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離奇因果談 張一勉居士著

離奇因果談 張一勉居士著

(一)

[日期:2011-02-0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張一勉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張一勉居士著

(一)

先大父以總角之年,投效軍旅,時值前清同光之際,捻軍橫行於黃淮間,清軍連營數百里,以事剿阻,而以淮軍為中勁,先大父隸焉。初為弁目,屢建奇功,不數年洊升至千總。捻平,與教匪戰,每殲其渠魁,再晉守備,即戡回獲勝,遂專閫矣。先大父偉健雄猛,善擊技,尤能御狡卒,每得其死力,故戰輒捷,捷必奇,聲名震於敵我。

按先曾祖亦閫帥也,歿於太平天國之役,清廷錄其功,賜以世襲軍職。先祖本當承蔭,無須以弁目起也,緣其性豪爽,敢於作為,少時家居學書,兼從先曾祖母習武事,矯健冠於鄉里,每為人復仇,事後挺身認罪,不使人受繫縲,而地方吏亦以其正直,且係宦族,每曲縱之。會有其窗友,為里中巨豪毆辱,憤而自縊死。其新婚婦披孝服,抱其靈主,詣學中泣於先祖前,請為報仇,先祖走避,而心許之。年餘,人已淡忘,先祖挾洋槍,乘雨夜,掩人豪者家,盡殺之,戮二十餘口,遂奔他鄉逃逮,會捻匪竄至,城陷,當事者皆死難,案竟寢矣。後先祖變籍貫名字,投入行伍,以戰功而入仕途,終至專閫建纛,可謂壯矣。

清之末紀,先祖倦於干祿,轉心好善事,樂聞佛法,與先祖母設佛堂,朝夕禮念,殊虔謹。清社既覆,遂隱退,不復總綬。益事淨業,精進不怠。猶好施捨,每朔望,必捨食,冬日,則捨衣,災荒至,則捨糧。由是貧困者恆集於門,晨昏若市,先祖一一禮接之,家人偶或稍慢,輒予厲責,無敢辯者。

曾憶右鄰有一寡嫗,甚貧,子復不孝。一日詣先祖前痛哭,訴其子,乞教益之,先祖諾焉。翌日邀其子至,百方曉諭之,教以事親立身之道,子感泣而去。不數日,嫗又泣來,復訴其子。先祖乃至其家,再諭之,更約保甲,與之訂契,後不得逆其母。俄頃,嫗又泣至矣。先祖怒,偕保甲持契,入其室,拘之於通衢,數其罪而毆之,墜其齒,裂其臂,幾死,而後已,眾皆唾污之,辱罵之,乃至折挺以助先祖,子懼甚,創甚,哀泣求免,眾始散。由是遂不敢忤逆。久之,先祖查其已悔改,乃出資助之理生,未幾,竟至小康。

又,里中議建觀音廟,無人首其事,眾議戴先祖任之,數請不允,乃改推趙姓者焉,趙故好利,頗侵損廟資,久之,工不得竣。一夕,趙忽暴斃。眾再戴先祖,先祖曰:造寺善事也,我固不願後人,以有趙氏梗於中,我知其難成,故潔身自守,以俟來日,未料趙食報若是之速也。然而耗款過鉅,勸募無門奈何。眾聞先祖出,乃奮力損捨,聚集若干,終不足,先祖乃盡變其產以益之,或勸為兒孫想,稍留幾許,先祖答: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為兒孫作馬牛,我方欲為留一樂善好施之典型,使矜式之,留產實不必也。既廟成之日,先祖於聖像前三肅而退,由不復入焉。

自此之後,家計稍艱,先祖乃謀貿遷以給口,初至漢上,頗獲利潤,期年再往,適遇大水,災民數萬,喁喁待哺,先祖憐之,盡舉所有予之,徒步行返,家人聞,哭笑俱非。有故交程某,已顯貴,聞之,遣僕送千金,會邑中傳疫,多有死者,先祖又以其半購藥捨之。

先伯父卒業於保定軍校,未幾,任某部營長,參予桐柏荊紫剿匪之役,嘗率部襲入匪穴,至,匪已星散,無所得。忽一老者來,訊先伯鄉里事甚詳,並問先祖安,辭出,遺一簡於案上,折視之,匪首也,云曾受祖惠,故避三舍以報,非不能戰也。

先嚴嘗過襄陽北部,宿荒村中,主人瞽翁也,與交談,言及先祖,驚呼而去,俄頃間,村人扶老攜幼來觀,問先祖起居,有潸然下淚者。問之,十數年前,村傳疫,死者眾矣,先祖聞,偕醫至,遍藥之,活人頗多,村固脊貧,耕無牛,先祖復出資市三牛予之,今者繁育十數頭矣。村人感念,繪先祖像供於土地祠中。翌日往觀,固不若也。

家兄仕於白河,父老知是先祖胤,歡極,率之觀先祖德政碑及故居,能道嚮昔瑣事甚詳。是年,先祖忌日,集資延僧誦經追薦之。一老者哭拜甚哀,問之,云:少時為盜竊,不齒於鄉里,被拘獲,見先祖,先祖溫語勸勉力,且言相君面當以術致富也,奈何潦倒至此,我終當囚若,國法也。異日來我私所,當有以助之。老者竊喜,次日,先祖升堂,提至,責數百板,股肉盡脫,死而蘇再,釋之,乃不敢為非,亦不敢往見,久之,先祖親至其家,予數十金,命詣邑中名醫處習歧黃術,未幾果以醫名,今田連陌,而屋比櫛矣。

先祖還歷之年,親友為之慶,至者千數,率不相識,皆蒙其惠,展轉得知來而者。是夕,曾祖母忽夢三健者執刀杖入,狀凶鷙而意殊惡,執先祖出,疾追之,至戶外,則見先祖臥血沼中,撫之,項折矣。驚覺,以告家姊,家姊亦夢如斯,益驚。以訊於先祖,祖亦驚,細問所見,笑曰:我固知彼不懌於我也,今果至矣。再問,不復言。由是誦彌陀聖號甚勤,無他異。

未幾有瘡生頸上,先祖素健者,不以為意。數月,轉劇,終至不起,歿之日,頸裂數寸,無膿血,儼然刀創。病中,時叫兒孫輩誡之曰:勿謂無報應,因果可畏。我一生正直,無負己心,唯少時以睥睨怨,殺人,後悔之,終身憾焉,今感惡疾,非無由也。家祖母欲為禱於山寺,笑曰:業由己作,罪自心生,設禱可免,世無病苦矣。家姊皈信耶蘇教,先祖誡之曰:勿謂罪福由神,而肆己心,心肆神不能福之,行恭神不能罪之,苟迷信於神,限屆業滿而報至日,悔無及矣。由是家姊亦皈依正法。

【書籍目錄】
第1頁:(一) 第2頁:(二)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