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現代因果實錄三 果卿及果宏著

現代因果實錄三 果卿及果宏著

了業

[日期:2012-08-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果卿及果宏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了業

  「彭」的一聲,錢坤駕駛的轎車突然撞上了馬路中央的隔離鐵欄。當時雖是夜間,但是路燈明亮,而且車速並不快,可不知為何錢坤的視線卻開始模糊,感覺面前的 擋風玻璃上佈滿了灰塵,根本看不見前方的隔離鐵欄。隨著車速的加快,隔離鐵欄被撞得像麻花一樣捲起,不時發出「卡嚓、卡嚓」的聲響,錢坤拚命地踩剎車,這 才發現在碰撞中剎車已失靈了。這時坐在後座的女兒玲玲也緊張起來:「停車,快停車,要撞上前面的車了!」無奈車子已不聽指揮,拖著十幾米的鐵欄向前衝撞, 就在此時,轉彎口出現一輛卡車,眼看就要撞上了,這時車子突然慢了下來,與卡車擦身而過終於停下來。眼前這驚險一幕很快引來了路邊行人的圍觀,當時,已是 晚上9點,大家都以為是司機酒後駕車造成的事故。經過猛烈地撞擊,錢坤的車已全部變形,在他右腿外側10厘米處,有一根鐵欄斜插進來,幸好沒有碰傷右腿, 除了鼻尖有些血跡,腿部有些紅腫,錢坤本人並無大礙,女兒也只受了一點輕微擦傷。過了一會兒,馬路上跌跌撞撞地奔過來一名中年婦女,秀麗的臉龐上帶著驚慌 的表情。「媽媽,媽媽」玲玲揮手大聲地喊著。看到父女平安,她的心總算放下了。

  這位中年婦女是一位虔誠的佛弟子,吃素、念佛、嚴持戒律,是很多居士的學習榜樣,大家都尊稱其王老師。自從王老師學佛後,家庭有很大的轉變,任性調皮的女 兒開始懂得孝敬父母,吃素、學佛,並出現一定的智慧。丈夫更是支持她吃素、放生。學佛不到四年的時間,已經是人人羨慕的佛化家庭了。

  那麼為什麼這樣好的佛化家庭會遭受如此飛來的橫禍呢?

  事情要從一個月前發生的一件事說起:這天早上,王居士出門買菜,一個比較熟悉的賣菜人一見是老顧客,便好意送一些紫色的寬大扁豆給予品嚐,這種扁豆在未燒 熟透前是有劇毒的。因缺乏經驗,王居士吃了未熟透的扁豆後就上吐下瀉,原本健康的身體頓時虛弱不堪,由於氣血不足,她腰痛的老毛病又復發了。得知這些情況 後,身為中醫大夫的我義不容辭地趕到王居士家為其治療,治療效果明顯,腰痛的症狀得以緩解。從她家出來時天已經很晚了,王居士出於好意,讓她的丈夫錢坤及 其女兒送我回家。於是,在開車送我到家之後返程的路上發生了以上驚險的一幕。這天晚上,我得知車禍的消息後也久久未眠……第二天下午,帶著一絲擔憂和愧 疚,我將準備好的晚飯帶到王居士家。令我驚訝的是:經歷了這場劫難,王居士全家的心態都非常好,每個人都在懺悔以往所造的殺業,感恩佛力的加持,使得重罪 輕報,全家平安。王居士一家深知,這樣痛苦的果報,必定是往昔造作了不可饒恕的惡因。

  《大寶積經》中說: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佛陀為我們宣說了亙古不變的宇宙真理,在這一場有驚無險的車禍中,有這樣一段慘烈的因果,現將這段因果故事寫出來,以堅定大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道心。

  追本逐源,原來這個果報的種子早在清朝就已種下了。清朝中期,王居士、錢坤和女兒是三位結拜兄弟,親如一家。當時三人都為朝廷做事,為人處事正直,不容虛 假。為此得罪了一些小人,這些小人暗中勾結,利用手中的權力幾次欲除掉這三個眼中釘,均未得逞。終於在一次處理重大謀權篡位案中,故意嫁禍其三人,污蔑他 們是同黨,參與此案。結果物證、人證具足,朝廷當即下了逮捕令。此時三人已得知消息,為了逃生暫時躲避於山嶺中,但那些小人並不死心,聯合奏請朝廷,將所 有與他們關係密切的親戚、朋友一律重罰,死的死,傷的傷,人心惶惶,沒人再敢幫助他們三個人了。躲在杳無人煙的深山中的三個兄弟並不知實情,聽說無辜的親 友慘遭連累後,誤以為是審理此案的張大人有意陷害他們(其實張大人並不是壞人,他是被逼無奈接手此案,就是他派人通知三人逃走的),便發誓要為那些親戚、 朋友報仇。經商量後,大兄弟(女兒玲玲)出謀劃策,騙一直想幫助他們的張大人至城外的樹林中,二兄弟(錢坤)從背後突然襲擊,以殘忍的手段將其殺害,而三 兄弟(王居士)負責望風,當時的我是他們中的一位親戚,逃至樹林中,看到兄弟三人的所作所為不但不勸阻,還將手中的饅頭分給他們吃,三人吃飽後便將屍首焚 毀掩埋後逃離,我也裝作不知此事遠走他鄉。從此,張大人便在人間消失。

