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別五時論
一、認識五時的通別
原文
法華玄義云:夫五味半滿,論別,別有齊限,論通,通於初後。章安尊者云:人言第二時,十二年中說三乘別教,若爾,過十二年,有宜聞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豈可不說?若說,則三乘不止在十二年中,若不說,則一段在後宜聞者,佛豈可不化也。定無此理!經言:為聲聞說四諦,乃至說六度。不止十二年。蓋一代中,隨宜聞者,即說耳。如四阿含、五部律,是為聲聞說,乃訖於聖滅,即是其事。何得言小乘悉十二年中也。人言第三時三十年中說空宗般若、維摩、思益,依何經文知三十年也?大智度論云:須菩提於法華中,聞說舉手低頭,皆得作佛,是以今問退義,若爾,大品與法華,前後何定也。
聖嚴識:此一大段論文,均係從《法華玄義》卷十下抄錄出來,「玄義云」的數句,是智顗所說。自「章安尊者云」以下,則係章安灌頂大師以筆記者的立場,所作的「私錄同異」一長文,附於《玄義》的書末,蕅益大師除了省略數句之外,幾乎照錄了其中的一大段文章。
語譯
智者大師於《法華玄義》中有言:至於《涅槃經》所說的五味五時及半滿二教,若論其別,則各別皆有一定的期限;若論其通,則通於華嚴之初及涅槃之後。
智者大師的弟子章安尊者有說:有人說,五時中的第二時,在連續的十二年中,都說三乘別教。假如真是如此,過了十二年後,尚有適宜聽聞三乘教的四諦、十二因緣、六度法的眾生,難道佛就不說了嗎?假如會說,那麼三乘教法就不一定止在十二年中說了;假如不說,難道在這一段時期之後,雖有宜聞三乘教法的眾生,佛也不教化他們了嗎?那是絕對沒有這種道理的。在《法華經‧序品》中說:「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依據《阿含經》中的記載,佛為聲聞弟子說四諦,乃至說六度,是不止十二年的。因於如來自成道至涅槃的一代說法之中,凡遇適宜聽聞何種層次教法的眾生,便為說出何種層次的教法。例如四阿含及五部律,是以聲聞弟子為對象而說的,卻一直說到如來入滅時為止,便是事實,怎麼可說小乘教法都只在十二年中說的呢?
有人說:第三時的三十年中,如來都是說的空宗──《般若經》、《維摩經》、《思益經》,這是依據那一部經文,得知是三十年的呢?
《大智度論》卷九十三〈必定品〉云:「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必定,餘經說有退有不退。」以這樣的事實可知,佛說《大品般若經》與佛說《法華經》的時段,究竟何者在前何者在後,就無定論了。
註釋
1.「章安尊者云」:這段文字,錄自《大正藏經》三十三冊八一二頁下至八一三頁上。於「即是其事」句與「何得言小乘」句之間,章安的原文尚有:「故增一經說,釋迦十二年中略說戒,後瑕玼起,乃廣制;長阿含遊行經說,乃至涅槃」的數句文字,被旭師省略。又在「知三十年也」句與「大智度論云」句之間,章安的原文尚有:「言四十年後,說法華一乘。法華經中彌勒言:佛成道來,始過四十餘年。然不可言,法華定在大品經後,何故」的數句文字,亦被旭師省略。略掉並無損失,全錄則更明白。
2.「人言」:此「人」是指晉代所謂「南三北七」中的隱士劉虬所說,他的五時,第一時是五戒十善的人天教,第二時是有相的三乘教,第三時是空宗的無相教。章安對其僅說別五時而未言通五時,提出批判。
3.「大智度論云」:由於《大智度論》是《大品般若經》的釋經論,既在此論提及須菩提尊者聽聞《法華經》的例子,可知佛說般若未必是在佛說法華之前了。
4.「舉手低頭,皆得作佛」:是佛在《法華經‧方便品》所說的偈語:「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
原文
論曰:智者、章安,明文若此,今人絕不寓目,尚自訛傳「阿含十二方等八」之妄說,為害甚大,故先申通論,次申別論。
語譯
智者大師及章安尊者,已有如此的明文,迄於今日的天台學派中人,竟爾絕然不去閱讀,尚且以訛傳訛地跟著亂說什麼「阿含十二方等八」的偈語,對於聖教,為害極大。因此論列,先辨通五時,次辨別五時如下。
註釋
「阿含十二方等八」:此一偈語,已在本書緒論第一節中論列過了,傳說是出於唐代的荊溪大師,而唯見載於元代的《四教儀備釋》及《四教儀集註》。
二、何謂通五時
原文
