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台教觀及《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是明末蕅益智旭(西元一五九九年-一六五五年)的名著之一,明末以後的中日諸家學者,一致以為他是天台宗的大師,根據我寫博士論文時的研究,他雖重視天台教觀,卻非天台學派的子孫,乃是以《梵網經》為其中心思想的戒律主義者,在修證方面是以《楞嚴經》為其中心的淨土行者。天台教觀是他的研究工具,也是他判攝釋迦一代時教的依據。
因為佛經的數量龐雜,層次眾多,必須要有一種合理的分類方法。在每一層次的教義經典之中,亦均有其調心、攝心、明心、發慧的實踐方法,那就是所謂觀行。天台教觀,便是教義與觀行並重、理論與實修雙運,兩者互資互用,如鳥之兩翼,如車之雙軌,講得最為細膩,故也最受蕅益大師所服膺。
不過旭師既非天台宗徒,也不會墨守成規,他寫《教觀綱宗》,固然是為使初學者,能對天台教觀,有提綱挈領、一目瞭然的正確認識,同時也為表示對高麗沙門諦觀所錄《天台四教儀》的不滿,故於《靈峰宗論》卷六有云:「四教儀出而台宗晦」!尤其對於元朝的元粹述《四教儀備釋》卷上及蒙潤著《四教儀集註》卷一等,所引荊溪湛然的〈五時頌〉云:「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的別五時的分判法,極表反感,故於《教觀綱宗》「通別五時論」的章目中,對之提出強烈的批判,斥為「妄說」,認為此非智者及章安之見。
因為旭師是學貫大小乘諸系佛法的大通家,所以不會侷於天台一家之說,與其說《教觀綱宗》是介紹天台學,寧可說他是以介紹天台教觀來讓讀者認識整體佛法的綱骨。也可以說,《教觀綱宗》是明末時代的新天台學,是中國天台學派的最後一部名著,旭師自己為之撰寫《釋義》一卷計四十條目,之後迄今仍被傳誦講解,註釋傳世者有默庵的《釋義記》、諦閑的《講錄》、靜修的《科釋》;在日本的註釋更多,自十八世紀以降,有行謙的《釋義講錄》、慧雲的《釋義則解》、德義的《贅言》、守脫大寶的《釋義會本講錄》、高覺的《略解》等。可知旭師的《教觀綱宗》及其《釋義》兩書,一直都受到中日兩國天台學者的研究與弘傳。
依據當代台灣的天台學者慧嶽法師在《教觀綱宗釋義記》、《講錄》、《科釋》三書合刊的概說中,言及旭師此書的特色,是不偏執五時的定說;針對化儀四教,也具頓、漸、不定的三觀;化法四教也各立六即;且將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各各配置於藏、通、別、圓四教的位次。這些便是天台教學史上的新境界。
二、大乘佛教的教判源流
要明天台教觀,宜知教相判攝,因為當在佛教思想史、佛教聖典成立史的學術觀點尚未出現之前,古代的佛教學者們,面對著數量龐雜、層次眾多的經典內容及其性質,必須有其合理而完整的解釋,否則,同屬於佛陀所說的經典,豈會有高下出入而不一致的許多層次。天台宗智者大師(五三八-五九七年)的五時八教判,華嚴宗法藏大師(六四三-七一二年)的五教十宗判,乃是中國佛教思想史上最著成就的例子。
迄於一九二一年,太虛大師沿用《起信論》、《楞嚴經》所說真如如來藏的中國佛學,成立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識宗、法界圓覺宗的大乘三系說,而以法界圓覺宗為最高,主張八宗皆圓,倡導大乘平等。到一九四一年,他的學生印順法師,沿用《阿含經》、《中觀論》,回歸緣起性空的印度佛學,成立性空唯名論、虛妄唯識論、真常唯心論的大乘三系說。
此師生二人,都是近代中國佛教思想史的巨人,所標示的兩種大乘三系說,粗看似相近,其實大大的不同。太虛是以中國佛學為本位,並且肯定真如如來藏的最高地位,印順則以印度佛學為本位,並且貶抑真如如來藏,肯定以緣起性空為佛教的根本思想。
在根本佛教的時代,並無教判的需要,到了初期大乘佛教以來的聖典中,為了處理小乘教及大乘次第教和圓頓教的問題,便有了教判。
教判的原始資料,可從下列諸經得到訊息:1.《法華經》以三草二木,喻凡聖五乘,歸一佛乘。2.《楞伽經》的頓與漸。3.《華嚴經》的日出先照諸大山王的大菩薩眾,次照緣覺、聲聞,次照決定善根眾生,然後普照一切眾生,乃至邪定等各種根性。4.《涅槃經》的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之五味,喻五個時段的教法。5.《解深密經》的有、空、中道等三時。
大乘論典及論師之中,則有:1.《大智度論》的「三藏、摩訶衍、顯露、祕密」之分類法。2.《十住毘婆沙論》有難行道及易行道的分類法。3.戒賢立有、空、中之三時教。智光立「心境俱有」之小乘教、「境空心有」之法相大乘教、「心境俱空」之無相大乘教等三時教。
到了中國,1.首有東晉時代的鳩摩羅什,依據《維摩詰經》的「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而唱一音教。2.羅什的弟子慧觀,唱出二教五時,二教是指頓(《華嚴經》)與漸(餘諸經),五時是指漸教分作有相教(小乘)又名三乘別教、無相教(般若)又名三乘通教、抑揚教(《維摩》、《思益》等經)、同歸教(《法華經》)、常住教(《涅槃經》)。3.以慧觀的教判為基礎,開出江南的三家;江北也開出七家,合稱為當時的「南三北七」。
江南三家以頓教(《華嚴經》)、漸教(《小乘經》乃至《般若經》)、不定教(《勝鬘經》、《金光明經》)的三教判為主:1.虎丘山(有寫成「武丘山」)的岌法師,將漸教立為有相(小乘)、無相(般若)、常住(涅槃)的三時教。2.宗愛法師,將漸教立為有相(小乘)、無相(般若)、同歸(法華)、常住(涅槃)的四時教。3.僧柔、慧次、智藏、法雲諸師立五時教,同於慧觀法師。
江北的七家:1.晉武都山隱士劉虬,立人天(五戒十善)、有相(三乘教)、無相(空宗的般若等)、同歸(法華)、常住(涅槃)的五時教。2.菩提流支,立半字、滿字等二教。3.光統律師,立因緣宗(毘曇)、假名宗(《成實論》)、誑相宗(《大品般若》及三論)、常宗(《涅槃經》、《華嚴經》),稱為四宗教。4.有師立因緣、假名、誑相、常(《涅槃經》)、法界(《華嚴經》),稱為五宗教。5.有人立因緣、假名、誑相、常宗(《華嚴經》)、真宗(《法華經》)、圓宗(《大集經》),稱為六宗教。6.有北地禪師立有相及無相的二種大乘教。7.有北方的禪師說一音教,此與羅什所說的以一圓音說法不同,乃指如來一音,大小並陳。
羅什的另一弟子道生,有四種法輪之說:1.善淨法輪(《小乘經》),2.方便法輪(《般若經》),3.真實法輪(《法華經》),4.無餘法輪(《涅槃經》)。
南北朝時代的判教風氣,特別殊勝,被形容為蘭菊競美,例如:1.梁之僧旻,在慧觀的有相教中,別出人天教;無相教中,加入《維摩》、《思益》等經。2.濟法師,立四時教,第一時《阿含經》,第二時《般若》、《維摩》、《思益》、《法鼓》、《楞伽》等經,第三時《法華經》,第四時《涅槃經》。3.光宅寺法雲,依《法華經》,立羊車、鹿車、牛車、大白牛車的四乘。4.護身寺的自軌,立五宗:因緣、假名、不真、真實(《涅槃經》)、法界(《華嚴經》)。
