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你可以不生氣(Anger) 一行禪師著/游欣慈譯

你可以不生氣(Anger) 一行禪師著/游欣慈譯

譯者序 -- 把憤怒當作自己的孩子

[日期:2010-08-1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一行禪師著/游欣慈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行禪師 著

  游欣慈 譯

  譯者序 -- 把憤怒當作自己的孩子

  《你可以不生氣》這本書是一行禪師奉獻給二十一世紀人類的重要著作。「生氣」是人類感情世界中最具破壞力的元素,此書在美國出版時,正巧碰到二00一年紐約發生九一一事件,也就是美國社會生氣到極點的時刻。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深入去看,九一一事件是阿拉伯世界極端分子「生氣」的果,然而它又種下了美國社會「生氣」的因。如果我們不能中止這因果循環,人類將永遠在憤怒的「加害者」與「受害者」兩種角色中不斷輪迴。《你可以不生氣》傳遞一個重要的訊息——我們不要做憤怒的奴隸,而應該學習做憤怒的母親。「放縱」憤怒固然不對, 「譴責」憤怒也一樣無濟無事。當憤怒生起時,表示我們的感情已受到傷害。我們必須清楚的是,憤怒就是我們自己。一行禪師提醒我們,把憤怒當作自己的孩子,好好的擁抱他、照顧他,受傷的孩子只要得到好的照料,很快就可以復原了。阿拉伯世界與美國社會,乃至全人類都需要這樣的智慧。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行禪師在歐美所發揮的影響力,正與日俱增。此書在美國上市一周就已賣出十萬本。二00二年,韓文版三個月內再版十二次,成為韓國文化界的熱門話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就筆者有限的瞭解,一行禪師禪法有幾個重要的切入點: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正念分明:二00一年十二月十四日,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身心研究所,特別將三十五年來第一「身心靈研究貢獻獎」致贈給一行禪師,以表揚他提倡「正念修持」(Mindful Training)的卓越貢獻——經過許多科學家的研究,證明他所提倡的正念修持,對於轉化壓力及保持身心平衡有明顯的效果。這是佛教的正念修持,首次受到國際醫學界的肯定。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所謂「正念分明」即是專注於當下,在當下保持覺知。在八正道之中,「正念」是整體轉化的關鍵:在「七覺支」的禪修過程中,它更是動靜平衡的樞紐。在一行禪師的禪法中,「正念分明」可說是整個禪修過程的總樞紐。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正念分明」的訓練,可從日常生活上兩方面下手:一是「觀呼吸」,一是「飲食禪」。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漢傳佛教在傳統上把「觀呼吸」譯為「安般守意」,即把意念放在呼吸上。有時譯為「數息」,這是把重點放在「數呼吸」上。事實上,「觀呼吸」 (Anapana-sati)一詞中,Anapana的意思是呼吸,而最重要的則是字尾的sati,意思是「覺知」或「觀照」。人一生下來就在呼吸,所以在呼吸上保持覺知,就是把「正念分明」的功夫完全融入生活。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飲食也是訓練「正念分明」的契機。在本書中,一行禪師一開始就指出飲食消費與憤怒之間的關係,他說:「你吃什麼,你就是什麼。」這真是發人深省。如果能夠在飲食中保持正念分明,事實上,吃一頓飯或一壺茶,其禪修的效果與在禪堂坐一支香,根本沒有兩樣。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從擁抱憤怒、認知憤怒到轉化憤怒,所依靠的就是這正念分明的功夫。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二、五戒:「五戒」是一行禪師發揮最多的教法之一,他一方面深化五戒的內涵,一方面將它定義為「正念分明」的基礎訓練。近幾年,他在西方世界傳授五戒時,已改用「正念五學處」來代替傳統「五戒」一詞。