先明通五時者:自有一類大機,即於此土,見華藏界,舍那身土,常住不滅,則華嚴通後際也;只今華嚴入法界品,亦斷不在三七日中。復有一類小機,始從鹿苑,終至鶴林,唯聞阿含、毘尼、對法,則三藏通於前後明矣。章安如此破斥,癡人何尚執迷!復有一類小機,宜聞彈斥褒歎,而生恥慕,佛即為說方等法門,豈得局在十二年後、僅八年中!且如方等陀羅尼經,說在法華經後,則方等亦通前後明矣。復有三乘,須歷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會歸摩訶衍道,佛即為說般若,故云:從初得道乃至泥洹,於其中間,常說般若,則般若亦通前後明矣。復有根熟眾生,佛即為其開權顯實,開迹顯本,決無留待四十年後之理,但佛以神力,令根未熟者不聞,故智者大師云:「法華約顯露邊,不見在前,祕密邊論,理無障礙。」且如經云:「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授記作佛。」如是法者,豈非妙法?又梵網經云:「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坐金剛華光王座」等,豈非亦是開迹顯本耶?復有眾生,應見涅槃而得度者,佛即示入涅槃,故曰:「八相之中,各具八相,不可思議。」且大般涅槃經,追敘阿闍世王懺悔等緣,並非一日一夜中事也。
聖嚴識:這段文字,是依據智者大師的《法華玄義》所作的申論,目的是在糾正當時一般天台學者的訛傳。因為根據法華及梵網等經文所示,如來說法,唯在於應機,不在於固定的某一時段,僅說某一部經,否則即與事實不符。此種看法,在近世的學者們尚未以歷史的方法論,提出經典成立史的考證說明之前,的確非常重要。若以今天的研究而言,已由西方及日本佛教學者們,根據佛典原典語言學以及印度佛教思想史的推論,告訴我們佛教聖典的次第成立,是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即使是最早完成的四種《阿含經》,也不是同一時代的產物,大乘經典的陸續出現,即使是初期的《法華經》等,已是佛滅之後數百年間的事。不過今人已有共識,大乘經典縱然不是出現於如來住世時代,的確仍是出於如來化世的本懷,所以不僅是佛法,尤其更能彰顯如來的悲智廣大。故以今日的觀點,來看古人的時教判釋,雖宜感念他們的貢獻,體認他們的苦心,尊敬他們的博通群經,欣賞他們組織和分析的周密細膩,但已不是要我們跟著來作同一模式的思考了。
語譯
首先說明通五時論:
1.就有一類大根機的眾生,即於此娑婆國土,能親見華藏世界盧舍那佛的實報淨土,永劫常住不滅(〈此見於《法華玄義》卷十下所引《像法決疑經》的內容〉)。因此可知,《華嚴經》的內容,也通於華嚴時段之後的根機了;即以《華嚴經‧入法界品》而言,亦斷定不僅是在佛初成道三七二十一日之內說出的。
2.另有一類小根機的眾生,是指如來於鹿野苑初轉法輪,度五比丘,直到如來於拘尸那城鶴林涅槃為止,都只聽聞阿含部、律部、論部的所謂小乘三藏,可知藏教的根機,也通於五時的前後。章安尊者已作如此明白的破斥,何以尚有一類愚痴之人執迷不悟呢?
3.又有一類小乘根機的人,聽聞了有關彈斥小乘而褒歎大乘的佛法之後,便生起恥為小乘而欣慕大乘之心,佛陀即為他們宣說方等法門的經典。怎麼可能一定要侷限在十二年的阿含時之後的僅僅八年之中,才說方等經典呢?且如《方等陀羅尼經》,是在《法華經》之後宣說的,由此可見,方等時亦是通於前後的。
4.還有比較利根的三乘人,需要徧歷色及心等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然後一一會歸大乘法門的摩訶衍道,佛陀對於這一類人,便說般若經典,是故《金剛仙論》卷一云:「相傳云,如來一代,成道乃至涅槃,恆說摩訶般若、華嚴、大集。」以此可知,般若時亦是通於前後的了。
5.還有一類根機已熟的眾生(人),佛陀對他們便用開權顯實、開迹顯本的法門,決計沒有要留待到成道四十年後才說的理由。不過佛陀以其神力,使得根機未熟的人聽不到而已。是故智者大師於《法華玄義》卷十下云:「法華顯露邊論,不見在前;祕密邊論,理無障礙。」且如《法華經‧譬喻品》云:「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昔年聞的「如是法」,豈不就是《妙法蓮華經》呢?又如《梵網經》有云:「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坐金剛華光王座」(〈參看旭師的《梵網經合註》及《玄義》二書〉)等,豈不也就是開迹顯本的法華時呢?