到了隋朝,便有天台宗的智顗大師,立五時八教;三論宗的吉藏大師,立聲聞藏與菩薩藏,又於菩薩藏中開三法輪:1.根本法輪,是《華嚴經》的一因一果法門。2.枝末法輪,是《法華經》以前的三乘法門。3.攝末歸本法輪,是《法華經》的會三乘歸一乘的法門。
法相宗的唐玄奘大師,依《解深密經》及《金光明經》等,立三法輪:1.轉法輪,是《阿含經》。2.照法輪,是《般若經》。3.持法輪,是《解深密經》等,說三性及真如不空之理的經典。
華嚴宗的法藏大師,立五教十宗,五教是小乘教及大乘教的分判,除小乘教外,大乘則有始教、終教、頓教、圓教。十宗的前六宗是小乘各部派,後四宗則配五教中的大乘四教。
其實,教判的思想,到了天台智顗大師時代,已經相當圓熟。當他研究了南北朝時代的諸家教判之後,便樹立了天台宗自家的五時八教。五時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八教是頓、漸、祕密、不定的化儀四教,以及藏、通、別、圓的化法四教。這就是《教觀綱宗》所要介紹的內容了。
三、天台教觀的濫觴
天台學是以《法華經》為根本聖典,其大成者,當然是被尊稱為天台大師及智者大師的智顗禪師,但是在智者大師之前,自西晉時代的竺法護譯出《正法華經》以降,弘揚《法華經》的學者如法雲等,便陸續出現。尤其在東晉時代鳩摩羅什譯出《妙法蓮華經》之後,其弟子僧叡便奉師命,講此經,立九轍,而被稱為「九轍法師」,並作〈法華經後序〉,此外有慧觀、道生、曇影、劉虬、智藏等,均撰有《法華經》的註疏。
天台教學的形成,是從北齊時代的慧文禪師開始,他研究《大智度論》,見到卷二十七的三智「一心中得」的論文,所謂「一心」,是眾生皆可完成的清淨心,所謂「三智」,是「以道智具足一切智,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他又從《中論》〈觀四諦品〉見到一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論偈的空、假、中,本係指的眾因緣生法的本性是空,只有假名,即是中道。但是被慧文禪師配以「一心」,便成即空、即假、即中的所謂「一心三觀」。這便完成了教理與禪觀結合的雛型,此即形成了解行雙資、教觀兼備的特色。由於慧文禪師不僅重視教理的探索,更是一位重視禪觀實踐的禪者,因此將羅什所傳龍樹學的《大智度論》與《中論》的空思想,由消極的實相論,轉化為積極的實相論。
慧文禪師的弟子慧思禪師,稟承乃師的風格,禪慧雙弘,在其所著《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批評散心讀經的法師、亂心多聞的論師、不近善知識不聞正知見的禪師,不是身不證法,便是不解言解、未證言證,以四禪為四果,因此,那些文字法師及暗證禪師,命終之後,皆墮地獄。原因便是未能教觀兼備,以致若非輕忽禪定,便是輕慢教法。這種教觀並重的思想,對於此後智者大師開創天台學派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慧思禪師留下的著作,都極精彩,除了上舉《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尚有《隨自意三昧》、《大乘止觀法門》、《法華經安樂行義》、《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由其內容可知,他既是飽讀經論的法師,更是重視禪觀的禪師,他的老師慧文禪師,雖從龍樹的二論,啟發了三智一心中得及一心三觀的思想,他自己的立足點卻不是中觀哲學,而是如來藏系的《法華經》,也就是實相無相的法門。他有兩書講三昧,一書論止觀,又用《法華經》的四安樂行,說出法華三昧,這對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所明四種三昧,也有決定性的影響。
所謂四種三昧:1.常坐三昧,亦名一行三昧。2.常行三昧,亦名般舟三昧。3.半行半坐三昧,即是七日為一期的方等三昧,三七日為一期的法華三昧。4.非行非坐三昧,即是隨自意三昧,也是四十九日為一期的請觀音三昧,三七日為一期的大悲三昧。然於慧思禪師,已經說到半行半坐的法華三昧,非行非坐的隨自意三昧。至於常坐三昧是傳統的禪者們所通用,是依據《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名為一行三昧。常行三昧,是修阿彌陀佛持名念佛法門的行者所用,依據《般舟(佛立)三昧經》。智者大師是將傳自印度的兩種,加上慧思禪師所提出的兩種,整理後合稱四種三昧。特別是其中的隨自意的非行非坐三昧,是將禪修的一心三觀之法,用於日常生活,此於中國的大乘禪觀,是一大突破性的新發展,對於此後禪宗所說「道在平常日用中」,乃是先驅思想。
四、天台宗所依的經論
從天台教學的中心思想而言,毫無疑問是依《妙法蓮華經》為主體,所以所謂智者大師的天台三大部,便是《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以《法華經》為其骨幹,發揮天台思想,在闡釋義理時,兼論觀心法門,在論述觀心中,不忘發明義理,也就是有教必有觀,論觀不捨教的教觀並重。
除了是以《法華經》為天台學的根本聖典之外,也引用了《大品般若經》來闡明徹底的空觀,依《瓔珞本業經》卷上的從假入空的二諦觀、從空入假的平等觀,以此方便道的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觀的三觀思想,建立一心三觀的理論,正好亦與《中觀論》的空假中三觀結合;天台宗亦依此經卷上,確立別教五十二個菩薩行位,那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入法界心的等覺地、寂滅心的妙覺地成佛。
又依《華嚴經‧梵行品》:「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的經句,建立天台宗圓教初住斷無明而成佛的理論基礎。
《大涅槃經》的五味說,是天台宗五時說的主要依據,該經的扶律談常法門,乃是天台學派的圓教戒律觀及實相論的依據。
此外,在天台諸師著述之中,所徵引的經論,重要者有《維摩詰經》、《金光明經》、《觀無量壽佛經》、《梵網經》,以及《大智度論》、《中論》、《寶性論》、《大乘起信論》等。也可以說,天台教觀的思想淵源,是以如來藏系的《法華經》為根本,其他經論為補助,龍樹的《大智度論》及《中論》是其工具而非主體。以《法華經》是諸經中王,攝末歸本,會三歸一,涵蓋一切經論的如來一代時教。因此,援用一切經論,都是為了彰顯《法華經》所說「唯有一佛乘」的究竟義。
五、《教觀綱宗》的書名
