嗎?樊噲①、嚴嵩②的父親,是宰雙親啊。假使今天再來,人們一定會厭惡他痛恨他了。 因此,就應當知道孝子盡孝,為親人增光,莫如積德,功名是次要的啊!

註:

①樊噲(?—前五一五)漢初將領。沛縣(江蘇省)人。少以屠狗為業。隨劉邦起義,為部將,以軍功封賢成君。滅秦後,在項、劉的鴻門宴上,他保護了劉邦。漢初,隨劉邦平定叛亂,任左丞相,封舞陽侯。其妻呂須為呂後妹,因得後信任。噲與呂後狼狽為奸,誅殺功臣,故落下百世駡名。

②嚴嵩(一四八零—一 五六七)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一字介溪。弘治進士。嘉靖二十一(一五四二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閣,專國政二十年,官至太子太師。以子世蕃和趙文華等為 爪牙,操縱國政,吞沒軍餉,戰備廢弛。東南倭寇和北方韃靼貴族侵擾,國勢危機。文武官吏與他意見不合的,如主張收復河套的大臣夏言、將領曾銑、抗倭有功的 總督張經、指斥他罪行的諫官楊繼盛等,都遭殺害。晚年漸為世宗疏遠。禦史鄒應龍、林潤相繼彈劾世蕃。世蕃被殺,他也被革職,家產籍沒,不久病死。

(補充)這裏所講的贍養父母親人,包括四個層次,一個比一個高。四個層次可以相繼歸納為養身、養心、養道、養聖。下等養身,只能給父母提供吃穿,使父母在 物質上沒有缺乏。但已經是世人難以做到的了。中等養心,即討得父母歡心,不違背他們的心願,使他們在精神上愉快。上等養道,使父母明瞭大道之理,提高道德 修養水準。最上等是養聖,使父母滋養聖胎,走上解脫道路,最終成佛。這四個層次,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對於下等來說,只要稍加注意還能做到。對於後者來 說,要真正贍養好父母,就要能使父母從根本上得到解脫。

勸愛子者

兒童殺生,由於父母兄弟不加以禁止,就習以為常。起初只是認為昆蟲螻蟻不足憐惜,接著就認為屠牛殺狗也不必阻攔。惻隱①之心已經喪失,今後就會道德敗壞, 聲名掃地,甚至於斷子絕孫,一族受難。因此,就應該知道,人還在很小的時候,學善就善,學惡就惡,不可一天失教啊!普勸天下做父母兄弟的人,不要認為物命 微小而不救護,不要認為兒童還小就不加防範。要使後輩見聞都是善行。即使已經養成不仁的品質,也還要誘導教育,何況品質本來就很好的呢!否則的話,從小失 教,長大後再後悔,就已經來不及了。

註:①對受苦難的人表示同情,不忍。

勸婦女

女子以酒食為禮儀,所以屠割烹煮,往往習以為常。如果不是前世善業深厚,就難以毅然信從戒殺。既然主管一家飲食等事,那麼一家的生殺大權,大部分就操在婦女手裏。愛惜生命的人,難道可以不用慈悲的道理去教導她們,培養她們的美德嗎?

(補充)《詩經》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個淑女應當彬彬有禮,善良慈悲,特別是不敢殺生。如果一個女子,手拿屠刀,於所殺生命毫無憐憫之心,那麼 她就失去一個女人應有的本性。過去,女人雖然在家殺雞殺魚,但我們還很少看見女人作屠夫的。現在,女人作屠夫,也大有人在了。一個女人失去了溫柔賢淑的性 格,恐怕也是男人所忌。沒有哪個男人,願意去找一個兇神惡煞的妻子。人人喜歡淑女,而要作一個淑女,就要從小事做起,從家庭做起。所以,我認為女人是特別 要戒殺的。

從佛法來說,已經身為女子,就要知道這是報應的結果。雖然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女人一樣可以成佛,但在時間上終究有距離。所以,今世為女人,就應當處處為 善,早日女轉男身,解脫六道輪迴。不過,我在這裏,還要樹立女人們的信心。女人在末法時代,慈悲心反而超過男人,解脫的希望比男人更大,信仰三寶,反而比 男人更多。這是佛陀的預計,並不是我的捏造。現在,我們已經是末法時期,所有的婦女應當振奮起來,樹立解脫的信心,早日找到解脫的道路。

勸不要養貓

人造惡業,就像繁殖葛藤一樣,一發而不可收拾。例如,以養貓來論,從世俗的眼光來看,所造惡業只不過是捕鼠殺生罷了。如果以明眼人來看,就能知道會滋生無 量惡業啊!今試略說一二。因為老鼠本來無意害人,但我們忽起惡意要殺它,這就是「無緣殺」。我們自己無法殺牠就利用貓來殺,這就是「教他殺」。看見捕鼠心 裏高興,這就是「隨喜殺」。看見捕鼠口裏稱讚,這就是「讚歎殺」。驅使貓到有老鼠的地方,這就是「方便殺」。想要貓天天捕鼠,這就是「誓願殺」。本想養貓 用牠來吃儘自家老鼠,而貓正想吃儘自家老鼠,這就是「正殺」,也是「通心殺」。本想養貓用牠吃儘自家老鼠,但貓反去吃鄰家老鼠,這就是「盜殺」,也是「隔 心殺」。養貓只是為了殺鼠,但又烹魚給牠吃,這就是「增益殺」。使親鄰仿效,後輩仿效,這就是「輾轉無盡殺」。如此無量惡業,都從養貓那最初的一念引發開 來,怎麼能夠不警戒呢!

