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欲能安身
現在的人,除了高樓大廈之外,穿衣服更是講究名牌,即使再昂貴也想買,這就是現代人的虛榮心;為了滿足虛榮心,造成多少苦惱啊!
(中華民國76年12月3日)
釋迦牟尼佛為教育眾生而示現人間;他以最平常的生活、以身作則來教育我們,他不只是在家弟子的模範,更是出家弟子的導師。
他決不顯異惑眾,他的生活與平常人一模一樣,也是要穿衣、吃飯,生病時一樣要吃藥,一切生活與我們毫無差別。既然如此,那他也和我們一樣,有此身軀就必須有住處,所以,現在我們要來談談佛陀僧團生活四事的第四項——居處。
我們常在經文中看到:「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每日吃一餐的規定我們已經解說過,而他們住在何處呢?當然是遠離人群、比較靜謐的地方。
第一個創建的精舍
就像現在的靜思精舍,也是處於偏遠的郊區。但是現在交通非常發達,搭車只要一、二十分鐘就能到達市內,精舍與市區距離大約十二公里,當初佛陀的住處與聚落之間的路程也差不多這樣,只是那時候交通不便,行走需要花相當多的時間。
現在的人常有一種錯覺,認為修行一定要到深山去。事實上,佛在世時,並不是在深山修行。大家想想看,他每天都要出外托缽,與人群有所接觸,而來回差不多要花兩、三個鐘頭,可見一趟路約一個多鐘頭。
去年慈濟醫院舉辦健行活動,院長親自率領醫院同仁健行至精舍,大約行走了一個多鐘頭。可見佛在世時所居住的地方,距離聚落與現在精舍到市區的路程是差不多的。
他們出外托缽回來之後,就在樹下休息。當初佛陀在樹下成道,後來說法講經也在樹下,因為印度非常酷熱,比較涼快的地方就是樹下,所以他選擇在樹蔭底下說法,而樹下也成了他們晚上休息的地方,這就是「樹下一宿」的生活。
佛陀初轉法輪時,僧團人數並不多,所以「樹下一宿」在印度是合情合理的。有一次韓國的妙喜法師來台灣,他帶了兩卷錄影帶來,畫面中有許多印度人在熱鬧的街道旁隨便一躺就睡著了;不管是車站或市中心,他們的生活就是這麼簡單,隨便一個山洞都可以當成住家,在裡面生活。
現在是如此,我想,兩千多年前的印度人更是過著原始生活,所以,印度人的民俗習慣——露天而宿,對他們來說是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但是中國人就很保守了,叫我們在來來往往的人群裡隨便坐下、躺下就睡,是很奇怪的,根本不合乎中國的民情風俗,所以印度「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的生活方式,傅到中國就不適用了。
當初佛陀修行成道時,跟隨他的弟子還不很多,他帶領少數弟子到處弘法,行腳至何處就在那裡露宿。後來出家僧眾慢慢地增加,就形成了僧團;既然成一個團體,就要有一個修行聚會的地方,於是第一個精舍便在印度建立,即是「祇園精舍」。
祇園精舍又稱祇樹給孤獨園,身為佛教徒都會常常誦念《阿彌陀經》,在《阿彌陀經》一開始就提到祇樹給孤獨園,因為佛是在此處講經的,這是印度最早創設的精舍,為僧團第一處正式修行居住的地方。
寸土寸金,鋪滿祇園
為何稱做祇樹給孤獨園呢?佛世時代,有一位給孤獨長者,他是捨衛國的大臣,他想和鄰國聯婚結為親家,所以就讓自己的兒子和鄰國大臣的女兒結婚。有一天,他到親家家裡拜訪,看到親家的家中張燈結綵、喜氣洋洋,他以為是親家為了歡迎他的光臨,特意製造這麼熱鬧的氣氛。
結果親家很坦白地說:「你來我家,我可以簡單地招待,但是有一位出世聖人——人間稀有的世尊要來這裡,所以我要人事鋪張,表示虔誠歡迎。」給孤獨長者心想:親家為了一個人的到來而如此慇勤懇切、虔誠地歡迎,可見此人一定非常了不起。他不禁生起好奇的心態,迫切地想知道這個人究竟是誰?
