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從任何一處來,也不會去往任何一方
對許多人而言,我們最大的痛苦都源自於來與去的觀念。我們以為自己心愛的人是從某個地方來的,而
現在已經離開,到另一個地方去了。然而我們真正的本質是無來無去的,我們不是從任何一處來的,也不會去往任何一方。當條件具足時,我們就示現出來;條件如果不夠,我們就不再示現,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存在了。如同一台沒有聲波的收音機,我們只是不再顯相罷了。
不僅來與去的觀念無法闡明實相,存在與不存在的概念也一樣無法說明實相。我們在《心經》〔4〕裡聽聞到下面這些話語:「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這裡所提到的「空」,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它最首要的意義,就是獨立自我的「空」:沒有任何東西具有一個獨立的自我,沒有任何事物能獨立存在。仔細檢視一下我們會發現,所有的現象,包括我們自己在內,都是由因緣條件組合而成的。我們是由不同的部位組合成的。我們是由我們的父母、祖父母、身體、感受、認知、思維作意、大地、太陽以及無數非我的元素所構成的。這所有的元素都必須仰賴因緣條件。我們看見一切已存的、現存的、將要存在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共榮共生的。凡是能示現出來被我們看見的東西,都是另一個東西的局部,或是能夠讓它示現的其他條件的局部。諸法本是不生不滅的,但是它們永遠在流轉變遷著。
我們也許有足夠的智力去理解這則真理,然而頭腦的理解是不夠的,真正對它有了體悟,才能從恐懼之中解放出來。那才是徹底的解脫,也就是活在與眾生相依相生的境界裡。我們必須如此這般地深觀,並且在日常之中滋養我們對不生不滅的清明見地,這樣我們就會發現自己那無懼的天賦才能了。
只是在嘴上說說「依他起性」〔5〕的理論,是沒多大幫助的。我們應該問的是:「紙啊!你是從哪兒來的?你是誰?你來這兒要做什麼?你要到什麼地方去?」我們也可以問一問火焰:「火焰啊!你從哪裡來,要到何處去?」仔細傾聽它的答案你就會發現,火焰、紙張都在藉著它們的形貌回答你的問題。我們只需要深觀,就能聽見它們的答案。火焰的回答很可能是:「我不是從任何一個地方來的。」
這也可能是那朵山茶花的答案。它們既不相同,也不相左。它們不從任何一處來,也不往任何一方去。若是失去了一個孩子,我們不該如此悲傷,因為那是沒有足夠的因緣條件讓他降生。他會回來的。
譯註:
〔4〕《心經》:佛教典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簡稱。僅數百字,一般將之視為《般若經》綱要,是漢、藏佛教最流行的經典之一。
〔5〕依他起性:唯識宗把宇宙萬法分為三種性質,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萬法皆無自性,不能單獨生起,須靠眾緣俱備,然後乃生,名依他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