勸生日祝酒(以下說吉慶不宜殺生)

生日祝酒,確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但是,應當想想,今天兒孫滿堂,舉杯祝壽的時候,正是從前父母悲傷、辛勞生我的日子。今人一遇壽誕,放肆殺生,廣宴賓 朋,無量親恩,一點也不想報答,太奇怪了啊!嗚呼!人子一生費父母無量精神,增父母無量煩惱,到白髮蒼蒼,還要以殺業拖累親人,怎能安心?在歷史上,唐太 宗位居萬乘之尊,尚且生日不敢為樂,何況其他人呢?敬告仁人孝子,每逢生日,應當反省自己:今天不能尋歡作樂啊!當年父母,為了我這個身體,生死置之度 外,正在這一天。今天不能尋歡作樂啊!當年過此日後,慈母夜夜朝朝,抱我乳我,推燥就濕,數年不能安眠。今天不能尋歡作樂啊!我現在兒孫滿堂,安享富貴, 不知父母托生何道,此時苦樂如何。應當多做善事,以資冥福,怎麼還能忍心在母難之期,飲酒高歌呢?

勸節日殺生的人

良辰美景,人逢之而色喜,物遇之而心傷。為什麼呢?人在此時,歡呼暢飲;物在此時,魂飛魄散。人在此時,骨肉團圓;物在此時,母離子散。人在此時,穿新 衣,賀新禧,山珍海味,杯盤狼籍;物在此時,血淋漓,腸寸斷,肝腦塗地,慘不忍睹。因此,節日殺生,是第一等殘忍的事情。試於操刀的瞬間,驀地迴光返照, 雖然佳餚在前,也必定黯然神傷了。《梵網經》有良辰吉日不敬戒,就是說的這樣的事啊!

勸生子殺生的人

富家生一子,珍愛如寶玉;物類若繁衍,便作菜中肉。清夜一提醒,此心何太毒?願將《地藏經》,與君三複讀。經上說:「閻浮提人,剛剛生下來的時候,千萬不 要殺生,宴請親朋。否則,就會使兒子和母親都不得安樂。」由此看來,想要求得兒孫長命富貴,萬萬不能殺生啊!世人每遇生子,就有一種鄙夫,爭著來討喜酒。 口中雖稱祝賀,心內實為酒肉。愚癡的人不知不覺被他動搖,小則烹雞烤鳧,大則殺豬殺羊,致使來世今生,怨怨相報,這樣又有什麼好處呢?

勸祭祀殺生的人(以下說祭祀不宜殺生)

祭祀祖先,不過盡報本的想法罷了。至於祖宗是否來了,並未可知。為什麼呢?祖宗修人天之福,必生人天受樂;造三途之業,必在三途受苦。總的來說,享樂的 少,受苦的多。因此,孝子慈孫每遇節日忌日,只能虔誠齋戒念佛誦經,回向西方清淨佛土,使祖先擺脫輪迴痛苦。這才是真實報恩。至於殺生祭祀,只不過增加死 者的業障罷了,明眼人看到這樣的事,不勝悲憫。

(補充)殺生祭拜,經久不衰。眾生六道輪迴,若以福德生於天道,正在享受天福,人間祭祀的酒肉,天人感到污濁難聞,怎麼還會來享用呢?若是生於惡道,雖是 餓鬼,也無福享受。不管享用與否,只要殺生就會減損祖先的福德,增加他們的罪業。今人更是愚蠢,以為殺生祭拜是佛教所流傳。農村中除殺生祭祖以外,還有殺 生供養菩薩。有些人也懂得佛教戒殺,但他借言佛菩薩有大神力,有起死回生之術,我們殺生不會有罪,佛菩薩已經擔當起來了。甚至有人說,我不殺牠,別人同樣 殺牠。我殺牠,正是為了他早日解脫。這都是一些糊塗想法。

勸禱祀神祗者

世俗認造罪為燒香,以逆天為修福的事,莫如禱神還願。禱神中,最可恨的,莫如代人保福。因為壽夭生死,都來自宿世之因,業果已定,不可再逃。譬如官吏奉旨 抓人,難道因口腹之故,代犯人擊鼓上聞,挽回聖旨嗎?所以廳堂中祭神,室內人已氣絕,到處都有。沿習成風,都是口腹小人引起的啊!小人見人有病,就收錢殺 物,討好邪神。主人愚癡,不知得病的人已經釀下禍患,反以為積下功德。這樣的人不也太可憐了嗎!普勸世人,凡遇到有病的人,應當勸他作善消災,誦經禮懺。 如病勢危劇,一定要勸他專心念佛,發願往生。這才有無邊功德啊!千萬不要聽信巫蔔妄言,使病人以苦入苦。

(補充)有了病,殺生禱神,是世俗迷信。如此,反不如打針吃藥。若有善根,念佛懺悔,也是治病之法。但必須有信心。若無信心,只能泛泛種些善因,難以愈 病。同時,有病之際,懺悔過去所做之惡,做些好事,於病必有補益。這些好辦法不去做,反而浪費財力,祈神求福,不也是太愚蠢了嗎?

