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心靈的世界 文珠法師講述

心靈的世界 文珠法師講述

一、提升人的知

[日期:2010-12-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文珠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今天有機會與各位共聚一堂,討論佛法,首先要多謝志蓮淨苑宏勳法師,亦要多謝美西佛教會弘法組各位董事,因為由於他們的發起,并得宏勳法師慈悲,提供埸地,舉行首次港美合辦的佛學講座,共同討論人類的心靈世界,因緣殊勝,令人興奮,也令人感激。

現在,當我未開始演講之前,首先要請問各位:是誰創造我們的世界,又是誰在主宰我們人類的禍福?也許有人說:當然是造物主啦!但,這個造物主是誰呢?是天主?是上帝?是上帝的兒子耶酥?是謨罕默德?抑或是釋迦牟尼佛?我可以告訴各位,都不是。釋迦牟尼佛只是一位覺悟的聖者,本著慈悲的精神來這個世界教導我們,并不是創造我們的世界,更不可能主宰我們的禍福;真真正正能夠創造我們的世界,又能夠主宰與統治我們的,該是我們的心。

請大家想一想,宇宙之大,品物之盛,無論是有情無情,是精神是物質,是植物,是動物,是礦物,那一樣東西,可以超越人的心力,不與人的心有關係呢?例如:世界上物質的文明,醫學的昌明,以及我們日用品的日新月異,都是科學家們精心研究的結果;人類社會的建設,文化的進步,教育的實施,建築物的改善,藝術品的創作,政治與經濟的發展等等,亦是專家們精心的設計。再說:志蓮淨苑,現在改建成這麼幽雅美妙,何嘗不是宏熏法師精心的傑作呢?

真的,人間一切美惡好醜的分別,人我是非的爭執,家庭的糾紛,社會的罪惡,那一件事不與人的心有關?還有,人世間的歡樂與溫暖,固然是善長仁翁們善心的表達,而社會上很多人為的災害與禍患,又何嘗不是歹徒們惡心的策劃與安排?總之,人間的一切善惡,禍福,苦樂,都不可能脫離人的心,甚至人的今生與來世幸與不幸的際遇,亦是由人自己的心來決定。所以我說:心,是世界的創造者,是眾生的主宰者;心,不但可以左右人的意志,可以支配的人行為,還可以操縱人類前途的禍福。可知,心對人類關係是何等的密切,對人類前途的影響又是何等的重大?

今日世界各地,戰火彌漫,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皆因人的心靈污染所致。由於人心靈世界的空氣,充滿貪慾與瞋恨,充滿驕慢與邪見,充滿虛偽與奸詐,妒忌與殘暴,所以策動人的行為,也就惡多善少,甚至超級的惡毒。相信各位都知道,也都不會忘記,去年發生在美國紐約市的九一一事件。恐怖份子只因個人的妒忌心,只為滿足個人統治世界的慾望,竟然不擇手段,將五六千個人的生命,於頃刻間化為灰塵,給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創下了打破歷史紀錄的人為災害。如果,我們不急謀扭轉人心的凶惡,不急速進行開拓人類精神的文明,誰能保證歷史不會重演呢?

最令人擔心的是:假使有一天,不幸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我們地球村裡的居民,勢必全部與科學同歸於盡。所以,我們無論是為了避免「人類發明科學,科學毀滅人類」的厄運,或是為了創造人類前途的和平與幸福,都急於需要改善人的心靈世界。然欲改善人的心靈世界,又非開拓人類精神文明,提升人的知,改善人的情,淨化人的意不可。

因為人,是由知、情、意綜合於一體的高等動物。所以自古以來,人們都著重人類知、情、意的發展。例如:人類為了充實人的知,所以有文學的發展,哲學的思考,與科學的發明。為了舒展人的情,所以有藝術的創作,家庭的組織,以及人際與國際關係的情感交流。為了滿足人的意,所以有宗教的信仰,靈性的修養,以及人格的昇華。

