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乞丐,才會不斷地索取
有兩個人死後來到了陰曹地府,閻王查看過功德簿後說:“你倆前世未作大惡,准許投胎為人。但是現在只有兩種人可供選擇:付出的人和索取的人。也就是說,一個人必須過不斷付出、給予的人生,另一個則必須過索取、接受的人生。”
甲暗想: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於是他搶先道:“我要過索取、接受的人生。”
乙見此情景,別無選擇,就表示甘願過不斷付出、給予的人生。
結果,甲要過索取、接受的人生,投胎轉世後,成了一個乞丐,每天都在索取和接受。而乙呢,因為選擇過付出、給予的人生,轉世後,變成了一個富人,每天都在給予和付出。
精彩的人生是奉獻和付出的人生,只有乞丐才會去不斷的索取。世間絕沒有無付出的回報,也絕沒有無回報的付出。
只有無求,才會不遭遇痛苦
要是我們執著地思考和歸納人生,最後總會發現人生其實是很痛苦的,因為有很多問題是不能解決的。佛祖釋迦摩尼講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佛家還提到 “怨憎會”,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老是如影隨形地跟在旁邊,分也分不了,這是一種痛苦;還有“愛別離”,和自己親密的人分離也是痛苦;還有“永不得”,想得到的東西總是得不到,想研究的某種學問老是弄不懂,想考的大學卻考不進去,做生意想賺一筆錢卻賺不到,想發展的很好卻不成功……總之,世界上很多事情求之不得,因為求不得而有痛苦。
對於以上問題,佛家的解決方法是“得智慧”。得智慧後便擁有了佛眼,便能看破了人生的痛苦之無可避免,這些痛苦的事情就能解決。智慧與聰明不同,聰明可以解決小問題,智慧卻能解決大問題,如果實在求不得就不要求,不求就沒有痛苦。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個人如果不執著地追求一件東西,人品自然會高尚,想爭取自認要委屈自己,到了什么都不追求的境界,人也就變清高、逍遙自在了。但要達到這種境界,仍要有很高的智慧。
人囿貪欲戴枷鎖
貪欲過甚,不但是在為自己戴上了一個沉重的無形枷鎖,有時候甚至會奪走你的生命。而這無疑是對一個人最大的損失。
有個人窮得連床也買不起,家徒四壁,只有一張長凳,他每天晚上就在這條長凳上睡覺。這個人很吝嗇,雖然他也知道自己的這個毛病,但就是改不了。
他向佛祖祈禱:“如果我發財了,我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吝嗇。”
佛祖看他可憐,就給了他一個裝錢的口袋,說:“這個袋子裏有一個金幣,當你把它拿出來以後,裏面又會有一個金幣,但是當你想花錢的時候,只有把這個錢袋扔掉才能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