勸占卜的人

刀棍殺生,顯而易見;言語殺生,隱而難知。例如占卜問病,一定會說得罪某神,就使愚人誤信。烤魚鱉,殺雞鵝,無所不為。因此被殺物命,生生與患病者為仇, 並且生生與占病者為仇。如此看來,蔔筮者一句話的危害,難道還不大嗎?普勸占卜的人,凡遇問病,一定要告訴他行善修福,念佛持齋,即使確實是鬼神作難,祈 禱祭祀勢所難免,也要勸他以素代腥,不要殺生。

(補充)今天以占卜為生的人漸漸減少,但算命的人依舊不少。佛教認為,欲知過去因,現在受者是;欲知未來果,現在作者是。病痛禍福,都是自作自受。不去為 善,求神祭祀,徒勞無益。為此殺生,更造下新的罪業。冤冤相報,沒有了期。因此,對於那些迷信算命占卜的人,必須告訴他因果報應的道理,從根本上斬斷業 報。那些算命占卜的人,也要宣傳因果報應的道理,才是真正地治病救人。

勸宴客者(以下說酒宴不宜殺生)

世人都厭惡吃虧,但人人卻做吃虧的事;世人都害怕墮落,但處處卻種墮落的因。為人之子,對於自己父母無故所罵的話:「你是豬狗,你是畜牲。」一定會變色不 樂,恨父母侮辱自己了。連豬狗異類的名字都生怕落到自己身上,那麼成為豬狗異類的事實則就是最恐懼的事了。單單到宴客時就殺鱉烹魚,屠雞殺鳧,使自己墮落 三途苦報而不覺悟,難道不是只厭惡虛名,不害怕事實嗎?《楞嚴經》說:(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食餘眾生,亦復如是。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惡業俱生,窮未來際。) 「因為人吃羊,人死後就變為羊,羊死後就變為人,這樣生生世世,互相吞殺。吃其他的眾生,也是這樣。惡業永遠延續,再也沒有了期。」佛不說假話,怎能不相 信呢?因此,就應當知道,殺雞的人,得作雞的報應;殺狗的人,得變狗的報應。理所當然。可悲啊!以前連父母罵我是畜牲都不接受,今天終入他人口腹而成為事 實;以前連父母罵我是畜牲都不接受,今天因貪一時歡笑,逞口腹之快而成為事實。這也不是太愚蠢了嗎!

(補充)世俗過年過節,把自己的歡樂建立在眾生的痛苦之上,只要自己仔細一想,于心何忍?假如彼此互換,那麼自己又將作何感想呢?雖然今天操刀之權在自己 手裏,但將來操刀之權就在被殺者手裏。看看此時被殺者的痛苦,就要想想將來自己被殺的痛苦。如果因為一時口腹,因為一時歡笑,就使自己釀下無窮痛苦之因, 這不是太愚蠢了嗎?所以能夠推辭的酒宴就一定要推辭,不能夠推辭的酒宴,也一定提醒、勸告不要殺生。能夠不辦的酒宴,就一定不辦。

勸聘師教子的人

愛子是人的天性,但人卻不知愛的方法。例如聘請老師教育兒子,本來希望他成名,躋身于士大夫之中。可因為招待老師的緣故,往往殺鱉烹魚,割雞煮蟹。假使一 年傷千命,十年就害萬命,積累一久,子弟即使有大福報,也盡已削去了,何況那些福力本不深厚的呢?如果認為招待不周,伙食不好,就可以把殺生的錢轉為學 費,升高老師的聘金,使為師者,常欣然教育。致於買酒買肉,自然會諒解。如此下去則子弟的福基壽命,就在冥冥中一天天增加了。何必傷殺物命,一起墮落三途 呢?

勸塾師

當塾師的人固然艱難,但招待塾師的家庭更加艱難。早晚飯菜,精心烹調;出門在外,奴婢隨從。甚至父母的供奉,反多缺略,而塾師的飯桌上不會無魚。今天的人 不想想持家的艱難,所以一旦聘為塾師,就認為人家理所當然應當供奉我,稍不如意,臉色就很不好看,而學生的學業,反而置之度外。敬告同心善士,人非禽獸, 不僅僅是吃喝拉撒。要多在修行上用功,不要在口味上用功。倘使學生實在頑劣,不可教育,那麼就要在課外多講講福善禍淫的道理,諄諄勸勉,使主家得到一個培 植元氣的後代,這就是塾師的大功德了。至於口腹之奉,自有定限。如果享受已盡,命也隨亡。譬如有錢一千,每天用百文,可延續十天用。若倍增數,必倍減。因 此,應當知道,粗茶淡飯,即能延年益壽;山珍海味,就會墮落三途。真心地用戒殺的道理勸勉東家,那麼東家父兄子弟都會因我所說而積德了。這才不白白地吃閒 飯啊!