可惜由於一般知的不真,一般情的不善,一般意的不美,加以近代科學,過份寵愛物質世界,遠離人類精神文明,因此,在科學雄霸時代首席的今天,人類無法取得精神與物質的協調,更不可能獲得身心平衡的發展;致使人類精神日益頹喪,思想偏差,心意毒辣,傾向邪惡,而社會罪惡,人生苦惱,也與時日俱增。

身為佛弟子的我們,誠應該為人類前途設想,為改善人的心靈世界而努力。因為佛教,不止是提倡人類精神文明的宗教,亦是促進人性覺悟,領導人的知、情、意止於至真、至善、至美的道德教育。如果我們能夠弘揚佛教的真理,以佛的智慧來提升人的知;實踐佛教的慈悲,來改善人的情;推動佛教正覺的精神,來凈化人的意;一定可以開拓人類精神的文明,令人的知、情、意臻於至真,至善,至美最高層次的境界,以達到我們改善心靈世界之目的。因此,這次為期三昇升天的佛學講座,本人特別以「心靈的世界」為題,與各位共同討論,如何去提昇,去改善,去淨化人類心靈世界的知、情、意。

一、提升人的知

知,是知識,亦可以說是人類的智慧。是人心對於外界事物由分析而了解的功能。這種由覺察,進而理解的功能,在眼是見,在耳是聞,在鼻、舌、身是覺,在意是知;人體六根的見聞覺知,都是屬於人心智的作用。由於人內在心智的見聞覺知,面對外界事物時,引生眼等六識的分別,有深淺不同的層次,加以個人出生的時代背景,以及所受的教育與宗教信仰不同,故其知識,也高低不等,人類的思想,亦不可能一致,甚至陷於混亂與衝突,致使人類每因思想的衝突而戰爭。

我們欲想止息戰爭,建立和平,必須找尋一種能夠令人徹底了解人生真諦的宗教,作為人類思想的導航,以提升人的知,使人的思想合理而統一,以促進人類的共識和合作,謀求建立世界永久性的和平。現在,先從一般人限於物理的知說起:

(一)限於物理的知

一般人無論是從經驗、歷史、文學、哲學、或科學各方面得來的知識,都是基於個人識心的想像與思考,然後加以個人主觀的分析與判斷。因此,一般人的知,只是對於現象界表面的了解,無法透過現象界而深達事物的本體;只能了解物理,無法了解真理,更不可能明白宇宙人生的原理。這種外來的知識,除了能夠改善人類生存環境,以及促進物質文明外,始終無法開拓人類精神的文明,改善人類心靈的世界。

例如:文學的創作,只是人類經驗的積累,屬於個人主觀的遺產,并非真理的發現,故無法適應任何時代的需要。故古代文學知識,雖然豐富,卻被現代人視為思想落後。

哲學的思考,亦只是人類主觀的測想,自我意識的表達,屬於片面的理論,絕對不能理解宇宙的原理。加以人類思想不斷的演變,古代哲學,往往被拋棄在時代後面。

至於科學的發明,也只是分析宇宙現象界的物理,似理,不斷的假設,不斷的求證,又不斷的推翻,以及不斷的創新;並非宇宙人生不變的真理,根本不可能開發人類內心深處的智慧,以提昇人的知止於至真。

由此可知,一般學說給人傳遞的知識,缺點是在於不真。人類的思想,既然缺乏真理為依據,遂失去準的,只憑個人意識對人生作妄想的猜測,而產生種種不合邏輯的成見,偏見,與邪見;加上人性的固執,人類每因思想的衝突而引發戰爭,佛教名之為「見濁」。

見濁既起,其他貪、瞋、痴、慢、疑、邪見等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劫濁,亦皆隨之俱來;結果,人類社會,竟然變成五濁惡世,充滿三苦、八苦、無量之苦。可惜,人們雖然陷於眾苦交煎的惡劣環境中,卻不知謀求解救,反而迷戀物質的享受,心被境牽,向外奔馳。順境則貪,逆境則瞋;附我者榮,違我者辱。於是人生舞台,竟然變成強權就是公理,武器就是力量;而人生的悲劇,也就不斷的上演。追究其根源,皆因人類的知不真所致。

