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李曉林
何須迎合炫才思
寬猛由來貴並施
試看青陽嚴令尹 連呼我錯已嫌遲
【正文】李 明府曉林【明府,知縣之稱。】,以名解元作令皖江【皖江,即安徽。】,文采風流【(杜甫丹青引)文采風流今尚存。】,傾其儕偶【儕,音才。儕偶,謂同輩。 傾,佩服之意。】。而性頗嚴刻,需次省垣,日讞獄於省府署【讞獄,審案之謂。】。時制府中丞政皆尚猛,曉林有意迎合【迎合,謂迎合督撫之意。】,遇事務從 刻深。口才既敏,判決如流。案經其讞定,雖老吏無以難【讞定,猶言問定也。】。緣是大得督撫意,而凡事皆從重。比伏法者,未必盡當其罪也。及後歷任劇縣 【劇,音句。劇縣,猶言難治之縣也。】,皆以嚴為治。
【譯文】李 曉林,是很知名的一位解元,在安徽作知府。文章寫得極其華采風流,傾倒了同輩學者,但他個性卻相當嚴刻。後遞補到省,每天在省府署衙中審案。當時制府督撫 主張執政嚴猛,李曉林有意迎合上峰心意,遇到案件都一概從嚴從重。他的口才敏利,判決又快又詞意流暢,案件凡經他下定判詞,即使是多年從事審判工作的有經 驗的老吏,都挑不出什麼紕漏,因此極得督撫大人的首肯。但是,凡事從重處置,那些被殺者,未必都是罪該應得。他以後歷任一些難以治理的縣份,都是貫徹從嚴 路線。
【正文】旋 由宣城移知青陽【猶言由宣城縣調任青陽縣。】。一日赴鄉相驗,肩輿行至中途【肩輿,轎也。】,輿夫忽聞官厲聲呵叱,初以為嗔己也【嗔,音瞠,怒也。】,繼 復喃喃,似與人辯者。語多不可曉,但聞疾呼曰:「我錯!我錯!我不應妄入汝等罪,致汝等駢首就戮【駢,音便,平聲,並也。】。」言已,寂然。及至尖宿處停 輿,而官不出,揭簾視之,僵矣!兩手自其頸而死。
【譯文】不 久由宣城縣調任青陽縣。一天,他下鄉對某案件進行勘驗,官轎行至中途,正行間,轎夫聽到轎內老爺厲聲呵叱,開始轎夫以為老爺在生自己的氣。接著又聽到裏面 喃喃而語,像似在與人辯論,大部份話聽不懂是什麼意思,後來聽到老爺大聲疾呼說:「我錯了!我錯了!我不應妄定你們死罪,致使你們一起被殺。」說完,就寂 然無聲了。等到轎子來到打尖過夜的小鎮上,停了下來,不見老爺出轎。轎夫就撩開簾子一看,已經僵硬了,兩隻手掐在自己的脖頸上死了。
【正文】坐 花主人曰:「為政尚嚴,已失哀矜之意【哀矜,註詳獲盜篇。】,況復出於揣摩迎合之私心【揣,和委切;摩,上聲。揣摩,猶測度。】,民將何所措手足乎?天道 神明,人不可以獨殺【二句,註詳廣平生篇。】,吾願為民上者,弗至輿中遇鬼時,而始呼曰:‘我錯!我錯也!’則善矣!」
【譯文】坐花主人說:「執正而崇尚嚴判,已經喪失了哀矜之憐憫心,何況這種嚴判又出於揣摩迎合某人私心。那麼老百姓就更不知該怎麼辦了。天道神明鑒照,絕不能以個人之意而隨意殺人。我誠願那些主宰百姓之人,不要弄到在轎中遇鬼才大喊:「我錯!我錯!」的地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