6.尚有一類眾生,應於見到釋尊即將進入涅槃,才能得度的,佛陀即為他們示現般大涅槃,所以有云:「八相之中,各具八相,不可思議。」且《大般涅槃經》中,追述阿闍世王懺悔等因緣,也並不是僅在一日一夜之間發生的事。
註釋
1.「大機」與「小機」:機是根機,具有潛在的可塑性者稱為根機。堪受大乘的菩薩法者,名為大機,僅能接受二乘小法所化者,名為小機。此處的「一類大機」,是指華嚴時中所攝的眾生;「一類小機」,是指阿含時中但聞小乘三藏教法的眾生。
2.「華藏界舍那身土」:「華藏界」具名「蓮華藏世界」,又簡稱「華藏世界」。這是相對於化身佛釋迦如來所居的娑婆世界,而說的報身佛所居淨土,通常稱為圓滿報身盧舍那佛,住於實報莊嚴淨土,唯法身大士得見、得親近。
唐譯八十卷本《華嚴經》卷八云:「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是毘盧遮那如來,往昔於世界海微塵數劫,修菩薩行時,一一劫中,親近世界海微塵數佛,一一佛所淨修世界海微塵數大願之所嚴淨。」可知佛的報身報土,是由於在無量劫中、親近無量數佛,修無量數大願而成就的。
法藏大師的《華嚴經探玄記》卷三,解釋「華藏」之名有云:「藏是含攝義、出生義、具德義。此中通論有二義:一由此土內含攝一切人法等諸法門故;二含攝一切諸餘剎故。」可知此一淨土,本為事事無礙,事理雙圓的華嚴境界,然於唐譯《華嚴經》卷八至卷十的〈華藏世界品〉中,是用形相來描述介紹的,大略有上下二十重,周圍十一周,復由此數,隨方各攝十方,總數一百十一,猶如天地珠網分布,構成華藏世界,毘盧遮那如來即是居住此一世界的中心。
「舍那」的梵語是毘盧舍那,或譯毘盧遮那(Vairocana)等,晉譯六十卷本《華嚴經》譯作「盧舍那」,《華嚴經探玄記》稱毘盧舍那,八十卷本《華嚴經》有〈毘盧遮那品〉,可見此二名本是一名,賢首法藏懂梵文,所以未將此二名視為兩種不同的佛身。天台家未勘對梵文,故以毘盧舍那、盧舍那、釋迦,配上如來的法身、報身、應身解釋;例如《法華文句會本》卷二十五有云:「法身如來名毘盧,此翻徧一切處,報身如來名盧遮那,此翻淨滿,應身如來名釋迦,此翻能仁。」相沿迄今,中國佛教界,多用天台家的觀點,以法身為理佛,報身為智佛,應身為事佛。甚至在每餐的食前供養,也是如此唱誦的。
3.「三七日中」:這是依據《法華經‧方便品》所云:「我(如來)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因此天台家有人判說「華嚴最初三七日」。佛初成道後於三七二十一日之中觀樹思惟,出於《法華經》,而《華嚴經》的開頭只說如來「始成正覺」即以神力,「令此道場,一切莊嚴,於中影現。」未說於三七日中講完《華嚴經》。而且《華嚴經》七處九會的性質內容,絕不僅是最初三七日中發生的事。旭師亦已看到八十卷本《華嚴經‧入法界品》的經文之中已有「諸大聲聞,不能得見。」「諸大弟子雖在林中,親近世尊,不見如來自在神力。」既已有了諸大聲聞弟子的如來,當然不是最初成道的三七日中的事了。
4.「鹿苑」與「鶴林」:根據佛陀的傳記,如來是於菩提伽耶的畢波羅樹下成道,至波羅奈國的鹿野苑,初轉法輪度五比丘,最後至拘尸那城的娑羅雙樹間涅槃。天台家即判菩提樹下三七日中為華嚴時,鹿野苑為阿含時,雙樹間是在說了《法華經》之後的《涅槃經》時。但就智旭大師所見,這種講法是不正確的,因為有一類小乘根性的人,不僅在鹿野苑時代出現於佛前,縱貫如來四十多年的度眾過程中,直到佛陀涅槃,都可見到他們親近如來,只聽到小乘三藏的教授。
「鹿野苑」,亦譯作鹿野園,梵文mṛgadāva,意為仙人論處,仙人住處,多鹿住處。《大毘婆沙論》一八三卷記載,過去有一位梵達多王,將此園林施與鹿群,故又名施鹿林。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七、《大智度論》卷十六等,均有相關的詳細資料。
「鶴林」即是娑羅雙樹的涅槃場。北涼曇無讖譯四十卷本《大般涅槃經》卷一有云:「爾時拘尸那城娑羅樹林,其林變白,猶如白鶴。」傳說釋尊涅槃,人天悲傷,連同樹神也極度哀痛,娑羅樹(śāla)是闊葉喬木,葉片變白時,看來猶如白鶴滿樹,因此以鶴林尊稱釋尊的涅槃道場,也有稱為「雙林」的。
5.「阿含、毘尼、對法」:這是小乘的三藏:(1)修多羅(Sūtra,經),(2)毘奈耶(Vinaya,律,舊譯毘尼),(3)阿毘達磨(Abhidharma,論,舊譯阿毘曇,意為對法,是智慧的別名)。天台宗依據《法華經‧安樂行品》所云:「貪著小乘,三藏學者」句,而判鹿苑時的小乘為三藏教。依智旭大師所見,此小乘的三藏聖典,既通於鹿苑的前時,也通於鶴林的後時。
6.「方等陀羅尼經」:此經全名《大方等陀羅尼經》,共四卷,北涼沙門法眾譯,收於《大正藏經》的密教部,南嶽慧思禪師依此經而行方等三昧、證圓位,天台智者大師依之而說《方等三昧行法》一卷。