勸求功名者(以下說求福不宜殺生)

世上讀書作文的人,早起晚睡,廢寢忘食,一心只為求取功名。父親告誡兒子,老師勉勵學生,抓緊一分一秒,一心只為求取功名。可是,那些年紀輕輕的少年,常 常金榜題名,而博古通今的老儒,往往懷才不遇。如此看來,榮枯得失難道不是由上天主宰嗎?既然由天主宰,那麼合乎天心天必定護佑,違背天心天必定鄙棄。戒 殺這件事,文人常常認為可以慢慢來,不要急,認為這件事只不過是佛氏之教罷了。可悲可歎啊!難道只有佛氏好生,我們讀書人單單好殺嗎?在歷史上,程明道① 做上元縣簿時,看見鄉人多用膠竿取鳥,命令把所有的膠竿全部折斷,然後下令禁止打鳥的事(出宋史)。呂原明得到程氏正傳,但他家多世奉佛戒殺放生。做郡守 時,官署中貯存很多筍乾、鰒魚幹,以代替水陸生命(見聖學宗傳)。他們確實認識到了好生惡死是天心所在,不可違背。人能以天地之心為心,那麼福祿就會跟隨 他了。

注:①程顥(一零三二~一零八五)北宋河南人,理學的奠基人,明道學案的代表。他早年奉父命,從周敦頤問學,受其薰陶,立志于孔、孟之道,泛覽諸家,出入 釋老,「返求諸六經而後得之」,形成了為人師表與治學的獨特風格。中期宋學教育,多是師友後進相聚,自由討論,奉程顥為師的人用「春風和氣」四個字稱讚 他。他在洛陽與邵雍、張載等人往復論學,又與他的弟弟程頤長期在洛陽講學,故他們的學說被稱為「洛學」,二程成為洛學的兩大宗師。程顥從自身的實際生活體 驗出發去尋覓人生的真諦,他的學說對後來的陸王心學影響很大。程頤稱為伊川先生,為人嚴毅剛直,擔任哲宗侍講,議論褒貶,無所顧忌,因觸怒權貴而遭貶逐。 對學生要求嚴格。有一次,他瞑目靜坐,恰值楊時、遊酢往見,侍立良久,辭出時,門外雪深逾尺。這就是「程門立雪」的典故。

勸求子的人

富家無子,不惜重金娶妻納妾,不惜重金買藥醫治。可是,求子的心愈加廹切,得子的希望就愈加渺茫。為什麼呢?因為三界中的定業,如果不積大德大善就不能挽 回。古來無子的人,往往因一念覺悟,勇猛修德,因而連生貴子的,數不勝數。求子不得法,只是怨天尤人,致使宗族失傳,也太糊塗了啊!

勸避難人

戰亂之際,世人避處深山曠野,顛沛流離。望旌旗,則母離子散;聞金鼓,則膽落魂飛。如此流離失所,雖然是國家定數,但也是自心惡業所感招。慈受禪師偈說:「世上多殺生,遂有刀兵劫。負命殺汝身,欠財焚汝宅。離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報應各相當,洗耳聽佛說。」 由此看來,無論殺身亡家,都是前業所定。就是傷一指,失一針,以至於一瞬間的恐怖,都有前因。普告世人,一旦遇上刀兵戰火,就應當回心轉意,好好思考: 「我還沒有被抓時,尚且如此恐怖。那麼物類被抓之時,恐怖更當如何?骨肉還沒有分散時,尚且如此淒慘。那麼物類分散之時,淒慘更當如何?四體還沒有被宰割 時,尚且如此悲苦。那麼物類被宰割時,悲苦更當如何?」因此,過去殺業,必念佛超薦,未來殺業,當直下斬除。如此用心,則來世必生太平年代,必不生危亂之 時。即使生到危亂之時,也必不生到戰火之地。這難道不是避難的最上策嗎?爬山涉水,不是萬全之計。古德說:「世上欲無刀兵劫,須是眾生不食肉。」

(補充)《三國演義》一開頭就說:「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就說明天下戰亂是難免的,由亂世到治世,再由治世到亂世,眾生常在痛苦中徘徊。難道我們 就沒有永久的和平和幸福嗎?回答是肯定的。它來自哪裏?來自我們的心中。內心平和,不起殺心。這就是永久的和平之方。人類沒有認識這一點,以強淩弱,以眾 生之肉來充自己之腹,視為當然,這是引發戰爭的根本原因。所以,人類沒有永久的和平。謀求永久的和平就從戒除殺生開始。

勸食牛狗的人(以下說個人生活不宜殺生)

勸人戒食牛狗,不如勸人戒殺牛狗,勸屠戶戒殺牛狗,不如勸官長禁殺牛狗。為什麼呢?勸人莫食,雖然有的表面上聽從,但一擺到桌上,誰能自製?因此,勸人戒 食,不如勸人戒殺。屠戶能夠勸改的,十中難有一個。如果不借官長威嚴,以嚴刑警戒,即使每天進屠門勸解,最終還是無益。怎能比得上政府號令嚴明,群凶藏刀 呢?何況禁屠一事,貧儒也能得到官長的幫助。等到禁榜高懸,再嚴行糾察,奉為成規,雖不勸人戒,自然無牛狗可食了。可惜啊!當官之人,凡名利所在,就爭先 恐後,不知疲倦,遇到這樣的事,就閉口捲舌了。

勸勿烹蟹

人一聽說地獄之苦,都以為渺茫難信,不知世人烹蟹就是沸湯大獄景像,只是習以為常沒有覺察罷了。當柴火一燒,鍋中發熱,此時群蟹,恐怖驚惶,全身煩悶。接 著更熱,就繞鍋循行,都想爬出。接著大熱,就互相踐踏,神識昏迷。此時,浮在水上大痛難忍,沉在水下大痛難忍,擠壓不動大痛難忍。沒有多久,鍋中沸水繞身 湧注。注目,則如熱釘烙眼;注背,則如沸鐵澆身。如此受苦無量,然後含冤命盡,全身發赤。痛苦啊!眾生只不過為了瞬息間的美味,就造下如此無邊業障。假使 諸佛菩薩,用天眼來看,那麼此人與蟹從無量劫來,曾經互為父母兄弟六親,只因為改頭換面,不再相識,因此互相造業,互相殺害,以至於互相報怨,永無終止。 普勸一切眾生要發慈悲心,先實行忠恕①之道,彼此體諒,貪婪就化為慈悲了。