他並以正面列舉的方式,改變傳統名稱上負面的五戒——「不殺生戒」、「不偷盜戒」、「不邪淫戒」、「不妄語戒」與「不飲酒戒」即: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正念第一學處:尊重生命;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正念第二學處:佈施;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正念第三學處:性倫理;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正念第四學處:諦聽與愛語;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正念第五學處:正念分明的消費。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其中對「不飲酒戒」的詮釋特別精彩。傳統上此戒著重在單純的不飲酒而已,但他將之擴大為廣義的「消費倫理」——不進行任可能有害「身」與「心」的消費或飲食行為。從有害身體的菸酒到毒品,從有害心靈的電視節目到不良書刊,都是此戒的涵蓋範疇。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行禪師跳脫出一般人對戒律的刻板印象,以突顯正念在五戒實踐上的主體性地位。如果將五戒看成宗教的約束,實行五戒就是變相的束縛;如果忽略正念的覺知,即使遵守五戒,也只是消極的不作為罷了。唯有把正念融入五戒,才能真正提異生命的品質。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筆者以為,一行禪師對五戒的詮釋,有助於把五戒融入「全球倫理」(Global Ethic)的建構。因為佛教的五戒在本質上,已包含全球共生倫理、反剝削倫理、性倫理、對話倫理與消費倫理,而這五個倫理範疇,正是建構「全球倫理」所要面對的重大課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三、當下淨土:「淨土」是佛教的重要理念。一行禪師強調「當下淨土」這並不是說他否定傳統的淨土觀,而是有意突顯淨土在「當下」實現的本質。他說: 「淨土就在當下,否則永不實現!」這句話強調,淨土就在當下一念心的清淨與安住:如果當下這一念心不能安住,不管生在那裡,淨土與你完全無關。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要體會他的「當下淨土」法門,最好從「行禪」(Walking Meditation)切入。一樣是走路,只要加上「正念分明」,便是「行禪」。每一步唸唸分明、安詳自在,每一步便已到達淨土,這就是「當下淨土」。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四、迷悟一如:「迷悟一如」是大乘佛教非常核心的理念之一。一般人以為「迷」與「悟」猶如水與火,兩者不相容。事實上,「迷」只是未悟,「悟」只是不迷罷了。大乘佛教慣用「明、暗」來比喻「悟、迷」的關係。所謂「暗」,只是缺少「明」的暫時狀態罷了,「暗」本身並非實體;「暗」如果是真實的,那麼,秉燭入暗,「暗」就容不了蠟燭的光明,根本不可能轉「暗」為「明」。明、暗如此,迷、悟亦然,《六祖壇經》所謂「一燈能破千年暗,一念覺能破萬年迷」,正是一語道破這個真相。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行禪師順著《六祖壇經》的理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切入點,那就是如何隨時隨地保持「一念覺」——「正念分明」。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般人總以為如果修練某種方法就可開悟,把「開悟」當成是某種可得到的東西,殊不知這想法本身就是開悟的障礙之一。開悟是放空身心,不是抓取什麼。一行禪師曾在揚州高旻寺禪七中開示:「悟無別道,悟即是道。」簡單地說,開悟的本質不在方法上,而在當下這一念心,自己清楚明白否?能作主否?只要當下這一念心清楚明白,這一念就是佛。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行禪師常說,一般人是Patr time Buddha,而佛是Full time Buddha。這是非常有趣的表達,兩者所差別的不是開悟的能力,而是正念現前與否。他從「正念」切入,找到開悟的本質,所謂「修行」,其實就是修持正念,等到功夫做成熟了,那就是修而無修、無修而修,正如呼吸一般自然,哪裡還要做出一個修行的樣子來。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序於台北,二00三年一月三日

