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知足
若欲脫諸苦惱,
當觀知足。
富樂安穩
人生要怎樣才能得到富有的生活呢?佛陀在《遺教經》中教育弟子:「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什麼樣的人最快樂?其實,很少有真正快樂的人。家庭富裕,財物充足的人就算是快樂嗎?不,他還有心靈上的苦惱、還是有不足的缺憾。
我們要常常警惕自己,時時刻刻修知足常樂,人生才無憾事,也才能脫諸苦惱。故佛陀又說:「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佛陀教我們要知足,能知足就能夠處於富樂安穩。人都是在不足中造業,在不足中煩惱。
人生活在五欲中,永遠都有填不滿的不足感——苦惱。放眼天下看人生,又有哪個會說:「我所得到的已很夠了,我已夠滿足了呢?」人往往有了一分,還想要得另外的九分,越得越想得越多。愛欲的心始終沒有辦法滿足,人永遠都在欠缺中。所以我們如能有自我心裏的滿足,就是處於最安穩快樂的環境中。
知足寡欲
知足寡欲的人,一定是最快樂的人。世間的物質再怎麼追求,也沒有滿足的一天,無限的愛欲與情就是人生苦惱的根源,要除去這些苦惱,唯有用知足的方法。一個知足的人,雖然睡在地上,但已經覺得很滿足了。
而有些人在柔軟的床上,卻還有不足的苦惱!所以人生一定要能夠知足,常找環境磨練這分知足的心理;如不知足,即使住在天堂,物質上的享受豐富,你還是不稱意,心中的煩惱仍多。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因為不知足的人,心中還有欠缺,有欠缺就是貧。相對的,知足者,雖貧而富,從形態上看來,也許他是貧窮的,但他的心中卻是富有的。什麼都不覺得欠缺的人就是富有啊!
永遠的名
現今的社會上,許多人不是為名、就是為利,爭來鬥去到頭來又是為了什麼呢?真正要為社會、為人群做事的人,又豈需要如此的你爭我奪呢?難道人生在世只是為名與利嗎?
真正的名是要從良能發揮出來,無形中建立在受惠者的心中,這才是永遠的名。所以名根本不需要去爭取,該得的總是會實至名歸!
自食惡果
報紙報導的餿水油事件,我當時就說過,這是自種其因,自食其果。自己不想吃,吃不完的東西倒掉以後,因為不肖商人的伎倆,把那些丟掉的東西再制,讓消費者吃回肚子。這不是自種浪費的因,而自食惡果嗎?
現代人身體有病,幾乎都不是營養不良的病,而是營養過剩的病,這都是「吃」出來的毛病。
沉迷的人生
睡,也就是沉迷的人生。有美好的人生,有與生俱來的良能,卻不去發揮救人救世的工作,只沉迷在歌臺舞榭中,浪費在觀光旅遊中,這等於是活著在睡覺的人生,貪得一己之清閒,而不肯去服務人群,真是可惜。
五欲造業
從一個知足的人來看不知足的人,會覺得對方很可憐。因此,佛陀看眾生,憐愍眾生,就如同一位修行已覺悟的人,看到在迷途中昧了本性良知的人,那樣的痛心和憐愍。所以往往有錢尚不知足的人,也會被沒錢而安貧樂道——知足的人所憐愍。
佛陀教育我們,最主要的是要顧到我們原來的本性,去發揮我們的智慧,用這分智慧去看透世間一切的物質,而世間的物質都是一種潮流。太平年代時金銀玉石是寶,而戰亂時期米糧衣布是寶,世間所謂價值的東西是要用什麼來衡量呢?其實,那完全是盲目追隨潮流及虛榮心的作祟。
擴大愛心
人為什麼不得安穩快樂呢?比如說:一個人身邊有金錢寶物,他的心一定很惶恐不安。尤其現在這個社會,即使在白天也會害怕隨時有禍患發生。為何會有防患不安的煩惱呢?就是因為害怕有人來爭奪自己所愛的東西。
有一位女士,她的先生是一位企業家,她說她很痛苦,過去夫婦二人白手成家,什麼都沒有,夫妻兩人聯手並肩建立家庭,創下事業。而現在生活富裕了,事業發達了,先生卻變心了。過去貧困的時候,她雖然背著孩子去做工,住的房子是租的,身上沒有任何裝飾,她卻感到很滿足幸福,且很有安全感。