註:①《論語》裏仁:「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孔子的學問,就在於忠恕二字)忠即是做人竭心盡力,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恕即是推已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勸勿食蛙

捕蛙的人大約都是漁船上的無賴,勸他們戒殺,自然不會接受。但美味很多,數到青蛙時,已是劣等。吃的人少了,捕的人自然就稀了。

勸求壽的人(以下說疾病不宜殺生)

人既然貪生怕死,就應當知道趨吉避凶。我與物類同稟天地之氣,我愛天所生,天也愛我生。我願物不死,物也願我不死。今人從少到壯,從壯到老,無時不在殺 生。當人剛離母腹時,即稱慶而殺生。沒有多久滿月了,又殺生。沒有多久滿周歲了,又殺生。長大讀書,因為招待老師而殺生。接著議婚,因納吉而殺生,請期(古代婚嫁六禮中的第五禮。男方以婚期告知女家,以徵求女家同意。)而 殺生,成婚而殺生。兒子又生兒子,兒子的兒子又滿周歲,再讀書,再議婚,輾轉無不是殺生。有女的家,女出嫁而殺生。信邪的人,祀神靈而殺生。好客的人,宴 賓客而殺生。多病的人,貪口味的人,為口腹而殺生。加上步履殺,樹藝①殺,隨喜殺,讚歎殺,積累一生,被我殺的生命不會小於百千萬數。如此來求長壽,可以 嗎?普勸世人,想要延年益壽,先持殺戒,殺戒既持,長壽就必可求了。

註:①種植。《孟子》滕文公上:「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注:「樹,種;藝,植也。」《漢書》食貨志下:「城郭中宅不樹藝者為不毛,出三夫之布。」注:「樹藝,謂種植果木及菜蔬。」

(補充)戒殺放生,延長了別人的壽命,自然就會延長自己的壽命。殺害生命,縮短了別人了壽命,自然也就縮短了自己的壽命。從一世來看,是這樣;從無量劫來 看,也是這樣。只不過,從一世來看,不夠明顯;從多世來看,才知不僅受短壽之報,而且所受痛苦無量無邊。人的疾病多從殺生而來,要想健康長壽,只有戒殺放 生。

世人愚癡,僅做違背自己意願的事反而不知。家生貴子,本來是一個新生命的開始,應當祝福他長命百歲,反而殺害生命,縮短骨肉的壽命,父母的愛心到哪裏去 了?滿周歲了,應當醒悟讓一個人生存下來不容易,只有戒殺放生,才能使之今後健康成長,反而又大肆殺生,不顧自己兒子的前途,這樣的父母于心何忍?長大 後,應當戒殺放生為之培福,成為國家和人民的有用之材,就更加不能濫殺無辜,以損後輩的福基。年已高夀,應知是修福所得,素酒祝壽還情有可原,為何又大擺 宴席,所殺無數呢?作為後輩損害長輩的陰德,作為上輩又何曾以身作則呢?有人說,年紀多大了,就放多少條生命。此實為積德行善,延年益壽的借鑒!

勸醫生

醫道之所以可貴,因為它有救死扶傷的功勞。然而藥能醫病,不能醫命。如果殺生做藥,不單單是使病人反增怨孽,將來自己苦報,也不能免。為什麼呢?貪生怕 死,人與物相同。殺一命去救一命,仁者尚且不為,何況不只一命呢?又何況未必能救命呢?如果認為病入膏肓,不忍坐視不理,就應當以淨土法門勸告,使病人永 離生死。這樣的救濟,功德不更大嗎?大抵人有疾病,則善言易聽,平時雖然憤憤排佛,到此瓦解冰消,乘機化導,這是第一良方。

(補充)因為醫生的職責是救死扶傷,所以才顯出醫生職業的偉大。然而救死扶傷當推廣到一切生命,這才是博愛,這才是真正的醫道。今天的醫生,從不認識生命 的可貴,自私自利,一切動物都可入藥,已經不是以一命救一命了。甚至以成千上萬的螞蟻入藥,大肆宣傳可以延年益壽,真可為天良喪盡,不可救藥了。醫生的醫 德也越來越差,不僅將物類視為塵土,而且將人命也視同兒戲。願有更多仁人君子出世,以挽轉世風日下的局面。

勸莫打蛇(以下說細行不宜殺生)

世人都說蛇能害人,惟恐打不到。甚至有人說若不打死,必然貽患於後。這些人不去想想,打不死,尚且要報怨,如果打死,怨恨不是更深了嗎?世人無知,所見太 小,只知今世,而不知來世。所以作此斷滅之想。要知道,蛇來害我必有宿因,若無宿因,決不害我,何必只想蛇會害我我就必殺牠呢?即使蛇要害我,也不能殺。 為什麼呢?蛇因前世之怨來害你,你若又殺牠,則是前仇未報,又結新恨,你就成為牠兩世的仇人了!世人怎能不想想呢?