  用慈悲消解仇恨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二00一年的九一一的確是讓人悲痛的一天,因為它是人類心中怒火爆發的顯現。面對有史以來最恐怖的攻擊行動,美國總統布希誓言帶領全世界對抗恐怖主義,「打贏廿一世紀第一場戰爭」。遭到如此巨大的創傷,不論從民主主義的角度、從人道主義的立場,恐怖暴行都應該受到嚴重譴責,發動暴行的兇手應該繩之以法,對於那些無辜犧牲生命的受害者,世人更是寄予無限的同情和哀痛。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然而在美國進兵阿富汗採取報復手段的同時,許多政治家、宗教家都不認為報復是一個好方法。雖然從有人類歷史以來,大家都在征戰不休的鬥爭中知道「冤冤相報何時了」的道理,但就是沒有辦法記取歷史的教訓,放下自己心中的怒火。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暫時撇開傷痛的事情,試想:為什麼恐怖分子曾採取如此激烈的行徑?美國的以阿政策是否對於阿拉伯世界不太公平?過去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為了對抗以色列,也曾採取激烈的恐怖暴行,但是經過多年來的協商化解,巴勒斯坦已經有了生存的空間,也一改恐怖組織的形象。這裡說明了,仇恨不會是單方面引發的,而且仇恨是可以化解的。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嗔恨心是阻礙人類文明的一大因素,也是埋藏在人類心中的根本三毒之一,恐怖主義的興起源於此,對恐怖主義採取報復的想法也是源於此,它是戰爭的禍首。許多人都知道要用慈悲心去消解傷痛,用大愛和寬容化解的禍首,但是做不到。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一九六六年,一行禪師在美國呼籲停止越戰,當他發言時有一名和平運動的青年對他喊道:「你最好是回到你的祖國去,並且去打敗外來的美國入侵。你不應該在此,你在這兒一點用也沒有。」一行禪師回應他說:「先生,在我看來,很多戰爭的根源都來自於這個國家,那是我來這裡的原因。其中一個根源來自於你們看待世界的方式,認為武力可以解決問題。這是一個錯誤,武力會使得雙方都有很大的犧牲。我不要越南人死亡,我也不要美國大兵死亡。」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諦聽」是一行禪師化解怒火的第一個法門,如果不能聆聽別人的心聲,怎麼可能瞭解別人心中的痛苦?又如何能化解他心中的仇恨?「深觀」是一行禪師化解怒火的第二個法門,如果不能深觀,如何能了知自己生氣的因,又如何能覺照到自己心中正在生起的那股無名火?「正念」是一行禪師熄滅怒火的第三個法門,唸唸分明地呼吸,了知怒火對生理和心理產生的作用,唸唸分明地覺知它、與它合一,怒火便會很自然地熄滅。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通常我們處理負面的情緒都是採取抗拒或是逃避的方式,對於生氣、恐懼,乃至於失戀或是病痛,莫不是如此。但是抗拒只是會帶來更大的創傷和痛苦,而逃避也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終究還是必須面對。一行禪師採取的是一種「轉化」的藝術,把內心負面的能量轉化成正面的能量。然而「轉化」必須透過禪修的實證和體會,才有能力在面對境界時泰然處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行禪師因為在越戰時倡議和平運動,戰爭結束後被放逐,無法回到越南祖國,他在法國建立了一個「梅村」道場,每週都會接到幾對來自各國越南難民營的信,這些船上難民有一半死於海上,很多少女被海盜強暴,閱讀這些信件很痛苦。有一天,他接到一封信,敘述一名十二歲的少女在一艘小船上被泰國海盜強暴,羞憤莫名而跳海自盡。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行禪師說,第一次聽到這類的事一定是對海盜的行為感到非常憤怒。站在少女這一邊很容易,拿把槍把海盜幹掉就是了。但是站在海盜這邊並不容易。經過深觀將會發覺,如果我們也是誕生在海盜的村莊,以同樣的方式被養大,我們是不是也會成為一個海盜?每天有成百的嬰兒誕生在暹羅灣岸邊,如果政治家、教育家都不做什麼,二十年後會有多少人變成海盜呢?因此對於強暴的事,每個人都有一點責任。人都是互相依存的,這也是一行禪師經常強調所謂「相即相依」的道理。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當他還是年輕的比丘時,看到自己的祖被帶向戰爭、暴力、貧窮的境地,一行禪師發覺自己所學的禪和淨土並不能解決週遭人的痛苦,於是他致力於佛法基本教義的研究和實踐,特別是四聖諦和八正道,他在佛陀所教示的《大念處經》找到了現法樂住的教義。他說;「佛法的一個基本特質就是現證涅盤,當下得解脫,不必等到死後或來生。」