(二)啟發正智的知

釋迦牟尼佛,為了解救眾生因知見不正,引起成見與偏見的執著,而造成思想的混亂與苦惱,特別演說:「三法印」的真理,以啟發人類的正智,使人類對於宇宙人生,有正確的了解,將一般只限於物理的知,提昇為人生真理的知,豎立人間的正知正見。

甚麼是三法印呢?三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根據佛的智慧觀察,宇宙間所有一切現象,無論是物理,或是心理,都是在因緣條件和合之下而產生,亦是在因緣條件分散時而幻滅。內則個人的色身,外則山河大地,時刻都在轉變流動中。有情的我,有生、老、病、死;無情的物,有生、住、異、滅;至於世界,也有成、住、壞、空。世間一切凡有形象的東西,無一不是新陳代謝,自然演變,終歸於滅,原非永恆,所以佛說:「諸行無常」。

世間因緣生法,不止無常,而且無我。我是甚麼?我是人類生命的代名詞,在科學家認為,人的身體是由眾多的碳、氫、氮、氧、硫、鉀、鈣、鐵、磷等元素構成;佛教則說人的生命,不外是由四大、五蘊組合而成的假形象,世人皆執著此假形象為自我,執著外界無常變壞的事物為我所有,於是為了自我的擴展,為了我所有物的增值,不得不努力搏鬥;結果,只知有我,不知有人,甚至演變成人人為我,我為自己。其實,人由四大五蘊所組合的身體,屬於因緣生法,只是真理生命的影子,根本沒有生命的主宰,時刻都在轉變、移動、走向滅亡,最後一口氣不來,就是生命的終點,根本就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故佛說:「諸法無我」。

雖然,佛說世間「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但這只是從諸法的現象界言,如果透過諸法現象,深達諸法的本體,則在無常變壞的諸法現象中,卻含藏著不生不滅真常永恆的本性。換句話說:人的色身雖然是無常,無我,但人的本性,卻是真常不變;即此真常不變的本性,就是佛性,就是真理生命「涅槃寂靜」的真我。

所以佛教的人生觀,表面上看來,似乎是悲觀、消極,厭世與捨離;其實,只是由消極跨進積極,由悲觀走向樂觀,由捨離苦惱短暫的世間,進而趣向快樂而永恆的真理生命。故佛教認為,人生的意義,不是在於假我物質的享受與佔有,而是在於涅槃真我的開拓與證得。

學佛人接受佛說「三法印」真理的啟示,認識器世間現象界「諸行無常」,明白有情世間「諸法無我」,信解正覺世間「涅槃寂靜」;就會自動自覺放棄物質世界的追求,而積極轉向精神文明進軍,謀求擴展精神領域,改善心靈世界,以擺脫人世間的苦惱,獲得「涅槃寂靜」真理生命的歸宿。結果,由只限於了解物理的知,提升至對於宇宙人生正確理解的正知正見。

(三)不斷提升的知

佛弟子修學佛法,啟發正智,理解世間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對於人生有了「正知正見」之後,進而追究人生無常、無我的原因,找尋人生苦惱的來源,以及解除苦惱,獲得真理生命的方法,所謂:「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就可以將人間正知正見的智慧,提昇至明白真空理性的知。

然而,苦集滅道是甚麼呢?苦集滅道,就是佛為二乘聖人所說的四諦法——苦諦,集諦,滅諦,與道諦。

苦諦:是根據人類現實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逼迫與惱害的事情說:可以分為八苦與三苦。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冤憎會苦,五陰熾盛等八種。