(補充)害蛇者必被蛇害,這是經常發生的事。但這僅僅是從一世來看那些捉蛇為生的人。若從多世來看,蛇與人冤仇就比山還高,比海還深了。常見小孩打蛇,雖是小蛇,但一樣是生命,以強淩弱,其後不祥。

蛇因毒心而得蛇報,我們人類應當吸取教訓。若我們以殺蛇為樂,則此心殘忍,當重蹈覆轍了。

勸不要養金魚蟋蟀而取樂

《正法念處經》云:「人命不久住,猶如拍手聲。妻子及財物,一切不相隨。唯有善惡業,常相與隨行,如鳥行空中,影隨常不離。」因此,可知金魚蟋蟀,雖可娛目取樂,但仔細一想,一點用處也沒有。唯有殺業,永遠常存。何苦為了兩隻眼睛,生生結怨,世世尋仇呢?

(補充)蟲魚等物應當回歸大自然,才能生存。人為取樂,把它們抓起來,任意玩弄,使之相鬥,互相殘殺,仁心何在?

現在時興養寵物,國外更盛。如養狗、養貓等等,這種情形應當怎樣看待呢?所謂寵物,一定與主人有深厚的感情,不至於犯殺生之罪。佛門也有專門的放生場所, 為了保護生命,自然應當強調愛物之心。但此愛物之心,是為了培養仁心,培養慈悲心。若無仁心和慈悲心,專為個人娛樂而養寵物則不可為,所謂玩物喪志啊!若 有仁心和慈悲心,可憐動物無家可歸,專心照管,精心飼養,則養寵物是大功德的事。

勸愛惜螻蟻

積德之人,如興家之子,暫時看不見變富,但日積月累,自成陶朱①大業。喪德之人,如敗家之子,暫時看不見損害,但日侵月削,便無立錐之地。因此說:勿以善小而不為。

註:①春秋時範蠡。蠡幫助越王句踐消滅吳國後,認為越王為人不可共安樂,棄官遠去,至陶,稱朱公。以經商致富,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子孫經營繁息,遂至巨萬。後因以「陶朱公」稱富者。

(補充)螻蟻雖是細小昆蟲,但一樣是生命。六道輪迴,生命有高低貴賤之分,均由眾生自作自受。人類造業,自然就降低為低層次的生命。螞蟻積德,自然就升為 高層次的生命。所以,從生命的本質來看,螞蟻和人類並沒有什麼區別。螞蟻可以變人,人也可以變螞蟻。當然從六道輪迴的現實情況來看,生命層次不同,因果也 不同。例如在我們人間,殺了人,一定要抵命;殺了螞蟻,並不需要抵命。這是由螞蟻的前業所決定的。所以,殺高層次的生命罪過就重,並且馬上就會得到報應。 例如五逆罪,即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之僧,誰要是犯了其中的一項,死後即墮入無間地獄。我們應當想想,殺害聖人是最重的罪,這是為什麼 呢?因為聖人積德行善,愛心遍及一切生命。因此,聖人愛護生命,我們也應當愛護生命。螻蟻雖是細小生命,但既然是生命,就一定有佛性,就一定能成佛。故愛 護螻蟻,從本質上來說,也是愛護一佛子。

勸獵人(以下說擇職不宜殺生)

佛說:(念念仁慈修善者,造人天福德身;念念殺生食肉者,造地獄畜生身。)念念仁慈修善的人,造人天福德身;念念殺生食肉的人,造地獄畜生身。獵人自朝至暮,看見鳥就想射殺牠,看見獸就想捕捉牠,時刻都有殺心,所以冤仇連綿,輾轉不息,沉淪億劫,永無解脫之期。那些殺生如草芥的人,為什麼不思考一下呢?

(補充)那麼多職業可以選擇,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打獵、屠宰等殺生的職業呢?珍稀動物一天天減少,生態嚴重失去平衡,政府早就明文規定禁止捕殺。可就是有那 麼一些人,置國家法令而不顧,擅自打獵捕殺。不僅違反國法,而且釀下墮落之因。為眼前一點點利益,永劫墮落輪迴,這又何苦呢?更有甚者,以殺生為娛樂。例 如,現在釣魚竟然是一種健身運動,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仁心何在?

勸打鳥人

禽鳥雖然微小,但是,雄鳥外出,雌鳥就唧唧悲號;母鳥不歸,小鳥就嗷嗷待哺。此情此景,與人無異。如果離散他們的配偶,打死他們的後代,必定悲嗚不食,淒慘無依。因此說:(散物之偶者,得夫婦分離報。傷物之雛者,得子孫夭折報。)離散物類配偶,得夫婦分離報;傷害物類後代,得子孫夭折報。因果不爽,一點也不會錯。

(補充)有些鳥的感情比人類更堅貞,常見鳥兒徇情的事,怎不使人感歎?雌雄相愛,母子難分,對鳥兒們也一樣。以己之心,體彼之心,平等心、博愛心就生起來了。

勸屠人

豬羊雖係物類,怕死與人相同。那些養豬人家,一收屠夫的錢,豬便流淚不食。雖口不能言,但心裏知道命在旦夕了。所以,被縛之時,哀號動地;出門之際,徘徊 發抖。走一步,就恐怖一步;見一人,則望救一人。等到已入屠門,看見屠夫挽起袖子,持刀相向,殺氣騰騰,則大聲高呼。叫天而天不借梯,號地而地不開洞。顧 左盼右,無非殺己之人;視後瞻前,儘是傷身之器。一瞬間,仰臥朝天,尖刀入腹,此時如沸油灌頂,此時如萬戟鉤心,聲因痛極而轉低,眼為血流而緊閉。這樣的 痛苦,說不盡啊,說不盡啊!可憐啊!此豬宿世為人時,豈無父母珍惜如手足,為何屠夫視之如泥沙?豈無妻兒愛護如腹心,為何屠戶殺之如草芥?前生惡業可畏, 此時才知往昔蓋世英雄而今不再存在。不求解脫,人人難免。如此一入輪迴,時刻都有墮落的危險。因此,西方淨土,是男是女總堪修;戒殺放生,若智若愚當自 勉。各請直下回頭,莫待來生後悔。