至於旭師如何見到佛說此經,是在說了《法華經》之後?係據此經〈夢行分〉卷第三有云:「爾時寶王如來及與我(釋迦如來)身,從(王舍城外的)靈鷲山,與無量那由他大眾,前後圍繞,來至(說《方等陀羅尼經》的舍衛國祇陀林)道場。」又云:「善哉善哉!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能於我去世之後,受持讀誦陀羅尼經。」此經卷第二的〈授記分〉中,亦有佛為阿難等五百聲聞大弟子們,授記作佛云:「爾時佛告五百大弟子眾,汝等亦當各各作佛,俱同一號,號寶月王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因為在靈鷲山說的《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中》,已經為五百大聲聞眾授記作佛,移駕來到祇陀林(祇樹給孤獨園)中,再一次為此五百聲聞大弟子們授記作佛。由此證明,方等經典未必都在阿含時之後與般若時之前的八年之間所說,甚至到了說《法華經》與《涅槃經》之間,也可說方等經典的。
7.「色心等世出世法」:以色心二法,總攝諸法,名義具如《法界次第初門》所說。若依據唯識學,世出世法有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共五類計百法;天台家的世出世法,僅列色法及心法,這是由蘊、處、界的三大科延伸歸納而成的,根身、器界,皆是色法,《天台四教儀》等所云十六心見道,三十四心頓斷見思習氣,成丈六身佛,皆是心法;世間的三界二十五有是色法及心法,諸佛的三身四土也是色法及心法。三乘佛法的道品次第,無不通過色心二法,方得修證。在《四教儀集解》卷下,亦有云:「六凡諸法,色心如幻如化,幻有之俗,但有名字。」這是「體色入空」之理。此處旭師是說三乘人須經歷修習色心等的世出世法道品次第,然後一一會歸大乘。在印順法師的《大乘起信論講記》〈懸論〉末節中說:「一切可歸納為三:(1)色,一般稱為物質,即是佔有空間的,有體質的事物。(2)心,即一般所說的精神。(3)理性,佛法中名為法性,即物質與精神的真相或真理。」也就是說以色、心、性,涵蓋了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法。
8.「三乘」與「摩訶衍道」:天台家所言三乘,是依據《法華經‧譬喻品》的說法:「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求一切智……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四教儀集註》卷上則云:「聲聞以四諦為乘,緣覺以十二因緣為乘,菩薩以六度為乘;運出三界,歸於涅槃。」以此可知,三乘是以修證的道品等次而分的。此處以說《般若經》而使三乘人皆歸大乘的摩訶衍道,是三車家的「會二歸一」。《法華經‧方便品》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乃是「會三歸一」。
「摩訶衍」是梵文Mahāyāna大乘的音譯,《大智度論》卷一百云:「佛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二種:三藏是聲聞法,摩訶衍是大乘法。」《勝鬘經》云:「摩訶衍者,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教觀綱宗》此處的摩訶衍道,應係取自《大智度論》。
9.「開權顯實」與「開迹顯本」:開權顯實,出於智顗《法華文句》卷三上,是指「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以其一經而論,智顗的《法華玄義》卷六下有云,前半是開三顯一,《玄義》卷十下云,後半是開近顯遠。開迹顯本是本地垂迹的,最先出現於後秦僧肇所寫《注維摩詰經卷第一并序》有云:「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而不思議一也。」至隋代的天台智顗,便將《法華經》的全經二十八品,判作迹本二門,前十四品為迹門,後十四品為本門。智者的《法華玄義》卷七下,有云:「華開蓮現,開迹顯本。」此「開權顯實」,即是開三乘顯一乘,是就《法華經》所明的教法而言;「開迹顯本」,即是開近顯遠,是就《法華經》所明的佛身而言。前半部經,是說三乘一乘之教法,均係方便權巧的假施設,至「無二亦無三」才是真實法,如果不說方便教,亦難顯示真實教,所以開出方便的權教,目的是為顯露無說無示的實相法,故云開權顯實。
若就佛身而論,依《法華經‧如來壽量品》說,歷經三祇百劫修行,八相成道的釋迦世尊,是方便示現的近佛、迹佛;本來常住此世間說法而又不能被顛倒眾生見到的,便是遠佛、本佛。因為眾生不知世尊「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又說:「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衹劫,常住不滅。」又有偈云:「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也可以說垂迹是人間身的應化佛陀,本門是常住遍在的法性身佛。
有關於「開顯」之說,智者大師的《法華玄義》卷一上及下、卷五上及下、卷七下、卷十上,有詳細論列。
10.「顯露邊」與「祕密邊」:約顯露的經名及法會而言,我們的確未見釋尊於成道後四十年間,宣說過《法華經》,但就祕密的意理而言,釋尊在說《法華經》之前,何嘗與《法華經》的實相之教有所衝突?可知法華時,也不侷限於四十年後的八年之中了。故云若約顯露邊,雖然四十年未見《法華經》,若約祕密邊,則與法華之理了無障礙。