三種苦是:一來自自然界的寒暑風雨,水火雷電,海嘯地震等天災之苦;與來自人事界,嫉妒怨恨,侮辱侵犯,毀謗傷害,盜劫仇殺,拘禁刑罰等人禍之苦;令人苦上加苦,就是「苦苦」。其次是世事滄桑,好景不永,所謂:「好花不常開,好月不常明」,當人樂極生悲之時,就是「壞苦」。即使是四季平安,沒有天災人禍的傷害,也沒有意外破財,事業倒閉的危機,真的是萬事如意,可是世間諸行無常,寒暑遷流,青春不再,百歲光陰一剎那,那就是「行苦」。

人的一生,時刻都被眾苦包圍,恒受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的煎熬,無論壽命長短,都是在苦難中度過,所以佛說:世間一切,真實是苦,不可令樂,是名「苦諦」。

集諦:是指人心中煩惱的積集,作為招感眾苦的主要原因。故說:「眾生之苦,因集而有。」眾生由於內心積集貪、瞋、痴、慢、疑、與惡見等六種根本煩惱,而引生嫉妒、覆藏、忿、恨、惱、慳、誑、諂、害、憍等十種小隨煩惱;無慚無愧二種中隨煩惱;掉舉、昏忱、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等八種大隨煩惱;以及悔、眠、尋、伺等四種不定的煩惱。不管是小隨、中隨、大隨、不定,或是根本煩惱,都是人的心理毛病,都能惱亂人的思想與意志,令人身心煩躁不安,策動於行為,必然惡多於善,害多於利;結果,人生的遭遇,也就苦多於樂。所以佛說:集諦是世間的苦因,苦諦是世間的苦果。我們欲想不受苦果,當斷苦因;苦因既斷,則苦果不生,自然可以取消人生苦惱的一面。

滅諦:是消滅了人生的苦惱之後,所展現人生快樂、永恆的另一面,佛教專有的名詞是「涅槃」。涅槃又是甚麼呢?雜阿含經說:「貪欲永盡,瞋恚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名為涅槃。」可知涅槃就是消滅苦集二諦後,所獲得的一種寂靜、輕安、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也就是真理生命的真我,名為滅諦,又名解脫。

道諦:是離苦得樂的方法,亦是通往涅槃解脫的管道。我們欲想滅除苦因,取消苦果,證得真理生命的快樂,必須依照佛所說的道理,切實修改自己不良的行為,連根拔除能招致苦果的煩惱,自然可以扭轉惡劣的命運,走向涅槃,獲證永恆快樂的真理生命。

這種離苦得樂的方法是甚麼?在小乘說: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綜合而言,不外是戒定慧三無漏學。學佛的人,出家修行,首先就要受持佛的制戒,收攝身心,然後以清淨的身心,修習禪定,取消見解上的錯誤,澄清思想上的混亂,將心中見思煩惱的沙石都去除了,就可以引生無漏的智慧,證得我空的真理,成就聲聞人解脫之道。

或有一類學佛人,因聞佛說十二因緣的道理,知無明煩惱,是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本;世間一切苦因苦果,皆起源於無明。

無明是甚麼?無明就是不明,不明就是迷,迷就是不覺,不覺的反面就是本覺,起信論說:「依本覺故而有不覺」。本覺是眾生的真心,亦即是楞嚴經所說的如來藏性,起信論名之為心真如門。不覺就是無明妄想,起信論名之為心生滅門。心真如門是體,心生滅門是用;眾生迷本覺心真如門的本體,而起不覺心生滅門的妄念,故有無明。

眾生由於無明的不覺,引發內在自我主觀的執著,對外境起智分別,善惡好醜,產生喜怒哀樂愛惡慾種種情緒,繼而貪求財、色、名、食、睡等五欲塵勞,契而不捨,千般百計,欲據為己有,甚至唯達目的,不擇手段。由於各種不善的心理,策動於行為,造作種種惡業,因業感果,遂招致無量生死的苦惱,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所以,無明是眾生生死的根本,亦是一切煩惱的祖宗。

眾生由過去無明(惑)與行(業)的二支因,引生現在識、名色、六入,觸與受等五支果。再由現在愛、取(惑)、有(業)三支因,招致未來生、老死等二支苦果。如是惑業苦三,循環不已,前因今果,今因後果;因再感果,果再造因,前後相繼,生死不斷,遂演變成三界六道無窮無盡生死之流,而眾生的苦惱也就無量無邊,這就是十二因緣的「流轉門」。

