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有所知 則有不知 聖心無知 故無不知
不知之知 乃一切知 虛寂其心 而實其照
雖終日知 而未嘗知 空無言教 空不證空
以知知寂 非無緣知 不知知寂 不自知知
不為無知 性了然故 正知之時 法界理觀
菩提心生 不可更知 現前一念 即如來故
不應如來 得於如來 不應菩提 得於菩提
見上立見 知上立知 頭上安頭 將心覓心
則是違於 現量之境 亦復沉於 我見深坑
知即是心 心即是知 非有能知 待於所知
見即是心 心即是見 非有能見 待於所見
非以心知 非以心見 刀不自割 指不自觸
正恁麼時 現恁麼法 知見之時 無有二相
悟寂無寂 真知無知 知寂不二 即無入處
知體已滅 豁然托空 惟覺無得 即覺無覺
無覺之覺 異乎木石 能所頓忘 纖緣盡淨
冥然虛寂 似覺無知 無知之性 異乎木石
於一法中 起毫末見 即不如實 即失自心
即失菩提 六根不染 六識不生 真如性淨
慧鑒無窮 真實智慧 無為法身 實相無相
真智無智 心源空寂 歷歷明明 忘心而照
無念而知 佛常現前 無見之見 見遍十方
無聞之聞 聞通一切 方見之際 全是見性
了了如如 當聞之時 全是聞性 惺惺寂寂
攀緣而知 作意而解 便與菩提 不能相應
知見立知 即無明本 知見無見 斯即涅槃
般若無知 無所不知 般若無見 無所不見
般若無見 能見涅槃 涅槃無生 能生般若
無分別體 具恒沙用 善能分別 而體不動
寂知之體 神解之用 不昏不動 如如常然
靈知不昧 空寂之知 知之一字 眾妙之門
心性離見 智慧光明 遍照法界 即諸法性
鏡若有垢 色像不現 眾生心垢 法身不顯
甚深般若 無知無見 見境見智 即非聖見
正住觀察 於第一義 見無所見 亦無照相
如虛空故 有所得心 無所得心 皆不可得
若有修行 若不修行 皆不取著 諸佛如來
與一切法 悉皆如故 仁王經云 金剛定前
所有知見 皆不名見 唯佛頓解 具一切智
所有知見 而得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