(補充)有人說,世上如果沒有屠夫,哪裡還有肉吃?屠戶說,我不幹屠夫職業,我怎能謀生?這都是鼠目寸光,只顧眼前利益的愚蠢想法。如果世上真的沒有屠夫 了,真的沒有殺業了,那麼世間就是淨土了,還用擔心沒有吃的嗎?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殺業,什麼也不缺,人們永遠健康長壽。所以真正弄懂了宇宙的原理,追求真 理的人,是不會有這樣愚蠢的想法的。

勸廚師

今天的人只為衣食二字,吃盡大虧,受盡大苦,結盡大怨。追究吃虧、受苦、結怨的根源,很不值得。為什麼呢?殺生為業,只不過是為了侍奉父母,養育妻兒,早 晚不斷食罷了。然而,他業謀生,父母並非不能侍奉,妻兒並非不能養育,三餐並非不能相繼。以殺生為業結下萬世怨仇,難道不是愚癡到了極點嗎?如果說落在行 業中,不得不這樣。那麼落在廁中的,難道就長居廁中永不出來嗎?嗚呼!今人動不動就說改行不便,不知戴角披毛後,更有大不便在。為什麼不從小不便時就毅然 改了呢?

(補充)同為廚師,改為素食,就大有功德。但現在的廚師卻不願作素食,說大家不愛吃,於是素食一直不能推廣。口味是習慣,吃慣山珍海味,再吃素食,就會感到別有風味。問題是素食要做好,色香味俱全。

勸開熟食酒店的人

人人知道有來春,各家藏著來春穀;人人知道有來生,何不修取來生福?如殺生為業,本圖口食,但命未終時,夭橫隨之,恐怖隨之,命已終後,償債隨之,地獄隨之。難道不是所得太小,所失太大嗎?仁人君子要用因果道理懇切告誡,功德無量。

(補充)熟食酒店,引發殺生之因,是怨業聚集的場所,所以不吉利。一切以此為業的人,不要把這些地方變成眾生的屠場。人間的天堂,卻是眾生的屠場,于心何忍?即使要招待客人,也以三淨肉為宜。佛門弟子,則不應當涉足於熟食酒店。熟食店以開麵包鋪為宜,總要不殺生才好。

勸持齋(此篇是戒殺的究竟)