11.《梵網經》云:此經是《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的略稱,共上下兩卷,後秦鳩摩羅什譯,近世有學者將之列為疑經,但其確為中國菩薩戒經中最受重視及弘揚最廣的一部菩薩戒經。天台宗的智顗、華嚴宗的賢首法藏、新羅的義寂及太賢,均曾為此經造疏。
此處《教觀綱宗》所引經文,出於該經卷下,原文是說,釋迦世尊「從初現蓮花藏世界,東方來入天王宮中,說魔受化經已,下生南閻浮提迦夷羅國……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坐金剛華光王座……為此地上一切眾生凡夫癡闇之人,說我本盧舍那佛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旭師引此經證,說明在佛說《法華經》之前,早已有了開迹顯本的思想,不僅是從釋尊此身成道後開始,乃至已經下降過人間八千次往返了。
12.「涅槃」:涅槃是佛陀八相成道的最末一相,天台家將佛說法華及涅槃二經合為一時,《法華經》會三乘盡歸一乘,《涅槃經》扶律談常,攝盡一切眾生,而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因此天台宗所依的第一根本聖典是《法華經》,第二根本聖典即是《涅槃經》。
13.「八相之中,各具八相」:所謂八相,是佛的一生過程,共有八大階段,通常是指: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滅。然於《天台四教儀》,則除第三住胎而加第五降魔。所謂八相的每一相都具足八相,是八相的每一相,各各互具八相,那就前前具足後後,後後亦具足前前了,故稱「不可思議」。所以,華嚴時可通後際,法華涅槃時也可通前際。
14.「大涅槃經追敘阿闍世王懺悔」:通常都說,如來於涅槃之前的一日一夜之間,宣說《涅槃經》,其實《涅槃經》的內容,也不僅屬於最後一日一夜的事,例如北涼曇無讖譯出的《大般涅槃經》卷十九及二十「梵行品第八之五及六」,即有追敘阿闍世王由於逆害父王,心生懺悔,遍體生瘡,群醫束手,外道六師亦不能治,最後來見釋迦世尊,佛稱無上醫王,即為阿闍世王入月愛三昧,放大光明,往照王身,瘡苦除愈,身得安樂。這是一則相當長的故事,故非如來最後一日一夜之間發生的事。
三、何謂別五時
原文
次明別五時者,乃約一類最鈍聲聞,具經五番陶鑄,方得入實。所謂初於華嚴,不見不聞,全生如乳。
〔旭師自註云〕:(華嚴前八會中,永無聲聞,故云不見不聞。至第九會入法界品,在祇園中,方有聲聞,爾時已證聖果,尚於菩薩境界,如啞如聾。驗知爾前縱聞華嚴,亦決無益。然舍利弗等,由聞藏教,方證聖果,方預入法界會,則知入法界品,斷不說在阿含前矣。人胡略不思察,妄謂華嚴局在三七日內耶?)
語譯
現在再說明「別五時」,那是由於一類最鈍根機的聲聞大眾,必須逐次經歷五個階段的陶鑄鍛鍊,才能進入實相教者,故分設五時。
所謂最初,於華嚴會中,不見亦不聞,好像《涅槃經》五味中的全生乳。
〔旭師自註云〕:《華嚴經》九會的前八會中,從未有聲聞會眾,故云不見不聞。到了第九會的〈入法界品〉,是在祇園精舍中,始見有聲聞眾參加的記載,當時他們已證小乘聖果,唯於菩薩境界,尚是如啞如聾。以此驗知,在這之前,縱然聽聞了華嚴,也決不會得益。不過,舍利弗等聲聞眾,先已聽聞小乘三藏教義,方證聖果,方來參與入法界會,由此可知,佛說〈入法界品〉,決定不是在說《阿含經》之前了。有人為什麼不審思細察,而妄謂《華嚴經》僅是在三七日內說出的呢?
註釋
1.「全生如乳」:原典出於《大般涅槃經》卷十四所說五味教法的一種,所謂五味是指:「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譬喻:「從佛出生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五味既喻如上的教法次第,也喻人根次第,如該經卷第十有云:「聲聞如乳,緣覺如酪,菩薩之人如生熟酥,諸佛世尊猶如醍醐。」
2.「如啞如聾」:譬喻在佛說《華嚴經》的大會上,舍利弗等諸聲聞眾,有耳不聞頓教大法,有眼不見盧舍那身,所以不能有一語讚歎,因此如聾如啞。《華嚴經》中並無如此的形容語句,乃是天台智者採取晉譯《華嚴經》卷四十四的一段經文文義而作,見於《法華文句》卷四及卷六,《法華玄義》卷十等,皆稱「如聾如啞」。此處倒置,諒係同義。
原文
次於阿含,聞因緣生滅法,轉凡成聖,如轉乳成酪。
〔旭師自註云〕:(酪即熟乳漿也。)
語譯
其次他們再於佛說《阿含經》時,得聞因緣生滅之法,而轉凡夫成聖者,猶如轉生乳成乳酪。
〔旭師自註云〕:所謂乳酪,即是煮熟了的乳漿。
註釋
1.「因緣生滅法」:佛於《雜阿含經》處處說因緣生滅法,其標準的經文如《雜阿含三五○經》云:「何所有故此有,何所起故此起,何所無故此無,何所滅故此滅……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又如三三五經有云:「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二九六經說:
「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