《教觀綱宗》是天台學最後一部最重要的論著,雖其未以論命名,觀其體系組織及申述的方式,確是一部精簡扼要的論著。在《教觀綱宗》的題名之下,有一行小字原註云:「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觀,改作書冊題名」,可知此書原係圖表形式,後增改成為論文的書冊形式。
此書的寫作年代不明,唯由其署名「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來推測,那是西元一六三一年至一六五五年之間的事,也就是在他三十三歲至五十七歲之間,進出往返駐錫於北天目山的靈峰,故在他此期中所著的諸書,均落款為「靈峰」或「北天目」。
《教觀綱宗》的論題,意謂天台宗所弘傳的如來一代時教,期以此書的教觀二字,全體總攝;又以綱宗二字,表明天台教觀的根本所在。教是佛的言教,是五時八教的全部聖教;觀是觀照,是依教起觀,攬教照心,如律而行。
旭師常說,禪、教、律三者必需兼備,因為如來遺教,共隸三藏,經為定學,律為戒學,論為慧學;定為佛心,戒為佛行,慧為佛言。三藏即是如來的三業大用。天台宗即以「教觀」二字,概羅大小諸乘一切聖教,智旭大師又以「綱宗」二字,總理教觀,目為心要。
旭師又常提倡「禪教一致」及「宗教一致」說,教與禪,即是教與觀;宗與教,即是佛心及佛語,因此而以「綱宗」來為此書取名。
對於「綱宗」一詞,一般學者,多以「綱要」或「大綱」來解釋,其原名也確有「綱要圖」三字。然而根據我的博士論文《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第五章所見,旭師於別處也有用到此一名詞,唯非此書的書名所指,凡他用到「綱宗」二字之處,均與禪法、心法有關,他所說的心法,又異於禪宗明心見性的清淨心或智慧心,乃是天台宗山家派所持的妄心觀,即是以現前一念心,涵括三千界的凡聖功德藏,他是沿用永明延壽禪師《宗鏡錄》的「宗」字義,其經證為《楞伽經》的「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宗鏡錄》卷一則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於此可知,《教觀綱宗》,明處是介紹天台學,骨子裡含有禪宗的思想。因為教是佛語,觀是佛心眾生心,宗既是佛及眾生的現前一念心,凡能依教觀心,便是「綱宗」。教觀即綱宗,綱宗即教觀,是體用不二的一個書名。
六、《教觀綱宗》的作者
論主旭師,是我撰寫博士論文的研究主題。所見的相關資料極為豐富。欲知其詳者,可以參閱我的論文,此處則述其大要如下:
旭師通稱為蕅益大師,生於明末神宗萬曆二十七年,俗姓鍾氏,居於古吳木瀆。父母篤信佛法,並以其父持〈白衣神咒〉十年,夢大士送子而生師。七歲茹素,十二歲習儒書,十七歲閱《自知錄》及《竹窗隨筆》乃始學佛。
二十四歲落髮出家,法名智旭。二十五歲坐禪,二十七歲閱律藏,三十二歲擬為《梵網經》作註,製四鬮問佛,即是賢首宗、天台宗、慈恩宗、自立宗。幾次均得天台宗,於是究心天台諸部著作,但他仍不肯成為台家子孫,因為各家都各執門庭,不能和合。
師終其一生,都是保持融和論者的立場。五十四歲,撰〈八不道人傳〉,述其生平思想及治佛學的態度,他說:「古者有儒、有禪、有律、有教,道人既蹴然不敢。今亦有儒、有禪、有律、有教,道人又艴然不屑。故名八不也。」至明末最後一位皇帝桂王永曆九年,也即是滿清世祖順治十二年,以世壽五十七歲示寂。
蕅益大師是一位重視實踐的大宗教家,他對佛教的修行方法,除了特別重視持戒之外,舉凡坐禪、持咒、禮懺、占卜、刺血寫經、敬燃臂香及頂香,無不全力以赴,最終的根本法門,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
大師一生孤寂多病,而能著述不倦,根據上杉文秀的《日本天台史》續編列表介紹旭師的著作,計有六十六種二百三十八卷之多;依據我的考查研究,實際的總數,應該是五十八種。現存本的總數量,則為五十種一百九十卷。他的著述,不僅多產,尤其紮實,或被收入《大正藏經》,或被編入《卍續藏經》,也有雖未入藏,亦能單行流傳至今,自唐宋以降迄於明末的佛教史上,像有旭師這麼多名著傳世的善知識,幾乎是絕無僅有。
他的著述範圍,也很寬廣,除了中觀、賢首、真言之外,他對於性相二宗的如來藏系諸經論,以及慈恩宗的《成唯識論》,均有註釋。所下工夫較深的,是大小乘戒律、《楞嚴經》、《法華經》、《起信論》,以及藏經提要的《閱藏知津》。他的中心思想,也就可以從這些著述中看得出來。
他用天台教觀,卻不是天台宗的徒裔。他是一位以《梵網經》為中心的戒律主義者,又是以《楞嚴經》為依歸的禪者,更是以《楞嚴經》為基盤的性相融和論者,也是禪教律的統一論者。所以旭師的天台學,與傳統天台家的立足點,並不全然相同,但其介紹天台教觀,還是未離天台學的架構。他的《教觀綱宗》一書,也真是天台教學的入門好書。
緒論
一、天台教觀及《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是明末蕅益智旭(西元一五九九年-一六五五年)的名著之一,明末以後的中日諸家學者,一致以為他是天台宗的大師,根據我寫博士論文時的研究,他雖重視天台教觀,卻非天台學派的子孫,乃是以《梵網經》為其中心思想的戒律主義者,在修證方面是以《楞嚴經》為其中心的淨土行者。天台教觀是他的研究工具,也是他判攝釋迦一代時教的依據。
因為佛經的數量龐雜,層次眾多,必須要有一種合理的分類方法。在每一層次的教義經典之中,亦均有其調心、攝心、明心、發慧的實踐方法,那就是所謂觀行。天台教觀,便是教義與觀行並重、理論與實修雙運,兩者互資互用,如鳥之兩翼,如車之雙軌,講得最為細膩,故也最受蕅益大師所服膺。
不過旭師既非天台宗徒,也不會墨守成規,他寫《教觀綱宗》,固然是為使初學者,能對天台教觀,有提綱挈領、一目瞭然的正確認識,同時也為表示對高麗沙門諦觀所錄《天台四教儀》的不滿,故於《靈峰宗論》卷六有云:「四教儀出而台宗晦」!尤其對於元朝的元粹述《四教儀備釋》卷上及蒙潤著《四教儀集註》卷一等,所引荊溪湛然的〈五時頌〉云:「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的別五時的分判法,極表反感,故於《教觀綱宗》「通別五時論」的章目中,對之提出強烈的批判,斥為「妄說」,認為此非智者及章安之見。
因為旭師是學貫大小乘諸系佛法的大通家,所以不會侷於天台一家之說,與其說《教觀綱宗》是介紹天台學,寧可說他是以介紹天台教觀來讓讀者認識整體佛法的綱骨。也可以說,《教觀綱宗》是明末時代的新天台學,是中國天台學派的最後一部名著,旭師自己為之撰寫《釋義》一卷計四十條目,之後迄今仍被傳誦講解,註釋傳世者有默庵的《釋義記》、諦閑的《講錄》、靜修的《科釋》;在日本的註釋更多,自十八世紀以降,有行謙的《釋義講錄》、慧雲的《釋義則解》、德義的《贅言》、守脫大寶的《釋義會本講錄》、高覺的《略解》等。可知旭師的《教觀綱宗》及其《釋義》兩書,一直都受到中日兩國天台學者的研究與弘傳。
