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
六十、唐.李信
唐居士李信者,并州文水縣之太平里人也,身為隆政府衛士。至顯慶年冬,隨例往朔州赴蕃,乘赤艸馬一疋,並將艸駒。是時,歲晚凝陰,風雪嚴厚,行十數里,馬遂不進,信以蕃期逼促,撾之數十下,馬遂作人語,謂信曰: 「我是汝母!為生平避汝父將石餘米乞女,故獲此報。此駒,即是汝妹也,以力償債向了,汝復何苦,敦逼如是?」信聞之,驚愕流涕,不能自勝,乃拜謝之,躬駄鞍轡,謂曰: 「若是信娘,當自行歸家。」馬遂前行,信負鞍轡,隨之至家,信兄弟等見之,悲哀相對。別為廠櫪養飼,有同事母,屈僧營齋,闔門莫不精進,鄉閭道俗,咸歎異之。(時工部侍郎溫無隱、歧州司法張金停,俱為丁艱,在家聞而奇之,故就信家顧訪,見馬猶在,問其由委,並如所傳。)
《法苑珠林》卷五十二《太平廣記》一百三十四
六十一、唐.孫壽
顯慶中,平州有人姓孫名壽,於海濱遊獵,見野火焰熾,草木蕩盡,唯有一叢茂草,獨不焚燎,疑此草中有獸,遂以火燒之,竟不能著。壽甚怪之,遂入草間尋覓,乃見一函 《金剛般若經》,其傍又見一死僧,顏色不變,火不延燎,蓋由此也。信知經像非凡所測。(孫壽親自說之。)
《法苑珠林》卷十八《太平廣記》一百三
六十二、唐.童子寺佛像
唐并州城,西有山寺,寺名「童子」,有大像,坐高一百七十餘尺。皇帝崇敬釋教,顯慶末年巡幸并州,共皇后親到此寺,及幸北谷開化等,大像高二百尺,禮敬瞻覩,嗟歎希奇,大捨珍寶、財物、衣服;並諸妃嬪內宮之人,並各捐捨;並敕州官長史竇軌等,令速莊嚴,備飾聖容;並開拓龕前地,務令寬廣。
還京之日,至龍朔二年秋七月,內官出袈裟兩領,遣中使馳送二寺大像。其童子寺像披袈裟日,從日至暮,放五色光,流照崖巖、洞燭山川,又入南龕小佛,赫奕堂殿,道俗瞻覩,數千萬眾,城中貴賤,覩此而遷善者,十室而七八焉,眾人共知,不言可悉。
《法苑珠林》卷十四
六十三、唐.尼修行附任五娘
唐龍朔元年,洛州景福寺比丘尼修行房中,有侍童任五娘,死後,修行為五娘立靈。經月餘日,其姊及弟,於夜中,忽聞靈座上呻吟,其弟初甚恐懼,後乃問之,答曰: 「我生時,於寺上食肉,坐此大苦痛,我體上有瘡,恐污牀席,汝可多將灰置牀上也。」弟依其言置灰,後看牀上,大有膿血。又語弟曰: 「姊患,不能縫衣,汝大襤縷,宜將布來,我為汝作衫及韈。」弟置布於靈牀上,經宿即成。又語其姊曰:「兒小時患膝,遂殺一螃蟹,取汁塗瘡得差,今入刀林地獄,肉中現有折刀七枚,願姊慈念,為作功德救助。知姊煎迫,交不濟辦,但隨身衣服,無益死者,今並未壞,請以用之。 」姊未報間,乃曰:「兒自取去。」良久,又曰:「衣服已來,現在牀上。」其姊試往觀之,乃所斂之服也,遂送淨土寺寶獻師處,寫《金剛般若經 》,每寫一卷了,即報云:「已出一刀!」凡寫七卷了,乃云:「七刀並得出訖,今蒙福助,即往託生!」與姊及弟,哭別而去。(吳興沈玄法說;淨土寺僧智整,所說亦同。)
《法苑珠林》卷九十四《太平廣記》一百三
六十四、唐.姚明解