阿含的教法,就是因緣生滅法,說明眾生(人)的生死流轉,即由於業感緣起的苦因及苦果,循環相依,共有十二緣起支,通稱十二因緣,《阿含經》稱緣無明而有行、緣行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緣名色而有六入等,乃至有生、有老、有死,名為純大苦聚集;此為「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有無明等而有生、有老死,緣有無明等起而有生、老死起;「有」與「起」,是苦的事實及苦的原因,故謂「純大苦聚集」,此即四聖諦中的苦諦及苦集諦。
如果由生死流轉而轉為還滅解脫,也是因緣法,《阿含經》稱之為「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緣無無明故無行,緣無行故無識,緣無識等故無生、無老死;緣無明滅故行滅,緣行滅故識滅,緣識等滅故生滅、老死滅;「無」與「滅」,是苦的原因無,是苦的事實滅,故謂「純大苦聚滅」。此即四聖諦中的苦集諦滅、苦諦亦滅,作此因緣生滅觀者,便是修持苦滅的道諦。也就是說,依此因緣法而修四聖諦,便是正知、正見、正行等的道品次第。
《阿含經》的精義,即是「因緣生滅法」,它即是具有永恆性及普遍性的真理,所以要說:「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了。如來成道,就是悟得了因緣生滅法,如來度眾生,亦是說的因緣生滅法。聲聞乘及緣覺乘的人,能夠轉凡成聖,也是由於聽聞了因緣生滅法。
2.「轉凡成聖」:轉六凡法界的眾生,成四聖法界的大小聖眾,均稱轉凡成聖。唯於此處是指由小乘根器的凡夫,聽聞《阿含經》的因緣生滅法,即同如來於鹿野苑,轉四聖諦法輪,使五比丘得度,證阿羅漢果。聲聞聖者,共有四階,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此四又名初、二、三、四果,初果斷盡三界見惑,於欲界的天上人間極七返,必證阿羅漢果;二果斷欲界九品思惑中的前六品,於欲界的天上人間再有一返,即證阿羅漢果;三果斷盡欲界九品思惑中的後三品,不再還來欲界位,此身捨報即生色界五淨居天;四果阿羅漢,超出非想非非想處,斷盡一切見思二惑,永入涅槃,不再來生三界。
原文
次聞方等,彈偏斥小,歎大褒圓,遂乃恥小慕大,自悲敗種。雖復具聞四教,然但密得通益,如轉酪成生酥。
語譯
其次他們又聽到方等經典之中,宣說以圓教彈呵藏、通、別三教的偏僻,以通、別、圓的大乘教斥責三藏小乘教,並且稱歎大乘、褒揚圓教的教法。就使得這些聲聞大眾,以小乘為恥而欣慕大乘,自悲原屬於大乘法門中的焦芽敗種。他們因此接受大乘,雖也都聽到藏通別圓的四教,不過,在骨子裏實得通教大乘的利益,這好像轉酪而成了生酥。
註釋
1.「方等」:據天台家對方等的解釋有三種。(1)約理釋。方是正方,等是平等,中道之理是正方的,是生佛平等的。《四教儀集解》卷上云:「(空、假、中)三諦共談,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時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諸大乘經,悉談三諦,故云大乘方等經典。」旭師的《閱藏知津》卷二亦云:「方等亦名方廣……是則始從華嚴,終大涅槃,一切菩薩法藏,皆稱方等經典。」(2)約事釋。方為廣義,等為均義,如來於第三時中所說諸經,廣說藏通別圓四教,平均利益一切利鈍根機的眾生,故名方等。《四教儀集解》卷上有云:「今之方等者,四教俱說,事方等也……若事方等,正唯在於第三時也。」(3)約事理釋。方為方法,有門、空門、雙亦門、雙非門,即是四門方法,等是平等的理體,依四門之方法,各契平等之理體,便名為方等。
2.「彈偏斥小,歎大褒圓」:此中的「偏」理是對「圓」理而言,「小」乘是對「大」乘而說。站在方等經典的立場,方等諸經是大乘,談圓理,所以廣說藏通別圓四教,依四門方法,契平等之理。小乘聖者,只證偏空涅槃,亦名偏真,法門狹小,又名偏小,所以《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形容小乘涅槃如酒醉,貪著涅槃境,不再度眾生,不欲求佛道,但非究竟。若以《維摩經》為例,〈弟子品〉舍利弗、目犍連等聲聞弟子,均說「不堪任詣彼問疾」,因為維摩詰居士是大乘菩薩,法門廣大,聲聞弟子相形見絀。〈觀眾生品〉中敘述維摩丈室,有一天女,以神力在諸菩薩及諸大聲聞弟子上空散花供養,花至諸菩薩身,即皆墮落,至諸大弟子身,便著不墮,證明小乘聖者,偏而不圓。〈入不二法門品〉,諸菩薩眾各說不二法門,至維摩自己,則「默然無語」,文殊菩薩便歎說:「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這便是「歎大褒圓」。若以天台家的標準,四教之中,藏、通、別的三教,皆名偏教,唯有圓教名圓,故於《摩訶止觀》卷三下有云:「偏名偏僻,圓名圓滿。」