生死洪流,既然始自無明;則欲截生死流,登涅槃岸,自當先斷無明。如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至此,生死盡,輪迴息,出三界,證辟支佛果(緣覺),是名十二因緣的「還滅門」。

或有一類善根深厚,宿植德本的人,雖然生不逢佛世,但喜愛孤峰獨宿,春觀百花開,秋觀黃葉落,因悟世態無常,好景不永,宇宙萬有,無不緣起性空,而專修禪定,尋求解脫,終於斷見思煩惱,證得無生理,名為獨覺。

不管是聲聞,是緣覺或是獨覺,都是同斷見思煩惱,破我執,親證偏空理,將世間的正智,提升至出世間的一切智;能知現象界一切諸法,無常,苦空,無我,進而深入諸法空性,證知涅槃寂靜的真理。

若能回小向大,發菩提心,不停留於個人涅槃寂靜的享樂,進修諸佛無量道法,入俗利生;內則斷除塵沙煩惱,伏無明惑以自利;外則觀機設教,廣度眾生以利他,就可以將二乘聖人的一切智,提升為菩薩的道種智。

道,是指諸佛所說的無量道法;種,是指眾生各種不同的根性;智,是既然能夠理解與修習諸佛所說的無量道法,又能夠觀察了解眾生種種不同根性的智慧。菩薩本此智慧,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廣修福慧,嚴淨國土,直至福慧圓滿,二利究竟,就可以將道種智,提昇至佛道的智慧。

二乘聖人的一切智,證真諦理,偏於空;菩薩的道種智,證俗諦理,偏於有;各有所偏,見理未圓。雖然,內在的智慧,獲得不斷的提升,但所知仍然有限,還未能夠完全開拓精神的文明,徹底取消心靈世界空氣的污染。

(四)圓滿究竟的知

圓滿究竟的知,是指佛的一切種智。一切種智觀諸法緣起性空,同於二乘聖人修空觀所證的真諦理,但不落於空,而能超越於空;觀諸法性空緣起,如同菩薩修假觀所證的俗諦理,但不著於有,而能超越於有;觀諸法相妄性真,圓證中道理,但不滯於中,而能超越於中。如是雙照雙遮,而又能夠遮照同時,遮照不二,即空有二邊就是中道,無須捨二邊,然後取證中道;所以一切二字,是概括一心三觀所證的三諦理。種,是指宇宙諸法現象界,種種不同的差別相;智,是能圓證三諦理,深達諸法實相,同時又能照見諸法現象種種差別相的般若智慧,合名「一切種智」。

「諸法實相」是甚麼?諸法,指宇宙間一切可以接觸,或可以想像的事物,是佛權智所照之境;實相,是宇宙的原理,諸法的本體,也就是眾生本具的佛性,是佛實智所證的真理。宇宙間一切事物雖然很多,但概括而言,不外是十法界眾生的依報與正報等因果諸法。在佛的智慧觀察,十法界眾生,若聖若凡,內則正報的身心,外則賴以生存的依報世界,無一不是各自具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等差別的現象,以及如是究竟平等的理性。

如是相:是根據世間人與物各別的形象而言,例如:人的形象,不同物的形象;植物的形象,又不同動物的形象;物相有長短方圓大小不一,人相有高矮肥瘦美醜不同。三善道眾生的長相美麗端莊,三惡道眾生的長相醜陋怪異;二乘聖人的相清淨無染,佛菩薩的相莊嚴無比。十法界有情的聖凡,與無情的諸法,其相貌一定是彼此各異,不可混亂,謂之「如是相」。

如是性:是指人與物內在的特性,人性不同物性,物性有寒冷溫和燥熱不等,人性有善惡無記各別。例如:水以濕為性,火以暖為性,地以堅為性,風以動為性,六道眾生以善惡無記為性,二乘聖人以解脫為性,佛菩薩以智慧慈悲為性,十法界聖凡中,情與無情,皆各有其不同的個性。