依據當代台灣的天台學者慧嶽法師在《教觀綱宗釋義記》、《講錄》、《科釋》三書合刊的概說中,言及旭師此書的特色,是不偏執五時的定說;針對化儀四教,也具頓、漸、不定的三觀;化法四教也各立六即;且將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各各配置於藏、通、別、圓四教的位次。這些便是天台教學史上的新境界。
二、大乘佛教的教判源流
要明天台教觀,宜知教相判攝,因為當在佛教思想史、佛教聖典成立史的學術觀點尚未出現之前,古代的佛教學者們,面對著數量龐雜、層次眾多的經典內容及其性質,必須有其合理而完整的解釋,否則,同屬於佛陀所說的經典,豈會有高下出入而不一致的許多層次。天台宗智者大師(五三八-五九七年)的五時八教判,華嚴宗法藏大師(六四三-七一二年)的五教十宗判,乃是中國佛教思想史上最著成就的例子。
迄於一九二一年,太虛大師沿用《起信論》、《楞嚴經》所說真如如來藏的中國佛學,成立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識宗、法界圓覺宗的大乘三系說,而以法界圓覺宗為最高,主張八宗皆圓,倡導大乘平等。到一九四一年,他的學生印順法師,沿用《阿含經》、《中觀論》,回歸緣起性空的印度佛學,成立性空唯名論、虛妄唯識論、真常唯心論的大乘三系說。
此師生二人,都是近代中國佛教思想史的巨人,所標示的兩種大乘三系說,粗看似相近,其實大大的不同。太虛是以中國佛學為本位,並且肯定真如如來藏的最高地位,印順則以印度佛學為本位,並且貶抑真如如來藏,肯定以緣起性空為佛教的根本思想。
在根本佛教的時代,並無教判的需要,到了初期大乘佛教以來的聖典中,為了處理小乘教及大乘次第教和圓頓教的問題,便有了教判。
教判的原始資料,可從下列諸經得到訊息:1.《法華經》以三草二木,喻凡聖五乘,歸一佛乘。2.《楞伽經》的頓與漸。3.《華嚴經》的日出先照諸大山王的大菩薩眾,次照緣覺、聲聞,次照決定善根眾生,然後普照一切眾生,乃至邪定等各種根性。4.《涅槃經》的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之五味,喻五個時段的教法。5.《解深密經》的有、空、中道等三時。
大乘論典及論師之中,則有:1.《大智度論》的「三藏、摩訶衍、顯露、祕密」之分類法。2.《十住毘婆沙論》有難行道及易行道的分類法。3.戒賢立有、空、中之三時教。智光立「心境俱有」之小乘教、「境空心有」之法相大乘教、「心境俱空」之無相大乘教等三時教。
到了中國,1.首有東晉時代的鳩摩羅什,依據《維摩詰經》的「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而唱一音教。2.羅什的弟子慧觀,唱出二教五時,二教是指頓(《華嚴經》)與漸(餘諸經),五時是指漸教分作有相教(小乘)又名三乘別教、無相教(般若)又名三乘通教、抑揚教(《維摩》、《思益》等經)、同歸教(《法華經》)、常住教(《涅槃經》)。3.以慧觀的教判為基礎,開出江南的三家;江北也開出七家,合稱為當時的「南三北七」。
江南三家以頓教(《華嚴經》)、漸教(《小乘經》乃至《般若經》)、不定教(《勝鬘經》、《金光明經》)的三教判為主:1.虎丘山(有寫成「武丘山」)的岌法師,將漸教立為有相(小乘)、無相(般若)、常住(涅槃)的三時教。2.宗愛法師,將漸教立為有相(小乘)、無相(般若)、同歸(法華)、常住(涅槃)的四時教。3.僧柔、慧次、智藏、法雲諸師立五時教,同於慧觀法師。
江北的七家:1.晉武都山隱士劉虬,立人天(五戒十善)、有相(三乘教)、無相(空宗的般若等)、同歸(法華)、常住(涅槃)的五時教。2.菩提流支,立半字、滿字等二教。3.光統律師,立因緣宗(毘曇)、假名宗(《成實論》)、誑相宗(《大品般若》及三論)、常宗(《涅槃經》、《華嚴經》),稱為四宗教。4.有師立因緣、假名、誑相、常(《涅槃經》)、法界(《華嚴經》),稱為五宗教。5.有人立因緣、假名、誑相、常宗(《華嚴經》)、真宗(《法華經》)、圓宗(《大集經》),稱為六宗教。6.有北地禪師立有相及無相的二種大乘教。7.有北方的禪師說一音教,此與羅什所說的以一圓音說法不同,乃指如來一音,大小並陳。
羅什的另一弟子道生,有四種法輪之說:1.善淨法輪(《小乘經》),2.方便法輪(《般若經》),3.真實法輪(《法華經》),4.無餘法輪(《涅槃經》)。
南北朝時代的判教風氣,特別殊勝,被形容為蘭菊競美,例如:1.梁之僧旻,在慧觀的有相教中,別出人天教;無相教中,加入《維摩》、《思益》等經。2.濟法師,立四時教,第一時《阿含經》,第二時《般若》、《維摩》、《思益》、《法鼓》、《楞伽》等經,第三時《法華經》,第四時《涅槃經》。3.光宅寺法雲,依《法華經》,立羊車、鹿車、牛車、大白牛車的四乘。4.護身寺的自軌,立五宗:因緣、假名、不真、真實(《涅槃經》)、法界(《華嚴經》)。
到了隋朝,便有天台宗的智顗大師,立五時八教;三論宗的吉藏大師,立聲聞藏與菩薩藏,又於菩薩藏中開三法輪:1.根本法輪,是《華嚴經》的一因一果法門。2.枝末法輪,是《法華經》以前的三乘法門。3.攝末歸本法輪,是《法華經》的會三乘歸一乘的法門。
法相宗的唐玄奘大師,依《解深密經》及《金光明經》等,立三法輪:1.轉法輪,是《阿含經》。2.照法輪,是《般若經》。3.持法輪,是《解深密經》等,說三性及真如不空之理的經典。
華嚴宗的法藏大師,立五教十宗,五教是小乘教及大乘教的分判,除小乘教外,大乘則有始教、終教、頓教、圓教。十宗的前六宗是小乘各部派,後四宗則配五教中的大乘四教。
其實,教判的思想,到了天台智顗大師時代,已經相當圓熟。當他研究了南北朝時代的諸家教判之後,便樹立了天台宗自家的五時八教。五時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八教是頓、漸、祕密、不定的化儀四教,以及藏、通、別、圓的化法四教。這就是《教觀綱宗》所要介紹的內容了。
三、天台教觀的濫觴
天台學是以《法華經》為根本聖典,其大成者,當然是被尊稱為天台大師及智者大師的智顗禪師,但是在智者大師之前,自西晉時代的竺法護譯出《正法華經》以降,弘揚《法華經》的學者如法雲等,便陸續出現。尤其在東晉時代鳩摩羅什譯出《妙法蓮華經》之後,其弟子僧叡便奉師命,講此經,立九轍,而被稱為「九轍法師」,並作〈法華經後序〉,此外有慧觀、道生、曇影、劉虬、智藏等,均撰有《法華經》的註疏。
天台教學的形成,是從北齊時代的慧文禪師開始,他研究《大智度論》,見到卷二十七的三智「一心中得」的論文,所謂「一心」,是眾生皆可完成的清淨心,所謂「三智」,是「以道智具足一切智,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他又從《中論》〈觀四諦品〉見到一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論偈的空、假、中,本係指的眾因緣生法的本性是空,只有假名,即是中道。但是被慧文禪師配以「一心」,便成即空、即假、即中的所謂「一心三觀」。這便完成了教理與禪觀結合的雛型,此即形成了解行雙資、教觀兼備的特色。由於慧文禪師不僅重視教理的探索,更是一位重視禪觀實踐的禪者,因此將羅什所傳龍樹學的《大智度論》與《中論》的空思想,由消極的實相論,轉化為積極的實相論。