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行禪師在一九九五年春天到台灣來,我得緣親炙他的法教,他以「觀呼吸」和「四念處」的法義,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隨時注意自己的呼吸,讓身心一如,唸唸分明地做手中所有的事。用這個方法我才漸漸體會禪宗所謂的「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的法味。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時下很多人學禪大多談神通感應,和自己的身心毫無瓜葛,就算能通天遁地,也無法滅除自己的煩惱,如此學法又有何益?《金剛經》說過:「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心外法都是外道,「觀呼吸」和「四念處」可以使學人見法,見法即見如來。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禪宗有一則公案。有位將軍向白隱禪師問道:「真的有天堂和地獄嗎?」禪師反問:「你是做什麼的?」問者自得地說:「我是一個大將軍。」白隱禪師大喝一聲:「是誰有眼無珠請你當將軍?你看來倒像是個屠夫!」將軍聞言怒不可遏,拿起腰間的刀做勢要砍向禪師,禪師即說:「地獄之門由此開。」將軍驚覺自己失態,即收起嗔怒心,向禪師作禮,禪師說:「天堂之門由此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修行人無時無刻不看緊內心的煩惱情緒。公案看似簡單,一般人要能像這位將軍在一時之間收起怒氣談何容易。所有情緒的轉化,還是要透過「觀呼吸」和「四念處」的操作才能收效。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行禪師在這本書中教導我們如何熄滅怒火,他以許多實際的例子,告訴我們如何學習諦聽、深觀,並透過正念轉化我們的習氣,當怒火熄滅,煩惱就息止。其中他舉法國政府致力於照顧有暴力傾向的年輕人為例,深刻談到政府官員應該觀內在情緒的根源,非常值得當前台灣社會的的政治人物自省。政治人物經常執著於意識型態的堅持,為人民帶來無限的痛苦。甚至帶來戰爭,這是最沒有智慧也沒有意義的。如果想要減輕人民的痛苦,進而為國家社會帶來福祉,政治人物要學會諦聽人民的心聲,深觀自己內心的持著,看穿貪心和嗔心的本質,才有可能回應民眾的要求。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般人也是一樣,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唸唸分明,讓覺性常照,自然能照見生命的本質,瞭解五蘊皆空、諸法無我的道理:也能照見宇宙的原理,了悟諸法無常、緣起緣滅的法則。願與此書有緣者,能早日熄滅心中的嗔念,轉煩惱為菩提。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烽火傷痛中走出一段傳奇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與友人赴越南旅遊一趟,覺得對一行禪師的理解彷彿又多了些。記得是在順化參觀古跡天姥寺,當我們走過寺院課堂,發現寺中沙彌正在上佛法課,而課堂黑板上明顯的白粉筆字跡竟是以工整中文寫就的。偈句如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莫道西方遠
㊣七葉佛教書社0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0版權所有㊣
  西方在眼前
㊣七葉佛教書社1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1版權所有㊣
  水流歸大海
㊣七葉佛教書社2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2版權所有㊣
  月落不離天
㊣七葉佛教書社3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3版權所有㊣
  剎時,我幾乎忘了身在越南,心中油然生起莫名的親切和感動。「不遠、眼前、歸屬、不離……」大乘佛法容攝一切的慈悲和美麗,在淺明的字句裡表達無遺。
㊣七葉佛教書社4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4版權所有㊣
  是啊!越南千年與中國歷史文化牽連,就連佛教也與泰國、緬甸、寮國等鄰近國家的南傳佛教系統不同,所傳承的是使用漢文經典的漢傳佛教。禪宗與淨土在越南始終盛行,一行禪師值十多歲少年時,便拜入臨濟宗禪師門下。而後,他傳法流露出的圓融和慈悲,也與中國人理想中的大乘菩薩風範相當。