如是體:是指人與物的體質。人的體質,不同物的體質,植物的體質,又不同礦物、動物的體質;六道眾生由善惡業力招致色心組合的五蘊體質,不同於聖人由道力熏修而成五分法身的體質,更不同於諸佛菩薩福慧莊嚴,十力具足的體質;當然,佛所證的法身,報身,也不同於應身的體質。

如是力:力是力量,能力、功力。物有物的功力,人有人的力量。例如:水的力量可以解渴,也可以載舟覆舟;火的力量可以照明,也可以燒毀一切;地可以生長,風可以移動,房屋可以禦寒避暑,五谷可以止飢療餓,這些都是物的功力。至於六道眾生,則以能承受苦樂為力;二乘聖人,以斷惑離縛為力;菩薩以菩提心、四攝法為力;佛以智慧,慈悲,弘願為力。力雖有大小強弱不等,但諸法無不各具其力;人力不同物力,聖人之力不同凡夫之力,永遠如此,是無法更改的,謂之「如是力」。

如是作:作是造作,力是潛在的功能,作是表現的動作。日夜轉移,四季更改,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皆是物的造作;善惡好醜,是六道眾生的造作;戒定慧是二乘聖人的造作;六度萬行,悲智雙運,是菩薩的造作;隨機垂應,八相成道,說法利生,是諸佛的造作。情與無情,若凡若聖,無不各有一定的造作。

如是因:因是主因,原因。眾生的一切造作,都可以形成一種慣性,作為引生未來生命或苦或樂的主因。譬喻大地含蓄的種子,是生長萬物之因;人類造作善業或惡業,是輪迴六道生死因;二乘聖人造作無漏善業,是出世涅槃因;菩薩發菩提心,廣修六度萬行,是成就佛果菩提因。所以世出世間一切的一切,無不各有前因。

如是緣:緣是助緣。事必由因之外,還需要有助緣,然後有結果。例如:植物是以種子為因,以水土陽光人工等為助緣,始可以萌芽、開花、結果。人則以善惡業為因,以父母為助緣,或扳緣於色聲等六塵境界,所以輪迴六道,生死不已。二乘聖人作無漏因,加以出世善法為助緣,所以能解脫生死,超出輪迴。菩薩以般若為因,以善知識及布施持戒等為助緣,所以能覺悟成佛。諸佛以慈悲願力為因,眾生機感為助緣,所以來應生人間,成佛道、度眾生。由於眾生所作之因不同,助緣亦異,結果十法界聖凡苦樂不一。

如是果:果是結果。作如是因,必感如是果,凡夫作有漏因,招感生死果;二乘作無漏因,得涅槃果;菩薩作成佛因,得菩提果;因果不昧,因果相類,謂之「如是果」。

如是報:報是受報,果與報不同。例如:五谷的種子是因,水土陽光是緣,五谷豐收是果,食用五谷時才是報。又如人立志創業是因,學問知識與親朋的協助是緣,事業成功是果,享受應得的利潤財富才是報。

六道眾生作善惡業是因,取捨六塵境界是緣,輪迴生死是果,受苦或受樂是報。二乘聖人作無漏業因,修出世善法是緣,證阿羅漢是果,享受涅槃是報。菩薩廣學般若,上求下化是因,修行施、戒、忍、進、禪等是緣,證無上菩提是果,得大涅槃,常、樂、我、淨是報。

因緣果報,是世間事物演變的層次,亦是眾生六道升沉的原則;若是有因無緣,絕對不可能感果受報。十法界有情、無情諸法,雖然各各具足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等事相差別,彼此互異,但究其根源,不出實相平等之理,所謂:「事有千差,理無二致。」因此,名為「諸法實相」。