慧文禪師的弟子慧思禪師,稟承乃師的風格,禪慧雙弘,在其所著《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批評散心讀經的法師、亂心多聞的論師、不近善知識不聞正知見的禪師,不是身不證法,便是不解言解、未證言證,以四禪為四果,因此,那些文字法師及暗證禪師,命終之後,皆墮地獄。原因便是未能教觀兼備,以致若非輕忽禪定,便是輕慢教法。這種教觀並重的思想,對於此後智者大師開創天台學派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慧思禪師留下的著作,都極精彩,除了上舉《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尚有《隨自意三昧》、《大乘止觀法門》、《法華經安樂行義》、《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由其內容可知,他既是飽讀經論的法師,更是重視禪觀的禪師,他的老師慧文禪師,雖從龍樹的二論,啟發了三智一心中得及一心三觀的思想,他自己的立足點卻不是中觀哲學,而是如來藏系的《法華經》,也就是實相無相的法門。他有兩書講三昧,一書論止觀,又用《法華經》的四安樂行,說出法華三昧,這對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所明四種三昧,也有決定性的影響。
所謂四種三昧:1.常坐三昧,亦名一行三昧。2.常行三昧,亦名般舟三昧。3.半行半坐三昧,即是七日為一期的方等三昧,三七日為一期的法華三昧。4.非行非坐三昧,即是隨自意三昧,也是四十九日為一期的請觀音三昧,三七日為一期的大悲三昧。然於慧思禪師,已經說到半行半坐的法華三昧,非行非坐的隨自意三昧。至於常坐三昧是傳統的禪者們所通用,是依據《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名為一行三昧。常行三昧,是修阿彌陀佛持名念佛法門的行者所用,依據《般舟(佛立)三昧經》。智者大師是將傳自印度的兩種,加上慧思禪師所提出的兩種,整理後合稱四種三昧。特別是其中的隨自意的非行非坐三昧,是將禪修的一心三觀之法,用於日常生活,此於中國的大乘禪觀,是一大突破性的新發展,對於此後禪宗所說「道在平常日用中」,乃是先驅思想。
四、天台宗所依的經論
從天台教學的中心思想而言,毫無疑問是依《妙法蓮華經》為主體,所以所謂智者大師的天台三大部,便是《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以《法華經》為其骨幹,發揮天台思想,在闡釋義理時,兼論觀心法門,在論述觀心中,不忘發明義理,也就是有教必有觀,論觀不捨教的教觀並重。
除了是以《法華經》為天台學的根本聖典之外,也引用了《大品般若經》來闡明徹底的空觀,依《瓔珞本業經》卷上的從假入空的二諦觀、從空入假的平等觀,以此方便道的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觀的三觀思想,建立一心三觀的理論,正好亦與《中觀論》的空假中三觀結合;天台宗亦依此經卷上,確立別教五十二個菩薩行位,那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入法界心的等覺地、寂滅心的妙覺地成佛。
又依《華嚴經‧梵行品》:「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的經句,建立天台宗圓教初住斷無明而成佛的理論基礎。
《大涅槃經》的五味說,是天台宗五時說的主要依據,該經的扶律談常法門,乃是天台學派的圓教戒律觀及實相論的依據。
此外,在天台諸師著述之中,所徵引的經論,重要者有《維摩詰經》、《金光明經》、《觀無量壽佛經》、《梵網經》,以及《大智度論》、《中論》、《寶性論》、《大乘起信論》等。也可以說,天台教觀的思想淵源,是以如來藏系的《法華經》為根本,其他經論為補助,龍樹的《大智度論》及《中論》是其工具而非主體。以《法華經》是諸經中王,攝末歸本,會三歸一,涵蓋一切經論的如來一代時教。因此,援用一切經論,都是為了彰顯《法華經》所說「唯有一佛乘」的究竟義。
五、《教觀綱宗》的書名
《教觀綱宗》是天台學最後一部最重要的論著,雖其未以論命名,觀其體系組織及申述的方式,確是一部精簡扼要的論著。在《教觀綱宗》的題名之下,有一行小字原註云:「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觀,改作書冊題名」,可知此書原係圖表形式,後增改成為論文的書冊形式。
此書的寫作年代不明,唯由其署名「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來推測,那是西元一六三一年至一六五五年之間的事,也就是在他三十三歲至五十七歲之間,進出往返駐錫於北天目山的靈峰,故在他此期中所著的諸書,均落款為「靈峰」或「北天目」。
《教觀綱宗》的論題,意謂天台宗所弘傳的如來一代時教,期以此書的教觀二字,全體總攝;又以綱宗二字,表明天台教觀的根本所在。教是佛的言教,是五時八教的全部聖教;觀是觀照,是依教起觀,攬教照心,如律而行。
旭師常說,禪、教、律三者必需兼備,因為如來遺教,共隸三藏,經為定學,律為戒學,論為慧學;定為佛心,戒為佛行,慧為佛言。三藏即是如來的三業大用。天台宗即以「教觀」二字,概羅大小諸乘一切聖教,智旭大師又以「綱宗」二字,總理教觀,目為心要。
旭師又常提倡「禪教一致」及「宗教一致」說,教與禪,即是教與觀;宗與教,即是佛心及佛語,因此而以「綱宗」來為此書取名。
對於「綱宗」一詞,一般學者,多以「綱要」或「大綱」來解釋,其原名也確有「綱要圖」三字。然而根據我的博士論文《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第五章所見,旭師於別處也有用到此一名詞,唯非此書的書名所指,凡他用到「綱宗」二字之處,均與禪法、心法有關,他所說的心法,又異於禪宗明心見性的清淨心或智慧心,乃是天台宗山家派所持的妄心觀,即是以現前一念心,涵括三千界的凡聖功德藏,他是沿用永明延壽禪師《宗鏡錄》的「宗」字義,其經證為《楞伽經》的「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宗鏡錄》卷一則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於此可知,《教觀綱宗》,明處是介紹天台學,骨子裡含有禪宗的思想。因為教是佛語,觀是佛心眾生心,宗既是佛及眾生的現前一念心,凡能依教觀心,便是「綱宗」。教觀即綱宗,綱宗即教觀,是體用不二的一個書名。
六、《教觀綱宗》的作者
論主旭師,是我撰寫博士論文的研究主題。所見的相關資料極為豐富。欲知其詳者,可以參閱我的論文,此處則述其大要如下:
旭師通稱為蕅益大師,生於明末神宗萬曆二十七年,俗姓鍾氏,居於古吳木瀆。父母篤信佛法,並以其父持〈白衣神咒〉十年,夢大士送子而生師。七歲茹素,十二歲習儒書,十七歲閱《自知錄》及《竹窗隨筆》乃始學佛。
二十四歲落髮出家,法名智旭。二十五歲坐禪,二十七歲閱律藏,三十二歲擬為《梵網經》作註,製四鬮問佛,即是賢首宗、天台宗、慈恩宗、自立宗。幾次均得天台宗,於是究心天台諸部著作,但他仍不肯成為台家子孫,因為各家都各執門庭,不能和合。
師終其一生,都是保持融和論者的立場。五十四歲,撰〈八不道人傳〉,述其生平思想及治佛學的態度,他說:「古者有儒、有禪、有律、有教,道人既蹴然不敢。今亦有儒、有禪、有律、有教,道人又艴然不屑。故名八不也。」至明末最後一位皇帝桂王永曆九年,也即是滿清世祖順治十二年,以世壽五十七歲示寂。
蕅益大師是一位重視實踐的大宗教家,他對佛教的修行方法,除了特別重視持戒之外,舉凡坐禪、持咒、禮懺、占卜、刺血寫經、敬燃臂香及頂香,無不全力以赴,最終的根本法門,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
大師一生孤寂多病,而能著述不倦,根據上杉文秀的《日本天台史》續編列表介紹旭師的著作,計有六十六種二百三十八卷之多;依據我的考查研究,實際的總數,應該是五十八種。現存本的總數量,則為五十種一百九十卷。他的著述,不僅多產,尤其紮實,或被收入《大正藏經》,或被編入《卍續藏經》,也有雖未入藏,亦能單行流傳至今,自唐宋以降迄於明末的佛教史上,像有旭師這麼多名著傳世的善知識,幾乎是絕無僅有。
他的著述範圍,也很寬廣,除了中觀、賢首、真言之外,他對於性相二宗的如來藏系諸經論,以及慈恩宗的《成唯識論》,均有註釋。所下工夫較深的,是大小乘戒律、《楞嚴經》、《法華經》、《起信論》,以及藏經提要的《閱藏知津》。他的中心思想,也就可以從這些著述中看得出來。
他用天台教觀,卻不是天台宗的徒裔。他是一位以《梵網經》為中心的戒律主義者,又是以《楞嚴經》為依歸的禪者,更是以《楞嚴經》為基盤的性相融和論者,也是禪教律的統一論者。所以旭師的天台學,與傳統天台家的立足點,並不全然相同,但其介紹天台教觀,還是未離天台學的架構。他的《教觀綱宗》一書,也真是天台教學的入門好書。
一、天台教觀及《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是明末蕅益智旭(西元一五九九年-一六五五年)的名著之一,明末以後的中日諸家學者,一致以為他是天台宗的大師,根據我寫博士論文時的研究,他雖重視天台教觀,卻非天台學派的子孫,乃是以《梵網經》為其中心思想的戒律主義者,在修證方面是以《楞嚴經》為其中心的淨土行者。天台教觀是他的研究工具,也是他判攝釋迦一代時教的依據。
因為佛經的數量龐雜,層次眾多,必須要有一種合理的分類方法。在每一層次的教義經典之中,亦均有其調心、攝心、明心、發慧的實踐方法,那就是所謂觀行。天台教觀,便是教義與觀行並重、理論與實修雙運,兩者互資互用,如鳥之兩翼,如車之雙軌,講得最為細膩,故也最受蕅益大師所服膺。
不過旭師既非天台宗徒,也不會墨守成規,他寫《教觀綱宗》,固然是為使初學者,能對天台教觀,有提綱挈領、一目瞭然的正確認識,同時也為表示對高麗沙門諦觀所錄《天台四教儀》的不滿,故於《靈峰宗論》卷六有云:「四教儀出而台宗晦」!尤其對於元朝的元粹述《四教儀備釋》卷上及蒙潤著《四教儀集註》卷一等,所引荊溪湛然的〈五時頌〉云:「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的別五時的分判法,極表反感,故於《教觀綱宗》「通別五時論」的章目中,對之提出強烈的批判,斥為「妄說」,認為此非智者及章安之見。
因為旭師是學貫大小乘諸系佛法的大通家,所以不會侷於天台一家之說,與其說《教觀綱宗》是介紹天台學,寧可說他是以介紹天台教觀來讓讀者認識整體佛法的綱骨。也可以說,《教觀綱宗》是明末時代的新天台學,是中國天台學派的最後一部名著,旭師自己為之撰寫《釋義》一卷計四十條目,之後迄今仍被傳誦講解,註釋傳世者有默庵的《釋義記》、諦閑的《講錄》、靜修的《科釋》;在日本的註釋更多,自十八世紀以降,有行謙的《釋義講錄》、慧雲的《釋義則解》、德義的《贅言》、守脫大寶的《釋義會本講錄》、高覺的《略解》等。可知旭師的《教觀綱宗》及其《釋義》兩書,一直都受到中日兩國天台學者的研究與弘傳。
依據當代台灣的天台學者慧嶽法師在《教觀綱宗釋義記》、《講錄》、《科釋》三書合刊的概說中,言及旭師此書的特色,是不偏執五時的定說;針對化儀四教,也具頓、漸、不定的三觀;化法四教也各立六即;且將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各各配置於藏、通、別、圓四教的位次。這些便是天台教學史上的新境界。
二、大乘佛教的教判源流
要明天台教觀,宜知教相判攝,因為當在佛教思想史、佛教聖典成立史的學術觀點尚未出現之前,古代的佛教學者們,面對著數量龐雜、層次眾多的經典內容及其性質,必須有其合理而完整的解釋,否則,同屬於佛陀所說的經典,豈會有高下出入而不一致的許多層次。天台宗智者大師(五三八-五九七年)的五時八教判,華嚴宗法藏大師(六四三-七一二年)的五教十宗判,乃是中國佛教思想史上最著成就的例子。
迄於一九二一年,太虛大師沿用《起信論》、《楞嚴經》所說真如如來藏的中國佛學,成立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識宗、法界圓覺宗的大乘三系說,而以法界圓覺宗為最高,主張八宗皆圓,倡導大乘平等。到一九四一年,他的學生印順法師,沿用《阿含經》、《中觀論》,回歸緣起性空的印度佛學,成立性空唯名論、虛妄唯識論、真常唯心論的大乘三系說。
此師生二人,都是近代中國佛教思想史的巨人,所標示的兩種大乘三系說,粗看似相近,其實大大的不同。太虛是以中國佛學為本位,並且肯定真如如來藏的最高地位,印順則以印度佛學為本位,並且貶抑真如如來藏,肯定以緣起性空為佛教的根本思想。
在根本佛教的時代,並無教判的需要,到了初期大乘佛教以來的聖典中,為了處理小乘教及大乘次第教和圓頓教的問題,便有了教判。
教判的原始資料,可從下列諸經得到訊息:1.《法華經》以三草二木,喻凡聖五乘,歸一佛乘。2.《楞伽經》的頓與漸。3.《華嚴經》的日出先照諸大山王的大菩薩眾,次照緣覺、聲聞,次照決定善根眾生,然後普照一切眾生,乃至邪定等各種根性。4.《涅槃經》的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之五味,喻五個時段的教法。5.《解深密經》的有、空、中道等三時。
大乘論典及論師之中,則有:1.《大智度論》的「三藏、摩訶衍、顯露、祕密」之分類法。2.《十住毘婆沙論》有難行道及易行道的分類法。3.戒賢立有、空、中之三時教。智光立「心境俱有」之小乘教、「境空心有」之法相大乘教、「心境俱空」之無相大乘教等三時教。