㊣七葉佛教書社5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5版權所有㊣
  以前讀一行禪師的書,從文字表現出簡明而具詩質的愛與美,令人難以想像他來自近代史上烽火連天的越南。當我旅行至天姥,翻譯旅遊資料,才知道上世紀六0年代在西貢市引為自焚以抗議壓迫的好和尚廣德法師,正是天姥寺的長駐僧人。彼時,火中跏趺的自焚姿影,立即隨記者記載報導的新聞照傳遍了世界。越南和尚自焚的照片如此著名,幾乎成了越南戰禍苦的象徵,喚起無數人對越南時局的關切。
㊣七葉佛教書社6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6版權所有㊣
  六0年代的一行禪師,還是年輕的禪宗和尚,卻已在時局考驗下,必須在「清修/走入社會」中做抉擇。無論如何,一行禪師「入世佛教」的歷程是鮮明如畫的。他奔走進行諸多護法、護生的活動中,包括組織上萬名出家人及在家人,成立草根性質的「青年服務隊」,盡力協助被轟炸的村落、建立學校和醫護中心、安置無家可歸的家庭和組織農耕隊……
㊣七葉佛教書社7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7版權所有㊣
  是何等心腸,才能容納如許傷痛和戰火離亂,而不生嗔恨?一行禪師竟在命苦懸余的災厄處境中,鍥而不捨地倡導不抵抗主義與和平共存。他在身姿便也如同廣德老和尚一般捲入火中,成就了當代傳奇。
㊣七葉佛教書社8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8版權所有㊣
  越戰過後,一行禪師樓身法國「梅村」,在教授禪修之餘,創作了大量包括詩、散文、戲劇在內的文字,這些以契入佛法領悟為主旨的文字,成為暢銷書,流行於西方世界。
㊣七葉佛教書社9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9版權所有㊣
  一行禪師的文字明朗輕妙,彷彿晴空白雲。佛法至此,並無難事。他教導的禪修,往往反覆在「呼吸、散步、微笑」間,善自照顧自己的心,並以柔軟心善等他人。這樣的簡易明白,卻也足以使人相信;個人的心靈能透過禪修的轉化,而這正是轉化人類世界處境的關鍵。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探尋一行禪師教法淵源,除了承傳大乘「菩薩行」,也可以看到南傳佛教禪修方法的影響。南傳佛法承接原始佛教,理性清晰,修行著重於「正念——四念處」,這應是一行禪師教授人們藉「呼吸、散步、微笑」彙集正念能量,自護、護他的基礎。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原始佛法本來純樸。一行禪師在說法時,為闡明生命與世界「互即互入」圓融無間的關係,經常引用原始佛教的動人小故事。在這裡,也讓我們列舉一則典出於《雜阿含經》中的「賣藝人師徒」寓言,相信這故事對一行禪師所說的「互即互入、共同圓成」有很好的啟發。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現將《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六一九全節經文,以白話淺譯如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這是我所聽到的——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當時,佛陀遊行至拘薩羅國,在私迦陀村北的樹林中,向聚集的比丘說了一則故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從前,有一對靠要特技表演維生的師徒。他們表演的方式是:師父肩上豎立很高的木桿,讓徒弟搭肩爬上高桿,並在上面翻滾,做種種危險的表演動作,以取悅觀眾。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那一天,在表演前,師父對徒弟說:『要注意啊!等一下,你在桿上要好好注意並保護下方的我。而我,也會好好留心並保護你。這樣,我們的表演便不至發生意外,安安穩穩地賺到看倌賞賜的錢。』
㊣七葉佛教書社A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A版權所有㊣
  『師父,你說錯了!』小徒弟反駁道:『我看,最要緊的是:等會表演時,我要在上面顧好自己,你也要在下面照顧好你自己。這樣,我們各自愛護,才能合作無間,平安演出,賺許多錢。』
㊣七葉佛教書社B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B版權所有㊣
