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是絕對孝順父母的。佛經上記載,佛要出家,父親不准,要他討了太太才可出家,他只好順從。娶一個不行,要娶兩個,他也照辦。後來還要為他家生個兒子傳宗接代,也同樣沒有違背父王的旨意。到最後,一切要求做到了,他父親再也沒有話說了,佛這才在夜裏離宮出走,到各處參訪明師,探求人生真諦。後來,佛的父親過世,佛親自回來舉喪,一定要親自為自己的父親放入棺木中入殮,然後和他的兒子羅侯羅、堂弟阿難、難陀四人,將父親的棺木抬上他自己經常講經說法的地方「靈山」安葬。像這樣合情合理的做法,你說釋迦牟尼佛孝還是不孝呢?
這些事實,很多研究佛學的人都不大留意,常常忽略過去。釋迦牟尼佛的一生言行,無一不是孝的表現和擴大。佛一出生母親就過世了,由姨媽一手帶大,後來姨媽想出家,佛不答應,因為顧慮到女性出家,宗教團體內容易發生問題,恐怕影響佛法在世間的傳佈,但是由於阿難一再向佛請求,說姨媽自小養育您,您就許她出家修道嘛,最後不得已,佛才答應了這件事。佛在得了道後,也曾為了報答母親懷胎十月之恩,上昇忉利天為母說法。那時佛母摩耶夫人已因生佛功德,成為忉利天主,但是佛還是特別為她宣講了令人感動的「地藏經」。我們學佛的人對「地藏經」都很熟悉,也時常誦唸,看看它的內容,這不是多麼可貴的孝道思想的流露嗎?
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國傳佈,迅速而普遍地為中國民間社會所接受,正是因為它是一們重視孝道的宗教。中國佛教第一本講孝道的經典「父母恩難報經」是在後漢時期(約西元一八九年間)安世高翻譯進來的。假使沒有這部經的翻譯,中國知識份子是會起來抗拒的。他們一看「父母恩難報經」,哦,原來佛教文化也是講究孝道的,和中國固有文化精神同路,二者便自然合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