到了中國,1.首有東晉時代的鳩摩羅什,依據《維摩詰經》的「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而唱一音教。2.羅什的弟子慧觀,唱出二教五時,二教是指頓(《華嚴經》)與漸(餘諸經),五時是指漸教分作有相教(小乘)又名三乘別教、無相教(般若)又名三乘通教、抑揚教(《維摩》、《思益》等經)、同歸教(《法華經》)、常住教(《涅槃經》)。3.以慧觀的教判為基礎,開出江南的三家;江北也開出七家,合稱為當時的「南三北七」。
江南三家以頓教(《華嚴經》)、漸教(《小乘經》乃至《般若經》)、不定教(《勝鬘經》、《金光明經》)的三教判為主:1.虎丘山(有寫成「武丘山」)的岌法師,將漸教立為有相(小乘)、無相(般若)、常住(涅槃)的三時教。2.宗愛法師,將漸教立為有相(小乘)、無相(般若)、同歸(法華)、常住(涅槃)的四時教。3.僧柔、慧次、智藏、法雲諸師立五時教,同於慧觀法師。
江北的七家:1.晉武都山隱士劉虬,立人天(五戒十善)、有相(三乘教)、無相(空宗的般若等)、同歸(法華)、常住(涅槃)的五時教。2.菩提流支,立半字、滿字等二教。3.光統律師,立因緣宗(毘曇)、假名宗(《成實論》)、誑相宗(《大品般若》及三論)、常宗(《涅槃經》、《華嚴經》),稱為四宗教。4.有師立因緣、假名、誑相、常(《涅槃經》)、法界(《華嚴經》),稱為五宗教。5.有人立因緣、假名、誑相、常宗(《華嚴經》)、真宗(《法華經》)、圓宗(《大集經》),稱為六宗教。6.有北地禪師立有相及無相的二種大乘教。7.有北方的禪師說一音教,此與羅什所說的以一圓音說法不同,乃指如來一音,大小並陳。
羅什的另一弟子道生,有四種法輪之說:1.善淨法輪(《小乘經》),2.方便法輪(《般若經》),3.真實法輪(《法華經》),4.無餘法輪(《涅槃經》)。
南北朝時代的判教風氣,特別殊勝,被形容為蘭菊競美,例如:1.梁之僧旻,在慧觀的有相教中,別出人天教;無相教中,加入《維摩》、《思益》等經。2.濟法師,立四時教,第一時《阿含經》,第二時《般若》、《維摩》、《思益》、《法鼓》、《楞伽》等經,第三時《法華經》,第四時《涅槃經》。3.光宅寺法雲,依《法華經》,立羊車、鹿車、牛車、大白牛車的四乘。4.護身寺的自軌,立五宗:因緣、假名、不真、真實(《涅槃經》)、法界(《華嚴經》)。
到了隋朝,便有天台宗的智顗大師,立五時八教;三論宗的吉藏大師,立聲聞藏與菩薩藏,又於菩薩藏中開三法輪:1.根本法輪,是《華嚴經》的一因一果法門。2.枝末法輪,是《法華經》以前的三乘法門。3.攝末歸本法輪,是《法華經》的會三乘歸一乘的法門。
法相宗的唐玄奘大師,依《解深密經》及《金光明經》等,立三法輪:1.轉法輪,是《阿含經》。2.照法輪,是《般若經》。3.持法輪,是《解深密經》等,說三性及真如不空之理的經典。
華嚴宗的法藏大師,立五教十宗,五教是小乘教及大乘教的分判,除小乘教外,大乘則有始教、終教、頓教、圓教。十宗的前六宗是小乘各部派,後四宗則配五教中的大乘四教。
其實,教判的思想,到了天台智顗大師時代,已經相當圓熟。當他研究了南北朝時代的諸家教判之後,便樹立了天台宗自家的五時八教。五時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八教是頓、漸、祕密、不定的化儀四教,以及藏、通、別、圓的化法四教。這就是《教觀綱宗》所要介紹的內容了。
三、天台教觀的濫觴
天台學是以《法華經》為根本聖典,其大成者,當然是被尊稱為天台大師及智者大師的智顗禪師,但是在智者大師之前,自西晉時代的竺法護譯出《正法華經》以降,弘揚《法華經》的學者如法雲等,便陸續出現。尤其在東晉時代鳩摩羅什譯出《妙法蓮華經》之後,其弟子僧叡便奉師命,講此經,立九轍,而被稱為「九轍法師」,並作〈法華經後序〉,此外有慧觀、道生、曇影、劉虬、智藏等,均撰有《法華經》的註疏。
天台教學的形成,是從北齊時代的慧文禪師開始,他研究《大智度論》,見到卷二十七的三智「一心中得」的論文,所謂「一心」,是眾生皆可完成的清淨心,所謂「三智」,是「以道智具足一切智,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他又從《中論》〈觀四諦品〉見到一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論偈的空、假、中,本係指的眾因緣生法的本性是空,只有假名,即是中道。但是被慧文禪師配以「一心」,便成即空、即假、即中的所謂「一心三觀」。這便完成了教理與禪觀結合的雛型,此即形成了解行雙資、教觀兼備的特色。由於慧文禪師不僅重視教理的探索,更是一位重視禪觀實踐的禪者,因此將羅什所傳龍樹學的《大智度論》與《中論》的空思想,由消極的實相論,轉化為積極的實相論。
慧文禪師的弟子慧思禪師,稟承乃師的風格,禪慧雙弘,在其所著《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批評散心讀經的法師、亂心多聞的論師、不近善知識不聞正知見的禪師,不是身不證法,便是不解言解、未證言證,以四禪為四果,因此,那些文字法師及暗證禪師,命終之後,皆墮地獄。原因便是未能教觀兼備,以致若非輕忽禪定,便是輕慢教法。這種教觀並重的思想,對於此後智者大師開創天台學派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慧思禪師留下的著作,都極精彩,除了上舉《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尚有《隨自意三昧》、《大乘止觀法門》、《法華經安樂行義》、《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由其內容可知,他既是飽讀經論的法師,更是重視禪觀的禪師,他的老師慧文禪師,雖從龍樹的二論,啟發了三智一心中得及一心三觀的思想,他自己的立足點卻不是中觀哲學,而是如來藏系的《法華經》,也就是實相無相的法門。他有兩書講三昧,一書論止觀,又用《法華經》的四安樂行,說出法華三昧,這對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所明四種三昧,也有決定性的影響。
所謂四種三昧:1.常坐三昧,亦名一行三昧。2.常行三昧,亦名般舟三昧。3.半行半坐三昧,即是七日為一期的方等三昧,三七日為一期的法華三昧。4.非行非坐三昧,即是隨自意三昧,也是四十九日為一期的請觀音三昧,三七日為一期的大悲三昧。然於慧思禪師,已經說到半行半坐的法華三昧,非行非坐的隨自意三昧。至於常坐三昧是傳統的禪者們所通用,是依據《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名為一行三昧。常行三昧,是修阿彌陀佛持名念佛法門的行者所用,依據《般舟(佛立)三昧經》。智者大師是將傳自印度的兩種,加上慧思禪師所提出的兩種,整理後合稱四種三昧。特別是其中的隨自意的非行非坐三昧,是將禪修的一心三觀之法,用於日常生活,此於中國的大乘禪觀,是一大突破性的新發展,對於此後禪宗所說「道在平常日用中」,乃是先驅思想。