  師父聞言笑了:『你說得對,我們應當各自愛護。但是,這也不代表我剛才說錯了。你看,一個人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不也正是保護了他人嗎?他人保護自身,實際也就是保護了我啊!建立這樣的瞭解和合作的默契,經過反覆的操作,便能證明自護護他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所謂的自護護他,不外是對自己慈悲者,對他人亦善加慈悲罷了!』
㊣七葉佛教書社C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C版權所有㊣
  佛陀對眾比丘說完了這則「賣藝人師徒」小故事之後,又增添了幾句提醒修行的話語:
㊣七葉佛教書社D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D版權所有㊣
  「比丘!這就是修行之道。如何修習『自護』?修習『四念處』就是『自護』。又如何能修習『護他』呢?還是同樣地要不斷修習『四念處』啊!」
㊣七葉佛教書社E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E版權所有㊣
  聽完佛陀這番教誨,眾比丘歡喜奉行。
㊣七葉佛教書社F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F版權所有㊣
  瞭解自己為什麼生氣
㊣七葉佛教書社H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H版權所有㊣
  和這本書結下因緣,是從去年冬天開始的。那時在美國任教的我,突然接到一通父親打來的電話,他問我願不願意釋譯一行禪師《你可以不生氣》這本書。父親說,這本書在九一一事件之後,得到了很大的迴響。那時的美國,正瀰漫著一股對中東國家的敵意,電視新聞不時報導著布希總統向恐怖主義宣戰的口號,這些充滿分恨的情緒,讓整個美國社會充滿了不安。那時聽到父親說有這麼一本關於化解憤怒的書,心裡非常地欣喜。當天晚上我就開車到書店把這本書買了回來。
㊣七葉佛教書社I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I版權所有㊣
  原本以為這是一本寫給佛教徒看的書,沒想到書中的文字都是那麼地淺顯,例子也都很貼近我們的生活。的確,學習如何化解憤怒,應該是無關宗教的。雖然每個人都知道生氣很難受,但我們總是忍不住會生氣,會責怪別人,久而久之,我們生氣的習氣就養成了。一行禪師在這本書中,讓我們瞭解到自己為什麼生氣,別人為什麼生氣。更重要的,當憤怒生起時,我們如何不去壓抑它,反而能面對它,認識它,然後轉化他。其實,我們之所以生氣,常常是因為我們在乎。因為我們很在乎我們生氣的人那個人、那件事,我們很自然地會把自己的價值判斷放到這些人、事、物上。結果事情一不順心,我們就生氣了。此時,我們的在乎反而變成另外一個人的負擔,變成完成一件事情的阻力。因此,這本書要教導我們如何將生氣的怒火轉化成慈悲的甘泉,如何以更有智慧的方式來對待別人,來面對人生的挫折與痛苦。
㊣七葉佛教書社J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J版權所有㊣
  當我開始著手翻譯這本書之後,因為深怕自己的悟性不夠,翻譯的文字無法表達出原書的精髓,曾經幾度停罷。幸虧有好友詩庭一字一句地為我校對,提供我她學佛的心得,這本書才能順利地完成。此外,我還要感謝家人在我離鄉時給我的愛與支持。因為他們,我才能如此無憂地完成這本書,他們一直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最後這本書能如期付梓,還要感謝橡樹林出版社的支持,香光寺師父們的校對,沒有這些因緣聚合,一切都還只是虛空。謝謝你們!
㊣七葉佛教書社K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K版權所有㊣
  游欣慈
㊣七葉佛教書社L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L版權所有㊣
  二00二年冬.台北

【書籍目錄】
第1頁:譯者序 -- 把憤怒當作自己的孩子 第2頁:引言 -- 快樂的修煉
第3頁:第一章 我們正在「吃進」憤怒 第4頁:第二章 熄滅怒氣
第5頁:第三章 真愛之語 第6頁:第四章 轉化
第7頁:第五章 慈悲地溝通 第8頁:第六章 你的「心經」
第9頁:第七章 化敵為友 第10頁:第八章 愛生氣的習氣
第11頁:第九章 以正念擁抱憤怒 第12頁:第十章 唸唸分明地呼吸
第13頁:第十一章 重建淨土 第14頁:附錄一 和平公約
第15頁:附錄二 正念五學處 第16頁:附錄三 禪修指南:練習深入觀照與釋放憤怒
第17頁:附錄四 「深度放鬆」範例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