3.「恥小慕大,自悲敗種」:亦以《維摩經》為例,諸大聲聞弟子於〈弟子品〉中,心懷慚愧,不敢往詣維摩菩薩所問疾,是為「恥小」。〈問疾品〉中有五百聲聞弟子,均欲隨從文殊菩薩前往維摩住處,聽聞二位大士共談一切菩薩法;〈不思議品〉中,迦葉云:「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是為「慕大」。〈佛道品〉中,迦葉自稱:「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為「自悲」。〈不思議品〉中,迦葉說:「皆應號泣,聲震三千大千世界」,亦是「自悲」;同品迦葉又說:「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又於〈佛道品〉中,迦葉云:「而今我等,永不能發(無上菩提心),譬如根敗之士。」是為「自悲敗種」。《涅槃經‧如來性品》,亦有云:「譬如焦種,雖遇甘雨,百千萬劫,終不生芽。」由此可知,天台家對於方等經典,是以《維摩經》作為典範,智者大師亦撰有《維摩經玄疏》六卷。通常所說「焦芽敗種」,實係結合了涅槃及維摩二經的經句所成。
原文
次聞般若,會一切法,皆摩訶衍,轉教菩薩,領知一切佛法寶藏。雖帶通別,正明圓教,然但密得別益,如轉生酥成熟酥。
語譯
其次,他們又聽到佛說般若部的諸經,會整一切三乘教法,皆為大乘摩訶衍
法,並命以之轉向菩薩宣說,使得聽者領知如《法華經‧信解品》所說的「如來知見寶藏」。唯此般若教法,雖亦附帶大乘通教及別教,主要是講圓教;就其實底而言,但得別教大乘的利益,此猶如把生酥轉變成熟酥一般。
註釋
1.「般若帶通別,正明圓教」:《般若經》的教法,在化法四教中,雖帶通別二教,但是正明圓教。依據旭師《教觀綱宗釋義》第七條的說明,以為般若會通一切世出世法,皆屬大乘的互具互融,所以是圓教。或有說,法性離一切相,既非生死,亦非涅槃,既非有為,亦非無為等,則是帶別教義。或有說,一切法如幻如夢;或有說,諸法實相,三乘同證,則是帶通教義。原因是般若闡明空及有的共與不共,共即是諸法本空,三乘同證出三界的因果幻縛,是通教義;不共即是第一義空,菩薩獨入,斷三土(共有四土)及二死的因果,是別圓二教義。假若說,依第一義空,得成諸法,猶是別教義;假若說,即第一義空,頓具諸法,諸法無非第一義空,乃是圓教義了。若細讀大部般若,便可以發現,顯發圓義者為多,為了鈍根人,則略帶通別,乃屬方便。後人判般若為空宗者,但得共意,尚未知般若具有別教義,當然更不能知道般若正明圓教義了!此為旭師有別於其他天台家的識見,目的在於證明,般若部經典未必僅屬通教,其實是雖帶通別而正明圓教,將般若部也置於圓教的地位。
2.「一切佛法寶藏」:此語的根據是《法華經‧信解品》所云:「一切諸佛祕藏之法,但為菩薩演其實事。」〈法師品〉又有云:「是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智顗的《法華文句》卷八上,對此的解釋是:「祕要之藏者,隱而不說為祕,總一切為要,真如實相,包蘊為藏。」《維摩經》的〈法供養品〉,有「能令眾生,入佛法藏」句;《無量壽經》卷上,亦有「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此處是說,使得聽聞了《般若經》教法的人,就能知道如何深入一切諸佛所說的法寶祕藏了。這是但為大乘菩薩演說的真實之教。菩薩成佛,由此而入,所以稱為「入佛」的「法藏」。
原文
次聞法華,開權顯實,方得圓教實益。如轉熟酥而成醍醐。
語譯
其次他們再從佛陀聽聞《法華經》的教法,知道以前諸種教法,都是權巧方便,目的是為了顯露《法華經》的真實之教,至此他們始得圓教的真實利益,此猶如把熟酥轉變成為醍醐一般。
註釋
「醍醐」:此是《涅槃經》中所說,牛乳所成五味之中的最上味,又是藥中的最上藥。例如該經卷三有云:「醍醐者名為世間第一上味。」又云:「諸藥中醍醐第一,善治眾生,熱惱亂心。」可知醍醐既是味中之王,也是藥中之王。天台家則以醍醐的譬喻,自稱是「諸經中王」的《法華經》(見於〈藥王品〉)。然於《涅槃經》卷十四所舉,是說:「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者,喻於佛性。」很明顯的,這段經文中的醍醐,是指《涅槃經》中所說的佛性。因為《涅槃經》的教法,善用譬喻,將救濟一切眾生的方便,喻為毒鼓,那是救濟包括十惡五逆之人及一闡提人,能夠除盡一切眾生的煩惱諸障;喻為醍醐者,是能治癒一切眾生的一切心病。
世間另有「醍醐灌頂」的成語,雖未見於佛經,而源出於佛經,喻以智慧之語,發人深省,除人煩惱,予人清涼豁達之感。例如顧況詩云:「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天台家以醍醐味,喻法華及涅槃時的教法,即在推崇此二經是佛法中的最上乘法。
原文
然只此別五時法,亦不拘定年月日時,但隨所應聞,即便得聞。如來說法,神力自在,一音異解,豈容思議?又有根稍利者,不必具歷五味,或但經四番、三番、二番陶鑄,便得入實。若於阿含、方等、般若,隨一悟入者,即是祕密、不定二種化儀所攝。復有眾生,未堪聞法華者,或自甘退席,或移置他方,此則更待涅槃捃拾,或待滅後餘佛,事非一概。熟玩法華玄義、文句,群疑自釋。
語譯
可是,這種別五時的教法,也不一定會侷限於如一般天台學者所劃定的年月日時那樣,只要是誰於何時應該聽聞什麼,便可聽到他所當聽的教法。這是由於如來說法,乃以自在的神通之力,能以同一種聲音而令聽眾各得其解,還用得著我們來思索議論嗎?
