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真正的快樂 聖嚴法師著

真正的快樂 聖嚴法師著

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讓愛情發揮正面的力量

[日期:2016-07-0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讓愛情發揮正面的力量
  
  「愛」本是一種值得歌頌的高貴情操,人間也因為有愛而充滿了欣欣向榮的生機。但是近幾年來,國內卻經常發生情殺的悲劇,這是因為人們不明白愛的真諦。
  
  愛可以分為「自私的愛」和「奉獻的愛」,奉獻的愛就是慈悲,也就是現代人所謂的「大愛」;而自私的愛就是占有的愛,亦即一般人所說的「愛情」。
  
  雖然愛情之中也不乏可貴者,但多半都是以占有對方為目的,希望彼此互相擁有。因此戀愛時,看起來雖然好像是無條件的奉獻,其實是以爭取對方全部的感情 為目的。只要在占有的過程中,和自己的期望有一點落差,或是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就會產生抗拒、怨恨、懷疑的心理,進而由愛生恨。
  
  男女之間的愛,要完全無私是不可能的,在戀愛的過程中,最容易產生的就是嫉妒的情緒,之後就變成你爭我奪,特別是三角戀情,問題更形嚴重,往往是愛恨交加、恩怨難分。
  
  這是因為以自私為出發點的愛,會將目的放在搶奪、爭取、占有上,所以才會產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這麼激烈的情緒變化。假設受了阻礙、達不成目 的,最後所有的付出都落空了,免不了會心生怨恨,於是心想:「自己得不到的,天下人也別想得到」,此時也不考慮會造成什麼後果,一怒之下就毀掉對方,甚至 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很多愛情悲劇都是這樣發生的。
  
  另外,有的人一旦陷入戀愛就會變得相當盲目,只是為了愛而愛,完全不考慮其他現實因素,這就是迷戀。迷戀的原因,有可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情欲,也可能 像一般人所說的「情人眼裡出西施」,沉迷在自己的幻想中,此時眼中的對方是全世界最完美的,根本無心去瞭解對方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其實,他所愛的早已不是 真正的對方,只是自己的幻想罷了。因此,迷戀通常沒有什麼好結果,這種夢遲早都會醒的。
  
  為什麼有人會說:「婚姻是戀愛的墳墓」?婚前談戀愛的時候,彼此會掩飾、隱藏,甚至美化缺點,等到結婚以後,夫妻兩人真正生活在一起時,彼此的缺點、問題就會逐漸浮現。所以戀愛中的男女要小心,千萬不要活在夢幻中,也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真正的愛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要學習讓愛情發揮正面的力量,而不要把它轉變成負面的力量。戀愛是為了選擇合適的終身伴侶,兩人之間的相處,不僅要「君子 之交淡如水」,而且要「相敬如賓」,也就是互相尊敬、關懷,接受並包容對方的缺點,同時也學習對方的優點。掌握住愛情平順溫和、純潔高尚的本質,彼此之間 才會相處融洽,也才能共同成長。像這樣能夠發揮正面力量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序 第2頁:你快樂嗎 -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第3頁:你快樂嗎 - 追求快樂是起點,不是目的 第4頁:你快樂嗎 - 自找苦吃的人生
第5頁:你快樂嗎 - 「痛」並不等於「苦」 第6頁:你快樂嗎 - 你在苦中作樂嗎?
第7頁:你快樂嗎 - 心胸開朗,就不受環境局限 第8頁:什麼是苦 - 痛苦的發生與消失
第9頁:什麼是苦 - 一點也不苦 第10頁:什麼是苦 - 知苦、體驗苦、不以為苦
第11頁:什麼是苦 - 不眷戀,也不逃避 第12頁:什麼是苦 - 好好善用「臭皮囊」
第13頁:什麼是苦 - 不斷變化的心念 第14頁:什麼是苦 - 遠離「苦」的感受
第15頁:什麼是苦 - 放下「自我」的幻覺 第16頁:什麼是苦 - 放下一切負擔
第17頁:什麼是苦 - 少欲知足真快樂 第18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即使生病,也不痛苦
第19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老化是自然現象 第20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身殘心不殘
第21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死亡並不可怕 第22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自由自在的人際關係
第23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第24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不再為情所困
第25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讓愛情發揮正面的力量 第26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心理健康了,身體才會健康
第27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超越別離的痛苦 第28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有聚有散才能成長
第29頁:找到幸福的起點 - 知足是幸福的起點 第30頁:找到幸福的起點 - 在不斷的錯誤中學習
第31頁:找到幸福的起點 - 感謝抱怨的人 第32頁:找到幸福的起點 - 化自私的欲望為奉獻的願望
第33頁:找到幸福的起點 - 什麼都不求 第34頁:找到幸福的起點 - 合乎因果的追求
第35頁:找到幸福的起點 - 許一個不會落空的願 第36頁:轉化主觀的感受 - 沒有一個不變的「我」
第37頁:轉化主觀的感受 - 隨時轉換主觀的感受 第38頁:轉化主觀的感受 - 不以自我為中心
第39頁:轉化主觀的感受 - 感同身受,就能放下執著 第40頁:轉化主觀的感受 - 慈悲是為了保護自己
第41頁:轉化主觀的感受 - 「因緣」就是自然現象 第42頁:轉化主觀的感受 - 收心的練習
第43頁:得到真正的快樂 - 無常就是永恆 第44頁:得到真正的快樂 - 不離煩惱,也不起煩惱
第45頁:得到真正的快樂 - 快樂不需向外尋求 第46頁:得到真正的快樂 - 苦與樂只是主觀的感受
第47頁:得到真正的快樂 - 追求更高層次的快樂 第48頁:得到真正的快樂 - 不為任何目的而奉獻
第49頁:得到真正的快樂 - 不貪著禪定之樂 第50頁:得到真正的快樂 - 最快樂的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4-8-19 20:50:47
借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