四、天台宗所依的經論
從天台教學的中心思想而言,毫無疑問是依《妙法蓮華經》為主體,所以所謂智者大師的天台三大部,便是《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以《法華經》為其骨幹,發揮天台思想,在闡釋義理時,兼論觀心法門,在論述觀心中,不忘發明義理,也就是有教必有觀,論觀不捨教的教觀並重。
除了是以《法華經》為天台學的根本聖典之外,也引用了《大品般若經》來闡明徹底的空觀,依《瓔珞本業經》卷上的從假入空的二諦觀、從空入假的平等觀,以此方便道的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觀的三觀思想,建立一心三觀的理論,正好亦與《中觀論》的空假中三觀結合;天台宗亦依此經卷上,確立別教五十二個菩薩行位,那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入法界心的等覺地、寂滅心的妙覺地成佛。
又依《華嚴經‧梵行品》:「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的經句,建立天台宗圓教初住斷無明而成佛的理論基礎。
《大涅槃經》的五味說,是天台宗五時說的主要依據,該經的扶律談常法門,乃是天台學派的圓教戒律觀及實相論的依據。
此外,在天台諸師著述之中,所徵引的經論,重要者有《維摩詰經》、《金光明經》、《觀無量壽佛經》、《梵網經》,以及《大智度論》、《中論》、《寶性論》、《大乘起信論》等。也可以說,天台教觀的思想淵源,是以如來藏系的《法華經》為根本,其他經論為補助,龍樹的《大智度論》及《中論》是其工具而非主體。以《法華經》是諸經中王,攝末歸本,會三歸一,涵蓋一切經論的如來一代時教。因此,援用一切經論,都是為了彰顯《法華經》所說「唯有一佛乘」的究竟義。
五、《教觀綱宗》的書名
《教觀綱宗》是天台學最後一部最重要的論著,雖其未以論命名,觀其體系組織及申述的方式,確是一部精簡扼要的論著。在《教觀綱宗》的題名之下,有一行小字原註云:「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觀,改作書冊題名」,可知此書原係圖表形式,後增改成為論文的書冊形式。
此書的寫作年代不明,唯由其署名「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來推測,那是西元一六三一年至一六五五年之間的事,也就是在他三十三歲至五十七歲之間,進出往返駐錫於北天目山的靈峰,故在他此期中所著的諸書,均落款為「靈峰」或「北天目」。
《教觀綱宗》的論題,意謂天台宗所弘傳的如來一代時教,期以此書的教觀二字,全體總攝;又以綱宗二字,表明天台教觀的根本所在。教是佛的言教,是五時八教的全部聖教;觀是觀照,是依教起觀,攬教照心,如律而行。
旭師常說,禪、教、律三者必需兼備,因為如來遺教,共隸三藏,經為定學,律為戒學,論為慧學;定為佛心,戒為佛行,慧為佛言。三藏即是如來的三業大用。天台宗即以「教觀」二字,概羅大小諸乘一切聖教,智旭大師又以「綱宗」二字,總理教觀,目為心要。
旭師又常提倡「禪教一致」及「宗教一致」說,教與禪,即是教與觀;宗與教,即是佛心及佛語,因此而以「綱宗」來為此書取名。
對於「綱宗」一詞,一般學者,多以「綱要」或「大綱」來解釋,其原名也確有「綱要圖」三字。然而根據我的博士論文《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第五章所見,旭師於別處也有用到此一名詞,唯非此書的書名所指,凡他用到「綱宗」二字之處,均與禪法、心法有關,他所說的心法,又異於禪宗明心見性的清淨心或智慧心,乃是天台宗山家派所持的妄心觀,即是以現前一念心,涵括三千界的凡聖功德藏,他是沿用永明延壽禪師《宗鏡錄》的「宗」字義,其經證為《楞伽經》的「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宗鏡錄》卷一則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於此可知,《教觀綱宗》,明處是介紹天台學,骨子裡含有禪宗的思想。因為教是佛語,觀是佛心眾生心,宗既是佛及眾生的現前一念心,凡能依教觀心,便是「綱宗」。教觀即綱宗,綱宗即教觀,是體用不二的一個書名。
六、《教觀綱宗》的作者
論主旭師,是我撰寫博士論文的研究主題。所見的相關資料極為豐富。欲知其詳者,可以參閱我的論文,此處則述其大要如下:
旭師通稱為蕅益大師,生於明末神宗萬曆二十七年,俗姓鍾氏,居於古吳木瀆。父母篤信佛法,並以其父持〈白衣神咒〉十年,夢大士送子而生師。七歲茹素,十二歲習儒書,十七歲閱《自知錄》及《竹窗隨筆》乃始學佛。
二十四歲落髮出家,法名智旭。二十五歲坐禪,二十七歲閱律藏,三十二歲擬為《梵網經》作註,製四鬮問佛,即是賢首宗、天台宗、慈恩宗、自立宗。幾次均得天台宗,於是究心天台諸部著作,但他仍不肯成為台家子孫,因為各家都各執門庭,不能和合。
師終其一生,都是保持融和論者的立場。五十四歲,撰〈八不道人傳〉,述其生平思想及治佛學的態度,他說:「古者有儒、有禪、有律、有教,道人既蹴然不敢。今亦有儒、有禪、有律、有教,道人又艴然不屑。故名八不也。」至明末最後一位皇帝桂王永曆九年,也即是滿清世祖順治十二年,以世壽五十七歲示寂。
蕅益大師是一位重視實踐的大宗教家,他對佛教的修行方法,除了特別重視持戒之外,舉凡坐禪、持咒、禮懺、占卜、刺血寫經、敬燃臂香及頂香,無不全力以赴,最終的根本法門,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
大師一生孤寂多病,而能著述不倦,根據上杉文秀的《日本天台史》續編列表介紹旭師的著作,計有六十六種二百三十八卷之多;依據我的考查研究,實際的總數,應該是五十八種。現存本的總數量,則為五十種一百九十卷。他的著述,不僅多產,尤其紮實,或被收入《大正藏經》,或被編入《卍續藏經》,也有雖未入藏,亦能單行流傳至今,自唐宋以降迄於明末的佛教史上,像有旭師這麼多名著傳世的善知識,幾乎是絕無僅有。
他的著述範圍,也很寬廣,除了中觀、賢首、真言之外,他對於性相二宗的如來藏系諸經論,以及慈恩宗的《成唯識論》,均有註釋。所下工夫較深的,是大小乘戒律、《楞嚴經》、《法華經》、《起信論》,以及藏經提要的《閱藏知津》。他的中心思想,也就可以從這些著述中看得出來。
他用天台教觀,卻不是天台宗的徒裔。他是一位以《梵網經》為中心的戒律主義者,又是以《楞嚴經》為依歸的禪者,更是以《楞嚴經》為基盤的性相融和論者,也是禪教律的統一論者。所以旭師的天台學,與傳統天台家的立足點,並不全然相同,但其介紹天台教觀,還是未離天台學的架構。他的《教觀綱宗》一書,也真是天台教學的入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