那天晚上,他滿腦子都是疑問。第二天,天還未亮,他就起床走到戶外,想等待這位偉大人物——世間稀有的聖人。在灰茫茫的天色中,忽然看到西方天邊有特別閃耀的亮光,他不由得向西邊走去,當他走近那個地方時已將黎明。他看見樹下有一位非常莊嚴的修行者,便忍不住走到修行者的面前,但不知如何表示對他的恭敬;正在猶豫不決時,許多天人從天而降,圍繞於聖人的身旁,五體投地禮拜,儀態莊嚴地問訊作禮。
給孤獨長者看了,心中非常歡喜,也隨著天人五體投地、問訊作禮。從此人間就有這種禮佛的儀式。
他禮佛之後,就到佛陀面前,請佛為他開示。佛陀為他開示優婆塞(在家男眾)的教法,教他三皈依,然後為他講五戒。給孤獨聽佛開示之後,深深覺得:一個國家、社會或家庭,若想和睦太平,唯有佛陀的教育才能辦得到。
為了使國家強盛、人民和睦、天下太平,給孤獨長者便請佛陀到捨衛國,並希望能為佛建一所精舍,以供養佛陀。佛陀也認為因緣成熟,出家僧眾應該有一個固定的居處,所以就答應他的請求。
給孤獨長者一點也不遲疑滯留,馬上回到自己的國家。但是,找來找去,都沒有適當之處,希望有一個安靜又接近城區的地方,並非易事。最後,他終於看中一個地點,那是祇陀太子平時休閒遊玩之處,他與太子協商,拜託太子把土地賣給他。
祇陀太子很捨不得賣土地,但給孤獨是全國人民最尊敬的長者,他之所以名為「給孤獨」,是因為他時時佈施給貧困孤老無依者;所以這位樂善好施的大長者,深受全國百姓的敬愛。當時,祇陀太子不敢得罪他,便提出一個難題,說:「既然你喜歡,我怎敢說不,但是價錢很高!」給孤獨長者說:「不論多貴,只要我能取得這塊土地興建精舍、供養佛陀,我都不會吝惜。」
祇陀太子就說:「那麼,你就用金子鋪地吧!你要多少土地,就用多少金子鋪滿,能鋪多少就給你多少土地。」給孤獨長者毫不吝惜,非常慷慨地答應他的條件,於是馬上開啟金庫,將裡面所有的寶藏一車車地載到花園,用金子鋪地。現在我們說的「寸土寸金」,就是當時流傳下來的。
給孤獨長者這種慷慨、虔誠的行動,深深地感動了祇陀太子,眼看他就要把土地鋪滿了,祇陀太子趕緊說:「停下來、停下來!我已經被你感動了,是否這個功德由我們共同來做?看你如此虔誠、慷慨,可見你要供養的聖人——佛陀,不只是值得你來供養與敬愛;我想,他也值得我敬愛與供養。所以,是否能讓我們兩人共同做此功德?」
給孤獨長者說:「不行,我已經發心單獨來做,為了表示我的虔誠、恭敬,所以我一定要把這塊土地鋪滿!」他堅持不斷地鋪下去,太子在一旁非常懊惱,他覺得自己再富有也沒有用,這分功德若不做,實在很遺憾!他靈機一動,想出一個辦法。
他跟長者說:「你可以鋪滿土地,但是卻不能把金子貼在樹上,我這塊園地最漂亮的就是這些樹,我要把這些樹都砍掉!」給孤獨長者一聽,非常著急,他想:如果把這些樹木砍掉,一塊光溜溜的土地有什麼美感呢?
這時換成給孤獨長者來請求他了,他說:「拜託!拜託!千萬不要砍樹,如果你要做功德,那很簡單啊,這些樹就算是你的佈施,我們共同來完成這項功德。」給孤獨長者的智慧如此高,佈施之心量如此大,祇陀太子非常高興,反正只要有他的名字,這個佈施功德有他的分就好了,這也表示自己虔誠、恭敬的供養心。
所以,這個新建的道場就稱為「祇樹給孤獨園」,也就是祇陀太子佈施的樹,加上給孤獨長者捐贈的土地,簡稱為「給孤獨園」或「祇園精舍」。總之,祇園精舍就是給孤獨長者為佛陀僧團建立的第一所精舍,也是佛教在印度的第一座精舍。
這表示佛陀的人間化,儘管當初印度人在樹下、山洞、戶外等地睡覺是很自然的生活,但是為了表示人不能離開居處臥具,也為了便於弘法,所以佛陀接受這所精舍的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