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付出,後回報
無論你想獲得什么回報,都必定需要先付出。你想摘取樹上的果實,就必須先給樹澆水、施肥;你想在工作上幹出成績,就必須先要付出心血和汗水;你想得到別人的幫助,就必須先要去幫助別人;你想得到別人的愛,就必須要先去愛別人。
有一個人在沙漠行走了兩天。途中遇到暴風沙。一陣狂沙吹過之後,他已認不得正確的方向。正當快撐不住時,突然,他發現了一幢廢棄的小屋。他拖著疲憊的身子走進了屋內。這是一間不通風的小屋子,裏面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幾近絕望地走到屋角,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台抽水機。他興奮地上前汲水,卻任憑他怎么抽水,也抽不出半滴來。他頹然坐地,卻看見抽水機旁,有一個用軟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上貼了一張泛黃的紙條,紙條上寫著:你必須用水灌入抽水機裏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離開前,請再將水裝滿!
他拔開瓶塞,發現瓶子裏果然裝滿了水!他的內心此時開始交戰著:如果自私點,只要將瓶子裏的水喝掉,他就不會渴死,就能活著走出這間屋子!如果照著紙條上說的做,把瓶子裏唯一的水倒入抽水機內,萬一水一去不回,他就會渴死在這個地方!到底要不要冒險呢?
最後,他還是決定把瓶子裏唯一的水,全部灌入到了這個看起來破舊不堪的抽水機裏。然後他以顫抖的手汲水,沒想到,水真的大量地湧了出來!
他喝足水後,將瓶子裝滿水,用軟木塞封好,然後在原來那張紙條後面,再加上了他自己的話:相信我,紙條上說的是真的。
春天播種,秋天才能夠收獲。同理,欲得到善果,必須先培植善因;欲遇到福緣,必須先廣種福田;欲收獲福報,必須先學會付出。
多做善事,廣結善緣吧,只有種下“付出”的因,才會收獲“回報”的果。
付出是一種回報
從前,良寬禪師除弘法外,平常就是居住在山腳下一間簡陋的茅棚,生活過得非常簡單。
有一天晚上,他從外面講經回來,剛好撞上一個小偷正在光顧他的茅廬。小偷看到禪師回來了,慌張得不知如何是好。
良寬和顏悅色地對兩手空空的小偷說:“找不到可偷的東西是吧?想來你這一趟是白跑了。這樣吧,我身上的這件衣服還值點錢,你就拿去吧!”
小偷惶恐之下抓著衣服就跑。看著小偷在月光下的背影,良寬禪師無限感慨地說:“可惜我不能把這美麗的月光送給他。”
一個盲人在夜晚走路時,手裏總是提著一盞明亮的燈。人們很好奇,就問他:“你自己看不見,為什么還要提著燈走路呢?”盲人說:“我提著燈,為別人照亮道路,同時別人也容易看到我,從而避免了碰撞。這樣既幫助了別人,也保護了自己。”
印度偉人甘地有一次乘坐火車,他的一只鞋子掉到了鐵軌旁,此時火車已開動,再下去已沒有可能。於是,甘地迅速地把還穿在腳上的另一只鞋子也脫下扔到第一只鞋子旁邊,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同行的人不解地問甘地為什么要這么做。甘地認真地說:“這樣一來,路過鐵軌的窮人就能得到一雙鞋子了。”
這幾個故事講的都是對別人不求回報的徹底付出的故事。在人生路上,我們一定會遇到許多為難的事,但是你是否知道,在前進的路途上,自己付出一些,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有時候恰恰是在為自己鋪路?
有一位抱著柴火的人坐在寒冷的夜裏,對著一只因缺柴而熄滅的大火爐叫道:“你什么時候給我以溫暖,我什么時候才會給你添加柴火。”殊不知,你不先給火爐添加柴火,火爐又怎么會給你溫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