現在住高樓大廈,生活富足,反而讓她天天都哭哭啼啼的。到底她在苦惱什麼?她還要爭取什麼呢?只是為了爭個愛與情啊!為了爭取先生的感情。她說她女兒曾勸她,「不要去爭取,苦苦爭取又能得到什麼?不爭取又會損失什麼?」我向她說:「妳生了這麼一位有智慧的女兒,反而生她的人卻是如此沉迷不醒!」我告訴她:「妳應該滿足了,雖然現在的生活少了一分先生對妳的愛,但妳有四個兒女,妳已得到了子女的四分愛;妳該把這分母性的愛發揮出來,移給四個孩子,好好教育他們;移給整個家庭,把家庭事業照顧好,再把這分愛發揮到社會人群。如能這樣,雖然失掉了一個人的愛,卻是擴大了無邊無量的愛心。何況情、愛並不是硬爭能得的。」
我常比喻情與愛:「它如同一個球,你愈硬碰硬,彈得愈高、越遠。一切順其自然,該來的自然會來,它不來就算想盡辦法爭取,還是無法獲得……。」她回答道:「可能是這樣吧!」先生曾向鄰居說過:「太太把我愛得太痛苦了,所以故意用冷酷的形態去磨她,把她磨得死心。」
問情是何物呢?如能拓寬感情的範圍,放棄一對一的私己情愛,那不是會很安穩泰然嗎?
知足,生活才會富有;有人說出家就是要學解脫。佛教中有句話:「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出家人真正灑脫,因為他們只有三衣一缽就可以生活,而且走遍天下把佛陀的教化宣導給眾生。他們的心胸寬闊,能包容天下一切萬物,無論天邊海角,只要看得到的東西,就是我的;至於有沒有放在我身上那是無關緊要的。
這就是佛陀訓練弟子要有一分寬闊的心胸,如能以別人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別人的富有如自己的富有,這就是永遠滿足的人生,永遠富有的人生。
知足常樂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真正快樂幸福的。但幸福與快樂並不是用物質衡量的,而是一種精神上的感受。精神上如能常常滿足,這就是最幸福的人生,有知足思想的人,自然心量是開闊的。有開闊胸襟的人,對人、事就不會計較。要做到如此的胸懷,那就必須走進宗教之門。能真正體會到超然的宗教思想與教育,自然所感觸到的一切事物也會很美滿。
精神長存
不知足,就是智慧不開的人,他不了解社會物質價值的程度,會隨著物質的表相而迷失了本性,這豈不是很可憐嗎?世間的物質本來是給人用的,而現在都變成人被物所用了。我希望大家能把父母給我們的身體能力,及無始以來就具有的本性發揮出來;找回自己,找回良知良能,為人生服務,發揮人生的作用,這樣才不枉費人生。
「取諸社會,用諸社會」,是使人的精神長存於人間的重要方法。釋迦牟尼佛距今已將近三千年了,但是他在人間並未消失,還是活在每個人的心目中;佛陀普愛眾生的心胸,就是廣大的慈悲心。
生死自在
學佛要知道「生死疲勞」。在六道之中,不是在天道就是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或地獄道、餓鬼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實在非常疲勞。這疲勞的事從何而起呢?是從貪慾而起,所以我們必須少欲知足;能知足的人,才有快樂。
「少欲無為,生死自在。」所謂修行學佛,除了為社會人群謀福利,更要追求佛陀的教理,知道生從何處來,死從何處去,要以什麼形態去選擇、如何去進取……,直到生死自由,來去自在,如此就可達到想要以什麼形態來人間,就可以隨意來人間。觀世音菩薩可以三十二應化身,以種種形態出現人間,應人間的需要現身形,而救度人間的眾生;一切菩薩都是生死自在。
要生死自在,首先必須少欲無為。我們既來人間,就應抱持——來人間是為眾生而來。為眾生而來人間,就是菩薩;為自己來人間,就是凡夫。既然我們都有一分福,也就是在過去生中造人道的福因,人道的業力牽引我們來到人間,雖然現在還是凡夫,但是,我們應該很慶倖已得人身,又能聞佛法。
我常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既然聽到佛法就要趕快走向佛道,趕快修行。佛經不單是我們要去聽、去誦,還要把它當作路來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