刀兵之難,在於人道,大約數十年一見,或數年一見。至於畜生道,則沒有哪天不見。普天之下,晨雞一叫,就有無數狠心屠戶,手拿利刀,把一切動物,奮然捆 縛。此時群類,自知大難已到,嚎叫跳躍,動地驚天。但救援不至,各各被人面羅刹,裂腹刺心,抽腸拔肺,哀聲未斷,又投沸湯,受大苦惱。片刻之間,閻浮世 界,幾萬萬生靈,頭足異處,骨肉星羅。積累它們的屍體,可以超過高山之頂;收集它們的鮮血,可以紅遍一江之水;看這種情形,比戰火屠城更加悲慘;聽那種叫 聲,比晴空響雷更加驚心。造下這麼大的殺業,追究根源都因為我們吃肉的緣故。因此,吃肉所感得的惡報,今後一定不小了。世人動不動就說,我未曾作惡,何必 持齋?可悲啊!難道你患病臥床之時,即有素不相識的人,先為你造過惡業嗎?又何況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以用異類血肉,供我滋養。曾見醫書說:孕婦食 蟹,多遭橫產。又說:男子食雄犬生殖器,可以壯陽。因為蟹性橫行,貪味的人,即得橫行之性,所以橫產。犬性最淫,食味的人,即得淫欲之性,故能壯陽。蟹與 犬如此,則一切鳥獸魚鱉也同樣如此。今人自少至老,所食水陸之味,不可勝數。日積月累,則全身的血肉骨髓大可寒心。故知持齋一事,確是清淨高風。未持殺戒 的,不敢馬上就以此勉強;已經持殺戒的,怎能不以此相勉呢?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愛心遍環宇 感恩滿世間 —《珍惜生命》編輯小組的感謝報告
第3頁:文稿編輯聲明 第4頁:第一章、萬物情 慈愛心 - 一、物猶如此
第5頁:第一章、萬物情 慈愛心 - 二、一體平等仁慈博愛 第6頁:第一章、萬物情 慈愛心 - 三、廣大悲雲遍一切
第7頁:第二章、悲慈茹素 心安身康 - 一、衛生、衛性、衛心之素食 第8頁:第二章、悲慈茹素 心安身康 - 二、肉食之害-身心俱損
第9頁:第三章、腥風血雨的悲慘世界 - 一、暴殄天物聖所哀 第10頁:第三章、腥風血雨的悲慘世界 - 二、覺醒之路
第11頁:第三章、腥風血雨的悲慘世界 - 三、科學論證-動物感受痛苦 第12頁:第三章、腥風血雨的悲慘世界 - 四、啟迪悲心 關懷萬物 讓世界充滿愛
第13頁:第三章、腥風血雨的悲慘世界 - 五、真誠的懺悔 第14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惡感現世報 - 殺生苦痛多惡感現世報
第15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一、剛強好勝 殺生害命 (周雲霞) 第16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二、殺生及從事放射探測 果報周身苦難言(楊蘭慶)
第17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三、殺生害命 痛改前非 (翁碧玉) 第18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四、為利經營酒家 狠心殘害物命 全家現世報(吉順)
第19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五、殺魚為業更害子 身體多病苦惱纏(陳 霞) 第20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六、殺生惡重 命懸一線(黃毅誠)
第21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七、無畏布施須及時(趙幼珺) 第22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八、持素修德 重新做人 (周愛萍)
第23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九、嚐殺生之苦果 發救生之大願(周水珍) 第24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十、虐殺生靈非人性 實驗室變地獄城(鍾定柔)
第25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十一、殺業牽連子孫 苦報長時不散(黃小芳) 第26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十二、離人骨肉傷胎破卵 兩次流產女兒多病(楊月鶯)
第27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十三、殺生吃肉令家破人亡家宅難安(陳越溪) 第28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十四、殺生罪業深重 果報慘烈不虛 (王麗芬)
第29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十五、殺生之重 家無寧日(劉燕嫻) 第30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十六、為利殺眾生 災禍圍繞身(阿銀)
第31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十七、輕賤眾生命 惡夢不退散(慧 覺) 第32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十八、啖肉飲血 殺機彌增(黃潮芳)
第33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十九、愚癡殺戮枉受報(癡暗人) 第34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廿、殘殺眾生 孩亡己病 (林鳳鳳)
第35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廿一、山珍海味愚癡貪 代價沉重快回頭(劉居士) 第36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廿二、皮皮蝦的報復(妙音居士)
第37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廿三、悲淒愁嘆家庭禍 皆因殘殺眾生驚 (任天競) 第38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廿四、殺生害命成禍端 慈悲眾生福慧長(妙音)
第39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廿五、惱害蛇的果報(慧嚴) 第40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廿六、打蛇吃蛇變蛇人(韓永波)
第41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廿七、殺生害蛇命坎坷 及早回頭懺罪過(潘新出) 第42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廿八、殺蛇害生惡報
第43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例證廿九、生命尊貴應珍惜 視諸如己莫傷害 第44頁:第四章、殺生苦痛多 - 結語、不要跟畜生結怨
第45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懺悔殺生業改過吉祥來 第46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一、愛護眾生離惱害 慈悲心行福壽長(胡妮妮)
第47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二、召禍皆因貪血肉 茹素多年身體好(張安) 第48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三、殺生逆境多 回頭溫暖到 (森姐)
第49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四、狠心害命災降身聞經念佛得大益(林建強) 第50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五、殺生感召身病家吵 懺悔得到身康家和(劉善璧)
第51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六、殘害眾生苦報多 念佛懺悔轉逆境 (鄭國紅) 第52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七、殺生苦報多難受 誦經解怨始病癒(常安)
第53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八、「文憑」紙上冤魂聚 麻木不仁始覺悟(馮波) 第54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九、犯殺生得十惱法 護生命天祐免難(何美慧)
第55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十、濫殺無辜罪至大 無畏布施感福報 (妙音) 第56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十一、嗜肉強烈 易成墮胎 懺悔改過一身輕(王婷嬿)
第57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十二、苦難皆因命令殺 懺悔轉念溫馨來(鄭瓊玲) 第58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十三、肉食生意黑心錢 險遭橫禍悲心現(徐素青)
第59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十四、害生行業災降臨 懺悔學佛現奇蹟(李知彥) 第60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十五、食啖眾生身心壞 真誠懺悔顯光明(蓮花清清)
第61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十六、殺生填命影響深 得遇聖教改命運(妙音) 第62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十七、一個殺生女子「從自殺邊緣被拉了回來」的告白(劉紅荳)
第63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十八、仁列五常首 慈居萬德先(妙明) 第64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十九、殺生結怨不祥家 棄惡揚善如意來(李感)
第65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廿、吃肉令眾生付出巨大代價(蔡劉) 第66頁:第五章、懺悔殺生業 - 例證廿一、做人要有一顆仁慈的心(陳靜瑜)
第67頁:第六章、拯救地球 從我做起 - 前言 第68頁:第六章、拯救地球 從我做起 -
第69頁:第六章、拯救地球 從我做起 - 二、萬物維繫地球的生態平衡 第70頁:第六章、拯救地球 從我做起 - 三、以史為鑒
第71頁:第六章、拯救地球 從我做起 - 四、生命因聖賢教育而得拯救 第72頁:附錄一、世界糧農組織數據庫數據做圖合集
第73頁:附錄二、數據 第74頁:附錄三、健康的素食
第75頁:附錄四、太上感應篇講話 第76頁:附錄五、《佛說十善業道經》摘錄 淨空法師主講
第77頁:附錄六、《安士全書》之【萬善先資】(白話譯文) 第78頁:附錄七、學佛答問 淨空法師主講
第79頁:附錄八、《大佛頂首楞嚴經清淨明誨章》之戒殺 淨空法師主講 第80頁:附錄九、印光大師開示
第81頁:附錄十、沙彌律要節錄 淨空老教授主講 第82頁:附錄十一、殺畜生祭拜活動為何不對
第83頁:參考書目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