又有根機稍利的人,也不一定非得要經歷全部的五個時段,才能得到第五種法味,其中有人或經四個、或經三個、或經兩個時段的陶冶鑄鍊,便能得入第五時最上的實理。假若能於阿含、方等、般若的三種教法之中,隨其一種而得悟入實相的人,便屬於化儀四教中的祕密及不定二教所接引的。
又有一類眾生,尚不夠聽懂《法華經》的程度,若非自甘退出《法華經》的法席,便是被如來以神力移置他方。這一類眾生,則要等待到佛說《涅槃經》時,來收拾此前各時所遺漏者;或者待至釋尊滅度之後,讓其餘的佛來化度了。可知機教之事,決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熟讀智者的《法華玄義》及《法華文句》,則以上所辨有關通別五時的許多疑點,便可自然釋懷了。
註釋
1.「別五時」:此段文字是通別五時論的總結。雖說別五時,也僅對於一類眾生的根機,需全歷五時,其餘有的只歷四時、三時、二時的,所以是別中也有通的。尤其重要的是,在此再度指出,雖名別五時,也不會就如《四教儀備釋》及《四教儀集註》等所說的那樣,在什麼固定的年月日時之內,如來僅說某一類的教法。
2.「一音異解」:源出於《維摩經‧佛國品》有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智者的《摩訶止觀》卷七下對此的解釋是:「一音殊唱,萬聽咸悅。」因此,一音有多解,(1)佛用同一種語言及語音說法,而使各類種族的眾生都能聽懂,(2)佛說同一種法門,不同根機的眾生便獲得各自所懂的教法,(3)佛的聲音相同,說的教法深淺不同,聽眾也各取其所需,各知其所知。
此處天台家所說的「一音異解」,則如《法華經‧藥草喻品》的天澍一雨而普潤三草二木;可知智者所說的一音殊唱,應係指第二及第三種。《維摩經》所說的一音,當係指第一、第二種。
3.「自甘退席」及「移置他方」:此二典故,皆出於《法華經》。
(1)於〈方便品〉中,敘述舍利弗三請如來宣說《妙法蓮華經》,因佛預告:「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故當如來如其所請而欲說《法華經》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此即增上慢人自甘退席的例子。
(2)同經〈見寶塔品〉敘述釋迦如來以神通力,三度變穢土為淨土,被稱為「三變土田」,在第二變中,於此界的「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皆令清淨,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又移諸天人,置於他土所化之國。」這就是將眾生移置他方的例子。
4.「涅槃捃拾」:捃拾即是收拾義。依天台家說,既於《法華經》開顯一乘,嗣後又說《涅槃經》,開顯一乘;有在法華教法中尚未得度者,還有被涅槃教網來收拾的機會,故稱《涅槃經》為捃拾教。此語非出於經典,乃初見於《法華文句》卷十上有云:「今世五味,節節調伏,收羅結撮,歸會法華。譬如田家春生夏長,耕種耘治,秋收冬藏,一時穫刈。自法華已後,有得道者,如捃拾耳。」天台註釋家又將《法華經》稱為大收教,與《涅槃經》的捃收教相對,例如湛然的《法華玄義釋籤》卷二有云:「法華開權,如已破大陣,餘機至彼,如殘黨不難;故以法華為大收,涅槃為捃拾。」
為何要說《涅槃經》為捃拾或捃收教?是因末代比丘,生起惡見,由如來入了涅槃而執無常,或偏貴理性而廢行事的戒律,遂失法身常住之慧命。為了對治這些人的斷滅見,所以如來於《涅槃經》中,扶律談常,乘戒具足。例如《法華玄義》卷十下有云:「涅槃臨滅,更扶三藏,誡約將來,使末代鈍根,不於佛法起斷滅見。廣開常宗,破此顛倒,令佛法久住。」這是站在天台家的立場,對於佛在《涅槃經》中何以一反《阿含經》所持無常的基本教法,而說佛的法身常住,何以一反《維摩經》所說,諸法皆入不二法門的立場,而主張同於三藏小教的重視戒律。所以標立《法華經》為大收教,《涅槃經》為捃拾教。
5.「滅後餘佛」:是指釋迦如來滅度之後,有待其他諸佛來度尚未得度的眾生。在《法華經‧從地涌出品》中有云:「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彌勒,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次後作佛。」另於同品有云:「見諸菩薩,遍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虛空,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淨行,四名安立行。」又於同經〈囑累品〉中,釋迦如來以右手摩無量菩薩摩訶薩頂,以《法華經》付囑,受持、讀誦、廣宣,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諸菩薩摩訶薩俱發聲言:「如世尊勅,當具奉行。」當時亦有從十方前來的諸分身佛及多寶佛,還有上行等四大導師菩薩在場。以此可知,所謂滅後餘佛,就狹義而言,是指彌勒菩薩當來於此界成佛,廣義而言,則指四導師等諸菩薩摩訶薩眾,也將成佛。何況已於〈譬喻品〉及〈授記品〉等之中,如來已為諸大聲聞弟子,授了「於最後身,得成為佛」的預記。尚未化度者,當待此等餘佛來化度了。又如德義的《贅言》卷上則云:「如天台南嶽等四依弘經大士是也。玄七云:凡夫之師,亦能此土弘經,令他得權實七益。」「南嶽云:初依名餘佛,無明未破,名之為餘,能知如來祕密之藏,深覺圓理,名之為佛。」是則凡夫弘揚《法華經》者,也能算是餘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