諸法現象是事,諸法實相是理;佛的智慧,不但能照見諸法現象差別的事相,還能深入諸法實相的理性,同時體驗到即此理性,就是眾生本來具足的佛性。此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平等無二,如金剛經所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此無有高下的平等理性,體雖真常不變,郤有隨緣之用;眾生隨迷染因緣,而起惑作業,因業受報,受報時又起惑、又作業,是以生死不斷,輪迥不息。

楞嚴經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靜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受輪轉。」若果能夠覺悟世間諸法,相妄性真,又能夠捨妄歸真,放棄物質的角逐,擴展精神界的文明,隨悟淨的因緣,廣學般若,自覺覺他,自行化他,自利兼他,直至二利究竟,就可以證得一切種智,將菩薩的道種智,提昇至佛道究竟圓滿的智慧。

綜上,我們應該知道,普通一般學說,只是能夠了解現象界的物理,始終無法認識諸法本體的真理,更不可能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相,可以說:只是一種表面的、有限的知識。學佛人對宇宙人生正確的理解,雖然是屬於正知正見,但亦是只知道:「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而已,仍然未能親證諸法空性的本體。

至於二乘聖人的一切智,雖然能夠截斷生死洪流,證入偏空涅槃寂靜的空理,得一切智,達到人生自利之目的。但不知此諸法空性,有隨緣的作用,而執著涅槃清淨的境界,不肯回小向大,入俗利生,其智慧偏而不圓,精神文明有限,心靈仍然還有法執的毛病。

菩薩的道種智,既然能夠親證諸法空性不變的本體,同時理解諸法空性有隨緣的作用。不但明白宇宙現象,都是「緣起性空」,不再因迷戀於物質的享受,而執著於有;又明白「性空緣起」,知道有善有惡,有因有果,而不落於空。因此,本乎同舟共濟的精神,入世濟世,廣修無量善業,利益無邊有情,其知也真,其行既善且美,可是修學未竟,見理不深,精神文明仍然未能圓滿無缺,心靈還有少許無明障蔽,未能夠徹底回復心靈世界的清淨無染。

唯有佛的一切種智,能夠親證諸法本體的真諦理,又能夠了解諸法種種差別相的俗諦理,更能究盡諸法實相的中道理;精神領域,廣大無涯,圓滿無缺,心靈世界,也純淨無染。故佛的智慧,是知的至真,世出世間,無過其上,因此,又名出世間上上智。

今天,我們討論心靈世界的結果,應該知道:欲想提升人的知,止於至真,非皈依三寶,親近善知識研究學佛不可。雖然,我們開始學佛,是絕對不可能即生成佛,立刻獲得佛道「一切種智」至真無上的智慧;不過,只要我們肯接受佛教正智的啟示,將世間一般表面而有限的知,提昇為明白人生真相的正知正見,知道世間「諸行無常」,就能夠寡欲知足,跳出物慾的陷阱,不再為追求物質的享受,損人利己,作諸惡業,流轉生死,枉受種種不必要的苦惱。

知道「諸法無我」,就可解除人生的迷惑,不致再被假我的蒙蔽,而能化私我為大我,樂與天下,憂與天下;一定可以扭轉人惡毒的心理,清除心靈世界空氣的污染,取消人間種種成見、偏見與邪見,使人類思想合理而統一,自然止息人類思想的衝突,取消鬥爭,導致和平。

若果能夠再進一步,修習佛教三無漏學的課程,持戒修定,因定發慧。所謂:「知若斷集,慕滅修道」,不斷發掘人生的真諦,一定可以取消世間的苦因苦果,發現真理的生命,獲得出世「涅槃寂靜」永恆的快樂。然後,再回小向大,自利兼他,不斷提升自己的知,終有一天,證得佛道「一切種智」的無上智慧,使自己的知到達最高層次,止於至真,不知各位以為然否?

現在,還有二十分鐘的時間,各位可以自由提問題,不過,讓我首先聲明,本人學識有限,如果知道的,一定會為各位解答,否則,唯有請各位原諒。

【書籍目錄】
第1頁:一、提升人的知 第2頁:二、改善人的情
第3頁:三、淨化人的意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