  為此,我也受報了。送飯當晚,在王居士家廚房門口,我拿著杯子準備添茶水時,突然左腳一滑,重重地摔倒在地,而手中的玻璃杯被拋在磁磚上——脆響一聲,卻 沒有碎。這讓大家深感因緣果報,真實不虛。大概因為我們都在持戒學佛,才變重報為輕報,是在了業,若不學佛啊,果報可想而知,如是因,如是果。

  回家後,我懷著深深的懺悔心,為過去世共同所傷害的張大人,在佛前跪念《地藏經》七遍回向超度,第三天在我誦完回向文後,突然耳邊傳來輕輕的一句:「我要 走了」,我對他說:「願你皈依三寶多念佛,改惡向善;能發大菩提心,利益眾生;當下往生善道,聽聞佛法,好好修行,早登彼岸。」

  提示:由此事例可知,人生所遇一切,都不是偶然現象。皆是前因感得現果,只因眾生障重無智,看不清楚罷了。「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既然如此,當人生面對坎坷不順時,除了安然順受現報,努力為將來造好因——念佛、修行、改過、懺悔、行善之外,還有什麼可說呢?

  果卿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自序
第3頁:鬼神與天地人的關係 第4頁:觀音救難
第5頁:逢凶化吉 第6頁:化險為夷
第7頁:阿彌陀佛救了她全家 第8頁:佛法化解災難
第9頁:佛咒的力量 第10頁:絕處逢生
第11頁:誦經咒要專注 第12頁:學佛不能迷信
第13頁:神通不可貪求 第14頁:炒股障礙修行
第15頁:佛法改變了我 第16頁:善念與惡念
第17頁:學佛救癡人 第18頁:改造命運的方法
第19頁:當行無相佈施 第20頁:利人就是利己
第21頁:放生感應錄 第22頁:蛋不可食
第23頁:不吃一切眾生肉 第24頁:了業
第25頁:重罪輕報 第26頁:懺悔的力量
第27頁:惡病要至誠懺悔 第28頁:謗佛謗法一定要懺悔
第29頁:墮胎是重罪 第30頁:偉大的胎教
第31頁:學佛後的奇跡 第32頁:重生
第33頁:飛翔的翅膀 第34頁:前生今世
第35頁:危險的婚外情 第36頁:穿衣不可暴露
第37頁:可怕的同性戀 第38頁:惡疾宿緣
第39頁:孽緣 第40頁:警察與富翁
第41頁:討債子 第42頁:地主與僕人
第43頁:同業相感 第44頁:執著的母愛
第45頁:婆媳怨 第46頁:一報還一報
第47頁:慘死的鴿子 第48頁:超度亡者感應錄
第49頁:殊勝的淨土法門 第50頁:拜經救母
第51頁:求子經歷 第52頁:親子宿緣
第53頁:解脫之路 第54頁:大悲咒的妙用
第55頁:《大般涅槃經》語錄 第56頁:《大智度論》語錄
第57頁:後記 第58頁:鄭重聲明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8)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8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4-29 6:37:51
宣化上人是觀世音菩薩再來, 菩薩能知過去, 能看未來. 衪既然指示同性戀是可怕的, 吾輩自當深信遵從
第 7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9-27 13:42:38
歧視同性戀為違法行為
第 6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6-19 12:14:23
婚外情是否也是一種緣份?若發現彼此才是畢生最愛也認定是最後一個伴侶而結婚,而且對前夫/前妻和兒女盡回養育的責任,是否已不是邪淫? 現今,很多人因未了解清楚對方或不情願而去結婚,身在妻子/丈夫身邊但心想著該最愛的人,若跟該最愛的人一起後,一心一意對著他/她是否不是邪淫?可否跟那個最愛的人一起後才念經懺悔,念經回向給各自的前夫前妻?
第 5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6-19 11:28:55
若曾犯此過錯(衣著暴露),除了誠心懺悔和不再干犯外,請問怎樣做可消除罪孽呢?
第 4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3-12-2 23:55:10
回复 匿名 的评论
同志之所以受苦,更多時候並非來自其罪業,而是來自異性戀主流文化的社會壓力。
好像他們屈居弱勢而承受苦迫,是活該報應似的。這種濃厚宿命論氣息的「像似佛法」,廣泛流傳於佛教界,以紫奪朱。持此論者,不但無心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而且經常對受苦眾生「傷口抹鹽」,讓他們倍增二度傷害。
歧視、壓迫以惱害眾生,是惡業之一。同志未必會製造干犯眾生的惡業,反倒是對同志的歧視、壓迫與惱害,肯定就是惡業;社會中如果存在
這說法不對,像是手淫過度的人容易猝死,男同性戀至少容易痔瘡吧?女同性戀我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