唐姚明解者,本是普光寺沙門也,性聰敏、有文藻、工書翰、善丹青,至於鼓琴,亦當時獨絶;每欣俗網,不樂道門。至龍朔元年,舉應詔人,赴洛陽,及升第歸俗,頗有餘言,未幾而卒。後託夢於相知淨土寺僧智整曰: 「明解宿無福業,不遵內教,今受大罪,非常飢乏,倘有故人之情,頗能惠一餐不?」智整夢中許諾,及其寤後,乃為設食,至夜纔眠,即見明解來愧謝之。至二年秋中,又託夢於畫工曰: 「我以不信佛法,今大受苦痛,努力為我寫二三卷經。」執手殷勤,賦詩言別,教畫工讀十八遍令記。寤乃憶之,其詩曰:
握手不能別,撫膺還自傷;痛矣時陰短,悲哉泉路長。
松林驚野吹,荒隧落寒霜;言離何以贈,留心內典章。
《法苑珠林》卷七十九
六十五、唐.謝氏
唐雝州萬年閻村,即灞渭之間也,有婦姓謝氏,適同縣元氏;有女,適迴龍村人來阿照。謝氏永徽末亡,龍朔元年八月託夢於來氏女,曰:「我為生時沽酒,小作升方,取價太多,量酒復少,今坐此罪,於北山下人家為牛,近被賣與法界寺夏侯師家,今將我向城南耕稻田,非常辛苦。 」及寤,其女涕泣,為阿照言之。至二年正月,有法界寺尼,至阿照村,女乃問尼,尼報云:「有夏侯師,是實!」女即就寺訪之,云:「近於北山下,買得一牛,見在城南耕地。 」其女涕泣求請,寺尼乃遣人,送其女就之。此牛,平常唯一人禁制,若遇餘人,必陸梁牴觸,見其女至,乃舐其遍體,又流淚焉;女即憑夏侯師贖之,乃隨其女去。今現在阿照家養飼,女常呼為 「阿娘」,承奉不缺,京師王侯、妃媵,多令召視,競施錢帛。
《法苑珠林》卷九十四
六十六、唐.濟陰縣經驗
唐曹州濟陰縣西二十里,村中有精舍。至龍朔二年冬十月,野火暴起,非常熾盛,及至精舍,踰越而過焉,比僧房草舍,焚燎總盡,唯《金剛般若經》一卷,儼然如舊。(曹州參軍說之。)
《法苑珠林》卷十八
六十七、唐.漁陽縣佛像
唐幽州漁陽縣無終戌城內,有百許家。龍朔二年夏四月,戌城火災,門樓及人家屋宇,並為煨燼,唯二精舍及浮圖,並佛龕上紙簾蘧蒢等,但有佛像獨不延燎,火既不燒,巋然獨存,時人見者,莫不嗟異,以為佛力支持!(中山郎餘令,既任彼官,又家兄餘慶,交友人郎將齊郡,因如使營州,並親見其事,具為餘令說之。)
《法苑珠林》卷十四
六十八、唐.倪氏妻皇甫氏
唐兖州曲阜人倪買得,妻皇甫氏,為有疾病,祈禱泰山,稍得瘳癒,因被冥道使,為伺命,每被使即死,經一、二日,事了以後,還復如故,前後取人亦眾矣。自云:「曾被遣取鄉人龐領軍小女,為其庭前有齋壇讀誦,久不得入。少間,屬讀誦稍閑,又因執燭者詣病女處,乃隨而入,方取得去。 」問其取由?乃府君四郎所命,府君不知也,論說地獄,具有條貫。又云:「地下訴說生人,非止一二,但人微有福報,追不可得;如其有罪,攝之則易。」皇甫見被使役,至今猶存。今男子作生伺命者,兖州見有三四人,但不知其姓名耳。
《法苑珠林》卷六十二
六十九、唐.司馬喬卿
唐前大理司.直河內司馬喬卿,天性純謹有志行。到永徽中,為楊州戶曹,丁母憂,居喪毀瘠,刺心上血,寫《金剛般若經》一卷。未幾,於廬上生芝草二莖,經九日,長尺有八寸,綠莖朱蓋,日瀝汁一升,傍人食之,味甘如蜜;去而復生,如此數四。(喬卿同僚數人,並向餘令陳說,天下士人,多共知之。)
《法苑珠林》卷十八《太平廣記》一百三
《冥報記輯書》卷第七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